性格孤僻,自信全無,我該怎樣調節自己?
這些個問題說大也不大,但就是這些小問題堆積起來讓我一度想要去看心理醫生,各位大神有耐心看完的話我先在這裡謝謝你們了,因為這些講起來有些瑣碎. 先說下我的基本情況吧. 本人94年,21歲已參加工作,我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又是獨生女(特別說下我是汕頭人,潮汕這邊一般家庭都會有兩到三個小孩甚至更多,所以我的情況真的還蠻少見的),我的爸爸在我11歲那年逝世了,(這裡插播下:其實我不是獨生女,我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姐姐已經出嫁了,但她們都不喜歡我,也許因為我是女兒不是兒子,爸爸那邊的親戚,叔叔嬸嬸都對我很冷淡,這些年來媽媽一個人把我帶大,那邊沒有一個人來關心我們,連個電話也沒有,我現在是跟著媽媽姓,對外人也只能說我是獨生女了),我的媽媽屬於女強人那一類的,她發火時有時會歇斯里底讓我很害怕,我知道那是因為她也有扛不住的時候,而那時的我什麼都不懂,這樣上初中後我的性格變得很內向,特別固執,倔強,叛逆,我這裡的叛逆不是普遍意義上的什麼泡網吧早戀什麼的,就是心理起伏會很大,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討厭、妒忌別人,導致那時開始我的社交生活開始變得困難了起來,但校園畢竟還是比社會簡單的多,儘管不那麼開朗但我還是有幾個好朋友,有固定的圈子,直到現在社交都是我的一個障礙,獅子座的女生,都說這個星座霸氣強勢高傲什麼的確實無可否認,但我還算是收放有度,我嘗試著不要讓人第一印象覺得我很傲,可他們和我熟起來之後都是說我第一感覺有距離感很冷,我真的真的不想這樣. 後來中考我成績不是很好,偏科十分嚴重,那時親戚都在珠寶行業,媽媽就讓我去學珠寶鑒定,所以我初中畢業後就直接去廣州了,當時的我根本不喜歡,我還是想念高中,無論怎麼央求媽媽都不同意,無奈之下只好妥協.幸好大學時光還是很愉快,三年就這麼過去了.這三年我性格好了很多,也許真的是獅子座好面子的原因,我在外人面前會特別開朗,搞笑,學校里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我便刻意糾正自己的口音,現在我的普通話很標準,字正腔圓,剛接觸的人都以為我是北方人.(被說像東北的最多,哈) 說了這麼多貌似我的重點還是沒有顯現粗來,思路有些亂了啊...... 1.我真的認為我存在著心理上的問題,本身就有一種自卑的感覺,整個人處於兩個極端,心情很down的時候會想我本來就是不應該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很嫌棄自己,過後又會想著媽媽這些年來的辛苦哭得稀里嘩啦,有時想爸爸了也會很傷心.這些都是在一個人的情況下才會發生,讓我覺得自己像個精神病患者的趕腳. 但在朋友面前也很奇葩很逗逼,不大擅長表面功夫,對不喜歡的人,我的氣場足夠hold住他們了吧,hia. 2.我對媽媽不是那麼那麼的親. 爸爸是肺癌去世的,他去世了三個月媽媽才告訴我。媽媽常對我訴苦,說爸爸對她不忠,我那時雖小卻在心裡中下了厭惡爸爸的種子,而我根本不知道他得的是絕症,最讓我心痛,恨自己的一次我到現在都不能釋懷,那天媽媽出門去了,我一個人在家,當時爸爸病情已經很嚴重,那天他穿上自己最帥的一套西服,打車到我們家樓下,被人攙扶著,站在我家樓下打電話打了好多遍都被我無情的掛掉,然後他就站在朝著我房間的窗的方向,一遍遍的在樓下喊我的名字,好久好久我都沒有理他,後來爸爸失落的離開了,但我怎麼也想不到這竟然是我們父女倆的最後一面,就是這件事情過後不久爸爸就去世了,然而媽媽還瞞了幾個月才告訴我.每次想起這一幕,想起爸爸無力又懇誠的一聲聲呼喚,我都恨不得時光能為我倒流. 3.之前在學校里我還算是挺活躍的,不僅當了班幹部還進了學生會,人緣也好了很多,不知怎的出社會後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是我還沒適應這個大環境嗎?現在在深圳工作,住在親戚家,報了個英語培訓班,有時去看看電影,逛逛書店,但都是一個人,沒什麼朋友,(來深圳也是媽媽的想法,親戚都住深圳,我的同學都還在廣州讀書),這樣我感覺我越來越孤單了,想出去交際卻覺得無處可去,覺得自己好遜色,曾經的那份自信和魅力不知都去哪兒了,我不喜歡讓自己待在原地,我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 4.我的行為總是和內心的想法相矛盾,自制力特別差.最近總是熬夜,凌晨兩三點才睡覺,皮膚差了很多, 本身就容易過敏,現在是痘痘,黑眼圈,眼神獃滯,看著更顯老了,好好的21歲活活被說成30歲,god. 5.也是獨生女的原因吧,我在長輩面前不是很有眼力見,總感覺自己很木訥,獃獃的,不知道說些什麼話好.可自己和親戚也沒有多親,所以有時想著木訥就木訥吧,我來你家做客我就是客人,何須這麼費力勤快呢.
到底怎樣才能不顯老? 性格和心理上的障礙又該怎麼破?如何改掉自己的拖延症?交際我該如何踏出第一步?深深感覺這些都會影響到我以後談戀愛的,我不想成為一個怪女人,誰來幫幫我....
我總結一下你的問題: ①不善於交際 ②拖延症 ③糾結外貌
①看你的性格不是那種長袖善舞的人。那我就講這種人該如何交際。引用自行動派:
先動腦思考一下,你願意與什麼樣的人成為朋友?
從幼兒園開始,每個人就都已經有一些選擇朋友的原則——儘管並不自知。事實上,資源分布的不均勻,必然造成人與人之間的某種依附關係。 觀察一下,就可以看到事實:幼兒園裡玩具多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當作朋友。那麼,玩具最多的孩子朋友最多么?答案並非肯定。如果你像我一樣有機會、也恰好願意多花一點心思與那個玩具最多的孩子交談的話,你也很快就會發現,在他心目中,與所有成年人一樣,朋友被劃分為「真正的朋友」和「一般的朋友」。以下我們姑且把那個玩具最多的孩子叫做「小強」。 當時我很好奇,耐心等待小強告訴我誰是他「真正的朋友」。最終,他告訴我,真正的朋友只有兩個,其中一個是男孩,另外一個是女孩。那我就問他,「為什麼你認為那男孩是你真正的朋友?」小強一秒鐘都沒猶豫,告訴我說,「他從來都不搶我的玩具,他跟我換。」我又問他,「那,為什麼你認為那女孩是你真正的朋友?」 這次小強猶豫了好一陣子,在確定我會給他保密之後,磕磕巴巴地說,「她好看。我把新玩具全都先給她……」我笑。過一會兒又問他,「她覺得你好看么?小強愣了一下,滿眼的無辜,「不知道……」我又問,「那她現在手裡的玩具是誰的?」小強突然顯得很緊張,「不是我的。」我決定不去問那小女孩什麼問題了。 基於種種原因,生活中總是只有少數人是大多數人想要結交的朋友。但是同樣基於種種原因,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那些少數的人是如何理解他們大多數人的行為的。剛才小強說他那個「真正的朋友」從來都不「搶」他的玩具,而是「換」。注意這兩個詞。 所有的人都喜歡並重視,甚至偏愛一種「公平交換」 小強也許並沒有意識到,他所擁有的玩具數量,使得他從概率角度出發很難遇到「公平交換」,因為絕大多數孩子沒有多少玩具,甚至乾脆沒有玩具,所以,那些孩子實際上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與他進行「公平交換」。 對他來講,不公平的交換,等同於「搶」,沒有人喜歡「被搶」,而與他「換」的那個男孩,讓小強感受到公平。小強也有自己想要的但是卻不擁有的,所以,他也去「換」而不會去「搶,」因為他自己就不喜歡「被搶」…… 某種意義上,儘管絕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他們的所謂「友誼」實際上只不過是「交換關係」。可是,如果自己擁有的資源不夠多不夠好,那麼就更可能變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換」,最終成為對方的負擔。 這樣的時候,所謂的「友誼」就會慢慢無疾而終。也有持續下去的時候,但更可能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換,以便實現「公平」。 電影《教父》里,棺材鋪的老闆亞美利哥,勃納瑟拉決心找教父考利昂替他出氣並為自己的女兒討回公道的時候,亞美利哥就是「索取方」。許多年後,教父考利昂終於在一個深夜敲開了亞美利哥的門…… 所以可以想像,資源多的人更喜歡、也更可能與另外一個資源數量同樣多或者資源質量對等的人進行交換。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公平交易」更容易產生。 事實上,生活里隨處可見這樣的例子,哪怕在校園裡,「交換」本質沒有體現的那麼明顯,但是,同樣性質的行為並不鮮見。比如,某系公認的才子,會與另外一個系裡公認的另外一個才子會「機緣巧合」地邂逅而後成為「死黨」。 俗話常說,「英雄所見略同」,可能就是他們一見如故的原因,所以,他們之間的談話以及任何其他活動往往都會讓他們覺得相互非常「投機」,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 當15歲的沈南鵬和同歲的梁建章第一次相識時,這兩個懵懂少年不會意識到17年後他倆會聯手創造一個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奇蹟。在1982年第一屆全國中學生計算機競賽上,這兩個數學「神童」同時獲獎。 不是因為他們兩個要好,才各自變得優秀,而是因為他們各自都很優秀,才可能非常要好,而後命運的碰撞產生絢麗的火花。 而反過來,這些被公認為優秀的人,事實上往往並不「低調」,也並不「平易近人」,這並不是他們故意的,他們無意去惹惱身邊那些在他們看來「平庸」的人,只不過無形中他們有這樣的體會——「與這些人交流,溝通成本太高……」除非有一天,這些人終於意識到自己應該保護自己,因為有些誤解根本沒機會解釋。於是,他們開始「謙虛」,他們學會「低調」,他們顯得「平易近人」。
好多年前,我注意到一個現象,當別人求助於我的時候,我內心往往非常抵觸,卻又怕別人說我是所謂的「不夠意思的人」,於是硬著頭皮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有一次特別受傷的時候,突然一閃念,想明白,原來這種尷尬本質上並不是來自於我沒有「樂於助人」的品性,而是來自於我自己的精力並不足夠旺盛,沒有旺盛到處理自己的事情綽綽有餘的同時,還有大把的時間精力用來幫別人做事。 事實上,我自己根本己經是正在過河的泥菩薩。後來,我開始懷疑,雷鋒的領導是否太白痴,因為他沒有給自己的下屬分配足夠的工作——這是那天晚上與我來講非常驚喜的一件事兒,因為我發現我正在獨立思考。 承認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從我重新思考雷鋒的領導那天開始,我掙扎著去學習如何做事量力而行。說起來好笑,自己的智商有限到過去竟然沒想到「量力而行」是如此高難度的行為模式—— 承認自己能力有限; 不怕在別人面前露怯; 敢於不去證明自己是「好人」 …… 只有優秀的人才擁有有效的人脈 所以說,往往只有優秀的人才擁有有效的人脈。並且正因為這些人隨時隨地都可能要迴避「不公平交換」的企圖,他們才更加註重自身的質量,知道不給他人製造麻煩,獨善其身是美德。常言說,「事多故人離」,是非常準確的觀察。 而那些不優秀的人往往並不知道這樣貌似簡單的道理,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狀況只能使得自己扮演「索取者」的角色,進而把自己的每一次「交換」都變成「不公平交換」,最終更可能使交換落空——因為誰都不喜歡「不公平交換」。每次交換的落空,都進一步造成自己的損失,使得自己擁有的資源不是數量減少,就是質量下降,進一步使自己更可能淪為「索取者」——惡性循環,甚至可能永世不得翻身。 還有些人,過分急於建立所謂的人脈,並全然不顧自己的情況究竟如何。對於這樣的人,人們常用一些專門的詞來描述他們,「謅媚」、「巴結」、「欺下媚上」、甚至「結黨營私」等等。這樣的人,往往也不是他們故意非要如此的,他們只是朦朧地意識到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過於渺小,所以,才希望能夠藉助其他的力量。而一個人越是渺小,越是襯得他的慾望無比強烈。 這樣的人特徵非常明顯。其中一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經常有意無意地用親密的方式提及大家仰望的人物,無論他們與「大人物」是否真的存在私交密往。在中文語境里,他們就會只說名字不說姓氏:李開復不叫「李開復」,在他們嘴裡是「開復」;李彥宏不叫「李彥宏」在他們嘴裡是「彥宏」,沈南鵬不叫「沈南鵬」,在他們嘴裡就是「南鵬」;最近我聽到更恐怖、更另人毛髮驚立的是,「小俞」(俞敏洪)......
整體上來看,人脈當然很重要。不過,針對某個個體來說的話,更重要的是他所擁有的資源。有些資源很難瞬間獲得,比如金錢、地位、名譽,尤其在這些資源的獲得更多地依賴出身和運氣的現實世界裡。然而有些資源卻可以很容易從零開始,比如一個人的才華與學識。,才華也好學識也罷,是可以通過努力必然獲得的東西。 一個人心智能力一旦正常開啟,就會發現自己在這個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裡,只要正常地努力,並且有耐心和時間做朋友,很容易成為至少一個領域的專家。努力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艱苦,只不過是「每天至少專心學習工作六個小時」,耐心卻遠比大多數人想像得巨大,「要與時間相伴短則至少五年,長則二十年」。 許多年後的今天,我又發現另外一個多年前智商平平的我不可能想明白或預想到的事情(當然我現在也依然智商平平,只是多了些智慧):當一個人身邊都是優秀的人的時候,沒有人求他幫忙,因為身邊這些優秀的人幾乎無一例外都以耽誤別人的時間為恥,同時,這些人恰好是因為遇到問題能夠解決問題才被認為是優秀的。 如果,終於有一天,你己經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你會驚喜於真正意義上的有價值的所謂高效的人脈居然會破門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將來自完全不同的層面,來自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也不再是過去一無是處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你扮演的是「樂於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討厭善意的幫助,更何況你是被找來提供幫助的呢。 甚至,你會獲得意外的幫助。如果你是一個優秀的人、有價值的人,那麼就會有很多另外優秀的人、有價值的人為你提供幫助,這樣的時候,這樣的幫助往往確實是「無私」的。正如沒有哪個醫生做到救死扶傷之後僅僅因為酬勞太少而惱羞成怒的一樣,那些品質優秀到一定地步,境界豁達到一定層次的人,往往真的可以做到「施恩不圖報」。 因為對他們來講,能夠有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本身就己經比什麼都重要,並且可以令他們身心愉悅。然而真正有趣的現象是,被幫助的你也正因為並非尋常之輩,所以一定懂得「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道理。最終皆大歡喜,只因為「溝通成本幾近於零」,同時的效果自然是「交流收益相對無窮放大」。良性循環。 打造自己,就等於打造人脈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而把那些不能改變的暫時忽略掉。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比什麼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於打造人脈——如果人脈真的像他們說的那麼重要的話。事實上,我總覺得於人脈導致成功的傳說其實非常虛幻,只不過是不明真相的人只好臆造出來的幻象罷了。 我並不是說,從此就不用關心自己身邊的任何人了,或者說從此就無需與任何人打交道了。善於與人交往也是一種需要學習,並且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實踐的技能。我只是提醒你,別高估自己,誤以為自己有那麼多足夠的時間可以妥善地處理好你與你身邊所有人的關係。 瀏覽一下你的手機通訊簿里的名字吧,有多少己經很久沒有聯繫過了?這麼多年,我只見過兩三個人回答我說,「最長時間沒聯繫的,也不超過兩個星期。」其中一個還是特別固執而特殊的人,他的手機通訊簿里,總計才有22個名字。 畢淑敏一次曾提到她自己的一件事:……我學心理學課程一事,純屬偶然。朋友XX摔斷了腰椎骨,打了石膏褲,癱躺床上三月。我在自家牆上的掛曆上寫了一行字:「每周給XX打個電話。」我當醫生出身,知道卧床不起的病人非常寂寞,希望能躺著聊聊天。後來我就按照掛曆上的提示,每周都給這個人打電話,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儘管我很忙,還是會多磨成一點時間,讓她開心。後來有一次,她隨口說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教授林孟平到北師大帶學生……我問,我能跟她學習么?朋友說,那可不知道。後來感謝那位朋友說,我能學心理學,多虧你摔斷了腰。 事實上,真正的關心最終只有一個表現:為之心甘情願地花費時間,哪怕「浪費」時間。這也很容易理解,因為,當你把時間花費到一個人身上的時候,相當於在他身上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哪管最終的結果如何,反正,那個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管最後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最終,「真正的好朋友」誰都只有幾個而己。 這實在是一個大到寫兩本書都可以的話題。以下是我的幾個簡單的,但實踐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建議: 專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 學習並擁有更多更好的技能; 成為一個值得交往的人; 學會獨善其身,以不給他人製造麻煩為美德,用你的獨立贏得尊重; 除非有特殊原因,應該盡量迴避那些連在物質生活上都不能獨善其身的人; 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獨善其身的,就更應該迴避了——儘管甄別起來比較困難; 真正關心一個朋友的意思是說,你情願在他身上花費甚至浪費更多的時間。
記住,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決於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脫離對外部世界的依附。
② 拖延症:治療拖延症主要就兩個步驟:Ⅰ制定計劃 Ⅱ執行,執行的時候想如果做成功我會……(想某個場景)失敗的話會……然後Just do it
③相貌問題:如果你沒有別的計劃的話,就把改造相貌作為下一階段的計劃吧。成功了,你能得到美麗;失敗了,你能得到智慧。
沒有美貌的人必須有顆寧靜的心推薦閱讀:
※該不該去舉報同學虛報家境領助學金?怎麼舉報?
※有個從小就認識的朋友,什麼都比我強,總是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廢物,怎麼開導?
※怎麼和小心眼 具有攻擊性的人相處?
※基友是個帥哥怎麼辦 ?
※風靡各類社交平台的「點名」活動是如何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