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生活大爆炸》中幾位主角收入不低,為什麼結婚了都還租房子?

在美國這種發達國家,這是常態么?結婚並不看中不動產?隨著中國房價上漲,與發達程度提升,婚姻過程對房子的要求會更高,還是降低?


確實買不起。

雖然美國房子整體比較便宜,但是也不要以為美國就沒有高房價的地方了。加州理工大學所在的帕薩迪納就是房價比較高的地方。中位數房價是776,000美元一棟,大約569美元一平方尺,相當於4萬人民幣一平米。

我看大家對4萬一平米的價格對比北京上海表示很便宜,我覺得拿帕薩迪納和北京相比不合理。美國房價最高的地方是紐約和灣區(舊金山)附近,這兩個應該算一線城市,分別對應北京和上海。北京對紐約(氣候差不多),灣區對應上海(都靠海)。洛杉磯離舊金山不遠,應該算1.5線,可能大概對應於杭州。帕薩迪納在洛杉磯郊區,考慮到當地有加州理工大學,所以應該對應紫金港(浙江大學所在地)。所以紫金港房價4萬一平米,是不是還是比較合理的?

注意這是中位數房價,這個價位的房子學區一般不是太好(實際上整個加州的公立學校都不太好,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如果以後送小孩去私立學校的,每年至少又是3到4萬美元的花銷。

另外還要考慮到房產稅因素,80萬的房子房產稅一年至少1萬吧。而且根據新稅法,房產稅超過一萬的部分不能抵稅了。

加州還有8%左右的州稅,一年又是一萬多。

買了房以後還有很多額外花銷,比如說草坪的維持和修剪,一年兩三千不能再少了。中央空調,熱水器每年都要檢修, 每年千把塊正常;房頂差不多二十年要換一次,每次兩萬;

這些開銷加起來,像Sheldon這種家裡老人幫不上忙的,真的負擔不起。

不過Sheldon想買房其實也很簡單,以他的學術水平和人脈,找霍金寫封推薦信,回老家德克薩斯找個大學當教授還是沒有問題的,他太太Amy可以去同一個學校的生物系或者藥學院當教授,比如達拉斯就可以。Sheldon可以去UT Dallas分校,Amy可以去旁邊的西南醫學中心。夫妻兩個雙Faculty一年二十萬輕鬆,而且德州沒有州稅,到手多一萬,可以去Dallas的好區,比如South Lake(小初高都是10分好學校),省下了上私立學校的錢,輕輕鬆鬆買個60萬的豪宅。這種房子一般標配是3000尺(300平方米),上下兩層,4個卧室,2.5衛生間,帶湖景。

哎,像我們這種俗人也就天天計算這點小錢了。可能Sheldon想的是拿個諾貝爾獎,然後在帕薩迪納就能買豪宅了。


謝邀,

1、《人人都愛雷蒙德》那兄弟不買房就沒後面劇情了。所以首先是導演和編劇說了算!

2、老美不愛儲蓄,有錢就花光,存了錢對買房也沒興趣。消費觀念和咱們差別非常大。到那邊的中國人會奇怪為什麼白人不少掙錢,一天到晚弔兒郎當的。你看劇里那幾個活寶,把手辦賣了說不定都可以買房了(玩笑話莫較真)。關鍵是在美國你不買房不會被吐槽智商。

3、中國房價漲了十年,對應美國是次貸危機,貸款買房的老美不少都破產,房子被法院拍賣或者被銀行收回了。

美國銀行不會一次性把所有房子都拿出來賣,看行情好就賣一批,所以前幾年美國遍地都是法拍房。夏洛特煩惱要是有美國版,誰精誰傻可能是反過來。

4、四兄弟沒有中國人,如果這哥幾個有一個中國人,早就跑去買房了。華人去美國就算是刷盤子、送披薩都能存錢買房。大House,游泳池,車庫都是標配,車庫前面一個寶馬一個賓士那家說不好就是中國人。

5、假設這是玩《文明》,咱們應該有個種族特性叫拜房教,這個教最大的特徵就是人民會存錢給自己買房子(砸奇蹟)。

光北京,2017那個回合土地出讓金2500億,僅此一項相當於每單位人口一年貢獻一萬塊錢給國家。哪個文明有這收稅效率?你的人民滿手老繭。

6、咱們千萬別覺得自己特正常,覺得別人不正常。因為反過來對方也很可能這樣看咱們的。

這個問題本身放到國外的知乎上說不定就能當話題了:中國網友問謝耳朵為什麼不買房。


買房看起來很賺錢,但是實際上跟租房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大部分房子都是沒有物業的,出了事情你慢慢等人來修,酸爽。我們這市中心有一些房子是有物業的,一個月4位數美元,更加酸爽。

美帝的房子,特別是新蓋的,質量十分沒保證。因為builder知道隨便蓋出來也有人想買,那為什麼要蓋得那麼好呢?然後給你個幾年保修,房子有問題叫他們來修,只要你願意等個兩個星期到一個月,什麼都好說——什麼,不想等?自己花錢。

包含但不限於,水管爆炸。

租房就不一樣了,你跟物業公司租房,雖然比起買房是不划算,但是有什麼事情馬上過來跪舔。你授權他們自己開門進來你房子修,早上上班發個郵件,晚上回來就搞好了。簡直爽得不行。因為這房子是它們的。

像我這種特別懶的人,如果要在美帝住一輩,租房差不多要花個2-3百萬美元(已考慮通脹和漲價),到底這200萬美元是要自己修房子死掉後讓小孩繼承呢,還是送給物業公司讓他來伺候我呢?真是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


因為他們買不起房

加州理工旁邊一室一廳房租大概是每月2000-2500,兩室一廳要2500-3000。

在美國租房很不划算,同樣要交地稅(計入房租); 要負擔租房公司的人工; 合同到期前搬走需要繼續支付房租,直到合同到期或者房東找到新房客為止,而且不能抵稅。話說回來,美國租售同權是因為租客也變相交了房產稅,等中國租客要分期付款交土地出讓金,差不多就也能同權了。 國內現在的體系下租客對當地財政的貢獻是遠遠不如買房者的。

一般來說能住4-5年買房就比租房划算了。網上有很多計算器可以算買房合適還是租房合適。計算器的設置很詳細,輸入房價,房貸利率,房產稅,個稅,維護費,住房保險,租客保險,通脹率,房子折舊率,買賣房手續費等等等然後按確定。

我這的結果是:

一年太折騰了,而且買房肯定有意外開支或者麻煩事。如果能確定住個幾年就該考慮買房了。比方說醫生,獸醫,牙醫是高大上職業(有一集H在酒吧里吐槽,等醫生律師運動員挑完了他們就可以去搭訕了),有些銀行給三醫學位的持有人最低利率且0首付可買房。所以我這很多住院醫一家三四口年收入5-6萬仍然買房住,住院醫階段結束以後再把房子賣掉 --- 當然在大洛杉磯也是不可能的。

也有很多人給正上大學的孩子在學校邊上買個房子,孩子住一個卧室,剩下的卧室租給校友。等孩子大學畢業以後再把房子賣了,流動性非常好。

可惜他們是科學家買不起。。。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們不知道明年還有沒有經費,還能不能在加州理工幹下去。。。萬一明年要搬到芝加哥呢?

還是買不起的可能性比較大,美國有地產稅沒公積金,房子要維護,巨貴的看小孩費用,工資漲的慢等等,負擔5倍家庭稅前收入的房價就到極限了。

加州理工旁邊還是蠻貴的,北面那個altadena房價便宜,不過治安不好。再往遠買的話通勤動輒要開一個小時單程,痛苦。(很少見到吊絲科學家住太遠,因為他們既沒有錢又沒有時間)

謝耳朵應該是講師,研究員或者助理教授,一年8-10萬。他肯定沒拿到終身教職,因為有一集得罪了系主任被停職了。萊納德和阿三都沒有教職,差不多7萬,ami5.5萬。

單身的話每個人每個月到手4000-5000不能再多了,扣掉房租水電保險剩不了多少錢存不出首付。本來掙得就少,還喜歡各種浪,能存的下錢才怪。萊納德還有學貸呢。

結婚以後胖妮一家一年20萬出頭(比L多兩倍),扣吧扣吧每個月能存3000-4000,如果房價不漲存個五年也就夠首付了,前提是如果房價不漲。。。別生孩子。。。美國人首次購房年齡大概是33歲,差不多就是這個流程了。

如果首付不到20%買房需要額外付一個房貸保險(PMI),保費大概每年交房價的1-1.5%,按大洛杉磯房價差不多每年5000-8000美元。

ps

美國人也有買房-&>租房鄙視鏈的。

我對門鄰居喜歡辦party放音樂,有次晚上9點在車庫門口燒烤烏煙瘴氣加動次打次被鄰居報警投訴了。他跟我喝酒的時候大罵說才晚上9點老紙愛放就放氣死他,一個租房的也配這麼多事,老紙住的房子可是自己的。。。。

另外房產投資也是工薪族很好的投資渠道,人口流入區資產增值,穩定區掙現金流,不多說了,mitbbs有地主版。

ps 的ps

阿三靠家裡應該是能買得起房的,問題是

首先他沒綠卡而且經費不穩定(斷過一次),如果他被迫換工作什麼的就很麻煩。搞不好他下一份工作就跑到明尼蘇達了,然後還要交著加州的房產稅,很酸爽。

而且他是單身(我沒追最近幾季),買房子一個人住很麻煩,買公寓的話非常不划算,公寓的物業費很貴,不如租房。

比較合適的還是他買個房子,然後租給L S P小花 4P,現金交易。


除了劇情需要之外,不外乎是不想買和買不起

  • 買不起 -- 美國一線城市房價也貴,房租相比於國內一線高不少,加上個人稅收年輕人存不下多少錢。

在大LA地區,如果不靠資助,家庭年收入至少需要$115069美元以上 (75萬人民幣),才可以買的起一套當地中等的房子。還不包括怎麼獲得首付。

算兩人年收入稅前$150k(差不多100萬人民幣/年, 每月$1.2萬美元/8萬人民幣),這個已經遠超過Pasadena的中位數收入了(當地中位數平均水平是一年$8萬美元不到)。

然後扣去醫療保險,401k,每月實際到手大概$6000多刀。

Pasadena 1房1衛每月租金大概$2000刀, 加上水電煤網電話之類的費用,算一共每月$2300吧 - 還剩$3700

如果兩個人都有車(LA生活很需要車),租車/車貸+每月車險油錢維護費之類的攤下來大概一共$1600/月, 這樣每月還剩$2100。。。

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貸款上學(年輕的美國人很常見),美國人平均每月學生貸款還貸是$200, 那麼兩個人就是$400, 這樣每月還剩$1700。

然後是伙食,兩個人每天每人$10刀總需要吧,感覺還是往少了算。這樣一個月就要$600,還不包括去應酬或者去非快餐的飯店。這樣一個月剩$1100。

這樣一來,光算基本的生活開銷每月就只有$1100了,1年就是$13200。如果扣除一些社交娛樂和旅行的支出,還有買衣服買電腦換手機之類的費用,一年能剩下$5000-6000就挺不錯了(美國的CES調查他們這檔收入的平均存款差不多也是這個水平。)

所以在美國就算看上去賬面收入不低,在高房價高生活成本地區還是挺難存下錢的。

目前Pasadena我看到最便宜的公寓大概要$42萬 (1室1衛60平米的老公房),這樣首付按照正常的20%,也需要$8.2萬,加上一些交易稅費估計要準備至少$9萬的流動資產 -- 如果沒有資助,按照他們的存款要存上差不多10年才能買的起。。。(當然也可以考慮超低首付或者當地的首次購房幫助項目,這樣可以快幾年入住)

買了以後實際每月需要繳納$2368。

在房價高的地區,買房的年輕人不到10%。

  • 不想買,租房也挺好 -- 美國租房市場比較規範,年輕人城市流動性也大,也習慣租房的生活。

和國內不同的是,美國的租房市場也相對規範。除了國內的個人房東之外,有很多專業的物業管理機構和服務式公寓,從高層公寓到別墅,從經濟型到豪華型,選擇很多。在規範的市場中惡房東或者是因為房東要賣房被迫提前搬出的情況也比較少見。在一些房價已經很高的城市,如果你覺得房價不會很大幅度的升值,又不打算在這個城市呆很久的話,租房未必不是一個好選擇。

美國買房和戶口沒有關係,租房也可以生活得很方便,和買房的人同樣享受所在地區的福利。比如如果為了學區的話,學區房的租客也可以享受學區房的福利,也可以享受當地的圖書館,公園,和地區居民的特別優惠等等。

很多年輕的美國人,特別是打算生孩子安定下來之前,因為工作求學家庭等原因區域流動性比較高, 買了房可能反而成為一種羈絆。

還有就是買了房子自己需要操心很多維護方面的問題,租房這些問題就交給房東和物業公司了。

當然,大部分美國的年輕人,特別是成家以後,也還是希望有一天能買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房子。

*********廣告分割線~~~歡迎參加我的Live :D *********

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www.zhihu.com圖標


如果你在北京,只需要提供租房合同,你的子女就可以入讀該學區的公立學校;你不會因為自己沒有房子和戶口就不能買車,房東和你又都受到租房合同的約束和保護而不會動不動下個月要漲你50%租金交不起就滾——這個時候北京的房價十萬一平米,你還會掏光父母的棺材本、省吃儉用二十年就為了一套鴿子籠似的公寓?

說真的,天朝人民真的太好愚弄了,被戶口和房子綁架,還渾然不知,以為這是應該承受的、甚至覺得能承受這些東西是一種特權。

------多啰嗦幾句------

有回答說生活大爆炸的幾位主角的確是買不起。我十分認同。

這就是一種十分樸素踏實的生活觀念(當然了,有他們國家特殊的國情,微笑.jpg),買不起就不買,租房也一樣過日子。比如萊昂納德的老媽顯然是高收入職業女性,按照天朝很多人的做法,大可以找老媽出首付,子女使勁吃奶的力氣供房嘛…但他們租房也過得挺好。

批評我不接地氣的我懶得一個個翻答案回應了,諸位都知道在天朝租房和買房差別有多大,說多無益。


我現在在北大當臨時工,周圍幾乎所有的教研崗和科研崗的中青年老師都是租房的。我爸所在的研究所也是同樣的狀況,並且我很快也要在出租房內結婚了。

首先,「婚房」是個非常年輕的概念,「年輕人結婚時要有自己獨立的住房」這種說法的提出不過才十年左右的歷史,能否成立還是個問題。根據第6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男性的平均結婚年齡為26.7歲、女性平均結婚年齡為24.9歲,這一數據和近年初次房貸申請者的年齡是相符的,但數量上極端不匹配。也就是說,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在結婚時湊出首付買一套房,而在結婚時能全款購房的恐怕也不會很多。同時,主要的歐美國家似乎也沒有「婚房」一說,因此「結婚要有房」這種開發商炒作出來的概念極可能是曇花一現。

其次,中美總體上都是「好學區+貴房子」的套路,區別無非是美國租房也能上公立高中,中國在租購同權真正實施以前不可以。同時,中美都提供了多種跳過買貴的房子從而就讀優質學校的途徑,例如TBBT中哈雷可以在CalTech入托就跟學區房一點關係都沒有;同理,我們這兒同事家小孩兒各個都去了北大附小,沒見哪個被學區房綁架了。公務員、各類教育機構、甚至現在很多私企都提供子女入學福利,並不是很難獲得。如果不想依靠這種福利,那自然只有好好掙錢了。不要說得好像美國人隨便租個房子小孩兒就能上好學校一樣,人家頂多是「租房能上學」。

並且,幾位主演都沒有tenure,還屬於朝不保夕(笑)的researcher序列(更不要說還有個工程師了)。在可預見的未來,他們有較大的可能性會因為科研人員的自然流動而離開本地,對於Howard以外的三個「外地人」來說短暫的「置業」恐怕會是比較麻煩的。國內體制內帶編製的相當於自帶tenure,所以很多人會一找到工作就開始準備買房;而在部分開始試行tenure制的高校里,剛入職就在本地買房的就比較少見了。再加上上一條科研人員在子女入學方面的福利,以及可能可以租住本校公寓的優勢,購置「婚房」對於科研人員自然就沒有太大必要性了。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的房屋自有率是非常高的,這正是導致題主產生這種困惑的原因。中國的房屋自有率超過90%,而美國近三十年來這一數據都在60~70%之間徘徊。滙豐銀行發布了一項橫跨9國、訪問者接近上萬人的調查報報告指出,中國的80、90後年輕人住房擁有率高達70%,遙遙領先第二名墨西哥(46%),也是美國該項指標(35%)的2倍水平。而受訪9國年輕人的平均住房擁有率僅為40%。在澳大利亞和阿聯酋,這兩個國家的年輕人分別只有28%和26%擁有自己的房子。以前聽李中清講過,中國(指大陸地區)住房自有率是非常高的,幾乎達到了每家一套的水平,官方的統計數據是超過90%,「在中國,你失業了沒有收入了,你可以go home。而在美國,你失業了沒收入了,你很可能就要當homeless了」。

當下讓絕大部分年輕人焦慮的不是「買不起房」,而是「買不買得起家裡的第二套房、第三套房」和「在大城市買一套婚房」。而美國就不一樣——人家有差不多三成人是一輩子也買不起房的,而且是我買不起房、我爸爸也買不起房、我爺爺也買不起房的那種。

隨著貧富差距的拉大,買不起房的人多了,一輩子租房的自然就多了,租房結婚也就回歸正常了。同時租房的人多了,對租房者的保障也就會慢慢地跟上——你看我們現在搞租購同權不就是這個路子?

你要資本主義,就會得到資本主義的全部吶。


瀉藥。上面說的已經很好,就是房子產權和享受權益不掛鉤租房就能上學區。還補充一個吧,國外家長是不會,注意,不會在大學畢業後,甚至上大學後提供很多錢給小孩吃香喝辣的。買車是應該的但一般也都是富人給孩子買個破車或者自己不要了的,買房就更是絕不可能。

至於中國家長給小孩買超跑???有人跟我說如果他兒子來問他買瑪莎拉蒂,全家人和全體親戚估計因這事兒要笑一年。美國瞎寵小孩的說實話也不是沒有,但是比起中國的比例那是極少數了。

講一個我的一位老大哥的事兒。他的小女兒上大學四年開一輛老老破破的豐田RAV4,畢業第一年冬天那車乾脆已經打不著火。然後他老婆換了個賓士GLE43,就把原來的開了十萬公里(7w miles)的ML400給了倆女兒share這車。這位老大哥的社會地位處在神馬階層?在一線城市中心區域住那麼個帶四五十平的院子的別墅吧。然後他朋友是乾脆就沒給兒子買車,我也去過,位置跟他們的差不多院子好像還大點兒。

就這種觀念的,指望他們掏出幾百萬來給兒女買個房??那一般人就算是人中龍鳳做的那種加班到死不要命的買賣的,買的上也得通常三十歲左右,普通人那可不就只能租房子住了嗎。

---

補充一點。國外富裕階層比較聰明的搞法應該說,是讓兒女產生一種你們能力以外的資本等於零的錯覺。反而新興中產小富是會盡量接濟,因為自己沒有那麼強的控制能力,但余錢還有就直接掏出點錢買了了事。至於普羅大眾,大城市買房跟他們基本沒關係,就算掏空老一輩棺材本那也是買不起的或者會很辛苦了。這種情況下,老一輩是絕不會像咱們國家的一樣,自己日子緊巴巴因為被掏空了棺材本的,他們就算普通人,一年起碼要度假兩次咧。

看來知乎眾無法理解「國外富裕階層比較聰明的搞法應該說,是讓兒女產生一種你們能力以外的資本等於零的錯覺。」說的是什麼意思。你們看著那些hoodrich覺得是有錢人那你們開心就好


所以只有天天被取笑是碩士畢業的Wolowitz娶了一個大胸又漂亮的女博士,生了孩子。雖然Penny現在年輕漂亮掙得還比leonard多,但是二十年後呢;Rajesh開始到美國不敢跟女孩說話,後來因為家庭條件好,就能和漂亮白人女孩ML。交配權、繁衍權都被基於財富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所控制。結婚這件事在全世界都是講究門當戶對的,看你的家庭財產,看你的出身背景。當然,只有有房子有學歷的家庭才會對對方有同樣的要求。

如今中國很多人都不生二胎,根本的問題是生孩子太多會造成家庭財產的分化,你的子女的交配權、繁衍權有可能被社會無情的剝奪。中國的人口基數更大,人口競爭更激烈。勞動力市場持續是買方市場,企業招聘一個職位都要挑個十來個人。在交配權這個自然選擇的關鍵問題上,有錢富二代和精英階層可以左擁右抱,天天約炮,日日笙歌;沒錢的窮屌絲,只能呵呵了。中國的高等教育權、房地產價格也都受到社會自然競爭的影響,只有將家庭財富集中起來,才能獲得比較優勢;什麼東北發展不起來,東北人口持續凈流出,這也是各個地方社會自然競爭的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我不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擁躉,但是這JB社會就是這個德行。

還有,很多美劇雖然是虛構的,但也都基於社會現實,人物的語言、心理、行為都基於現實的社會背景。中國電視劇動不動就演離過婚的女人還能得到沒結過婚的霸道總裁的青睞;什麼背景也沒有的小姑娘被三五個富二代追求,最後挑了一個最順眼的成功嫁入豪門。現實里頂多月薪一兩萬的職位,都是月薪幾十萬,開豪車,住別墅;留學回來天天玩樂不過三十的小年輕,順便就成立了個價值幾十億的公司,這樣的事全中國能有幾個。


我覺得除了他們買不起的原因,更根本的是美國人大多數沒有「婚房」的概念吧,很多人安定下來按部就班的契機不是結婚,而且有孩子。老友記里chanchan和monica結婚以後也沒有馬上買房子,而是確定有孩子了以後才確定了穩定安逸的在郊外house而不是市區apartment的生活。生活大爆炸里Penny和Lenard也憧憬過,以後穩定的日子有房子有孩子。就是感覺很多中國人結婚了就是安定下來了一般孩子也會在日程上,但是很多外國人結婚的時候還沒安定下來還在奮鬥還在玩兒還在變化中所以還不急著買房子,感覺可能是這樣?


對於美國人來說,買房還是租房,有時候是經濟賬,有時候是生活方式的選擇,從來不是剛需吧。

先說生活方式吧。租房適合懶人,比較省事。暖氣壞了叫房東修,屋頂壞了叫房東修,發現白蟻找房東,冰箱洗碗機壞了都找房東。房東不修怎麼辦?至少我這兒,搬去住賓館讓房東報銷,可以說冬天暖氣壞了家裡面已經不達到住人標準。租房還可以想搬就搬,比如換工作啥,想住得更近,或者換個城市,美國沒戶口這東西。

住自己房子適合那些需要「家」感覺,自己設計家,不怕折騰的人。自己買的房子想怎麼裝修就怎麼裝修,想買那些設備就買那些設備。想裝太陽能電池板就裝,想裝鞦韆就裝,想把房子拆了重新造就拆了造。相對的,麻煩很多。勤快點的很多事情自己做。懶的人就花錢打理。比如我家每周要割草,每年要清理排水渠,每個季度要殺蟲,東西壞了都得自己找人修,比如最近屋頂漏雨了。而即使租帶院子的別墅,一般還是房東會幫你找園丁找維護,不然野草叢生或者房子壞了或者樹死了,虧的還是房東。

我覺得以謝耳朵這種生活能力,一門心思都在科研上,買房子大概可能搞不定自己房子吧。

至於經濟考量,絕大多數地區,房貸+房產稅+房屋其他開銷&>租金&>房貸+房產稅+房屋其他開銷-利息。然後賣房子基本是房價6%的手續費,買房有一次性的貸款手續費。所以說,如果住得長,買房更划算。但是買房需要攢首付,並且現金流更差,而且一旦工作不穩定短期就要搬家,那會虧很多。很多人提到劇中幾位主角並沒有終身教職,所以買房經濟上未必划算。

還有個經濟考量的問題,這是我經常聽公司美國人討論的。那就是,如果房子比用得到的大就不划算。比如就單身,不會去租三室的房子。在家庭人數穩定增長期,美國人表示租房可能更划算,可以每生一個娃後慢慢換大房子。然而買房,就得一次到位,所以要麼浪費,要麼生娃了得換。

對於劇中幾位主角,也是屬於家庭人口會在近幾年增加的類型吧。經濟賬不一定划算。

我個人覺得,生活方式選擇佔主要因素。我認識一個Google的distinguish engineer,肯定不缺錢,一直租小公寓,租了十年。後來生了娃,終於搬了。


現實情況是什麼不太清楚,但是光從劇中看他們應該是買不起自己的房子的。

最近把生活大爆炸又看了一遍,剛好看到第5季第16集。伯納黛特的父親要求伯納黛特和霍華德簽訂婚前協議。霍華德自我安慰,我也要財產需要保護。

霍華德和母親一起生活,沒有房租,水電等等的壓力,但是他的小摩托貸款還沒還清……可見他並沒有很多閑錢。

雖然霍華德的收入可能趕不上萊納德,謝耳朵等人,不過作為給NASA設計過馬桶並且「上天」安裝的工程師,收入應該不會差太多。

另外

這倆正在轉彎的銀色轎車是萊納德的。看得出來萊納德的手頭也不富裕。

所以他們應該是沒那麼多錢買房。

當然,也可能和他們的價值觀有關。

不過按照題主的問題來說,中國近些年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房子在婚姻中的重要程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是逐年增加。


一是買不起。

二是各住各的,天各一方,一年不碰幾次頭,這戲還能拍嗎?


因為他們看上去「光鮮亮麗「,但是真的也買不起房。

人,果然還是喜歡看自己想看的答案。看排名第一個的回答就知道了。

租房的權益是會得到很好很好的保障。房東不能隨意漲價,房東不能讓你滾。但是你也被困在了這裡。因為你推掉這個房子,就發現再也找不到這個價格的房子了。

我現在在德國讀研究生的同時在一家公司寫代碼,工資到手800歐。學生宿舍250歐一個月。如果租私房?不存在的,難找而且貴。

博士後剛哥,住在東柏林的華沙街區,嬉皮士、大麻、海洛因、土人、黑人、流浪漢的天堂。

」剛哥你怎麼不搬家?「

」搬到哪裡去?我現在的房子900歐一個月,我一走,房東下一份合同就會1200一個月租出去。我不可能900找到同樣的房子,我被困在了這裡」

前同事兼同學Zarin,住在市區的新房子。

「這個房子多少錢?好新啊」

「900歐一個月,我不想住老房子」

「你工資多少?一個人住夠貴的啊」

「稅後2500不到,well...."

同學Tino, 在好區買了一套95平的公寓25萬歐(柏林很窮,房價不高,不過最近漲了很多)。Tino今年35歲,有一個日本老婆和一個兒子,平時是做網站營生,是唯一一個我認識的買房的德國人,不過他也35歲了。

」你爸媽做的擔保?一個月房貸多少?「

」恩。一個月還1200歐多一點,還20年「

柏林普通一個德國人碩士畢業後一個月工資稅後也就2000歐多。買房子?不存在的。

但是呢,壓力沒有國內那麼大就是了。

但是,你們為什麼一定以去北上廣買房做衡量?小城市我老家現在就有好幾套呢!


雖然美國 尤其是大城市裡很多人租房子住 尤其是年輕人 無非是消費觀的問題

反對高票答案。

就部分中國家長在中國不計成本瘋狂購買學區房,交贊助費,為了孩子上好學校的性格,這類家長就算在美國,也不會讓自己孩子上公立的學校。

而在美國讓孩子上公立學校的家長,在中國就會讓孩子去戶口原籍去念書。

公立學校在美國存在的意義就是讓窮人的孩子有書念,和我國戶口所在地九年義務教育的機制是類似的。

在美國,誰有錢,誰念好學校,和中國的機制也是類似的,而在美國,上好學校你付出的成本會遠比中國高得多。

然後說漲房租,美國大多數都是和公寓租房,而不是從私人手裡租房,所以不穩定因素相對較低,但是你以為公寓就不給你漲房租了??

最後說所謂中國人奴性的問題。在美國,華人對房子的購買力可真是不低。這是民族觀念,消費觀的問題,卻被某高票答案說成了奴性。所以華人也有奴性?


實名反對所有答案,都給人一種「我很聰明我懂很多各種數據各種圖表各種角度說道理」的感覺。實際上都是missing the point。

大家沒發現麼,像老友記,愛情公寓,生活大爆炸,how i met your mother這些情景喜劇,都是圍繞幾個固定場景描寫日常瑣碎的劇。而最常用的場景,就是幾個主角合租的公寓房子啥的,要麼就是鄰居。只有這麼貼近彼此了,才有機會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碰撞出火花啊。


更多是劇情需要吧

假如leonerd和Sheldon各自買了房子,那就不會有合租的經歷了,不合租就不太好顯示Sheldon的一些奇葩生活習慣嘛,比如上廁所要遵守嚴格的時間表,站的位置要距離馬桶多遠,等等


一 發達國家房價確實貴。而收入增長緩慢。買一套房可能需要半輩子來還貸。相比之下中國雖然房價飛漲,但是人均收入也在逐年飆升,每一代的年輕人收入都遠超其父輩同齡時期,這種情況下與其一邊存錢一邊坐等房價飛漲,靠大量貸款瘋狂加槓桿買房再分幾十年慢慢還貸顯然要明智得多。因此國人更傾向於盡早買房。(例如,買房貸款50萬。分三十年還。按照現在住房商貸的利率本利和大概110萬左右。公積金本利和大概80萬。但是結合近三十年的經驗來看,整整三十年時間。物價和收入可能只翻一番嗎?所以在人均收入高速增長的時代,越早買房其實就越賺)

二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往往被由資本家所推崇的消費主義理念洗腦較深,都願意維持與自己收入和階層相符的消費水平。很少有像中國這樣省吃儉用一輩子給子女買房的家長。也沒有計劃生育,即便是條件較好的中產家庭,資產平均分到每個子女的頭上也未必夠一人一套房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如果中國能普及商業機構租房,並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租房只能依靠極其不規範的個人租房市場的話,租房居住的體驗會好得多。一方面租房機構相當於是團購樓盤或者自己蓋房子租給租客,遠比個人房東以市場價格買入房子後租給租客成本低;另一方面管理規範,不會出現房東一言不合漫天漲價或者因為個人原因把租客趕出去的情況。如果在這個基礎上能做到租售同權,租客和買房的房主一樣享受學區入學和戶口待遇等社區福利。那麼買房就不會再是剛需。結合第一條所說的高房價。買房的人就會少很多。西方發達國家城市化率已經足夠高,已經沒有後續源源不斷的接盤大軍了。加上普遍徵收財產稅(房產稅、遺產稅,法國甚至還在徵收房屋空置稅)在這樣的稅收環境下囤積房子作為投資手段的成本和風險是遠高於中國的。

中國人之所以如此熱衷買房,即便是飛漲的房價也抵擋不住人民的買房熱情。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買房比起租房來說存在巨大的優勢:更穩定(不擔心房東突然漲價或者合同期滿不讓續租),而且擁有更多的特權(就近入學,落戶等等)。這些優勢結合目前的城市化進程,反過來使房子在中國具有了投資品的屬性,進一步推高了房價(因為城市化飛速發展,每年都有農村人流入城市,小城市市民流入大城市,完全不愁沒人接盤)。

因此我認為:當租房市場逐漸規模化、規範化,並且有足夠強大的政策支持時,買房的這些優勢就不復存在了。人們自然不會那麼熱衷於買房了。


看了大爆炸之後,感覺他們中間,掙最多的是伯納黛特,像霍華德那種去過太空的,好像都掙不過製藥私企。然後佩妮做銷售掙得也不少。做科研的主要是靠經費吧,就像本來萊納德有一期要去電台幫系裡宣傳獲得投資的,結果搞砸了,系裡威脅沒錢的話他要被開除。

生活大爆炸里唯一有房子的應該就是霍華德一家了,還是家裡之前就有的。感覺他們更像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租著房子還是一群孩子,唯一有孩子的就是有了房子的霍華德。而且劇里其他人就沒有提到過要買房。

我們國家大多數人都還是還想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就算在北京,我認識的人里他們如果想留在這裡,好像都會選擇買房。最近出了一個租售同權的政策,不知道這種政策出來後,對買房的思路會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本回答主要掛人,順便提供一丟丟劇中內容

H,窮。

L P 窮

S比較複雜

最開始的時候S要通過捐精來付大概50D的額外網費。

中間表示

然後有一集說如果負擔得起房租的話,L他也想趕走。

那我們預測一下,一半房租至少佔比超過20%,如果比這個數還小,全額房租也才使月支出達到66%以下,我想以S的尿性,就不會合租了。所以總房租大約40%。

按照20年的租售比,也就是說要S96個月的滿額工資能買下這間公寓,按照S每月存50%,一毛額外收入不花,要16年買下公寓。

另外,第二季第14集P用前男友還給他的1800美金把欠S的錢換了,再之前表示過借來的錢還完房租還剩14,交不起水電費。那麼算上水電,加上還錢的時候看起來春風得意,那麼P房租大約1400-1600戶型為1B1B,而S的戶型為2B1B,按照美國公寓房租來看大概對應2000-2400左右。

則S月稅後工資約5K-6K,年稅後約6w-7w2。年薪約9w-10w。

足見加州生活不易,物價太高。

下面是掛人

隨手反駁

關評論是在怕什麼呢?

美國的公立學校和北京的公立學校一個概念?

美國的房東不漲價?國內租房子不能簽合同?

美國的父母會給子女出錢買房?

美國人不想買房?

偷換概念,不實描述,煽動情緒,片面總結

就算除了生活大爆炸對美國一點了解都沒有,在生活大爆炸裡面H一家想盡辦法想把自己家小孩送進私立學校看不到么?

美國的私立學校要遠遠好於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的學費則是一個非常非常高的數字,從私立小學-私利高中念完的錢房子都能買上幾套了,更不要說極其昂貴的大學學費。

公立學校的配置和地區稅收有一定關係,在較富裕的白人聚居區還算勉強,真正算得上好的公立小學屈指可數。並且能住進富裕地段本身就是一道門檻,就算租房也是一樣,畢竟20年房租即=房價。如果是普通地區,黑人白人混雜,好吧有些人心大覺得ok,但這種學校跟「外來務工子女學校」有什麼區別

在國外沒有中考和統一高考的情況下,沒有錢=差的公立小學??上不起好大學,窮人是只能去Community College的。 導致了窮人不但自己窮,他的下一代也幾乎必然(劃重點防止有人瞎了假裝看不見)接受不了好的教育,幾乎必然繼續成為一個窮人。

外國的月亮就是圓? 看起來國家強大不代表人民的強大,自己內心不站起來,永遠都是「只會抱怨的奴才」。

還有很多人對顯而易見的事情非要質疑。我以為只有教育方面會讓人有一點點不了解。

國外的房租不漲價? 合同寫了才不漲,一年一簽我住了三年房租漲了500多刀。

國外的父母會給子女買房?怕是平行世界吧?

國外的人不想買房?都一輩子租房子?他們是買不起好么。正常大學生畢業一年4-6w之間。做到senior大概8-12w。

費城房價虛高,市中心大概80-100w買一套普通的apartment。算上支出,多少年買的起房子?

當然肯定美國人買房的慾望是沒有國內強烈的。但是買不起才是主要因素,並且他們在很年輕的時候也很難被提供如此高額的房貸的。

言盡於此,閱讀能力不行的話,自己回去多讀書,我可沒有義務給你們買橘子。

知乎對不友善的要求

1.人身攻擊、辱罵

知乎鼓勵大家發表不同的觀點,當有爭議時希望大家能夠對事不對人,對知乎用戶及新聞中的熱點人物或者公眾人物,能夠基於他們的行為或發表的內容進行合理討論,請不要通過污言穢語、辱罵性言語來攻擊他人

上述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對他人的不尊重、使用污言穢語進行辱罵。比如:「你媽在天上飛」

對他人或所創作的內容進行惡意否定。比如:「你這人一文不值」

性別、性傾向、種族、疾病、宗教的歧視。

對用戶進行恐嚇或威脅,尤其是死亡威脅。比如:「你要是再回復我,你就等著死全家吧」

照條例修改,滿意了沒?

我就愛用這麼多反問句表達深層想法


推薦閱讀:

tbbt中有哪些經典的罵句?
生活大爆炸是越來越難看了嗎?
專業角度講,為什麼 Jim Parsons 能得到三屆艾美獎?謝耳朵的扮演者被過譽了嗎?
為什麼《生活大爆炸》這麼火,《廢柴聯盟》卻命運多舛?
對於生活大爆炸S9第11集謝耳朵的劇情有什麼評價? (內含劇透)

TAG:生活大爆炸TheBigBangTheory | 美國 | 房子 | 結婚 | 美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