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理解軍持的沙塞子?

正是梅風心溽,雲蘸水、樹黏天。恰似舊時拋別、雨如懸。 卻怪無端閑恨,纔似潦、又成川。還剩斜陽檐溜、水痕圓。

我知道這首詩評價很高。但軍持大大這批人寫詩,隱喻象徵太多,表面上是寫這個,其實是寫那個,沒有一點提示,或者不了解背景,實在是無從理解。在這裡求助高人啊。


一排五六個邀請……

軍師在知乎潛著呢,邀我合適嗎。#扶額

不敢稱詞評,且當讀書筆記看。

————————————————————————————————

先疏通一遍。

正是梅風心溽,雲蘸水、樹黏天。

首韻實寫。

「正是梅風心溽」,黃梅時節的風吹得人心都潮濕悶熱。

可以兩則箋來觸發質感:

一、姜夔《念奴嬌 謝人惠竹榻》 「梅風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念奴嬌 謝人惠竹榻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間袢暑。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涼生如許。象齒為材,花藤作面,終是無真趣。梅風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須信下榻殷勤,翛然成夢,夢與秋相遇。翠袖佳人來共看,漠漠風煙千畝。蕉葉窗紗,荷花池館,別有留人處。此時歸去,為君聽盡秋雨。

姜夔這一篇很庸常。但「梅風吹溽」四字有質感,先導其源。

二、噓堂《無題》

雜編侵枕壘碉牆,霉雨攻心早闔窗。散立空瓶如潰陣,橫陳光影變亡羊。

秋來有日吹銅綠,陌上何人引麝香。欲遁黑甜勘物理,蟬衣未比羽衣長。

軍師以詞,噓公以詩,體裁不同,而手段平行。

在這樣一個溽熱的梅雨天,遠景是「雲蘸水、樹黏天」。

首先這兩句狀景很形象。

其次,「蘸」「黏」都是圍繞觸感生髮出來的,與「梅風心溽」形成統一而互文的意象群。

這兩句實寫引出什麼來呢,引出「恰似舊時拋別、雨如懸。」

就像當年別離時的雨。

筆觸最後落在「雨」上,而且就三個字:「雨如懸」。興象有張力。

你要是逮著雨寫一通,甚至逮著「拋別」寫一通,那就沒勁了。令詞的篇幅也不允許。

收束於一個簡潔而富有張力的興象,解決所有不完美。

此處引 雀離佛 一篇隨手散章作「雨」及「張力」的箋:

陣雨

陣雨如積弩,如射錢塘潮,如挽我心月食滿,如鷹隼一擊自九天高。如水銀撲地走珠露,走入我心無蹤跡。我入我心兮索不得,既出懸聽陣雨默。

既然想到過去,想到「舊時拋別」,自然就引起了些許「無端閑恨」。

但這閑恨又絕不同於「舊時拋別」——

舊時(少年、青年、壯年)的情緒是何其激烈有力,如懸雨陣,如張勁弩。

而如今只是隨漲隨消,未聚已散。以水作喻,「纔似潦、又成川」——內心才稍有沉積,便又如逝水東流。

最後剩下什麼呢?「還剩斜陽檐溜、水痕圓。」

雨過天晴,剩下斜陽下的屋檐余滴,漸漸消退一圈水痕。

這正是人生中許多激烈、刻骨、乃至以生以死情緒的最後歸宿。

————————————————————————————————————————

疏通詞意,自然是表層。

除了這些,還想講講令詞的作法。

學詞頭幾年,軍師給我批改作業時說:「小令其實屬於難者自難、宜者自宜。揮灑要的是胸襟。」

裡面有些經驗與感覺在。但難講出來,我筆力和表達也遠沒到授人以漁的地步,不妄言了。

最後就題主的問題描述,我還想說兩句:

但軍持大大這批人寫詩,隱喻象徵太多,表面上是寫這個,其實是寫那個,沒有一點提示,或者不了解背景,實在是無從理解。

背景這個東西,有之不為過,無之不為不足。

一首好詩,應該在多個層面都能自足。倒不是什麼新奇技術,而是內含母題。

就像那首《醉公子》,你就當成寫青春,就像這首《沙塞子》,你就當成寫情緒。

至於什麼樣的青春,包不包含政治,什麼樣的情緒,具體到哪個事件。毫無影響。


王七偶稱這首為今人小令第一,佔座學習。

作品本身是自成世界的,看它角度可以很多。讀了好多遍,冒昧談談自己的一些理解吧。

起句,「正是」,引出一種靜止的狀態。提到「心溽」,溽是濕潤、悶熱的,梅雨季節,空氣壓抑,似把一切都凝滯住了,所以「樹黏天」。而「雲蘸水」,負責引出一種倒影,又或者說鏡面,虛實自此相生,因為雲水相合,只有在水面上。

第二拍引入一種動態的物象——雨,一種流動的物象,懸,是整體的感官。雨紛紛飛下,就是雨如懸,打破了凝滯的氛圍。但這個印象是固定鏡頭的,閃回式的,用「恰似」句處理掉,把不同時態的景象順理成章地疊合。夏天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前面已經點出了雲,有雨正是情理之中。雲是自由的,無托的,或可指理想之類的,而雨可能是指從雲中飛躍而出的,境遇的打破者,也可能是命懸一線的犧牲者。但雨會沖刷一切,墮地的意義正在此。

過片是拉回現在,似潦、是小的,成川,是從小到大,和上片的雨的關合,雨灑下則成潦,似凝滯,又成川,則依舊是流動的。閑恨的來源,並未點破,只是隱隱和上結的「恰似舊時拋別」有關。若夏天和64關合,未嘗不可。但是閑愁是理念的,無端的,無加於現實。

下結,那麼現實「還剩」什麼?一種今昔對比,從動態到定格。來去匆匆的雨,來去匆匆的閑愁,剩下的景物是什麼呢?斜陽下屋檐流下的雨水,滴到水面上,水痕陣陣,從一點到一片到消散。這樣的漣漪,震蕩著世間的倒影,是一角很微不足道的景象,世界依舊在自行其軌。

斜陽,象徵意味很濃,可參照「歸來落日滿山河」和「雨後復斜陽」。至於「圓」字,循環的,賦予現象某種意義,但並不是單純的反覆,而是不斷擴大的,直到消失,暫時沒想到其他解釋。

就和軍持前輩在微博配的圖一樣的場景:

這個鏡面選擇的實在太好了,虛虛實實,手段藉此展開。

這是來自初夏的波瀾。


ps,想到了這首:

相見歡

人生不會如山。會如川。會時海風零雨恣周旋。 何所悅。忽為別。總翻然。去去萬雲爭躍涌長天。


推薦閱讀:

古詩詞解讀的書有哪些好的可以推薦?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如何回應?
定風波比起一首更工整的詩好在哪?
推薦一些令人驚艷的迴環詩句或對聯?
應該在語文學習中加大古文(包括詩詞)的比例嗎?

TAG:古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