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做好一個中層管理?


《孟子?滕文公上》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作為中層管理崗最基本就是要勞心才能達成。

對於公司來說,做到「管理崗」也就是所謂的「中層」。那中層的定義是什麼?老J總結的定義是這麼說的(註:括弧內為老J的理解):

1、位於組織的中間層次,即「管理層」;(自我定位)

2、負責實施高層管理者制定的總體策略,與上層有直接的彙報關係;(管理理論,溝通能力)

3、能夠宏觀把握部門的發展方向,並推動部門發展;(自驅性格)

4、負責的任務為較短的時間段;(會做計劃)

5、需要有與平級間的溝通能力,能建立良好的關係;(溝通能力)

6、向團隊員工「翻譯」公司「戰略」成為「戰術」,並將戰術任務化到每個員工,並「支持」員工在實施過中的問題;(計劃能力)

7、鼓勵團隊合作和解決團隊成員間的衝突(尤其不能是「管理問題」導致「個人恩怨」);(溝通能力)

8、有提升自己主管團隊能力的意願和培訓能力;(自驅性格、溝通能力)

9、有發現問題和總結的能力。(總結能力)

那知道了中層的定義,再看看與之對應的「支持崗」的區別。當然,作為優秀的管理者,一定不要說員工為「底層」,至少要說成「基層」,再好一點叫「一線」員工,更不要對著員工說「你們」,而是「我們」。這也是很多管理者不注意的細節。支持崗通常只需要執行,不需要做計劃,做好每件事和每天的工作就是優秀員工,他的內部客戶只有上級和同事(中層的內部客戶有下級)

既然知道這樣的區別,我們就說一下中層如何從「支持崗」走向「管理崗」?

一、用自己創造了多少價值衡量自己,而不是做了多少事情來衡量自己的工作。萬萬不能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想法。

二、學會基本的管理理論:懂得並會使用SOWT(戰略分析)、平衡計分卡(目標分析)、二八法則(重要性分析)、SMART(目標管理)、KPI(關鍵指標)、PDCA(做事方法)、5W1H(做事思路)、FAB(溝通方法)、頭腦風暴法(溝通方法)、鯰魚效應(自驅)等。懂、會這些但不限於此,這樣才能更好的做計劃。(註:括弧里的為老J的理解,不一定對。)

三、自驅。「自驅型」的提法也是很少見的,自驅的意思就是自我驅動,自己有想達成目標和實現理想的想法,更多的人是「他驅型」。如果你想做管理者,也要做到以下的幾條特點:

1、自驅的人有共同的特點是能自學,每天都能堅持學一點東西。並且能夠把學到的最新知識用於工作上。

2、自驅的人做事會提前很早就想好,遇到問題很快就有解決思路。

3、自驅的人犯了錯誤會試著分析和總結原因,而不是尋找借口。

4、自驅的人是早上起床不會掙扎,也不會遲到的人。

5、自驅的人工作都是自主的,並且是快樂的,「他驅型」的人都是被動工作,並且經常找借口,經常報怨。

四、擅長溝通。大家看,在中層能力里,提到最多的就是溝通,因為中層要面對三層的內部客戶:

1、上級:如果需要做出決策的事情,盡量要徵求上級意見和建議;執行上級的任務時,一定要及時彙報工作進度;在請示上級時,一定要先預備好兩套以上方案,請上級選擇,而不是把皮球踢給上級。

2、同級:對於平級要多尊重,多謙讓,多雙方當面溝通,以公司利益為原則,無法溝通時,要共同彙報上級領導,而不要單方面直接找上級反饋問題,否則容易因管理問題引發個人恩怨。

3、員工:第一要以人為本,要意識到員工都是人,有自己的父母兒女,有自己的個人喜好與偏見,在過生日的時候要想著祝賀(把員工生日都記在手機里),在自己有開心的事情的時候要與員工分享,知道員工在哪裡住,熱不熱,冷不冷;第二要以提升員工工作效能,培養員工發展為重任。員工在企業里不是只要賺到今天的錢,而是要賺到「未來的錢」,也就是賺能力。員工可以自己認識不到這個問題,可以混日子,但作為管理者,一定要經常提醒員工,不要混日子,否則,做一年、三年、五年,能力根本不會得到提升。

4、學會做計劃和執行計劃。這個看起來很容易,但執行起來很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計劃不是發自內心寫的。如果是發自內心寫的,一定要堅持執行。有個我經常說的例子,為什麼KFC的玻璃和地板日久彌新?而公司的過了一兩年就破舊不堪?因為KFC天天擦,不管臟不臟都堅持擦,而公司呢?看見髒了也不一定擦,擦也是走走形勢,每天都比昨天髒了一點點,才不容易發現,直到最後根本無法收拾。這就是連東西都管理不好,更談管理人?打掃衛生都有三重境界,一種是混,二是完成任務,三是追求內心的平和。

那如何做計劃?

①把「編號、重點工作項目、完成目標、使用工具、交付物、介面人、工作類型、責任人、頻率、所需時間、緊急程度、重要程度」寫到一張EXCEL表裡,把這些都按現在的工作情況填滿,然後認真去執行。

②先做一個短期的計劃,比如一周要完成一件什麼事情,這個計劃也就是「自驅的源動力」,執行過以後再回頭看一下這個計劃是否成功。然後再設計一個月的計劃,執行。然後再延長到一年……

③組織活動,不管是吃飯,還是去玩,一定要嘗試多做組織者,從小事做事,慢慢培養做事的整體感覺和周密程度。不要一遇到這類問題就主動退縮。先從幾個人的小計劃開始做,再做成百人、上千人的大計劃

五、經常總結,樂於分享。其實這是兩個問題。舉個例子,三個人一起去做伺服器搬家的工作,一個搬完回來倒頭就睡了,一個回來思考了一下今天的工作才睡,另一個把伺服器搬家的過程都整理出來,形成了案例文檔,你認為一年後哪個進步最快?肯定是後者,因為他提高了總結能力,也就提高了管理能力。

樂於分享其實是溝通意願的一種表現,不是說分享是為了「顯眼」,而是當你把自己會的東西都寫出來以後,就知道自己到底會多少東西了。如果啥也寫不出來,明顯是學習的不夠多,沒有沉澱,所以才是腦子空空的。還有一個好處,當你寫出來以後,才會被別人指導,自己才會發現自己會的很少,還有很多的東西要學。方法:寫不出來也要寫。想不清楚,先把腦子裡亂亂的東西都寫下來,在紙上整理,然後讓別人看!

六、識大局、拘小節。這兩個寫在這兒,肯定會討論不充分,暫時保留到老J的下一篇《好的管理與壞的管理差異有多大》中再做詳細闡述吧。


1、什麼是中層——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在有限的時間內,帶領團隊實現既定目標的人。

中層與決策層的區別主要集中在目標層面:決策層有決定權,中層有策劃建議權;

中層與基層的區別主要集中在團隊層面:基層獨立完成任務,中層必須帶領團隊完成任務。

2、什麼是中層管理

——對上:協助決策層制定合理目標,並就實施方案與資源協調與決策層達成共識;

——對下:就實施計劃與團隊達成共識,有效分工,並激發團隊昂揚的鬥志;

——對同僚:協調好相關部門,確保本團隊與這些部門合作順暢。

3、如何做好中層管理?

首先,準確定位——明確自己與上級、同僚、團隊之間的責、權、利:企業文化、團隊的性質和人員特點不同,責權利會有不同——細節決定成敗;

其次,持續提升團隊戰鬥力。提升自我——作為執行層面的核心,中層領導者的自我提升非常關鍵:人格修養(眼光、決斷、胸懷、堅持、激情等),溝通水平,時間管理都需要持續提升;培養下屬——錢可以吸引人但留不住人,感情可以留住一小撮人,只有幫助對方成長才能留得住儘可能多的人:人是自我的;團隊整合——不斷加強團隊成員間的感情,讓大家擁有節奏感。

以上是泛泛而談,其實這個話題還可以細化,比如:團隊是自己組建的,還是自己要去帶其他團隊;是從本部門的基層提拔還是從外部門提拔調入等等

祝朋友們好運!


推薦閱讀:

作為團隊領導,怎樣處理好與成員的關係,又把事情做好呢?
微軟的OneDrive團隊是一個怎麼樣的團隊?
如何管理好一個團隊?
新上任技術主管、帶領不到10個人的小團隊,我需要具備哪些知識或者如何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作為團隊領導,如何組織和動員大家完成富有挑戰性的或者很辛苦的工作任務,而且儘可能讓每個人保持愉快?

TAG:團隊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