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界,哪些作品是舉世皆知的名著?
這個問題,是在看了索契的冬奧會的開幕式之後產生的。因為看到了《戰爭與和平》的有關情節的展現,卻並沒有覺得太違和。
回想不少特別著名的西方(英、法、德、俄等)名家、名著,中國人大部分基本上應該都知道。所以接觸起來感覺不會特別陌生。反倒不知道我們國家有沒有類似的名家、名著呢?孔子《論語》除外...
謝邀。@陌漸離 同學回答的已經很詳細了,我想了想,謹作如下回答。
題主想問的大概是中國文學在世界上的傳播與影響範圍,這也是國人對域外漢學(Sinology)研究的一個課題。
個人所持的觀點是,近代以來,文學上東、西方交流與影響是不對等的,即西方文學對東方(我國)民眾的影響更大,而我國文學對西方的影響,絕大部分局限在漢學界(少數西方人)以內,畢竟大多數西方人沒這個需求,或者只是有些好奇。(註:19世紀以後,中國在西方的魅力就徹底消失了,以至於黑格爾說過,中國是一個只有空間沒有時間的國家。)這話說的可能不嚴謹,但是大方向是不會錯的,我曾經與兩個美國留學生交流,他們對西方經典,比如《Pride and Prejudice》等都很熟悉,對當代的一些小說,比如《The Time Traveler"s Wife》也知道,可是問及中國文學,他們卻連連搖頭,《論語》是知道的,這在北京奧運會上是重點推薦過的,其他的恐怕真的沒那麼樂觀。A、首先,我沒有打擊民族自信力的企圖,但是很多人都說過類似的話,比如夏志清:1、中國文學只有中國人自己講。
2、《西遊記》全翻出來,沒有人看。《紅樓夢》有人看,但是真正喜歡看這種大小說的沒有,還是專家在看。3、洋人看中國書看得少的時候,興趣很大;看得多了,反而沒有興趣了。阿瑟·威利、艾茲拉·龐德翻譯的中國古詩,看的人很多,大家說:就是好!翻譯得多了,就沒什麼好了。小說也一樣,《西遊記》翻譯一點點,大家覺得很好,後來多了以後,就看得很煩,中國人不覺得什麼,洋人就覺得長,而且人名又都差不多,看不下去。所以,中國文學弄不大,弄了很多年弄不起來,要起來早就起來了。法國的《包法利夫人》大家都在看,中國的《紅樓夢》你不看也沒有關係,中國沒有一本書大家必須看。
引文參見南方周末 - [文學]「中國文學只有中國人自己講」
再比如帕爾蒂(1719-1789),引文參見《中國和義大利的啟蒙運動》:中國文人確實比我們早幾百年發明了印刷術,但中國這幾百年來印刷的大量書籍在哪裡?其中又有多少篇章在如今的法文書里被引用?
考慮到民族情感,更激烈的言詞就不引用了,但是通過以上,我們要反思的是,中國文學傳播到了西方,西方人接受的程度和渠道如何?
伏爾泰把《趙氏孤兒》改編成《中國孤兒》,可能是近代以前最著名的案例了,義大利歌劇《圖蘭朵》在當下的西方算是比較有名的,可這是西方人想像出來的故事,著作權不歸中國人,再看好萊塢電影,《花木蘭》或者《寶蓮燈》都是根據中國民間故事改編的,算是文學的一部分。因此我以為,西方人對中國的認知,除了茶、瓷器等物件和功夫、孔子等文化符號,這些藝術類創作更知名一些(相對於文學翻譯)。B、其次,有了這些前提,我們再看近代以來域外漢學的成就,就比較冷靜和平和了。- 1959 年的時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議,選譯東方的名著,編一套"東方知識叢書",當時列入其中的中國名著有《水滸傳》、《金瓶梅》、《紅樓夢》、《唐人傳奇》、《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等。
- 1978年,法國翻譯出版了《水滸傳》120回全譯本,譯者因此得到了法國國家文學大獎,這在西方文學界算是比較知名的一件事。
其實,西方人對中國文學的認知分作三類:
一類是古典詩歌(寒山、拾得在上世紀末算是熱潮)二是傳統小說、戲曲(《紅樓夢》、《灰闌記》)三是現當代文學(前兩名是魯迅、巴金,或許還可以加一個莫言)中國文學在東亞漢文化圈(日韓朝鮮東南亞)為人熟知,主要是儒家經典,在西洋,恐怕《老子》(《道德經》)的傳播範圍應該名列前茅吧(除了《論語》),哲學上的海德格爾、文學上的赫拉巴爾等等,都明顯受到老子的影響,但這還是局限在少數知識分子之中。當然,《老子》分類於文學還是哲學,也是問題了。
C、最後,我個人的觀點是消極的,中世紀的旅行家、商人,19、20世紀的傳教士,都為中西文學的傳播做過貢獻,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歷來大多數西方人對中國的純文學的興趣一直不算大,他們好奇的是風俗、制度(科舉)、倫理(儒教)、宗教(佛道)等,故夏志清的那句「中國文學只有中國人自己講」的確戳中了我們的死穴,中國文學在世界的影響力確實不大,大部分西方人還不了解我們的文學,只因為我們落後了人家快兩百年,不過,隨著中國的崛起,也許未來會越來越好吧。矮子裡面拔將軍:義大利- 《唐詩三百首》
- 《紅樓夢》
德國
- 《易經》
- 四書五經
- 《老子》
西班牙
- 西廂記
- 竇娥冤
- 趙氏孤兒
法國
- 四大名著
- 魯迅
- 詩經
- 佛學、敦煌學
英國(情況較好)
- 《詩經》、楚辭
- 四大名著
- ······
瑞典(諾貝爾獎的故鄉)
1、先秦經典
2、現當代小說俄羅斯(東方手稿研究所)美國(哈佛、哥倫比亞等東亞系)一、白居易在日本文學史上,白居易受到了日本各階層的敬愛,對日本文學產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從9世紀到12世紀,引起廣泛的白詩熱。醍醐天皇(897—930)寫道,「平生所愛,白氏文集七十卷而已」。清少納言的《枕草子》中寫道白氏文集是「博士之必讀」。而紫式部《源氏物語》中,更是直接引用了白居易的四十七首詩歌。20世紀初德國文壇大量翻譯了白居易的作品。L.Woitsch翻譯的1908《白居易詩選》,Grunstein1923《白樂天》。布萊希特對於白居易有深刻認識,「他常以詩為武器,用詩人的諷喻盡人生的責任。」最早翻譯到蘇聯的中國古代詩人也是白居易。艾德林翻譯1946《白居易絕句集》、1958《白居易詩集》、1965《白居易抒情詩集》,郭沫若曾經為前兩本譯作寫過序言。
在南半球的紐西蘭,更是出現了一位與千年前的白居易通信的女詩人Ruth Dallas。1961年達拉斯出版了詩集《致中國詩人的信》,第一封是《讀您的詩有感》:
讀您的詩作的英譯文,
好像瀏覽花圃中薈萃的玫瑰的芳名,中國玫瑰,在異域的園林散發芬芳,使它更加絢爛多姿。
二、《趙氏孤兒》紀君祥
這是傳入歐洲的第一部中國戲劇。翻譯的是法國傳教士馬若瑟,1733傳入法國,次年水星出版社刊發單行本。義大利詩人梅達西塔西奧改編本劇,名為《中國英雄》,1748年出版。法國伏爾泰改編劇本,名為《中國孤兒》,1755年出版。德國作家歌德改編本劇,名為《埃爾佩諾》,1783年版。整個18世紀下半葉,《趙氏孤兒》改編的戲劇風靡法國、英國、義大利等國各個劇院。三、《金瓶梅》《金瓶梅》受到了國外學者的高度關注。1853年法國最早出現節譯本。日本在1830至1840年間出現了《草雙紙新編金瓶梅》。1930年德國出現譯本,1940年出版了英文全譯本,1985年法國出版全譯本。得到法國評論家艾瓊伯高度讚揚。現在的外文譯本有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拉丁語、瑞典語、芬蘭語、俄語、匈牙利語、捷克語、塞爾維亞語、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等。美國和法國的大百科全書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四、《儒林外史》現在有8個語種的外文譯本。在日本,1935年瀨沼三郎連載於4月2日到12月1日的《滿洲日報》,最流行的版本是1960年出版的,由岡本隆三和稻田孝合作翻譯的。在法國,1933年出版選譯本,法國大百科全書寫道:作者對各種人物完全用寫實的手法,排除了中國小說傳統的傳奇寫法……
中國的《金瓶梅》《紅樓夢》兩本書,描寫範圍之廣,情節之複雜,人物刻畫之細緻入微,均可與西方最偉大的小說相媲美。中國小說在質的方面,憑著上面兩部名著,足以與歐洲小說並駕齊驅。
《儒林外史》是一部最優秀的諷刺小說,由一個個生動的短篇故事組成,吳敬梓有優秀的文學素養,通過小說尖銳地諷刺了由於官吏的僵化而造成的極端腐敗的社會,這個社會充滿了虛偽和出賣靈魂的人物。
1957年,由楊憲益翻譯了《儒林外史》英文全譯本,在1972年美國重新印刷。美國作家Henry Wells指出:
《儒林外史》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足以躋身世界文學傑作,與義大利的薄伽丘、西班牙的塞萬提斯、法國的巴爾扎克和英國的狄更斯的作品。吳敬梓和莎士比亞十分相似,兩人在作品中很少以作者身份發言。
在德國,1962年出現完整譯本。書名意譯為《通向名流之路》。Irma Peters在譯本後附有長篇的後記進行分析、鑒賞。
另外,世界著名的傳統文學著作還有《紅樓夢》《水滸傳》等,就不詳細說了。
我老師在哈佛當訪問學者的時候,看過美國的某版本的中小學課本,有一課是關於中國文學的。裡面選了5個人的作品:孔子、老子、李白、杜甫、李清照。最讓我感到自己才疏學淺的是,裡面選的李白、杜甫、李清照的詩,我作為一個中文系的人竟然之前從沒看過,那幾首詩在中國都很小眾。
就我自己所接觸的到的一些德國搞漢學的人來講,他們比較熟悉的主要是先秦著作以及與佛道有關的作品。目前看來,對於先秦作品的厚愛和推崇是且將是德國漢學研究的主流方向。德國大學教學和研究方向多由教席自由決定,因而甚至有維爾茨堡漢學系的這樣將《孫子兵法》作為全系科研主攻方向的例子。與此同時在德國漢學界,明清小說也是有一定熱度的,翻譯流傳最廣的小說有Franz Kuhn所譯《金bottle梅》、《水滸傳》、《紅樓夢》等等。再就是諸如《孽海花》、《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一類作品流傳較多。當然總體來說,中國的文學作品主要在德國流傳範圍還是比較狹隘的,主要也是由做漢學的一幫人繼承道統。
文!心!雕!龍!
以下指的是普通外國人的認知,漢學教授、文豪不算:
《道德經》,"Tao De King",雖然他們未必知道老莊…《易經》——他們知道的一般不是《易經》,而是「fengshui"和"yinyang"……
都知道孔子,然而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論語》。《孫子兵法》"Art of War",因為酷炫的「實用價值」…然而不確定知道的範圍到底有多廣…據說西點軍校有涉及這本書?不要小瞧《毛主席語錄》,知道的人其實挺多,尤其是老一輩,不過他們的評價就不好說了。因為諾貝爾獎,莫言應該也有不少人知道。有些國內被列為禁書的,即使寫得不一定好…這是世界人民的獵奇本性…答完以後才發現題主說的是漢語言文學界……那麼基礎的、作為中國文學史主幹的、最主流的,尤其是上兩個世紀被歐洲學者翻譯過的,一般就是都知道的(有答主提到Franz Kuhn,這位是真大神,幾十年內把《論語》《莊子》古代典籍翻譯了個遍,雖然大家記得最牢的永遠是紅樓夢和金那個什麼梅,事實上肉那什麼團也是他翻的)。然而也要看是什麼程度——本科生、研究生還是教授級的認知範圍和方向是不同的,根據每個國家的教育體系也會有所不同。比如我的一個德國漢學系朋友,對上個世紀的作品了解得多些,張愛玲、魯迅……猜測是選課相對自由,外加國外中文師資不足、以及學生中文水平局限的緣故。認識她以後我愉快地把她往古代詩詞上拐,雖然我們讀得最多的還是四大名著……我所知的幾個前面的大神都已經說過了……
給大家上張圖吧~只剩孫子兵法了吧,可惜還不很是文學作品。。。
圍城
<老子>和<紅樓夢>都在國際上享有巨大的聲譽,前者文字古奧清通簡要,王弼本的老子又與詩何異呢;後者則是中國漢語小說巔峰作,沒有之一,同樣曹雪芹也是一個有超越時代藝術視角的文豪
怎麼沒人說論語…
有這麼一本書,我幾次在英文版的(十大/百本必讀XX書)名單里見過,應該算是英文界相當知名的中國名著了吧:The Art of War -- by Sun Tzu 《孫子兵法》
推薦閱讀:
※閱讀之於我們這些普通人,意義何在?
※《三體》中,維德對程心的退讓合乎邏輯嗎?
※網路文學中是否可能誕生經典文學?
※有哪些詩詞你讀完後一看作者感覺很是驚訝或者意料不到?
※如何評價郝景芳的長篇小說《流浪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