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團隊凝聚力和執行力?
如何提高團隊凝聚力和執行力,需要提前制定一些章程和規則嗎?比如需要按時完成任務,如果不能做到需要有哪些懲罰(比如給大家買飲料等)
如何做到團隊中分工不分家,各崗位的專業性與合作性的統一?
帶領團隊,基本上就是兩種模式,李廣模式和霍去病模式,兩人都是漢武年間有名的大將
1.李廣帶兵,同吃同住,平時體恤下情,戰時身先士卒,自己本身勇武過人,和士兵打成一片,有很強的感情紐帶,這樣的團隊的凝聚力是最強的2.霍去病帶兵,自己是吃隨軍御廚專門服務的,平時鮮衣怒馬,高高在上,擁有絕對權威,然獎罰分明,令行禁止,底下兵的待遇優厚(地位,餉銀),容納了不少能人異士,依靠律條管束,糅合,激勵軍隊。這樣的團隊,執行力是最強的。
兩種模式都是好模式,理論上也有融合的的可能。實際上其實是,對於團隊來說,感情帶來凝聚力,規則(規章)帶來執行力,關鍵問題在於兩者的平衡
那麼問題其實很簡單:有感情的團隊,有凝聚力,有良好的,執行效果好的規則的隊伍,有執行力,處理好兩者的平衡,凝聚力和執行力可兼備。剩下的,就取決於團隊中個人的能力和資源了受邀題。我本人帶的團隊執行力一般,該反省一下,下面我只說說看法:
團隊的氣質主要看leader的氣質,所以leader首先要反省自己和提高水平。leader有能力、有激情、會溝通,我相信只要團隊工作目標明確,leader肯用心,這個團隊的凝聚力和執行力不會差。有些leader偏內向和穩重,不擅長帶動氣氛,那麼怎樣讓團隊「熱情」起來呢?,leader要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如果不善長溝通或者情商有欠缺,那麼要有副手互補,不善於組織活動,要有熱情的團隊成員擅長。在招聘人員的時候,留意有這種潛能的人。
執行力是落實工作和實現目標的能力,一是如何能制定合理的可量化的目標,二是執行人的能力是否可以勝任,三是如何檢查和評價目標完成情況,四是獎懲是否合理且可操作。
團隊章程和規則是必要的,但要和公司的業務和團隊的性質相適合,不要為了制定而制定,要為了提高效率而制定。
懲罰不是必須的,尤其對於創業團隊,士氣和激情更重要,可以根據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獎勵,表揚比懲罰對一個團隊的激勵作用要好,不適合的人要淘汰。我覺得最重要的提高方法,就是讓公司持續增長。增長帶來的目標杆、成就感和壓力,是凝聚力和執行力的沃土。
受邀題。時間不多,簡單談兩點。1、凝聚力。團隊之所以有凝聚力,一般來說意味著大家有共同的目標,這個目標是啥,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如何激勵大家向這個目標一起努力,比較困難,而且因團隊而異,我記得某公司就曾經有高管和某團隊打賭說,XX團隊你們只要達成XX目標,我就整個樓裸奔一周。結果真的達成目標了= =|||,好吧,其實不一定要這麼重口味。另外,團隊成員平時的溝通和團建工作也很重要。對凝聚力都有幫助。2、執行力。團隊的執行力如何,往往不僅和做事兒的人有關,還和派事兒的人有關,讓最合適的人做最合適的事兒,這個很關鍵。
我一直認為,提高團隊凝聚力和執行力的方法只有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就是帶領團隊成功。
無論是階段性的目標也好,公司盈利也好,獲得市場認可也好,影響人們的生活也好,擊敗競爭對手也好,一定要不斷的在團隊認同的領域取得成功。不管是霍去病模式還是李廣模式,共性只有一個:就是打勝仗。其餘的細節只能說有所助益,但既不是充分元素(例如只靠規則是不行的),也不是必要元素(例如不體恤也可以的-霍去病證明了這點)。忽略了這點,過於關注小技巧和非必要元素,會發現自己在和逆流搏鬥而事倍功半。
當然有些人會說這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會說應該還是先要有方法才有成功的結果,而不是相反。但是現實世界就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複雜世界。成功學等各種聽上去簡單美好的理論只能是個童話。如果你是對一個團隊負責,那麼拋開一切雜念,找到一個適合團隊的目標-想盡一切辦法取得成功-再找一個目標-再想盡一切辦法取得成功-以此類推。這是唯一一種提高團隊凝聚力和執行力的方法。
最後還可以補充一個反證——可以確信,沒能取得任何成功的團隊,凝聚力和執行力必然每況愈下。說說我的想法1 盡量同地辦公,方便溝通交流,並且能培養凝聚力。
2 分任務要合理,爭取每個人都要有事情做。一方面是為了公平,另一方面是有事情做才能有目標,才能不急躁。
3 工作要有激情,開會的時候要多多鼓勵,但是也不能滿嘴火車,太假。通常,一個有激情有魅力的管理者對團隊起著重要的作用。4 如果某個成員工作中出現了重大問題,一定要指出來,並且不要太委婉,要讓他認識到錯誤以便改正。當然也是相對而言的,有的人臉皮比較薄,難得出現一點錯誤,指出即可,只要能改正就行了。另外,1 章程和規則是需要制定的,但是需要制定得合時合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執行。2 進度問題盡量分小點抓,不要過了一個星期才發現一個任務無法完成,出現這種情況不僅是團隊成員的問題,也是管理者的問題。比如一個星期的任務至少要每天關注一下的,一天的任務至少要半天關注一下的,這樣經常溝通,如果有什麼問題和難點也能及時解決。3 團隊中的成員的職責還是需要區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我覺得你的意思可能是說希望大家積極主動地共同為團隊成績努力,我覺得你可能還需要提高團隊成員的積極性,提高成員的激情。此外還需要營造團隊成員間的良好氣氛,團隊有一個可塑性比較強的年輕成員、或者樂於助人的成員帶動氛圍,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有金錢獎勵,大家的積極性就立馬高漲了,如果工資本來就低,而且長期看不到效益,還諸多苛刻要求,就算管理者再也魅力也會打個折扣。1.明確目標
制度的不完善和管理的不到位,往往會讓員工無所適從,不太明確自己在目前的崗位上,到底要做什麼、什麼不該干,於是不明所以,整日虛晃。
所以工作目標最好落在紙上,形成明文制度。主管要做好上下銜接和傳達工作,保證公司戰略的清晰表述和上下的理解一致。跟員工講清楚部門工作目標,每位員工的個人工作目標,並落實到月計劃和周計劃。
用數字說話,將崗位應知應會考核落實到年度計劃、季度計劃與月度計划上。當然,最佳狀態是將公司目標和員工目標結合起來,一旦形成共贏價值鏈,那員工的主動性自不必說。
2.加強培訓
一群老闆在一起吃飯,其中一個老闆經常組織學習,哪怕自己利潤不高,也從不放棄培訓員工,鍛煉積極性,培訓凝聚力,打造他們的責任心。於是一群老闆問他,花這麼大精力與金錢來培養他們,萬一走了怎麼辦?他回答:如果我不培養他們,萬一他們留下來怎麼辦?
誠然,馴馬很貴,不訓更貴;沒有經過培訓的員工往往是企業最大的成本,招來送往的人力成本耗費也是筆不小的開支。更好的解決方案是:建立一套標準的崗位培訓制度,讓每一個到崗的員工,都能快速理解、輕鬆上手,產出合格的工作成果。在懂了和會了的基礎上,再進行進一步的崗位創新,則完全有可能實現。
3.方法可行
岳飛靠發明鉤鐮槍,教給士兵鉤馬腿而大破金兀朮的拐子馬。如果沒有這個可行的方法,岳家軍再勇猛也未必能取勝。
執行層的任務既然是執行,管理者就應為其提供具體的操作方法。制定一個可行的方法需要決策、支持、反饋三個環節有效配合。首先決策不能是根據領導的意願拍腦門決定,而是要結合實際充分論證;支持可以是骨幹員工給下屬的業務指導,也可以是專業的內外部培訓,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執行層來說,傳授工具和方法遠比傳遞思想更重要,解決問題更多是靠方法而非熱情;任何一種方法總有不足之處,執行中的反饋有助於使其進一步完善。
4.充分溝通
B社長:瘋子君,過來一下,接下來要你做XXXXXX
瘋子君:咳,XXXXXXX,我知道了。
B社長:回來,你明白你我要你做什麼了么?請複述一下我讓你幹什麼?
瘋子君:XXXXXX
B社長:回來,你知道我讓你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嘛?
瘋子君:XXXXXX
B社長:回來,你知道怎麼去做么,有思路么?
瘋子君:XXXXXX
B社長:回來,按你思路去做吧,什麼情況彙報、什麼情況有什麼風險......
瘋子君:XXXXXX
B社長:去吧,好好乾吧!
日本人的安排工作要說五次,我們第一感覺可能是太墨跡,但仔細想想,想要有效提高執行力,首先要進行充分地溝通,幫助他們理解需要完成的目標,對完成目標任務取得較為一致的認同。
最好的辦法是一個接一個地提出問題,直至計劃完全被執行者所理解、接受。在執行之前,像這樣的溝通要持續地進行,將管理者的信念、行為和對話模式流傳到整個團隊當中,將上一級管理者的行為規範和信念成為下級管理者所效仿的對象,最終使整個組織都接受這種行為規範和信念。
5.責任人制
推行責任到人制度。為每一項工作,指定一名總負責人,形成一個單獨的小單元體系,並明確告知其他配合部門聽從總負責人調度。規定好相關部門、人員的職責和定位,在相關環節和步驟上,聽從總負責人號令,統一協作、合理完成該項工作。並形成相應的考核和追責體系,根據工作的配合和完成進度,給予相應的懲處。
6.知人善任
依據個人的特質、優缺點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給其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讓其自由自主的做事情,你會發現他們做出的成績常常好的讓你吃驚,不追求全才,世上沒有,只有團隊才能戰勝全才,也不要苛求每一個人都像你一樣那麼優秀,如果是這樣,那麼你就有可能在他的領導之下。在一個優秀的管理者眼裡,每個人都能用,只是擺放的位置不同,避其缺點,發揮其優點,如何用好一個人是管理者一生為之努力的目標。
7.善於獎勵
物質激勵方面,激勵力度要做到市場上有競爭力、員工中有吸引力、公司里有承受力,而且一定要兌現到位,例如因公司原因造成的中途政策變化不應影響員工的年度獎金等。
另外,明文規定獎勵細節,遇到值得肯定和獎勵的人或事,及時獎勵。不論是一句讚揚,還是一個紅包,都要及時反饋給員工,管理者的及時獎勵,就是對員工的最大肯定。讓下屬充滿希望,盡最大能力為公司的發展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幹。
事實上,加薪不是唯一的激勵辦法。加薪並不是讓員工的滿意度提升,而是使他們的不滿意度下降了而已,所以高薪不見得能留住人,可能還有出的比你更高的,員工受到精神獎勵,如提職,榜樣,被尊重,被信任,經常讚賞,改善工作環境等,滿意度會更高。
8.換位思考
如果你是一個下屬,當老闆告訴你開會不能開手機的時候。老闆自己的手機卻在開會時鈴聲大作,你會作何感受?
其實是一樣的。給大家個例子,甘地被稱為印度「聖雄」。一次,一個婦女帶著小孩子來找甘地,孩子很喜歡吃糖,家長說他不聽,他只聽甘地的,所以就走了很遠的路過來,希望甘地教化他的兒子。甘地聽完後說,一周之後來找我。一周之後,當婦女帶著孩子來的時候,甘地摸了摸孩子的額頭說,不要吃糖,吃糖對牙齒不好。然後示意婦女可以了。婦女很生氣,說既然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為何還要等一周再來。一周前為何不講。甘地輕聲說道,因為一周之前,我也在吃糖。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作為一個領導者,哪怕你的權力再大。如果不能以身作則,要期望得到下屬長期的跟隨和認同,也是不可能的。下屬不聽你說什麼,而是看你怎麼做。嚴以律己,才能其身正,不令而行。
9.適當授權
有些管理者對於工作的態度是,我厲害,我來做。殊不知,一個處處搶著做事的領導,一定會造就一批無能的下屬。而對於一個有上進心的下屬,沒有自己獨立完成工作的機會,實際上是一種失敗的表現。作為領導者,懂得適時適量的授權下屬做事,也是一種很好的影響方式。因為一個優秀的下屬,總是會珍惜一個不斷提供挑戰自己成長自己機會的領導。
10.情緒管理
管理者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員工情緒。一個被下屬認可和跟隨的領導,絕大部分時候,都是個懂得控制情緒的人。所以,作為一個期望提升個人影響力的領導。適當控制自己情緒,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情緒。從而更好地去影響下屬,只有影響下屬的情緒,才能影響下屬的行為。如果能讓員工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管理也就做到位了。
如何提高團隊凝聚力和執行力,不如換位思考下,站在員工的角度看看。你會選擇加入怎樣的團隊,什麼樣的領導你願追隨。精簡團隊,賞罰分明,找到每個人的前進動力,相信團隊效率一定能大於領導個人。同時,一個發自內心跟隨你的員工,會主動積極地為團隊創造更多更大效益。
厘米腳印-小而美的互聯網諮詢公司,致力於用技術創新提升效率的 geek 團隊,提供互聯網產品諮詢和研發服務,訪問 http://limijiaoyin.com了解更多。
可以學學西遊記中的團隊管理方法~
建立團隊願景
西遊記中,唐僧的幾個徒弟都希望能改變自身命運,得道成佛,孫猴子不想被壓在五指山,豬八戒不想永遠留住高老莊等等。因此,一個團隊必須要有共同的願景,並且這個願景是清晰的,可實現的。要讓團隊成員清楚的明白自己在團隊中的定位及重要性。還要讓每個成員明白自己的努力付出不是對管理者負責,而是對團隊負責,營造人人為團隊負責的氛圍。分工明確,能力互補西遊中幾個徒弟都身懷絕技,各司其職,缺一不可。團隊分工要明確,出現問題時才不會相互推卸,當然,偶爾工作上的角色對調,可以讓每位成員熟悉他人的工作方法,遇到問題時,更能站在對方的位置思考,理解體諒對方。團隊精簡師徒總共才五人,遵循管理學理論,儘可能不讓組織臃腫,團隊辦事效率更高。賞罰分明縱觀取經途中,唐僧對徒兒們不僅給予基礎質獎勵,如做衣添衣,好吃好喝的總是留給他們,更重要的是給予精神上的鼓舞。當然,在徒弟犯錯時,也絕不手軟,適時剔除與團隊願景 格格不入者。------------------------------------------------------------------------------------------------------------------------------------------------為什麼平庸無能的唐僧是個好領導,而能力超強的悟空不行?有些離題,團隊領導可以借鑒。
崇高信念唐僧有著崇高的信念,悟空沒有。唐僧可以為了信念甚至犧牲性命,而悟空就不行了,雖然能力超強,但缺少堅定不移的信念,幾次打退堂鼓。沒有信念,就無法給人以信心、動力,遇到困難容易退縮,團隊就容易渙散。無能無能其實也是領導者的一種財富。唐僧因為無能,就會去欣賞有本事的人,包容「能人」的缺點。悟空能力太強,容易瞧不起其他有本事的人,於是有本事的人就不願跟著他。在現實的團隊建設中,團隊領導不必事必躬親,給員工搭建發揮自己價值的舞台,讓每個團隊成員都有用武之地。仁德唐僧的仁德之心,眾所周知, 甚至對想要吃掉自己的妖怪都懷有憐憫之心。這樣的領導註定不會惡意算計自己的下屬,他把下屬當成自己的孩子,教會他們成長,和他們一起努力,帶領他們走向成功。人際關係唐僧最不缺的就是人脈,出身背景也不錯,前身就是如來佛的弟子,還是李世民的拜把兄弟,見到神仙就磕頭,沒有任何仇家,人神兩屆關係都有。而孫悟空只是石頭裡蹦出來的石猴子,大鬧天宮還得罪過不少神仙,跟著唐僧自然更順風順水~--------------------------------------------------ps:個人沒有帶隊經驗,以上是根據平時看的文章總結整理而來。各位多指教,哈哈~把團隊變成團伙
看前面談的,都不是針對「提高」這一點說的,可能有根本性的東西,但不全面。
我補充一點自己的看法:1.工作環境。想提升凝聚力,環境非常重要,一個能充分發揮員工能力的環境可以極大提升工作效率,環境包括硬體和軟體方面,針對具體情況能細節化的東西就太多了,特別是創業公司,不像大公司那樣非常講求規範化(規範化反而容易低效和陷入內耗),那麼怎樣合理地提供人文環境,就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建議較隱蔽地多渠道聽取意見,為什麼不是講多溝通,溝通之後不起效不執行,只會起到反作用。
2.組織結構和領導能力。靈活調配人員,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位置上,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如果對執行力有很高的要求,一定不要讓人付出多餘的心思在處理內部關係上。合適的leader能較好地讀懂戰略目標、提高團隊執行力,leader的知人善任又能讓同事提高個人執行力。員工肯定都有野心,怎麼讓他們先服氣後滿意,又不至於不進取,就是機制的問題了。明確分工、目標和責權利接手任何一個部門後最重要的事情,是明確或者重新調整組織架構。架構的關鍵是:誰在什麼位置,負責什麼內容,一定要明確。所謂「明確」的意思是:不允許兩個人交叉負責,也不允許集體領導,不允許有模糊的領域。出了問題,大家都清楚誰應該出來承擔責任。取得了成績,誰的功勞也很清楚。領導不是決定怎麼爬梯子的人,他是決定把梯子搭在哪個牆上的人。所以他必須明確指出這個方向,向全員傳達。如果這個沒有做好,再優秀的團隊也不會拿出好的結果。天底下沒有又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的事情。你明確地委託了你的要求,就要明確地授權和投入資源給他。否則,出了問題責任不在於他,而在於你。上司的一個重要職責,是為下屬解決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你能提供的,其實就是權力和資源。用好他們。
我可能要先跑個題,但是無所謂,這個鋪墊有分享的價值。
在所有我了解過的關於社會發展,關於時代進步的內容里,我個人最認可一條,就是王興有一次說過的「促進信息的流動」支付角度看,最早是貝殼,金銀,紙幣,銀行卡,支付寶及微信,財富信息的流動越來越方便,這是社會不斷發展的源源動力。傳播角度看,最早的時候人們只能在一個部落裡面交流,甚至靠打手語,一直到書信,電話電視的出現,網路的出現,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都是讓信息的載體越來越快捷,人們接受信息越來越來塊,信息在所有人之間的流動越來越來越快。人的購買行為,交流行為,認知行為都隨之改變。這是一個太深的社會話題,我恐怕花好多年也不一定能搞懂,但是就是隱約覺得,這是一條能說通一切的道理,我堅定的相信並尋找促進信息流動的方向,願意從事與之相關的工作。跑題完畢,接下來答題,關於團隊問題,類似的理論,回答實在有太多。我現在沒有帶過任何工作中的團隊,僅是空想的話,我需要找一條線,即」團隊信息「。第一條 目標信息一個團隊能夠形成,我覺得前提是大家有共同的目標,在目標信息上,我覺得主要有三個key point遠大:想的遠一點又何妨?有時候,就是要畫大餅,要靠領導的說服力;清晰:只有遠,只有打,根本無法實現。接下來就要分階段分步驟劃分清晰的目標,每年到每個季度再到每月,每周。具體到個人身上,就是每天的時間管理,個人GTD,這受團隊影響。清晰的目標才能保證落地,保證執行力。這一點,可以理解為KPI,也可以叫可視化願景。一致:每個團隊成員如果對團隊目標信息的理解,執行度不一致。那要麼他不適合這個團隊,要麼,需要反思下這個目標的合理性。第二條 工作信息
如果只保留四條信息中的一條的話,那我覺得一定是這一條,因為起碼,這是一支幹活的團隊。工作信息包含,具體的工作任務,時間節點,參與人員,分工安排。工作任務,時間節點往往由外因決定,大多數時候是認真解讀,合理分解。而參與人員,根據不同的人做分工安排,在於團隊成員的識人,這真的是說不清的領導藝術。我覺得以上兩點完成之後,應該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即:準確:既然是工作信息,一定要準確,幹什麼事兒派什麼人什麼時間幹完一定交代清楚,這才是執行力的基礎,而不是說基礎在個人。明確:特意提出了這點講分工,分工明確,是團隊合作的基礎。也是團隊長久的基礎。及時:有任何變動,調整,一定及時反饋,否則一定造成低效,返工。第三條 激勵信息
如果這是一支進步的團隊,我覺得人人都應該勇於挑戰更大的價值。這裡,除了個人,團隊需要有效的激勵。而我覺得,最靠譜的標準,是透明。最實在的,薪水怎麼調?獎金怎麼拿?職位怎麼調?如果一個團隊有這樣一套透明的激勵信息,作為一個希望上進的人,回覺得有動力,當然必須一定執行下去。第四條 新信息老信息
新信息為了團隊不斷成長,不斷進步。新信息包括:新的工作方式,新的挑戰任務,新知識學習的制度和機制,新成員的加入。我覺得一個區別在於,很多人把新知識的學習當成團隊成長的全部了,這個太片面了。老信息為了反思,其實目的也是為了發現信息。之前完成的工作任務中,為什麼僥倖完成,能否完成更好?當然肯定會有失敗,那麼,我們復盤。從反思任務信息傳遞的整個流程開始,到個人執行。哪裡出了問題找哪裡。其實這時候,往往能發現更多信息。以上,空想而已,但終有一日,我會有這樣的機會一一實踐。凝聚力從何而來?
版權聲明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共帳號:新生大學(xinshengdaxue);
活過 30 歲之後,很多人開始慨嘆,其實自己沒幾個朋友…… 大多數人在大學、中學、小學的同學聚會的時候,要喝到爛醉如泥,大哭大喊:「不可能再交到這種感情的朋友了」…… 然後,第二天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再聚弄不好就是十年二十年後了。大多數人並不在意朋友的定義,於是也就只能這樣了。
朋友難得,戰友呢?絕大多數人一生都沒有「戰友」 —— 其實並不是因為沒有當過兵、沒有經歷過戰爭的緣故,只不過是因為大多數人從未想過戰友的定義是什麼而已。
也很少有人清醒地分辨「團伙」和「團隊」之間的區別。團伙與團隊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雖然有很多很多其他重要的區別)
成員與成員之間,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戰友,成員相互之間沒有奉獻與犧牲存在 —— 各自都想利益最大化,目前只是暫時為了某個共同目標在一起而已……
換個辭彙來講,一個團隊是否強大,其實本質上來看,最核心的指標是團隊的凝聚力。
說來好笑,最近遇到的最佳凝聚力教材,竟然是一部美劇:The Walking Dead。這部劇我一直沒興趣看,因為不喜歡那個題材(殭屍),我是這方面膽子很小的人,看恐怖片晚上會睡不著的…… 霍炬同學都跟我說了兩年多了,我才開始看。(當年 twitter 這個東西也是霍炬同學催著我用兩年後我才開始用的。三嘆)
不要小瞧這種跟肥皂劇差不多的東西,它背後還真有很多有意思的啟示。老外好玩的地方在於他們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會做深入的研究。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關於凝聚力的論文不計其數,這個劇集的故事背後,有大量的學術研究痕迹:
- Gross, 1957;
- Stokes, 1983;
- Wright Duncan, 1986;
- Antonuccio et al., 1987;
- Littlepage et al., 1989;
- Bollen, 1990;
- Yalom, 1995;
- Cota et al., 1995
- ……
凝聚力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內部的成員之間的相互認同
- 外部環境的危險
- 共同的目標
- 成員相互之間的信任、互助、奉獻,犧牲與感恩
- 成員之間在不斷共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形成的紐帶
- 領導的遠見
所有的研究表明歸結起來,有一個結論是一致的:
在極端的環境里,凝聚力的產生更為容易,發揮的作用更巨大。
一般來說,領導的遠見,普遍是最被看重的因素,但實際的數據表明,其實並非如此。數據告訴我們的是:與大多數人想像的並不相同,很多目標設定錯誤、領導缺乏遠見的團隊內部凝聚力其實很強,甚至可能強到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想想那些以血緣關係作為基礎的團隊罷 —— 它們其實占絕大多數,它們其實也很強大。
在非極端的環境里,培育、形成凝聚力的方法,最有效的,肯定不是跑出去做戶外訓練,參加培訓什麼的。只要遵守兩個最基本的原則,就可以有個很好的起點:
- 選人
- 選事
別以為從一開始就可能「選對」,幾乎所有最終成功的團隊都是先不斷進人,然後再不斷剔除 —— 這才是最普遍的方式。不斷剔除團隊里那些「個人利益永遠排在第一位」的人 —— 他們對凝聚力的殺傷力是不可想像的。
不斷做有挑戰的事,並且還要能夠最終戰勝挑戰。這是最核心的凝聚力建設方法。只有在面臨足夠大(誰也定義不清楚究竟多大算是足夠大)的困難之時,團隊才會面臨足夠有意義的艱難抉擇,成員之間的信任、互助、奉獻、犧牲與感恩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重大的因素與行為,只有這些因素真正發揮作用之後,紐帶才會真正形成、加固、不可削弱。
建設社群也是一樣的道理。所有成功的社區,都是因為成員之間有一定的凝聚力。社群與團隊在凝聚力建設上的區別只在於人數。一般來說,團隊人數在 5 ~15 人得時候,凝聚力建設比較容易,再大的組織,只能通過相應的規章制度作為輔助。社群卻不同,社群人數可能會很多,甚至遠遠超過「大公司」的人數。所以,建設社群的時候,要從一開始就更準確地定義成員特質,確保社群成員之間有最基本的「一致性」。
成員特質不一定非要定義到細微之處,相反,通常是幾個最基本的特質組合起來,就足以完成有意義的篩選。
以前常常私下開玩笑,說,剩女們是這樣剩下來的:
她們都說自己的要求不高啊!沒要太帥(但起碼前 1/3),沒要太有錢(但起碼前 1/3),沒要太高(但起碼前 1/3),沒要太聰明(但起碼前 1/3)……
可這四個條件下來,已經是 1/81 了……
所以,哪怕三五個籠統的要求放在一起,也能夠完成「事實上很嚴格的篩選」。
我發起「新生大學」社群,就是用這樣的簡單原則定義的。我希望加入的成員大抵上是:
- 肯為知識付費的 (這涉及到支付意願)
- 能為知識付費的 (這涉及到支付能力;滿足第一個條件的不一定滿足第二個條件……)
- 注重自我成長的 (只有這樣才能與其他成員共同成長)
- 以不給別人自找麻煩為榮的 (很多細節,比如「能問 Google 就不要問人」)
- 樂於分享的 (最終,這個賬號的內容應該由社群成員書寫 —— 我作為發起人,已經寫了一本書了……)
這裡的第四條,來自於我長期建設社群的經驗。其實,我有接近三十年的社群建設經驗。 1997 年的時候,我 host 一個匿名 FTP 伺服器,是當時幾乎所有海外留學生都知道的,因為那裡有全球最全的中文歌曲 MP3 文件,大家相互用郵件列表聯繫。當年我的 ID 是 「2000m」 —— 很知名的哈。後來陸陸續續做過很多社群,大多並不為外界所知(後來的 knewone 算是一個例外)。多年的觀察使我認定,優質的社群成員,從來都滿足第四條的要求。
1. 老大的能力很重要,如果一個人不能同時抓凝聚力和執行力,最好有一個副手各自抓一塊,不過,我看很多老大兩力都處理得很好;2. 凝聚力來自於信仰,有共同的信念、目標、價值觀,可以極大提升組織凝聚力,這是由老大奠定的;其次,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把不認可的人請出團隊;最後,把信念、目標、價值觀不斷強化落地,形式多樣;3. 執行力來自於目標-計劃-執行-檢查-提升,必須清楚自己的目標,如何達成目標,形成計劃,分解時間節點,節點監控,結果獎懲,提升完善等,可參考德魯克的目標與自我控制一章。4. 先有凝聚力,再談執行力,否則空談執行力只是無根之木,一味地靠制度、流程、績效、獎懲來激發執行力是不可持久的。
原圖其實是在描述「老闆」和「領袖」的區別,而它給我的啟示卻異常符合這個題目。最初在網上看到這幅圖時,瞬間想起了電影《角鬥士》:將軍馬克西姆斯是羅馬當時真正的領袖,因其帶領的隊伍充滿凝聚逢戰必勝,本人的威望過於強大,使得他被擔心皇位被奪的王子迫害。在老國王在位時,曾對總是留在後方的皇子說的話也極富思索空間:"你不是錯過了一場戰鬥,你錯過了整個戰爭。"
在這裡無意討論複雜的劇情,只說可在圖中讀到的內容。一個工作團隊,可以通過大大小小的各種方法提高凝聚力,前面的每條答案都很好值得揣摩,但它的中心最重要的部分,是要有如下圖中的領袖人物。他要有與所有人站在一起的姿態,又有能引導方向的能力。他與所有人一起承擔分享「戰鬥」帶來的風險與樂趣,亦同樣擁有克服腳下各種障礙泥濘的體驗。用戰鬥這個比喻,是因為創業本身就是一場戰鬥,這種描述對中小型團隊來說尤其適用。比起躲在幕後遙髮指令的王,戰場上更需要能一馬當身先士卒的將軍。
當站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內容也會不同。高處有高處的風景,泥土之中有泥土的能量。兩個位置,實現與創造的世界也必然不同。一個團隊中不能有絕對的「神」,但需要實力領袖。這兩者之間有微妙差距:神是以高姿態高視角發布指示,而領袖與大家站在一起有共同感受。同樣是領導,「領袖」的言行比「神「更有說服力。神出了錯會被質疑,使人心動搖,但領袖出錯,則會大大減少」雪崩中沒有一片雪花會認為自己有責任「的可能,因為他帶給人的影響和鼓舞,是讓團隊成員懂得大家都是身處於同一集體之中,是命運共同體。
另外BOSS其實可以有LEADER的姿態,而 LEADER本身也可以是BOSS,這兩者之間並不衝突。一個隊伍中,怕的是BOSS式的人物不止一位,而LEADER又能力不濟,
弱人格魅力,又或團隊中就沒有能充當起LEADER角色的人。當一切運作良好,領袖人物不只有一位的時候,他們之間要具備起碼的相互認可與尊重,把前陣子看到一句話用在這裡,「和聰明人在一起工作,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考慮他們的自尊。」個人態度人人皆有,但在工作中則應將事業目標放在最先。
圖中應該還有許多在
」顯而易見「 的畫面之外的內容,但因能力有限只解讀至此,其中可能不只是提倡,亦有警示,有能力發散者可自行思考。
去看寫曹操的那本書:卑鄙的聖人。活生生的一部管理團隊的教科書。
注意別走入誤區。怎麼對待隊伍,只是一個次要問題。更重要的問題是:怎麼讓隊伍有成果。一次次打勝仗的軍隊,士氣必然高漲;連續吃敗仗的隊伍,你再怎麼用手段,都不可能阻止隊伍的分崩離析。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一半......即怎麼提高團隊凝聚力。其實團隊的凝聚力,就在於「共同經歷」4個字。想想為什麼大學室友感情很深,軍人之間的戰友情,為什麼鐵得不能再鐵?就是因為共同經歷。
假如,你和你的同事現在是相互認識,但並不是熟悉的朋友。
現在,想像一下假如你們準備一起來一次自駕游。一個簡單的100公里的旅程。一起在同一輛車。現在,他回答說:花一個小時在一起,到達目的地後,你覺得和他的友誼有沒有更深入呢?
至少對於90%的人來說:是的。有可能一起工作一周,你們之間都不會說這麼多話。其實每天一起工作,這種共同經歷很弱,相互之間的連接很少。但經過了這段旅程,你們有時間聊天,你們對彼此更了解,你們彼此更加親密。
現在,假設你們的旅途中遇到了一次事故,車子發生了故障。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們必須共同努力來解決輪胎漏氣的問題。經過克服一些挑戰,你們終於把這些問題搞定了,成功抵達目的地。
你認為,從那天的挑戰之後,你們感覺彼此更加了解嗎?
想像一下另一種情況,現在已經天黑了,但你們的車還開在荒山野嶺。車已經開到快沒油了,隨時有可能歇菜。
你們很可能得在車裡過夜,因為找不到人來求救。你們都很擔心,但是你們繼續找路,最後經過很多的努力,你們才能成功地到達目的地。
你們一起經歷一次不確定的冒險,最終取得成功。你能想像下周你會如何感受,你應該會記住這樣的故事和冒險吧。
當一群人在日常生活之外冒險,這種冒險會讓你們緊張,恐懼。當通過團隊協作,成功地完成了這次冒險,這就會讓你們更親近。
再想像一下,你和一群人在一起,一起決定去體驗熱氣球。你有一些擔心、害怕,而且你們沒有人坐過熱氣球。
你上到籃筐里,一點一點地,氣球以一種平滑的,漸進的方式走向高空,你感覺地面看上去越來越小,地平線上的視野半徑越來越大。你從來沒有在這個角度看過世界,你發現在400多米的高空,風景實在是太棒了。你們都很興奮,一起大笑,一起大喊,一起感嘆......在一個美麗的地方45分鐘飛行後,你們降落了,但仍然依依不捨地回顧著剛才的體驗。這難道不會讓你們相互之間更加接近嗎?
其實團建的意義,就在於創造這樣的體驗。現在拓展訓練,被那麼多人吐槽,無非是因為體驗太差。
當你們相互分享這種令人興奮的經驗,這種生活中很少會發生的事情,你就有一種有人陪伴的感覺,讓你們之間產生一種深入的連接。
想了解怎麼做好團建,可以順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mewelink 關注有驚喜哦。
相關回答:
元小妹:有哪些好玩、簡單、有思考的團建遊戲?
有哪些好玩又簡單的破冰「icebreaking」遊戲?
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信任,對於團隊的執行力有多重要?
一個中小企業的企業文化都能看到老闆的行事風格的影子,所以一個小團隊的執行力和凝聚力都是跟老闆的個人魅力有關係。做好凝聚力和執行力就要高看低打:
- 高看
就是要看的比大家高、比大家遠,要給團隊清晰的目標(vision),職業經理人喜歡用比較拽的詞,土匪管理者就會說:我們為什麼要造反,因為我們要女人,要錢!
給團隊要有清晰的戰略和戰術,即清晰的目標和他可以活動發揮的範圍。- 低打
要養成對員工和中層管理者細節的考察,不能放任自由,圈圈畫出來了,不是限制他,而是不讓他走偏,而在他的範圍內,要不停的監督核心業務的運轉情況,對細節都要熟悉。否則你對上無法交代。上面一樣會來考察你的performance.這樣從高往低一層一層的執行下來,就會給整個公司、團隊形成強勁的執行力。
其實凝聚力、執行力還是要看部門或者公司的業務發展情況,如果業績都很好,團隊會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環,最後的這點主要是怕老闆或者管理者為管理而管理,管理只是工具而已,核心還是要推動公司、部門向前發展!加強團隊的凝聚力這和團隊中領導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
1、民主,在合作的過程中積極的調動每個成員工的參與性,積極性,讓每個人都要有一種主人公的態度來做事;並發揮集體的智慧來做一些決策; 2、目標感,團隊要一個整體的目標和方向,而且要讓每個人知道,理解這個目標的意義,務必要把目標的分解關注到團隊中的每一個人,把每個人都聯繫起來; 3、親情文化,營造一個好的團隊親情氛圍,每個成員之間都應相互關心,而且要讓這種關心形成一種習慣,這種關心是超越利益關係的一種生活的關懷等等;推薦閱讀:
※如何從公司「執行層」完美過渡到「管理層」?
※諸葛亮的執行力強不強?
※怎樣戒驕戒躁,明確學習目標,提高自己的積極性,保證良好的執行力?
※為什麼不論大公司還是小團隊,都容易發生內耗和扯皮,能有克服的辦法么?
※怎樣提高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