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潘金蓮》和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爭》差距有多大?
01-21
周五看了潘金蓮,如鯁在喉,這個片子諷刺了誰?想表達什麼?馮小剛跟老炮兒一樣,想裝逼卻只有形式,完全不知道想宣揚的是什麼樣一個價值觀。
周日看了比利林恩,故事內容說起來既簡單又不簡單,不談拍攝手法,也不談美國反恐戰爭正確與否,至少這個電影清晰而又極具震撼力的講了一個故事。就想問問兩片都看的朋友,放到一起比較一下來。
對於馮小剛的這個電影,我和思蔥歐巴看法一樣出處見水印
蘋果好吃,是因為蘋果本來就質量好,不是因為梨子難吃。
如果邏輯是因為梨子難吃,所以蘋果好吃,這難道對真正好吃的蘋果不是一種侮辱嗎?
娛樂產品說到底,消費的是注意力。藝人和產品(影視劇歌書等 )儘可能吸引和黏住觀眾,讓觀眾為其影響力買單。
如果真的反感某個娛樂人物或產品,那就不要為TA多花一分注意力。因為你付出的時間精力,都等於是變相送錢給TA。
說到《我不是潘金蓮》這個電影,這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作品,馮小剛這個人也有招人討厭的一面,但這個電影其實有它的閃光點,也有值得被大眾看到的價值。
年輕的時候我也有很多東西不喜歡,有點年紀之後慢慢懂得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和欣賞事物。如果你不喜歡那也沒什麼,可能它本來也不是拍給你看的。
比李安拍得好
不要拿歐冠的戰術要求去衡量亞冠球隊,況且我認為中美電影水平差距大於歐冠和亞冠的差距,況且李安在好萊塢也是一流導演,而現在的馮,呵呵
吊打李安
馮小剛的圓形畫幅削弱了電影的生動性不少,反而故意營造出一種疏離感,對觀眾來說就像看一個古代故事或古代山水畫。而李安的120幀比以往普通3d增加了與觀眾的親密感,加上各種帶入主角視角的鏡頭,確實增色不少,有種全新的更震撼的觀影體驗。 馮的形式給電影減分了吧,看完不知道他要幹嘛的感覺,細節的減少讓這電影特別平庸,情節也沒好到哪裡。
xx
我就問問我不是潘金蓮里圓形遮罩對看客的誠意,那些花自己錢買票進電影院坐在前三排兩邊的觀眾,坐正身子的話全場眼前都是黑幕。進電影院非要來個ipad的觀影感受。 圓形遮罩我知道誰用的好,隔壁鄰居那些導演們,小製作不炒作啪啪啪氛圍抒發的都特嫻熟還擅長一鏡到底。
單就兩部電影比較,個人覺得,我不是潘金蓮遠勝比利林恩,不是一般的遠,李安這次格局太小了,圍著小個體打轉,失算。
推薦閱讀:
※如果你是DC的領導,你會怎麼帶領DC走出現在被Marvel全面壓制的局面?
※《致命魔術》用了哪些上世紀魔術圈的典故?
※如何評價《危險關係》這部電影?
※電影《武俠》是一部好電影還是爛片?
TAG:電影 | 李安導演 | 馮小剛導演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 | 我不是潘金蓮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