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楚辭無梅,杜詩無海棠」?


杜甫的詩沒有寫過海棠,楚辭無梅,杜詩無海棠。王安石後來賦《梅花》:「少陵為爾牽詩興,可是無心賦海棠」。蘇東坡跟歌妓交往,常常吟詩作賦,可是跟一個叫做李宜的歌妓交往一段時間卻沒有寫詩,歌妓李宜就有意見了,東坡馬上寫了一首:「東坡居士聞名久,為何無詩贈李宜。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題詩。」意思是說,並不是說李宜沒有海棠那麼嬌美動人,但是杜甫還沒有給美麗的海棠寫詩呢!這種應對充滿機智和風趣。宋人對海棠很喜歡,卻在尋章摘句時發現杜甫怎麼不寫海棠,對此迷惑不解。杜甫48歲到成都,57歲離開重慶的奉節,在四川呆了10個年頭。四川向來有香海棠國的聲譽,杜甫竟然沒寫過海棠。宋人很喜歡海棠,但被他們當作老祖宗來崇拜的杜甫卻沒有海棠詩,給他們的宗杜情緒留下一個不小的缺憾。所以,《古今詩話》里就出了這麼個說法:杜甫的母親乳名海棠,為了避諱他不寫海棠。對這結論我們怎麼看?要不疑中生疑。杜甫沒寫過海棠,李白也沒寫過海棠啊,韓愈、柳宗元也沒寫過海棠,元稹、白居易也沒寫過海棠。中唐前期只有一個王維寫過一個《左掖梨花》,就是他在門下省值班的時候看見了「黃鶯弄不足,銜入未央宮」的梨花。《文苑英華》註解說,「海棠花也」。所以,王維的時代海棠花還叫梨花、海棠梨。由此可知,盛唐直到中唐前期,海棠還沒有成為詩人的意象。盛唐詩人更重視的可能是馬、牡丹、蒼鷹這些剛健華麗、魄力宏大的意象。海棠成為審美意象,是在中晚唐之後。我要舉的例子很多。宋人更是把海棠寫大了,比如蘇東坡。在《千家詩》里就可讀到他的《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他把海棠當成美人,怕她夜裡睡著了,燃起蠟燭來看她,這裡面蘊含著多少緣分和情趣。宋人愛海棠,又以自己之心去度盛唐人之腹,全然不顧盛唐人更重視的是馬、鷹、牡丹那類意象的盛世情懷。海棠是另一種美,是一種嬌美的意象,是晚唐、五代、宋時期詩人感覺由宏大轉向細膩之後才發展起來的意象。詞,這麼一種柔媚的文體,也是在晚唐、五代、宋發展起來的。詞就是我們詩歌文體中的海棠。世上的美是多姿多彩的,哪一種美在什麼時候進入詩人的視野,刺激詩人的感覺,並在感覺普遍化中形成意象,這需有特定的歷史機緣。捕捉住意象進入詩歌的歷史機緣,就使一部詩歌意象史,折射著一部詩人精神史。杜甫母親,一個北方老太太,沒有聽說他的故鄉河南鞏縣能夠生長多麼繁茂的海棠。


楚辭無梅……唉。哪裡的說法呀。


推薦閱讀:

能否給我推薦一首短小、寓意美好的詩歌?(結婚用)?
現代人經過怎樣的學習和訓練能夠寫出通順/典雅的舊體詩?
「飛龍在天,雲掩於斗」是什麼意思?
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跪求有才大神往下接成一首詩?
有哪些艷情的詩歌?

TAG:詩歌 | 楚辭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