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古人中誰的文筆好呢?
怎可少了宗子!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唐宋八大家中,韓柳歐蘇
語文課本里的都是經典的庄夫子乘六氣之辯游無窮,鼓盆而歌,唱曰:九萬里風斯在下;
屈大夫扈江離與辟芷兮,目極青天,問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司馬遷究天人之際,神思千古,激昂曰:小子何敢讓焉?
嵇中散目送歸鴻手揮五弦,遺世獨立,慨然曰:《廣陵散》從此絕矣!
李太白斗酒詩百篇,飄然不群,把酒曰: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杜子美致君堯舜上,山河國破,橫涕曰:時危思報主。乾坤一腐儒;
蘇東坡莫聽穿林打葉聲,四季漂泊,高歌曰: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黃魯直中年畏病不舉酒,投荒萬死,拈花曰:凌雲一笑見桃花,三十年來始到家;
楊升庵浪花淘盡英雄,終老永昌,少年曾曰: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曹雪芹假作真時真亦假,滿紙荒唐,孤寂曰:不如著書黃葉村。
中華之幸,在幾千年文脈磅礴未斷。
既然最喜歡安利的庾信已經有人說了,那我還是說一些其他人吧,先寫兩個。。。
1.蕭繹
蕭世誠詩賦皆佳,我們看看其筆力:
《登樓觀戰詩》
落星依遠戍,斜月半平林。徵兵資琰玉,疊鼓亂摐金。
單醪投百耒,芳餌下千尋。從軍所以樂,梁王有赤心。
「詠楊柳者,唐人佳句甚多,然不如梁元二語,有天然之致。 「落星依遠戍,斜月半平林」,二語澹遠可風,摘錄於此。」---沈德潛
《和王僧辯從軍詩》
寶劍飾龍淵,長虹畫彩旃。山虛和鐃管,水凈寫婁船。
連雞隨火度,燧象帶烽然。洞庭晚風急,瀟湘夜月圓。
荀令多文藻,臨戎賦雅篇。
「寫」一字用的十分精妙,頗有山水畫之感。而「山虛」、「水凈」更是渲染了水墨之感。
《五言》
寒浞猶稽命,新都久未平。留滯淹三楚,巑岏保一城。
終當撫期運,伐罪吊蒼生。
梁末諸詩人,遭逢侯景之亂,發悲愴之詩,然其詩多悲而不壯。唯有蕭繹發悲壯之音,承劉越石之古意,開庾子山之先河。
《蕩婦秋思賦》
盪子之別十年,倡婦之居自憐。登樓一望,唯見遠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天與水兮相逼,山與雲兮共色。山則蒼蒼入漢,水則涓涓不測。誰復堪見鳥飛,悲鳴只翼!秋何月不清,月何秋不明?況乃倡樓蕩婦,對此傷情!
於時露萎庭蕙,霜封階砌,坐視帶長,轉看腰細。重以秋水文波,秋雲似羅。日黯黯而將暮,風騷騷而渡河。妾怨迴文之錦,君思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遠如何!鬢飄蓬而漸亂,心懷愁而轉嘆。愁縈翠眉斂,啼多紅粉漫。
已矣哉!秋風起兮秋葉飛,春花落兮春日暉;春日遲遲猶可至,客子行行終不歸。
2.王沂孫
王碧山為宋末元初重要詞人,其遣詞造句之功力不在姜白石、吳夢窗之下。至於感變遷之世,發悲愴之音,更勝兩宋諸輩。我們就先看看其諸多名篇:
《天香. 龍涎香》
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訊遠槎風,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
紅瓷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雲天氣。
幾回殢嬌半醉,翦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
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謾惜余薰,空篝素被。
表面上以龍涎香製作過程以及使用作為主線,描寫哀傷之心。而在更深處的雙關是對於宋理宗墓被挖,頭骨成酒器之悲憤。比如「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表面上是去海上尋找龍涎香,深處是指楊璉真珈盜掘南宋六陵。本詞無一字不精練,比如「蟠」與「蛻」的相對,以及用「心字」指制好的龍涎香(因人們有把香製成心字之習慣)。實為無比精練之語。
(其實我內心一直認為這首詞是宋詞婉約第一,而宋詞豪放第一則是張孝祥的《念奴嬌. 過洞庭》)。
《疏影. 詠梅影》
瓊妃卧月。任素裳瘦損,羅帶重結。石徑春寒,碧蘚參差,相思曾步芳屧。
離魂分破東風恨,又夢入、水孤雲闊。算如今、也厭娉婷,帶了一痕殘雪。
猶記冰奩半掩,冷枝畫未就,歸棹輕折。幾度黃昏,忽到窗前,重想故人初別。
蒼虯欲卷漣漪去,慢蛻卻、連環香骨。早又是,翠蔭蒙茸,不似一枝清絕。
謝邀。六經最好,這是歷代公認的。
經書時代無所謂作者,無所謂文筆,不論。先秦當以著《莊子》者為第一。唐以前詩騷文賦,多工力悉敵之作,無有能獨領風騷者。唐以李青蓮居首。宋人皆當讓蘇東坡三分。
宋以後撫卷唱《式微》而已。庄李蘇三人之中,以周為大宗師,李為其倜儻飛揚之極,蘇流其天然自在之道,高下難分。然必欲求之,當以李太白最高。何者?令千古之下,存雄而無術,欲摩而無方,唯此一人耳。
謝邀。個人喜歡司馬相如和曹植。首推《長門賦》和《洛神賦》司馬相如之才不說,南朝第一才子謝靈運評價曹植「天下之才有十分,七分曹子建」——由此可見!庾信
庾信文章更老成,凌雲健筆意縱橫作為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文學家(之一?)可以說是上稱魏晉,下起唐宋文學之人。自從齊梁時期韻律理論被引入中國後,庾信的文章中亦大量運用韻律。而其在梁朝太清之難前後的經歷更是增添蕭瑟。其文聲振南北,雖於北周任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但仍然不忘歸鄉。摘《哀江南賦》以展示庾開府之文學水平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余乃竄身荒谷,公私塗炭。華陽奔命,有去無歸,中興道銷,窮於甲戌,三日哭於都亭,三年囚於別館。天道周星,物極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無處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凱之平生,並有著書,咸能自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藐是流離,至於暮齒。《燕歌》遠別,悲不自勝;楚老相逢,泣將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踐秦庭;讓東海之濱,遂餐周粟。下亭漂泊,高橋羈旅;楚歌非取樂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追為此賦,聊以記言;不無危苦之辭,惟以悲哀為主。
日暮途遠,人間何世?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鍾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申包胥之頓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釣台移柳,非玉關之可望;華亭鶴唳,豈河橋之可聞?
孫策以天下為三分,眾才一旅;項籍用江東之子弟,人惟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豈有百萬義師,一朝卷甲;芟夷斬伐,如草木焉!江淮無涯岸之阻,亭壁無籓籬之固。頭會箕斂者合從締交;鋤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將非江錶王氣,終於三百年乎?
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軹道之災;混一車書,無救平陽之禍。嗚呼!山嶽崩頹,既履危亡之運;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愴傷心者矣。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飆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窮者欲達其言,勞者須歌其事。陸士衡聞而撫掌,是所甘心;張平子見而陋之,固其宜矣。
李杜韓柳元白…這有名字都說不完,說幾個可能不是那麼熱的
剛剛發現有人已經提到他了_(:з」∠)_,不過既然已經寫了,就放上來了吧
庾信南北朝人,「清新庾開府」稱讚的便是他。號稱千古絕對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化用於他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李白的「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也有借鑒他的「有泉飛疑渡雨,雲積似重樓。」改朝換代陣痛中的文人,命途多舛而成其筆力,文筆兼有南朝的綺麗精緻與北朝的大氣蒼涼,用典極多,幾乎一句一典,情真悲切,長短句錯落鋪排,讀來亦痛且暢。杜甫以為「清新」、「老成」,明楊慎以為「子山之詩,綺而有質,艷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為梁之冠絕,啟隋唐之先鞭」。其清麗從容:桐間露落,柳下風來…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雲氣蔭於叢蓍,金精養於秋菊。棗酸梨酢,桃榹李薁。落葉半床,狂花滿屋。名為野人之家,是謂愚公之谷。試偃息於茂林,乃久羨於抽簪。雖有門而長閉,實無水而恆沉。三春負鋤相識,五月披裘見尋。問葛洪之藥性,訪京房之卜林。草無忘憂之意,花無長樂之心。鳥何事而逐酒?魚何情而聽琴?其悲凄哀婉: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盜潛移,長離永滅。摧直轡於三危,碎平途於九折。荊軻有寒水之悲,蘇武有秋風之別。關山則風月凄愴,隴水則肝腸斷絕。龜言此地之寒,鶴訝今年之雪。百齡兮倏忽,光華兮已晚。不雪雁門之踦,先念鴻陸之遠。非淮海兮可變,非金丹兮能轉。不暴骨於龍門,終低頭於馬坂。諒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渾渾。(《小園記》選段)還有絢麗的描寫,細膩的情調:苔始綠而藏魚,麥才青而覆雉。吹簫弄玉之台,鳴佩凌波之水。移戚里而家富,入新豐而酒美。石榴聊泛,蒲桃醱醅。芙蓉玉碗,蓮子金杯。新芽竹筍,細核楊梅。綠珠捧琴至,文君送酒來。
還有最有名的《哀江南賦》:日暮途遠,人間何世!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鍾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申包胥之頓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釣台移柳,非玉關之可望;華亭鶴唳,豈河橋之可聞!不滯不澀,大氣悲涼!另外有段時間很火的那句:「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也出自他。(《枯樹賦》)前期輕艷,後期文章大成,思想境界不一樣,但是就文筆來說,個人覺得一直都很好,好看。還有就是賈誼,他的作品背政治分析的比較多,偏議論…我還很多都解讀不來。但其實單說文筆也很震撼,當時終於把這一段內容搞懂…
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摶;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貪夫殉財兮,烈士殉名。誇者死權兮,品庶每生。怵迫之徒兮,或趨西東;大人不曲兮,意變齊同。愚士系俗兮,僒若囚拘;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眾人惑惑兮,好惡積億;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兮,得坻則止;縱軀委命兮,不私與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淵之靜,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細故蒂芥,何足以疑。范成大:沒有驚艷到極致的,但發揮穩定的那種好,寫田園山居的那種自然清麗,也有關心黎民的當然。
比方這個寒谷春生,熏葉氣、玉筒吹谷。新陽後、便佔新歲,吉雲清穆。休把心情關葯裹,但逢節序添詩軸。笑強顏、風物豈非痴,終非俗。
清晝永,佳眠熟。門外事,何時足。且團欒同社,笑歌相屬。著意調停雲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另: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中引用了很多從文筆與意境上都很美的詩文,比方下面這個:「邵茂齊有言: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果然,故夫山石泉,梵剎園亭,屋廬竹樹,種種常見之物,月照之則深,蒙之則凈;金碧之彩,披之則醇;慘悴之容,承之則奇;淺深濃淡之色,按之望之,則屢易而不可了。以至河山大地,邈若皇古;犬吠松濤,遠於岩谷;草生木長,閑如坐卧;人在月下,亦嘗忘我之為我也。今夜嚴叔向置酒破山僧舍,起步庭中,幽華可愛。旦視之,醬盎紛然,瓦石布地而已。」 ——(明)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美學散步》真的值得一讀,不能懂審美,最起碼也可以借著它認識很多精妙的作品。
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柳歐蘇。文聖歐陽修。
這個沒有定論的東西,有答主說語文課本里都是經典,我非常贊同,只有經典才能長久不衰。比如床前明月光,鋤禾日當午,這些都是小學學過的,為什麼選入小學課本啊,因為太經典了,以至於讓人當成常識和口頭禪。當然其中也不乏有意識形態的原因,執政者的篩選等等。說幾個比較容易被忽略的,陳亮,納蘭性德,女詩人朱淑真,賀雙卿。說句政治不正確的姚文元張春橋的文筆也是可以的。請自行百度
看過語文書嗎?裡面大部分文言文文筆都沒得挑
韓愈吧,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弱散文首推太史公,後世寫文章有名的大多師法太史公,比如唐宋八大家,而且太史公的文章有正氣。
前段時間還很喜歡宋玉(主要是屈原看起來有難度),最喜歡他的《風賦》《對楚王問》,他的《登徒子好色賦》特別好玩。
讀古文觀止的時候唯有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眼前一亮、記憶猶新,一來精鍊,二來驚艷。《讀孟嘗君傳》原文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譯文世人都稱讚孟嘗君能夠招賢納士,賢士因為這個緣故歸附他,而孟嘗君終於依靠他們的力量從像虎豹一樣兇殘的秦國逃脫出來。唉!孟嘗君只不過是一群雞鳴狗盜的首領罷了,哪裡能說是得到了賢士!如果不是這樣,(孟嘗君)擁有齊國強大的國力,只要得到一個賢士,(齊國)就應當可以依靠國力在南面稱王而制服秦國,還用得著雞鳴狗盜之徒的力量嗎?雞鳴狗盜之徒出現在他的門庭上,這就是賢士不歸附他的原因。
蘇東坡,范仲淹,白居易
個人最喜歡蘇軾,古人寫文章詩詞的話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才學二是才氣,蘇軾二者兼有。蘇軾的才氣首先表現在生動活潑、豐富出奇的想像上。他總要通過這種手段擴展詩境,將平凡的題目升華出新意。其次表現在細緻的觀察力與細膩的表現力上。許多看似平淡的題材,一經他探微發幽就變得情趣盎然,深曲倍至。再次表現在構思布景的波瀾起伏、變化開闔上。蘇詩絕少「以題還題」的直說、正說、淺說。而是曲一層、側一層、深一層的說,造成結構上的曲折跌宕。蘇詩在講究才氣的同時,也講究學問,善於使事用典。蘇軾不但才高八斗而且學富五車,且用法靈活多變:有直用者,有改用者;有用意者,有用字者;有似不用事而實用事者,有似用事實不用者。雖有時過於逞才鬥勝,但大多顯而易讀。講究議論。在議論時亦體現出講究才情的特點,因而絕少笨拙的空發議論。議論本身也新奇警策,深刻精彩,富有啟發性,充分顯示了作者思辯的敏銳,見識的卓越,並創造出了一批「哲理詩」。、善於雅謔。蘇軾常在詩中以遊戲語寫莊重事,通過諧謔調侃,將自己內含痛苦、外作放達的心情發揮得淋漓盡致善於修辭,他能靈活自然的運用各種修辭方法,尤善於比喻。蘇詩的比喻不但妥貼生動,形象新奇,而且形式多樣:有倒喻、博喻;有一句數喻的短喻,也有數句一喻的長喻;還有由一個比喻生出另一個比喻的「曲喻」,以及將兩個或以上的比喻複合在一起,生成一個新含義的復喻。這一切說明,就寫作方法、語言技巧、修辭手段本身而言,蘇詩也達到了自己所說的不但「能使是物瞭然於心」,而且「能使瞭然於口與手」的「辭達」境界。所以,個人認為文筆最好的是蘇軾。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明月幾時有)《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題西林壁》《和子由澠池懷舊》《前赤壁賦》《留侯論》1,多文體。如上,有長調有令有詩有賦有散文。蘇軾在詩詞文賦四種題材都有上乘之作。許多文人這點就做不到。要知道「五言長城」「七絕聖手」就已經是超厲害的人物了。再看看他,文體已經束縛不了他的文採的。(個人覺得唐以後的詩人寫詩比較吃虧,但蘇軾的詩仍然很厲害。)2,創作時期長。蘇軾自小就是天才人物,殿試第二,名聲遠揚,活得也比較長,各個時期都有作品,而且作品風格一直有變化。有的文人「江郎才盡」,或者進士及第之後專心仕途,有的文人「大器晚成」,年輕時候沒法脫穎而出。3,作品數量多,高質量作品多。許多作品對後世有重要的影響。4,作品保存地還不錯。這一點也很重要啊。吐槽一下陸遊,老先生家裡條件好,搞印刷的,所以什麼破詩都能流傳下來。總之,在他人生很長一段時間裡,他想用什麼文體就用什麼文體表達自己,保質保量。總結一下,蘇軾的文筆是禁得起文體檢驗,禁得起數量考驗,禁得起歲月打磨,禁得起歷史沖刷的。這是真的有文筆的大佬中的大佬。(我覺得文筆不是以一篇或者幾篇文章定論的,比如《孔雀東南飛》也是極好的,我們知道它不是一個人完成的作品,但像它這樣的作品也可能被某個人冒領。反正就是文章數量多一些更能評判作者文筆。)(比如莊子屈原曹植這種也是頂尖文採的大佬,但他們當時沒有這麼豐富的文體,限制了大佬更豐富地創作。近一點的比如周樹人,雜文文筆堪稱一絕,但生得太晚,世上文體太多,前人寫得又太多,影響了他創作。類似的有李白的詩,湯顯祖的曲,曹雪芹的小說,各領風騷。)(個人覺得相對於李白,李商隱杜甫講究格律,天縱才情弱了一丟丟;相對於蘇軾,姜夔等人氣象弱了一些,相對於湯顯祖,孔尚任的《桃花扇》也是過於格律規範了些。)讀他們的文章,是一件快樂的事,所以都粉。蘇軾只是腦海冒出來的第一個答案。emmm,如果能重來(答題),我要選李白?
賈誼。文章就不必說了吧。
我覺得是屈原。歷史上有很多高水平的文人,但是我覺得單論文筆方面好過屈原的還沒有,比如李白,更以氣勢見長
推薦閱讀:
※古詩里的字古音今音不同,那麼用普通話讀詩,基本都是錯的,還有什麼意義?
※請問有什麼較好的詩評書籍和古詩詞賞析的書籍?
※「遠上寒山石徑斜」中「斜」字應讀作「xié」還是「xiá」?
※女生說: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有什麼含義?
※怎麼理解軍持的沙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