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代人經過怎樣的學習和訓練能夠寫出通順/典雅的舊體詩?

UPDATE: 原問題是:」非中文專業的學生,經過怎樣的學習和訓練能夠寫出流暢典雅的舊體詩和文言文?「

看了評論以後覺得問題可能問得外行了,故修改成現在的標題,並把」如何寫出文言文「單獨設問。精確一下我想問的,如下。

  1. 現代人,在脫離舊詩環境的熏陶下,是否有可能寫出通順的舊體詩?我覺得可以,前提是掌握一些理論知識。那麼問題來了:要想寫出通順的舊詩,需要哪些詩歌理論?我該朝哪個方向努力?
  2. (在前一條已實現的前提下)」天賦「——或者說美感、靈感、對語言的出神入化的玩弄——是可以培養的嗎?為了寫出美(典雅)的詩,我該具備怎樣的能力?通過怎樣的學習和積累才能獲得對本條中提到的這些素養的感悟?

————————以下是最初的問題,大家無視就好啦————————

現代人,特別是非中文專業的人,在脫離文言環境的現實中,是否有可能做到這一點?如果可能的話,應該經過怎樣的學習和積累才能實現?


音韻學的學習條件是要有聽音辨音方面的敏感,類似地,詩歌寫作的條件(必要不充分)則是要有對詞語進行想像的敏感。

當你開始關注每一個字詞所能引起的想像時,當每一個字詞在你的腦海浮現時都附帶著各種奇妙而繁複的意象場景,那麼,你就可能就離詩歌更近了。當然,這不是說要在領會詞語意義時有甚麼幻覺,而是要用更清澈明透的目光去觀察審視由詞語構造的世界。到每個字詞里尋找更大的微觀世界,就是詩歌與散文或小說的根本不同。

為此,題主可能首先要熟悉古漢語體系里的單字義項。這個既可以通過快速閱讀《王力古漢語字典》的方式來批量進行,也可以在文言文本閱讀里零散積累,各人的途徑未必須要一致。

在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就是要怎樣基於語言層面的詞義去想像這些單字背後的意象場景了。這個可以在實際的古詩閱讀里進行練習。須留意的是:我這裡用的措辭是「練習」而非「學習」。就是說,在閱讀古詩時,可能是無法用一個確定的方法按確定的教程來學習的。而只能自己摸索著去想像,感受每一個單字字義背後的意象場景,並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對詞語的想像越來越敏感與細膩。

這個想像力的練習過程,是把詩歌寫得像詩歌的關鍵。寫詩,就是有上述想像力的作者在用詩歌文本創造一個隱藏了作者心情的意象世界。所有的創造,都是基於作者本身的想像力的,雖然這種想像力並不直接體現在文本里。

那麼,在積累了這樣的想像敏感之後,應該怎樣開始寫詩呢?我覺得首先得有一個寫作基調,原點,或者說是讓你想為了怎樣一份心情而寫的寫作衝動。

根據這個基調,你可以開始選一些跟這個基調氣氛相關的字詞作為意象——既可以在寫之前批量選好,也可以邊寫邊選、幾個幾個地選出來。而怎樣選這些字詞,則是基於你平時練習想像力得來的經驗積累再加靈感發揮而來的。就是說,這個步驟也是無教程可言的,只看個人的想像力與領悟力。

然後,你在寫每句時,都得想想怎樣寫在形式上會更美。比如用怎樣的對仗,用怎樣的空間順序,用怎樣的短語或句式結構。以及,最關鍵的是,你的詩行里要設置複雜的想像層次,盡量不要直接抒發情感。舉個例子:

《菩薩蠻·小山重曡金明滅》:

「小山重曡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開篇就是一個複雜的想像結構:「小山重疊金明滅」,既是在寫女生梳妝場景里的眉與額黃,又可以是在寫窗外晨景里的晨光照山的美景。「鬢雲欲度香腮雪」,同理,既在寫梳妝也在寫景。就是說,這樣的文本是經過細膩的想像創建而成的,並不是直接像寫文章那樣描寫加比喻就能想到的。

要之。在字詞意義之外想像出複雜的意象場景,基於複雜的想像選出並調配這些附加了想像氣場的字詞成為詩行,在詩行間構建複雜的想像結構。這就是我心目中所認同的寫詩。

補充:在練習寫作時,可能還須留意一下,盡量避免套詞套話套路。比如那些「相思/明月/千里」之類的高頻詞,能不用就盡量不用。我個人建議,最好多用把單字當作一個詞的語感來寫。

再補充:我怎麼未提及平仄、押韻?這個在我看來,是基本的技能知識點而不須怎麼強調了,在最初就應該把相關知識看懂。至於能否記住入聲字、平水韻的韻部轄字,其實不太重要,不熟時一邊寫一邊查也是可以的,到用得熟了之後也就能大致記住了。


俺舊體詩詞(也寫過一點散曲)寫了十來年了。算有點點個人體會。

今人覺得詩詞難,看著格律害怕,主要是時代背景不同。格律有什麼難的。把你放那時代,格律你也玩得很轉,跟打遊戲一樣。入門簡單。成為牛人,任何行當都難的。

其實題主問題里已經有部分回答了:學習和訓練。怎麼學習?多看,沒有看過(部分還要精讀)三五百首詩詞,你怎麼可能知道詩詞這門道多深。要知道,在古代,詩詞高手都是絕頂聰明(相當部分政治地位非常高)的那一類人,這名冊你自己列列:屈原、大小謝,陶淵明,左思,楊素,李杜小李杜,宋代蘇黃歐陽修王安石陸遊楊萬里等等,你是想跟他們比智商,還是比政治地位?文學史上也有說寒素詩人或者混得比較差的,那也比普通百姓混得好多了。

上面是學習理解,怎麼訓練?這個問題對於語感好的人來說,似乎不是問題。詩詞需要結構感和節奏感。會結構,知道怎麼展開,怎麼布置。懂節奏,知道輕重快慢,不是一個高音上去下不來了。

有很多人是從學對聯開始學詩詞的,似乎不錯。另外,真想學詩詞,可以先試一試造句子。五個字或者七個字(因為詩詞以五字七字句為主)。再找人幫你拍一拍。如果一塌糊塗,那不用學。如果慢慢游進步,可以由句到聯到章或者直接句到章。但是成篇僅僅是成篇,要出色路可遠了。

照例給個詩詞資料吧:

網路詩詞碎碎念十點

不過對於詩詞入門,個人覺得可以看看王力的詩詞格律,也可以同時參讀古人詩詞。


中文專業的人也沒幾個能做到。上古代文學史課,留作業,作詞一首。老師挑了個最簡單的詞牌「菩薩蠻」,說「別以為自己能寫多好,留這個作業的目的是為了讓你們體會體會古代末流詞人的悲哀。」押韻、平仄就十分糾結,就甭提什麼意象、意境了。

私以為要注重日常閱讀積累,學習音韻學,掌握詩詞句式。詩與文也是不同,我覺得作詩是需要一定天賦與靈性才能作得好,系統學習或許可以得到中規中矩的佳作,但神來之筆卻是個人才情的爆發。或許就如柏拉圖所說的詩人是一種長著翅膀羽毛的類似神明的東西。


額……英語系路過。

不那麼扣題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愛上平平仄仄十餘年,最初很追求古韻、意境,到現在反而越來越胡搞瞎玩。

其中的轉變直接在於一次看到朋友的感慨,說用新韻寫的詩,發在論壇上遭到一片吐槽,但明明格律就是為了修鍊音律之美,明明現在的發聲方法意境和古時大為不同,除非人人曉得古韻讀法,否則能夠讓大家感受到平平仄仄韻律的,不反而恰好是新韻才能做到的么?

彼時,我、包括身邊的許多朋友當然都在用古韻寫作,而且覺得既然是古體詩詞,簡直就別無二心地應當用古韻來搞。當時看到這席話,雖然沒至於到震撼的程度,但感覺喵的一下想通了。

所謂的想通,並不是踏到新韻的道路上,而是不再糾結這些東西了。不糾結古韻新韻、不糾結新古辭彙、不糾結仿古意境、不糾結用典、不糾結完美主義的工整對仗。有時候甚至感覺,寫好詩詞和寫好文章的基本能力沒什麼差別,主題提煉、信息分層、想像力、情感渲染、比喻、用典、修詞鍊字的技法本就共通,詩詞只是字更少一點而已。

從最早完全理解不了為什麼「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樣的大白話為何得以如此津津誦傳,到豁然感到這樣的自然之道實為大乘。不過這個和個人愛好有關係,有的人喜歡月亮,有的人喜歡銀蟾。(論流派的誕生……)風格之間沒有哪個一定比哪個好,但這裡想說的是,並不是學不會類似「銀蟾」之類的用典和用詞就會影響詩歌的作成。想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一樣躍然紙上的風雅。

當然,這也並不代表毫不講究,這也正是我們在詩律詞格這些復刻美文的模板之上長久盤桓的原因。

但是,不要刻意強硬遵循,畢竟我們身處現世,周邊環境、審美過程、感懷之事與古時都不盡相同。現在看減燭、煮酒、仗劍之類的詞蹦到新寫出來的詩裡面,反而有點點不真實的感覺,用甲午年、乙亥月什麼的來記錄日期、甚至用繁體字搞來搞去也讓我有點點彆扭(不過書法還是要用繁體的,尤其是篆書這類壓根就不在現代日常中的東東,嗯……我這古怪的執念)。(其實咱的負面感想更大一些,但是鑒於目前新詩出古物還是很普遍的做法,還是修飾的柔和些吧( ̄ε(# ̄) Σ)。挺有意思的是現在更多的古體粉們看到詩詞里出現火車空調啤酒烤串之類的現代物體一樣彆扭。實話說我開始也醬紫,但想想這麼偉大精妙的文體不能繼承到現今得多大遺憾,也就從情感上接受了。

插播一下詩詞里出現外國人的趕腳……

攤破浣溪沙·本傑明

細語呵吁掌上嬰,痴痴聽我唱眠聲。

相望是誰還記得?本傑明。

舊日臂彎常抱我,而今寸骨入懷輕。

盼有一詞求歲月,慢流經。

(↑以上是傑明巴頓奇事的觀後記,我淚點很高一人看得淚流滿面的少有電影?:?(??ω\?)???)

任何事情都有變遷,每一個時代都有新特徵。給一些機會去嘗試科律之外的種種,可能饒有趣味。

然後……曾經按照主流寫法強(fu)砌(yong)意(feng)境(ya)、到現在自己看著都彆扭的,po出感受下前後差別(其實恥度太大的也沒敢po……)

曾經寫節日:

歲末

縱君身遠未及看,一任東風最可憐

入晚霜階烽火色,臨晨瀑雪琉璃天

爐紅藉此頻溫酒,倦月壓窗不敢眠

恐誤歸人相對飲,燈花一朽是明年

((╯‵□′)╯︵┻━┻毛啊酒啊燈花啊的,上面說的就是自己這種)

後來寫節日:

平安夜

今夜最平安,祥符手底傳。

上神應有信,大愛愛人間。

曾經寫情書:

行香子

手底絹中,玉女金童

手兒輕,繞笛環鍾

采輝月下,露色偏濃

照青玉案、茜紗窗、碧梧桐

常是匆匆,不忍匆匆

別離過,但願相逢

流痕何處,晴雪駝風

故有相思、有幽怨、有獨衷

(⊙_⊙)嗯……上半闕堆的不忍直視了,下半闕到現在也還是挺喜歡的

後來寫情書:

西江月

一旦隨他此去,一生不再離開。

若能將此世安排,定向仙人求拜。

願月擦明天色,願風搖凈塵埃。

願能倚著那胸懷,看百川歸大海。

(? ??_??)?現世靜好,地久天長哦也

原來犯懶:

浣溪沙·茶

高卧晴陽懶做工,最值冬晌養疏慵,滌煩煎水漱喉嚨。

水浪新翻初綠軟,茶鐺旋煮頃香濃,灶頭搖擺影姿紅。

(╯‵□′)╯︵┻━┻灶你妹,其實真的煮也是用電磁爐不是

後來犯懶:

新近儲糧餐,籌謀卧宅胖。

年端無別事,恰我愛清歡。

浣溪沙

最愛懨懨懶抱床,清享一日少奔狂,賭書消得潑茶香。

天地應然不負我,蒼黃反覆少思量。別來無恙舊時光。

(/ω\)懶死的日常……

——————————————————

回到阿婆主的問題上,我這樣歪門邪道的做法(強調一下我沒覺得自己是啥好範本(/ω\),但是趕腳理念可行),或許是一種非常簡單易達的捷徑,也或許是一種「入世方能出世」的過程。別附庸風雅,也別打油詩,平衡之間,也有難度。

循古法而容變通,個人主張,不以概全。

不過,至少希望這是一個好命題。


我也是非中文系學生,屬於好奇心特重那種,沒事時填填詞寫寫詩,接觸詩詞應該有六七個年頭了,高中看古龍小說就對裡邊的詩詞很感興趣,然後開始瞎寫,寫了幾個月打油詞才認識到詞是要依譜而填的,詩是有平仄格律的,於是開始默默走自學之路。

當初我是從認識韻開始的,然後開始開始學習詩詞的格律,這是比較枯燥的過程,所以要不斷的引誘好奇心去發問,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不能這樣,然後興趣才能起來。

跑題了,鹵煮說的是舊式詩詞,就是用古韻,用舊典,用雅詞的意思吧。

用韻這點我沒什麼好建議,因為我自己都喜歡用新韻,關於新韻和舊韻的爭議向來很大,但是我自己覺得寫出來的東西能理解,不拗口就行了,今人用舊韻但又不會讀舊韻,真是夠折磨自己的,想想普通話讀詩詞還是新韻的好。

一邊讀別人的詩詞,一邊學習格律,初步掌握格律後就會技癢,這時候一定要寫。寫什麼最簡單不過了,四時風物最基礎也最容易,不要怕你寫的不驚人,現在得練習運用基礎的辭彙。

可能使勁憋出一兩首卻很不滿意,因為經常詞窮,這個時候積累又回來了,讀,大量的讀古人的集子,我給你推薦一些,你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來。

初期:《千家詩》、《宋詞三百首》、《幼學瓊林》、《聲律啟蒙》、《山海經》、《龍文鞭影》、《笠翁對韻》等等,全是打基礎的,只有積累了這些才能理解別人詩詞里的意思,也只有積累了這些才能使自己在描述某事物時候不詞窮。

整完以上的,你能順順噹噹寫詩詞了,可還是會發現依然卻些什麼,我理解的是缺章法缺精琢。

章法,應該是寫的結構,怎麼開篇,怎麼鋪敘,怎麼結束,還有就是如何去敘事,抒情,引議等等。

精琢,應該是修改某些辭彙,用更合適的詞去替換,讓用所用的詞不顯僵硬,更有渾然天成的感覺。

中期:看各種名人的詩詞選集,不要看太偏的人,選名聲大的總不會錯。我自己沒系統的看過,都比較雜隨便推幾個《樂章詞》《小山詞》《花間集》、《六一詞》、《珠玉詞》、《稼軒長短句》、《東坡樂府》等等。

最後個階段,你已經能自如的寫了,到了心有想,話有言的時候就應該更深入的了解詩詞甚至是寫作,這時候我也沒到,只能說隨便寫寫,所以我也就隨便說說幾個意見。

1.挑自己喜歡的詩詞人集子,專註精讀,然後再試著寫自己的風格。

2.看一些詞話,詩話。

3.更系統的學習的詩詞流派,不同朝代的詩詞論著,名家關於音韻的一些著作,關於詩詞甚至文學美學的文章。

這一段遙遙無期,範圍也很廣,我自是沒能力說清楚,等鹵煮到了自然會有自己的想法的。

額,差不多就是這樣了,第一次打那麼多字,我自己有多少斤兩自己還是了解的,所以以上所言可能很多不當的地方,多包涵。


第一個問題:王力《古代漢語》四本好好讀下來,然後再讀讀他的《詩詞格律》。繼而買本《詞林正韻》,《平水韻》什麼的,就能蒙蒙身邊人了。

第二個問題:讀作品讀作品讀作品讀作品,這一環節可以參考紅樓夢香菱學詩的情節。然後就是讀詩話讀詩話讀詩話。還有個貫穿兩環節的部分——寫寫寫寫寫。


說一個速成法,可以從練習對聯入手,為增加趣(shi)味(yong)性,上聯可以選用古人律詩中頷聯,頸聯的上句,自己重新對出下句。

這樣一來可以熟悉近體詩的句式、用詞,練習平仄,二來你對的下句就是自(hua)己(jin)文(cheng)字(tie),以後說不定可(sheng)以(tun)用(huo)上(bo)了。

下面是我在微博和網友對著玩的一些,其中有兩句用在我(hu)的(pin)詩(cou)裡面了

(陳師道)想見杖藜臨過鳥,曾聞跨海乘飛鯨

(陳師道)可堪親老須三釜,但逐群鷗過五湖

(王安石)芳晨一笑真難值,永夜千愁豈易消

(王安石)拙於人合且天合,懶向繁華衰鬢華

(王安石)青山呈露新如染,彩筆描模栩似生

(杜甫)黃牛峽靜灘聲轉,白帝城高月影沉

(張謂)崢嶸洲上飛黃蝶,惶恐灘前起白鷗

(崔顥)武帝祠前雲欲散,滕王閣外月初明

(岑參)朝登劍閣雲隨馬,暮下巫山浪去舟

(岑參)巧能陌上驚楊柳,清似林中化杜鵑

(岑參)愁窺白髮羞微祿,懶誦黃庭浴晚風

(陶峴)鴉翻楓葉夕陽動,雁落沙洲蓼浦清

(高適)清楓江上秋天遠,金谷園中蝶夢深

(王維)漠漠水田飛白鷺,茫茫夕照起蒼鷹

(李乂)城出東郊回日御,星移北斗卜天機

(沈佺期)白狼河北音書斷,綠柳江南絲絮飛

(劉希夷)自惜妍華三五歲,難追逝水萬千年

(杜審言)上林苑裏花徒發,太液池前草自春

(杜審言)梅花落處疑殘雪,春水消時立斷橋

(張說)東沼初陽疑吐出,南園乳燕或飛來

(李衍)軒皇尚自親平寇,武帝方能遍拓疆

(李衍)前望隴山屯劍戟,東窺楚地偃兵戈

(長孫皇后)井上新桃偷面色,天邊曉月淡眉痕

(李忱)日月每從肩上過,乾坤盡放眼中來

(李世民)深悲黃鶴孤舟遠,徒羨紅蕖並蒂香

(李世民)雲峰衣結千重葉,秋浦心迴百疊波

(盧祖皋)天機袞袞山新瘦,國脈冥冥旗日新

(王安石)初學水仙騎赤鯉,遂將慧劍斬紅塵

(王安石)委質山林如許國,放舟湖海不憂天

(王安石)新霜浦漵綿綿白,晚照流霞熠熠紅

(王安石)空餘華構延風月,尚有殘荷蘊露華

(王安石)鼠搖岑寂聲隨起,雁唳清泠月伴飛

(陳師道)衰年此日長為客,旖夢他鄉已作灰

(陳師道)興來不假江山助,麥秀猶存社稷思

(陳師道)向來懷璧真成罪,此去思鱸不隱朝

(王安石)不與物違真道廣,每因花落最情深

(王安石)唱酬自有微之在,醒夢非關杜宇啼

(王安石)白傅林塘傳畫去,玄禽柳苑喚春回

(王安石)投老始知歡可惜,臨風更覺絮堪憐

(王安石)清明若睹蘭亭月,雅逸如瞻林下風。

(王安石)穿梅入柳曾莫逆,嘯雨吟風應展眉。

(陳師道)君寧平世輕三釜,燕自春風入萬家。

(陳師道)豈有文章妨要務,更無霧靄困蒼龍。

(陳師道)大府禮容寛懶慢,中郎氣象任逍遙。

登白帝城

三峽水庫蓄水到高水位時,白帝城已成平湖孤島,夔門雄姿也遠不如前。

平湖四面起青螺,巨舸如雲展眼過。

內祀君臣聯日月,東窺吳楚掩兵戈。

夔門險也非前度,神女情仍是舊歌。

人事風光多變幻,不如憐取此時波。

某會

聞知陌路尚逡巡,際會中樞旗日新。

白羽唯求長治策,紫微豈掃故飛塵。

西風草澤思多淺,北斗星空望未真。

欲試魚鮮烹不得,閑來自力釣江濱。


述(ye)而(gong)不(hao)作(long),信(zhi)而(shang)好(tan)古(bing)。

的人嚇到了,刪答案。

@賀金縷

建安未有律,誰賦白馬篇?

赤金非正色,歐冶鑄龍泉。

古韻無能誦,新章見便嫌;

求龍庭柱上,論戰紙行間。

禮莫春秋法,詩從唐宋遷;

磨磚豈作鏡,鑽木可生煙。

可笑二三子,坐道盡超玄;

斫輪糟粕里,學劍又三年。

——————————————————

無意刪了文字,補回:

燕落梅低,霞輕鶴遠,武陵不見重遊。笑野狐說法,白鶴封侯。道是多情易老,知何處,別有春秋。山椒晚,應煩杜若,似水東流。

扁舟。花藏葉底,但雨腳蛙聲,欲語還休。夢裡紅泥暖,綠蟻新浮。聽取寒山鍾遠,歸去後,覆水堪收。平生事,一一不悔,鐵畫銀鉤。

加個題目《憶吹簫-終南》


先把《平水韻》爛熟於心再說。


從一二年開始喜歡填詞,算是半路出家,然而還不習慣系統的學習。迄今自己填出來的東西有的屬於夢中偶的,有的就完全是胡拼亂湊湊。怎麼學好,詩詞就是格律韻,在能夠填空的基礎上再去創新。令人對平水韻和詞林正韻用起來可能不順手,就用中華新韻好了,基本都是普通話發音。然後就是各種鍊字遣詞造句了,怎麼學好我也不造,多看多讀總沒錯⊙▽⊙


推薦閱讀:

「飛龍在天,雲掩於斗」是什麼意思?
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跪求有才大神往下接成一首詩?
有哪些艷情的詩歌?
古詩詞講求平仄的道理是什麼?
有什麼詩詞導致了對歷史人物的誤解?

TAG:詩歌 | 古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