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內食品行業應如何推廣食品安全可追溯技術? 難點在哪?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吃得明白,更多食品安全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注重食品安全可追溯技術。

比如伊利稱可以實現「從牧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該追溯系統可在金典官網查詢到有機牧場、原奶檢驗、無菌生產、成品檢驗、認證查詢五大環節全過程。

我想了解如何才能更好的在國內的食品企業推廣可追溯技術?


題記:

  筆者曾開發過肉品溯源、農產品溯源、食品溯源等多個軟體,申請了數個專利,在該領域摸爬滾打9年了。以從業者的身份寫點東西,碼字很辛苦,請手下留情,輕點拍。

  如果把我寫的論文直接粘貼在這裡,估計大家都一閃而過。還是老老實實寫一篇科普文章吧——《食品溯源知多少?》,畢竟「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目錄:

1.什麼是可追溯?

2.為何要可追溯?

3.如何才能可追溯?

4.可追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5.國外的可追溯案例

6.國內的可追溯案例

7.如何在國內的食品企業推廣可追溯技術?

8.思考:可追溯一定能保證食品安全嗎?

內容:

1.什麼是可追溯?

  「可追溯」包括物流追蹤和追本溯源兩層含義。人們經常把追溯和溯源當成一回事,其實,企業在乎的是追蹤(貨物不要搞丟了),消費者在乎的是溯源(我買的到底安全不)。

通俗意識上講:可追溯是一種能讓你知道你買的這個產品的安全信息的方法,如果出現安全問題,您可以以此為憑據來投訴(具有法律效力哦),即「從農場到餐桌」(from farm to fork),買的放心,才能吃的安心。

  圖1 食品溯源示意圖

嚴格意義講:食品溯源(Food Traceability)是一種以信息為基礎的先行介入措施(Proactive Strategy),即在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過程中正確而完整地收集源頭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原產地、責任人、聯繫方式等。

2.為何要可追溯?

  在物流管理中,可追溯性可沿著產銷供應鏈追蹤貨品位置、狀況等資料,因此,在工業生產中,應用及其廣泛,例如汽車、手機、電腦、耗材等。

  在肉品管理中,我們所購買的肉品(豬肉、牛肉、羊肉),一般都經過「飼養-屠宰-加工-冷藏-配送-零售-餐桌」,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瘦肉精事件)。農業部的牲畜耳標,相當於給動物進行了「實名制」,這為肉品溯源打下了基礎,可在一定程度上監督肉類食品的安全問題。

儘管如此,食品溯源本身不能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但它有助於發現問題、查明原因、採取行政措施以及追究責任。

3.如何才能可追溯?

  簡言之:產品標識,信息採集,終端查詢

其實,真正難點在於「信息採集」,因為溯源要解決的就是消費者的「信任問題」,如果「信息採集」出了差錯,如何「取信於人」?

  常用的解決方法有:儘可能的採用「物聯網」,儘可能的實施「過程監控」,儘可能的做到「責任到人」。

  總之,通過無線通信技術、條形碼技術、RFID技術和人工輔助錄入等,完整記錄農產品生產過程(生產、加工、檢測、儲運、銷售)的安全信息,消費者可通過查詢機、網頁、簡訊或電話的方式獲取所購買產品的安全信息。

  圖2 食品溯源框架圖

4.可追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產品標識方法

  牲畜耳標(標牌)

  紙質檔案(票據管理)

  一維條形碼(EAN13,PLU)

  二維條形碼(QR、VC、DM)

  RFID標籤(低頻、高頻、超高頻)

  DNA檢測(DNA指紋技術)

  虹膜識別(大型動物個體鑒別)

  其他超微分析(同位素指紋分析、礦物元素指紋分析、有機成分分析、微生物菌群分析等)。

(2)信息採集方法

  搭建無線感測網,直接採集環#境信息。

  智能化的視頻監控,記錄田間信息

  RFID門禁系統,記錄操作員

  手機拍照,記錄田間記錄卡

  檢測報告電子化。

(3)終端查詢方法

  電話查詢

  網頁查詢

  手機二維碼識讀

  手機APP訂閱

  微信公眾號查詢

5.國外的可追溯案例

  美國:食品安全跟蹤與追溯,GS1編碼,GS1 | The Global Language of Business

  歐盟:牛畜體身份登記系統,TRACES - Trade Control and Expert System

  澳大利亞:國家牲畜標識計劃(NLIS)NLIS | Australia"s system for identification and traceability of livestock

  台灣地區: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系統 https://qrc.afa.gov.tw/(台灣∈中國)

  加拿大:國家農業和食品安全追溯系統(NAFTS)National Agriculture and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NAFTS)

  總結:本人在溫哥華UBC訪學一年,調研了多個農場、加工廠、批次商、超市等地,發現他們的追溯編碼也不是統一的,主要存在GS1、二維碼、PLU三種形式。在溫哥華要買菜,只能去各大超市或專賣店,蔬菜水果都是經過初級包裝的,包裝箱一般貼有GS1標籤,水果個體上貼有PLU標籤或二維碼標籤。PLU就是大家在進口水果上看到的4位或5位價格查詢編碼(Price look-up code),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收銀員在稱重水果時,快速結賬,間接解決了水果的溯源問題。

http://topsweet.ca/ (二維碼自動識別)

圖3 溫哥華的蔬菜水果標籤示例

6.國內的可追溯案例

  可以簡單分為「政府主導型」,「企業自建型」和「第三方認證型」。僅從國家層面上來講,就有農業部的牲畜耳標標識計劃,商務部的肉菜追溯系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更不要提各個省市的追溯系統了,總量不少於100個,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在此略舉一二,僅供參考。

國家食品(產品)安全追溯平台

  點評: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也就是你所購買產品後面貼有EAN13碼的「婆家」,屬於國字型大小單位,負責與GS1的對接。用戶數量較多,一般不提供個性化定製,更別提為你「量身打造」了。

超級碼,全球領先的防偽溯源O2O系統

  點評:杭州甲骨文出品,是由傳統的防偽系統升級而來的,由於「財大氣粗」,沒有什麼不可以做的。

首頁-中華優質安全食品網

  點評:JAAS出品,是從第三方檢測機構演化而來的,支持定製化開發,服務於各大高校和科研單位。從2002年開始涉足溯源,一點一滴,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重點解決「農產品溯源」中的難題。

7.如何在國內的食品企業推廣可追溯技術?

  @知乎用戶 已經回答了「在國內的食品企業推廣可追溯技術的三個難點」,基本上贊同。

  提問者更想要的是【如何在國內的食品企業推廣可追溯技術】

(1)對於大型食品企業,請在貴公司ERP或SAP設計時,提前考慮到產品溯源的需求。如能把溯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結合起來,將來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比如,萬一出現了「食品安全事件」,進行產品召回時,可最大程度降低損失,減少負面影響力。

(2)對於中小型食品企業,請務必重視「產品溯源」,最次的方法就是貼標籤,進行產品批次管理。可以加入國內的各大溯源系統,以方便管理。尤其當你的進貨源頭不固定時,一定要索取「履歷清單」(每批次貨的廠家、電話、經手人),否則一次「食品安全事故」,你就傾家蕩產了。

(3)對於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請儘可能銷售預包裝產品,利潤肯能是有的,關鍵在於執行。良好操作規範(GMP)告訴我們,養成一個操作習慣很難,但一旦養成了,就很難改正了。例如,在每一份產品裡面,放一張您的名片。

  總之,確切的說,食品溯源是成本,是必不可少的前期投入,相當於對你的產品購買了一份「責任保險」。至於是用二維碼溯源,還是App溯源,大同小異,交給碼農來操作吧。也許你一兩年看不到效果,當你真的用到它時,可能就是救命的稻草。

8.思考:可追溯一定能保證食品安全嗎?

  先問一個很幼稚的問題,你願意為「食品安全」付出多大的代價?

  底層群眾:「溫飽都解決不了,還談安全,吃不死人就是好的。」→農貿市場

  中產階級:「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只要安全,願意付雙倍的價錢。」→大超市

  XX階層:「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特供或進口的東西最好。」→XX專櫃(避免廣告嫌疑,隱去名稱)

  這下,你明白了吧,【食品安全是相對而言的】,追求極致的安全,就需要付出極致的價錢。大超市和專賣店,監管起來,相對而言是比較容易的,因為他們「輸不起」,投入那麼多,不敢「冒險做缺德事」。

可追溯理念】,是商人從「責任轉移和降低風險」的角度發展起來的。可追溯技術,有助於提高食品安全,但絕不能一攬子解決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大閘蟹洗澡的故事,你該知道吧?(此處略去1000字)。如果你問我,中國的食品安全何時才能解決?我的答案是:在於您的選擇,當你、我、他,包括最底層的公民,都能對【陌生人】保持誠信,那時,中國的食品安全也就OK了


謝邀?

好吧 這個問題擺在這兒很久了,一直不敢答,因為以我一個本科生淺薄的知識是很難回答這種宏觀的問題的。

依舊按照順序來解決下面三個問題:

1.什麼是可追溯技術?

2.食品行業為什麼要推廣可追溯技術?

3.推廣難點在哪兒及如何做才最好?

1.什麼是可追溯技術?

萬能的度娘告訴我們:

「可追溯」是一種還原產品生產全過程和應用歷史軌跡、以及發生場所、銷售渠道的能力,以發現食品鏈的最終端。

說得簡單一點:可追溯技術是一種能讓你知道你買的這個產品,生產、運輸、銷售等一系列生產活動發生的時間、地點等必要信息,發現安全或質量問題時可以實現追蹤到具體批次、具體責任人的技術,可追溯技術是幾種技術的綜合:條形碼技術,二維碼技術,資料庫技術等等。

2.食品行業為什麼要推廣可追溯技術?

食品行業中運用可追溯技術最早的應用的地方應該是肉食品安全管理,因為生鮮冷凍肉是一個需要嚴格控制的食品,從「繁殖-飼養-屠宰-加工-冷凍-配送-零售-餐桌」全程過程中都有很多較難控制的因素,應用可追溯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和監督肉類食品的安全問題。

其實要在書面上來認真將可追溯技術的好處:

(1)完善了對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一系列活動的監督,能有效提高其產品質量安全

(2)使消費者通過網路或其他終端可以獲知食品的生產過程,加強消費者的消費信息和對品牌認知

(3)對內完成可追溯體系,出現批次質量問題更容易發現問題根源,解決問題。

(4)對每個環節進行監管,較容易確定安全事故或產品安全問題責任人

3.推廣難點在哪兒及如何做才最好?

既然可追溯技術這麼好,幹嘛沒有多少人用呢?

因為這個技術的推廣和實現有很多難點:

(1)貴。

這個技術太貴了,對於一般小企業,拿那麼多錢去買設備,建網站、投人力物力…………

算了 還是洗洗睡吧,你看也就伊利的「金典牛奶」這種高端牛奶產品幹了這個事兒。

(當然很多企業內部也有可追溯體系,只是不對公眾開放,屬於企業生產內檢環節)

(2)回報小。

為啥說回報小?

你知道可追溯技術么?

你就算知道,你真的會去查嗎?

可追溯技術並不能為你的產品加分很多,那我不如多砸一點錢在廣告宣傳上。

在現實生活中會用二維碼、條形碼去獲取商品信息的人還是很少的,普通大眾沒辦法享受到,回報自然就小。

(3)行業。

中國的食品行業的確自動化程度很低,很多產品線還需要人工的參與,人才、設備、行業競爭環境很多因素綜合在一起,的確是很難保證這個行業里都流行起來做可追溯技術的。

不說了,說多都是淚。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可追溯技術在未來會逐漸被大家所熟知,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會考慮採用可追溯技術。

如何改進可追溯技術?

(1)手機app終端

(2)追溯體系細分到單個責任人

(3)追溯體系的質量問題反饋體系

(4)透明工廠在線化

上面說了太多,改進點就不細說了。

以後我再也不回答這種問題了。


本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畢業課題為奶源基地可追溯體系的結構設計。前面@初夏之菡已經從最簡單直白的方式解釋了。我從體系設計的角度出發解答一下。

這個問題可分為兩個主要角度,生產者和消費者。先說消費者。首先,消費者從追溯角度判斷一個食品的安全性不僅僅會根據簡單的日期,即使給出完整的生產環節時間信息,大部分消費者對這一塊的知識是空白的。這裡很重要,然後,知道消費者想要的就是安全。

下面可以從生產者角度出發了,根據上文,作為生產者,首先需要對整個生產過程有足夠的了解,因為消費者知識的空白,生產者需要對信息進行整理。在下來,就是具體過程了,追溯體系最大的作用其實是監控,以牛奶為例,生產者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會對質量和安全造成影響,以及造成何種影響,如果控制,一一列舉,再採用有效的方法進行信息記錄,比如飼料,飼料有多少種類,含有哪些營養物質,對牛奶有何影響,是會增加牛奶中蛋白含量還是脂肪含量,如果產品中出現相關問題,那麼就很容易找到與此相關的生產信息並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

但如果作為規模生產來講的話,最好是有一個成型的可追溯體系運作,一是節約成本,二來,節約時間。這完整的可追溯體系不僅包含整個生產環節和消費環節的信息記錄,比如,飼料生產產家的信息,飼料營養成分,包裝和儲存信息,以及飼料使用的信息等等,具體到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誰經手做了什麼處理,加了多少飼料,什麼時間加的,誰加的,這個人身份證號,手機號多少等,按照同樣的標準,即每一步生產的完整過程進行無縫銜接和紀錄,當然體系還包括對這些信息的處理,可以讓產家自己進行監控。

當然對於這些信息是不可能完全對外公布的,再不涉及公司機密的情況下,公布其中部分信息,消費者可根據追溯碼進行查詢。涉及到機密的信息,生產商會設置一定許可權,比如對於車間管理者,工廠管理者,企業管理者,政府等,不同許可權可以查詢到不同等級的信息。

再到最後的推廣,難點應該在於成本過高,首先,整個大體系的運作就是一項相當大的成本,由實施可追溯體系造成的工作效率降低就很明顯,要嚴格執行的話每個環節都會一定程度地影響到工作效率,但這是體系真實有效的保證,其次,這麼多數據的處理和儲存是需要建立資料庫的,那麼圍繞資料庫的維護又是一項非常大的固定開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硬體條件不允許,比如目前仍有很多奶牛是通過散戶圈養的,那麼對於這些散戶來講,完整記錄這些生產和飼養信息就是不可能的。如果要加強推廣的話,除了政府鼓勵之外最重要的是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光想吃安全食品很簡單,難於我們對不安全食品的抵制,如果你買到假產品,你可能會扔掉,到目前,據大部分人還只是停留在這個階段,如果我們都主動舉報這些不良廠商,逼迫他們要為自己的生產負責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項推動行為。

關於可追溯體系,作者個人觀點就是,沒有消費者會蠢到只相信幾個數字來判斷食品安全,所以,除了收集到這些信息之外,需把處理之後的信息對消費者進行普及。對於大規模生產來講,一個完整的體系對於自己生產的監控也好,或是對消費者更負責也好都是有利的,但可追溯體系的設計需要長時間,高專業強度的人士,輔以適當的現場調查才能投入實施,更多問題可以給我留言,先到這裡。


目前來說中國的食品追溯體系對於企業來說一般都是內部管理體系,而不是一種行業管理通用模式,也不是政府監管的硬性要求。也就是說,如果單單針對某一家企業來說,必須其生產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才會使用追溯管理體系。


看了上面各位的回答,也說一下自己的粗淺看法。

首先,安全追溯的設計到最終落實的確存在前面各位朋友說的各種問題和困難。

其次,就目前已經建立的一些比較成熟的安全追溯體系來看,的確可以做到從產品到原料。

但問題也來了,這個原料到那個層次。就乳品企業的生鮮乳來說,只能到儲奶罐,因為一個儲奶罐要好多車奶才能裝完,一個奶車要好多頭牛才能裝滿,想追溯到牛,這個難度可想而知;就生鮮肉企業來說,白條還可以做到全程追溯,但分割肉就非常困難,因為流水線分割,很難再界定那塊肉是哪個白條上的了。

所以呢,安全追溯固然不好做,但也不是做不好。只是要追溯的什麼程度的問題。當然各種監管和糊弄事兒的就不在這個討論範圍內了。


即使有世界最尖端的可溯源技術也一樣無法保證食品安全,因為國內整個行業生態圈都很爛。


即使是像金典這樣的企業實行的「從牧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也只是消費者通過產品追溯到牛奶的生產環節,但是如果產品出現問題,企業也不可能追溯到消費者各人,所以這種追溯技術本質上是很難推廣的。


又有了可以裝逼卸腰的機會了呢。

食品追溯體系是我個人最近特別關注的一個東西。對這事兒也有很多的思考。雖然作為一個萌萌的小學生我覺得大都不靠譜。但是總比某些隨手百度的要強一些吧我覺得。&<( ̄ˇ ̄)/

首先談談可追溯體系這個東西。其實可以類比快遞啊。有個單號,每過一個步驟,掃一下碼。甭管什麼彩碼二維碼條碼,反正是個騎兵。這樣你吃到東西的時候一掃碼,就知道這個東西從原料產地到誰收的原料,誰加工誰生產誰包裝誰運輸誰售賣都可以找得到。甚至將來發展了,到每一步的時候產品的狀態和各方面詳細數據都能查得到。

聽上去很美對不對。

看上去很美對不對。

大勢所趨對不對。

不 可 靠

我來談談為什麼。

先從腐敗變質這事兒說起吧。拿金典這事兒舉例。我今天買了一盒金典,是壞的。然後我很生氣,上伊利官網來查這盒奶的十八輩祖宗。甚至查得到奶牛他媽在牧場的昵稱。可是腐壞這種事吧,其實你也不知道他是在那個步驟出的問題。是滅菌的問題呢,還是罐裝的問題呢,還是運輸過程中溫度高了呢還是什麼問題呢,你查不出來。

當然,從這事兒上來說可追溯其實還是有一定意義的。比如說有一批牛奶,抗生素超標了,或者有一群小孩喝了之後病了死了了。查出來是這批奶有問題。然後追溯到批次,知道這一批奶都運到哪裡。然後緊急下架,撤回。可是呢。已經喝了的,是沒有辦法的。而且講真,對於消費者而言,你的奶出了問題,那麼單批次召回,和全部下架是沒有區別的。因為大家短時間內都不會再買了。

所以從質量這事兒上來講,可追溯體系有什麼問題呢?

第一,即使有追溯監控,我們也很難準確了解到具體是哪一個步驟出了問題。我只能講,這或許是個不錯的開端。就好像發現電磁學的時候那樣,一個新生兒,誰知道將來會成長成什麼樣呢。

第二,我朝的食品行業而言,沒有良好的市場檢測機制與之相配合。也就是說即使某一批食品是有問題的,大多數情況下,也都是在爆發出嚴重的問題的時候,才會啟用所謂的追溯。而不是在一進入市場,做一個檢測發現有問題馬上追溯。

第三,就是消費者認知或者說素質了。舉個栗子,今天我買了一盒奶,口味不太好,可能我會做的事情是把它丟到垃圾桶,而不是想到去做一系列複雜的退換索賠反饋。畢竟一盒奶,三塊錢的事,其實不值得我去做這件事。哪怕我知道可能有更多的這批次的奶是有問題的。

好嘛。所以有人要問了。那為什麼我們不在每個環節來進行檢測呢。

也就是接下來要談的,成本問題咯。拜託,很貴的嘛。

可追溯體系這一套設備貴不貴我們先不談。我們還是來談一箱金典牛奶。對整箱的可追溯,意義不大吧。我是說,我們只有追溯到具體每一盒,才是最好的吧。這一點我覺得大家是可以達成共識的。那麼金典牛奶的年產量是多少呢?大概五十萬噸。我不是很清楚金典的貨架期(保質期)是多久,也不重要懶得查,我們當它是半年好了。那麼對於金典牛奶來講,它的資料庫就要同時存儲二十五萬噸的金典的數據。一盒奶好像是。。半斤?那麼需要存儲十億盒奶的數據。這還僅僅是金典這一種。如果這個數據只是簡單的像快遞那樣到了哪到了哪負責人是誰聯繫方式是什麼,倒還好說。可是拜託,你們講的,要有各種數據的嘛。

好嘛,我們再來談談各種數據的採集。就檢測這事兒而言,國內絕大多數食品公司是沒有檢測能力的。不單是資格這事兒。還有各種昂貴的儀器什麼的原因。所以要做檢測你得去找檢測中心,去花錢找人來做嘛。花多少錢呢?一批產品小一萬吧。反正起碼要幾千塊。這只是產品剛生產出來要做的檢測。然後呢,大家要求要跟進檢測了。為了滿足大家跟進檢測的需求,我們暫且假設在每個環節之前我們都有一個牛逼加五星的檢測機構在旁邊,做幾項相對簡單的檢測。哦,好,一批產品過一個環節,小一千塊又搭進去了。如果我們細化到每次一貯運,想想要搭上的成本是多少。

所以說,從成本這角度來講吧

首先資料庫這是個巨大的問題。如果非要強行可追溯,那麼就是要求市場必須淘汰小企業,然後呢?壟斷?不知道。我不懂經濟。要求國家來做?哈。。我不多說。

其次呢,就是檢測成本的問題了。要求他們免費做檢測么?拜託,做檢測也是有成本的好嘛。而且根本沒有那麼多檢測中心,他們也忙不過來啊。

然後就是產生了巨大的,沒有什麼效益的成本。於是我們吃的一切都變貴了。美伢你還真是任性誒。

其實大家應該還能想得到一個問題。假設上面的都OK,好嘛,我們每一步都有免費的檢測,出了問題的怎麼辦?肯定不能繼續流通嘛對不對。那麼問題來了。檢測都是抽樣的。所以這個時候你是放棄這一批,還是查查這次到底有多少出了問題呢?

我覺得大多數人都覺得要查查吧。可是我們知道,食品這玩意,在生產、貯運的每個環節都可能突然出問題。萬一你抽樣的那個產品剛好在上一個車裡面因為旁邊小伙抽了一根煙溫度過熱壞了呢?這種事情誰都說不清啊。

好嘛我們暫且放過金典牛奶,我們再看看蔬菜。其實我們接觸的最多的食品應該是菜市場買的菜了吧。

那麼對蔬菜這東西來講,我們追溯每一車呢,還是每一筐呢,或者具體到每一個?很難選擇嘛。不過想想,在每個種菜的田裡棚里都設置可追溯也不靠譜,先放過這些吧?好,所以可追溯體系目前沒有辦法對農產品進行可靠的直觀的追溯。

那麼大家想一想,油條呢?饅頭呢?

其實到最後,我們追溯的僅僅是食品工業加工的產品啊。

可是大家關心的食品問題是什麼?是地溝油啊,毒饅頭啊,街上買雞腿吃死孩子啊。

所以大家推崇的可追溯體系,能真正的解決多少食品問題呢?

最後談談法律好了。

其實不想談。畢竟我朝法律恩。我怕會不友善。畢竟碼了這麼多字也挺辛苦的。

可追溯體系首先它的源頭是食品企業打上的最初的那個碼。記錄了產品的大部分的信息,包括原材料產地,產品各種數據,營養價值表什麼的。然後在掃碼的過程中判定這一系列信息是否符合安全標準。

所以問題來了。

我作為一個食品公司,為什麼要把不合標準的碼貼到我的產品上面去?誰能管我?

我作為一個可追溯體系的建立機構,誰給我資格?這個資格如果國家不承認,我能不能去騙消費者?就好像什麼綠色安全無污染這樣的胡話一樣。

誰能保證可追溯機構不像現在的有機認證機構一樣亂有錢就能買到資格和認證?

你告訴我說國家監管,怎麼管?用什麼管?

我們談可追溯談了這麼些年,其實根本都是在說空話。問題列出了一大堆,解決措施卻根本給不出。食品可追溯體系好不好?

當然好。可是,有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一直在困惑我:追溯過程中產生了問題,處理不處理?如果處理了,給消費者的都是合格達標的產品,消費者為什麼一定要知道它是哪裡,怎麼,什麼時間,誰生產的。為什麼一定要追溯呢。花這麼多的成本,只是讓消費者了解農民伯伯種田辛苦么。那麼。。如果不處理?

食品追溯這個事兒吧,看上去很美,困難重重。

如果一定要建,它跟食品全面監管體系誰更容易一些?

二十年的時間,已經杯弓蛇影的消費者能不能完全的信任這樣的追溯體系?

一切都是個謎。

反正對我而言,在我有娃之前,我對這個東西的態度一定是:只關注,不看好。


當消費者信任你的追溯是真實有效的時候,當你不因為利益作假的時候。

這應該是兩個充要條件。


難點在老百姓吃不起。


1什麼是可追溯?

可追溯包括物流追蹤和追本溯源兩層含義。人們經常把追溯和溯源當成一回事,其實,企業在乎的是追蹤(貨物運到哪了,別丟了),消費者在乎的是溯源(我買的到底安全不安全)

簡單來說,就是能夠連接生產、檢驗、監管和消費各個環節,讓消費者了解符合衛生安全的生產和流通過程,提高消費者的放心程度。

2為什麼要可追溯?

(1)完善了對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一系列活動的監督,能有效提高其產品質量安全

(2)使消費者通過網路或其他終端可以獲知食品的生產過程,加強消費者的消費信息和對品牌認知

(3)對內完成可追溯體系,出現批次質量問題更容易發現問題根源,解決問題。

(4)對每個環節進行監管,較容易確定安全事故或產品安全問題責任人

3可追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產品標識方法

  • 牲畜耳標(標牌)

  • 紙質檔案(票據管理)

  • 一維條形碼(EAN13、PLU)

  • 二維條形碼(QR、VC、DM)

  • RFID標籤(低頻、高頻、超高頻)

  • DNA檢測(DNA指紋技術)

  • 虹膜識別(大型動物個體鑒別)

  • 其他超微分析(同位素指紋分析、礦物元素指紋分析、有機成分分析、微生物菌群分析等)

(2)信息採集方法

  • 搭建無線感測網,直接採集環境信息

  • 智能化的視頻監控,記錄田間信息

  • RFID門禁系統,記錄操作員

  • 手機拍照,記錄田間記錄卡

  • 檢測報告電子化

(3)終端查詢方法

  • 電話查詢

  • 網頁查詢

  • 手機二維碼識別

  • 手機APP訂閱

  • 微信公眾號查詢

4國內的可追溯

國內的可追溯分別以政府主導、企業自建、第三方認證這三種形式為主。

其中,政府主導的有農業部的牲畜耳標標識計劃、商務部的肉菜追溯系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以及各個省市的追溯系統等。

5國外的可追溯

  • 美國:食品安全跟蹤與追溯。GSI編碼

  • 歐盟:牛畜體身份登記系統,TRACES

  • 澳大利亞:國家牲畜標識計劃,NLIS

  • 台灣地區: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系統

  • 加拿大:國家農業和食品安全追溯系統,NAFTS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曾經參加過某三線旅遊城市的市食藥局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平台建設,負責硬體方面,平台的食品監督主要對象是各大飯店食堂,食品追溯技術上並沒有什麼難點,困難來自於人與錢。

首先整個食藥局人手不夠,並且沒啥權利(跟公檢法相比),大部分都是混日子的,所以推行上感覺很困難,技術論證測試多次,伺服器軟體準備齊全了,但是沒法落地,後續財政撥款申請不下來,讓飯店掏錢飯店也不幹啊,並且還得增加其他成本(網路改造,還得有負責維護使用的額外的人),結果就是最後不了了之,財政花了好幾百萬就做了幾次測試,納稅人的錢啊

這差不多是目前現狀吧,大家都得過且過,項目自然干不下去,現在的領導層年齡大了只求穩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什麼監管平台追溯系統的,管他們屁事哎


建立追溯是大勢所趨,消費者買單時肯定的,關鍵是追溯系統為消費者帶來價值,如何做到消費者買單,

如何改進可追溯技術?

(1)手機app終端

(2)追溯體系細分到單個責任人

(3)追溯體系的質量問題反饋體系

(4)透明工廠在線化

這四點講的很好,

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多維彩碼追溯系統,基本的思路就是這樣的


一盒雞蛋產自哪個養殖基地的哪個雞舍?雞舍溫度、濕度等指標如何?一個海參」自稱「它漂洋過海來到你的餐桌,那你如何知道它說的不是謊話?

今年阿里健康在非葯追溯領域(特別是食品領域)做了一些市場嘗試,能被消費者直接感知的有某品牌的雞蛋,北歐的海參(選在在盒馬鮮生實體店首發)等等。

目前,阿里健康的追溯業務正在向跨境追溯發展,涉獵的領域除了食品、酒類、生鮮、滋補保健品等,還有農牧產品、快消品等。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由阿里健康開發的第三方追溯平台的「前世今生」,這是一個略sad的故事。戳戳

阿里健康副總裁王培宇:葯監網系統將停止更新,第三方追溯平台接棒

兩個月後的的3月份,阿里健康自建的第三方追溯平台與正大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消費者買到正大雞蛋後,只需用手機掃描雞蛋包裝上的二維碼,雞蛋源頭信息一目了然,該場景預計年中實現。

該溯源技術來自阿里健康的「碼上放心」平台。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4500家藥品企業入駐「碼上放心」平台,包括強生、康恩貝在內的藥品生產企業近1900家。此次與正大的合作,是阿里健康在非藥品追溯領域的重要一步,標誌「碼上放心」正式擴展至食品領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日漸提升。如何通過更加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手段保證食品安全也成為企業重點考慮的問題。在這種大環境下,阿里健康同正大集團的戰略合作水到渠成。

「阿里健康擁有專業的產品追溯經驗和技術,同時背靠阿里集團的電商平台和數億用戶,是互聯網健康行業中的先行者。」正大集團北京總部可持續發展部總裁王愛竹說,正大集團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新手段和阿里健康擁有的強大數據平台,實現強強聯手,這是正大集團選擇攜手阿里健康的重要原因。

在商家看來,做食品可追溯體系,成本肯定有增加,但是相信隨著消費者對正大集團的認知,這個成本是可以消化的。

事實上,阿里健康是在利用追溯碼作為紐帶將食品企業和消費者連接起來,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新零售的一個重要通路。追溯碼一邊幫助消費者選擇安全、優質的食品,另一邊則幫助企業接觸、精準運營和擴大會員用戶。

在消費不斷升級的當下,如何讓消費者放心「買買買」成為眾多商家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8月23日,來自冰島海域的特產海參入駐「碼上放心」平台,這是阿里健康追溯平台開啟的首次跨境食品追溯合作。

活動現場,每盒冰島海參上均有「碼上放心」二維碼,消費者只需用阿里健康、手機淘寶、天貓或支付寶APP掃碼,便可看到海參打撈海域、生產日期、口岸、檢驗檢疫單號、報關單號、檢驗報告等一系列信息。

「碼上放心「追溯系統核心技術是「一物一碼」,能夠對物品的最小包裝發放唯一的「身份證」,可以進行全程跟蹤。阿里健康希望通過追溯平台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真偽鑒別、產品溯源的工具。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一個追溯建設的基礎服務。同時更希望通過這個追溯平台能夠搭建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樑,使生產優質產品的優秀企業能夠為消費者所了解,也讓消費者能夠更方便地找到優質、健康、安全的食品或者藥品。」

那麼,如何在技術上保證追溯信息的真實準確呢?——商家從原產地直接採購,並採集由源頭產地政府提供的合規捕撈和檢測報告信息,同時對產品的進口流通過程中的重要節點進行追溯記錄,以確保產品產地真實。此外,為防止不法商家在流通環節偽造追溯碼,阿里健康同時結合明暗碼、防偽碼等技術,將信息存放於高安全性的雲端,以確保追溯信息的安全、真實。

推動食品藥品加入追溯體系一直是中國政府致力的方向,這在今年年初商務部、食葯監總局等七部委發布的關於推進重要產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便可一窺端倪。同時,知名日化品、家紡、首飾等品牌頻遭假貨滋擾,也促使其尋求加入追溯體系以阻擊假貨、重塑消費者對於品牌的信任。


利益相關:追溯行業+首答

追溯最早從汽車行業開始,起源於汽車行業的召回制度,整車因為一個零部件的問題而產生召回,費用不可能由整車廠來承擔,當問題確認到某個零部件時,零部件廠家需要提供相關批次部件的生產和檢測信息,這樣可以將問題範圍(或者說損失)減到最小。所以這樣的追溯都是利益來驅動的。

其次是藥品行業,這是和生命密切相關的行業,所以在國家部門的推動下,也實行了批次甚至到單品的追溯, 國家要對此進行監管。到目前為止,獸葯都已經納入監管(去年獸葯做追溯,國家是有補貼的。)

然後是我們熟知的奶粉,自從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大量奶粉企業也上了追溯系統。

最後到我們討論的食品肉類追溯體系,這個說實話,沒有利益驅動和國家強制,能夠起到的效果是有限的。

1.
生產企業沒有動力。沒有利益驅動(打上條碼或者RFID標籤的肉比不打的明顯會貴,追溯的投入不能夠產生直接或者間接的效益)

2.
流通的各個環節遠比汽車、奶粉等複雜。一環缺失,整個體系就會破裂。而目前在食品肉類行業,沒有自動化,追溯系統運行起來全部都是信息流,就採集部分而言,要是不能夠自動化,得增加多少勞動成本。

3.
最關鍵的一點是,消費者憑什麼要信任追溯系統的數據?例如奶粉企業連三聚氰胺都很摻加,何況是一個系統的數據,後台動動手,分分鐘就改了。如果這點不能夠解決,跟上面知友說的一樣,都是噱頭。


現有追溯技術有不足之處?

食品提高售價,或者降低稅率,消費者正確的理解追溯制度,會讓他執行得更好。


沒錢。

散戶。

商品成本上升,價格漲了,而利潤低。

消費者沒有需求。這是最重要的


作為食品安全質量追溯從業人員給出一個見解:一、減輕企業負擔;1、人力、物力、財力的負擔;2、減輕消費者負擔,省去APP的下載;3、真實性的保證。


政府提出的食品安全可追溯技術並沒有得到大範圍的消費者認可,同時在實際執行中也有很多困難,可能在合作社、大戶、土地集中流轉後會有更好的條件和基礎實行相關技術,鋪設可追溯技術所需的相關軟硬體。

商家的食品安全可追溯技術自成體系,一家一套,沒有形成大範圍推廣和認可,應該說全憑自覺。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可追溯更多的態度是不信,不接受(貴),沒用,不當回事兒,尚處於需要長期普及食品安全的階段。


有商品代號和Batch號已經算可追溯了吧,再多不過是營銷。放個二維碼有多少人查,不過好看加三分錢。


推薦閱讀:

目前國內品牌的嬰幼兒奶粉質量現狀是什麼?
為什麼進口牛奶反而比國產牛奶便宜,而且口味不同,感覺國外的奶普遍比國內的淡,全脂也是淡,國內較重?
為什麼進口牛肉比國內的還便宜?
電飯煲蒸出的水蒸氣含有氯氣么?
近幾年出了好幾種酸奶,能常溫保存好幾個月,莫斯利安,蒙牛甄選,安慕希等,其中哪個比較好?

TAG: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