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和林沖關係好還是和武松關係好?
知乎上關於林沖的回答,很多都愛拿吳閑雲的陰謀論來說事,這個問題下幾乎沒有,這就好一起討論了。不過我和大家的意見不一樣,雖然原文中對於魯智深和武松的交往細節,幾乎沒有;更別提前文中魯林二人的大量互動。我還是覺得,到三人聚在一起後,魯武二人的關係,應該會好於魯林。魯智深是全書中少有的能討人喜歡的主要角色(這個看看水滸下其他高關注問題就知道,不招人煩就很難得了...),他的優點很多,然而一個詞就可以概括他了——爽利!他在和李忠、史進喝酒,聽到有人哭就一刻都不能忍,煩,真煩,要摔了碗碟才能泄憤;止住哭聲還不夠,知道了對方遇到不平之事,心裡就煩躁,與自己毫不相關,可就要管,不管心裡不爽利!攬了事兒還不爽利,必須要給錢,一給就是身上所有現金,還要問史進借了十兩,一共十五兩給了父女,李忠摸出二兩,直被他丟了回去:
魯提轄看了見少,便道:「也是個不爽利的人。」
武松道:「好兄弟!」便去身邊取五兩來銀子,道:「鄆哥,你把去與老爹做盤纏,跟我來說話。」鄆哥自心裡想道:「這五兩銀子,如何不盤纏得三五個月?便陪侍他吃官司也不妨。」
——第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郎設祭》
五兩銀子夠生活三到五個月,十五兩是兩個人一年的花費啊!(也有可能是一個人,我不太確定這句話所指對象,歡迎高手指教)你現在還覺得李忠摳門嗎,是魯智深太爽利了啊!
此外,還有其他眾多例子,我不一一列舉了,我只是想說明,魯智深是個極其爽利的人。這麼爽利的人交朋友也簡單:必然要同樣爽利!上文中雖然李忠已經儘力了,魯智深一旦認為不爽利,直接丟回銀子,不會給什麼面子。那麼林沖和武松又是什麼樣的人呢?關於林沖是個什麼樣的人,知乎上有評價他的問題,大家可以前往了解。我不想爭辯他究竟是心細還是真蠢,我覺得,在魯智深這裡,他應該是不夠爽利的。他們剛認識時,智深對林沖沒有特別的感覺,是林沖主動來結拜的:林沖娘子被調戲的部分很多人都評論過,我只提魯林二人態度對比:智深問道:「那軍官是誰?」眾人道:「這官人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武師,名喚林沖。」智深道:「何不就請來廝教。」那林教頭便跳入牆來,兩個就槐樹下相見了,一同坐地。林教頭便問道:「師兄何處人氏?法諱喚做甚麼?」智深道:「洒家是關西魯達的便是。只為殺的人多,情願為僧,年幼時也曾到東京,認得令尊林提轄。」林沖大喜,就當結義智深為兄。
林沖道:「原來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婦,時間無禮。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廝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智深道:「你卻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鳥?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禪杖了去。」
我不評價,大家自己感受下智深給林沖的爽利度打多少分。
分別時,智深跟林沖約好明日再見,那林沖呢:
且說林沖連日悶悶不已,懶上街去。
完全不管和智深的約定,然後陸虞侯一來就跟著吃茶去了......這次智深會給多少分呢?以及,我也不喜歡這段,又顧慮多不動手,這麼多天過去了又不願意釋懷,真不爽快。
後面的細節還有很多,我不舉例了,直接進入魯林二人分別時。林沖被公人威脅生命時,智深出手救了林沖:林沖見說,淚如雨下,便道:「上下,我與你二位往日無仇,近日無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跳出一個胖大和尚來,喝道:「洒家在林子里聽你多時!」
林沖的表現......以及魯智深觀看了整個過程.......救人是一回事,心裏面給爽力度打分就......唉......
一直到最後分手前還有細節,不舉那麼多了。那武松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武松的個人篇章和魯智深沒有交集,但都很有名,大家耳熟能詳。得知哥哥死時沉著冷靜,報仇血恨時當機立斷;林沖每天待在陸虞侯家門口苦等,武松每個環節該找哪個證人都一清二楚;林沖淚如雨下,武松把四個人全部撂翻了......樣例太多,舉不過來了。但是,從目前的舉例中已經可以看出性格,論爽利度,高下立判!林沖一開始對魯智深就沒有什麼吸引力,日後還連連扣分,很快就分離了;而相比下魯武二人長期共事,且性格很對味,魯智深關係和誰更好,您覺得呢?我覺得,是武松。後來宋江在宴會上唱《滿江紅》,透漏出招安的意圖,武松立刻跳出來表示不滿,然後才是李逵。宋江處置了李逵,來找武松談話,魯智深為武松說話: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魯智深便道:「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姦邪,蒙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並沒有見到林沖的影子啊,因為只有爽利的人才憋不住嘛。以及魯武的關係,是真的好。
最後三個人死在了同一個地方,魯智深圓寂的那一晚,陪在身邊的,是武松:
你要還說魯智深和林沖更要好,我不認同。故事的最後,武松殘廢了,卻還在照顧著林沖:且說魯智深自與武松在寺中一處歇馬聽候。看見城外江山秀麗,景物非常,心中歡喜。是夜,月白風清,水天共碧。二人正在僧房裡睡。
林衝風癱,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視。後半載而亡。
從我之前的性格分析,看到這個結局,是不是一點都不意外?他們的性格,從來都沒變過啊。
三個人的緣分,從生到死,一直都在,誰和誰的關係更好,他們都是好兄弟啊。---------------------------------------------------問題基本回答完了,我再說一點。每每有人拿魯智深和林沖相遇的問候後再無交流,作為魯智深被林沖傷害的證明......都給你說了這麼半天爽利了,這些事在魯智深心裡,算個屁呀!這樣說,真的太侮辱魯智深的爽利了。兩人交流少,一是之後三人筆墨本身就少,二是魯武性格更對味,誰說就厭煩了林沖呢。還有說林沖賣兄弟的人,我們看的是同一本書嗎:薛霸道:「我聽得大相國寺菜園廨宇里新來了個僧人,喚做魯智深,想來必是他。
人家已經知道魯智深的底細了,還用林沖賣嗎?沒讀過原文的朋友,你們自己對比下,這是之後的段落:
兩個公人道:「好個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樹。」林沖道:「這個直得甚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
我看到那麼多人拿上面這句話說事,後來才知道這又是吳閑雲的論據。唉,讀吳閑雲之前,請一定先好好讀原文,對他解讀的任何一本書都是。
本想簡單回答下,一不小心說了這麼多,以上都是我的一家之言,歡迎交流,希望對你有幫助。謝邀。先答題,我覺得從原著里看不出誰跟誰關係好。如果說經常在一起就算關係好的話,那肯定是魯武二人。但按照原著的描寫,這兩人更多算是同事,或者叫搭檔。至於他們有沒有朋友乃至兄弟的關係,書里沒說。當然靠腦補的話,兩人關係應該不錯,從二龍山就一起聚義了,後來又是梁山的步軍頭領,最終還在杭州六和塔下一起終老,這已經是官配的待遇了。至於說跟林沖,兩人是結拜兄弟,這是水滸世界中最親密的關係了,堪比親生兄弟。而跟武松並沒有結拜,當然民間傳說里有說法說魯智深是武松的師父,這YY的就沒邊了。所以從書里寫出來的情節看,跟林沖是結拜兄弟,跟武松是同事搭檔。至於沒寫出來的,最後梁山一百單八將都兄弟一家了,無分彼此厚薄。另外真正想說的,是排名第一的那個答案,也就是下面這篇博客。前半截沒什麼問題,後半截就是胡扯了。
如果林沖了解武松的手段,就知道自己在智商方面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但林沖完全不知。而最可怕的愚笨就是,自以為十分聰明。
林衝殺死陸虞侯三人後,沒逃多久,到一間屋裡歇腳,搶人家的酒喝,結果自己喝高了,醉倒在雪地里。要不是人家捆了他,搞不好就凍死了。人家捆了他之後,要不是剛好被柴進撞見,肯定押去報官了。這種人豈是心裡有譜的人?
比如這段,林沖固然蠢,但武松下了蜈蚣嶺,不也是同樣因為搶孔明孔亮的酒肉而醉倒么?如果不是宋江,難道他結局就好了?作者說武松慧而林沖蠢,結論我不反對,但這個論據確實不怎麼樣。
林沖之愚還體現在上梁山時。王倫不接納他,眾人都道是王倫器量狹小,容不得人。事情沒這麼簡單。《水滸》有一種筆法:為尊者諱,為親者諱。《水滸》以梁山人物為中心,寫梁山人物,善的地方多直筆,惡的地方多曲筆。不是不寫梁山人物的不好,而是含蓄隱晦地寫,在蛛絲馬跡中逗露,比如宋江之好色,扈三娘之貌寢,林沖之愚,石秀之惡,都是如此。(插一句,宋江之好色,扈三娘之貌寢,我會在兩周後的講座中聊,時間地點暫不定,屆時再通知,歡迎大家關注。)
林沖後來成了梁山泊的當權派,《水滸》的敘事是以「林沖正面」的角度展開的。於是,敘及林沖王倫之衝突,從文字上看,過錯都歸於王倫,不見林沖實有以致之。但只要細心從他處參照,就不難發露端倪。
這裡就是典型的腦補,宋江和扈三娘本來沒有任何關係,非有些人吃飽了撐的瞎YY出來一堆。書里寫得很清楚,宋江之所以把扈三娘送到宋太公那裡,是因為要留給王英,進而拉攏清風山勢力。為什麼給宋太公,因為那是他爹,放那兒最放心,而且又是老人,別人也說不了什麼。居然還能扯到「貌寢」,也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說扈三娘長得丑?
比如第十七回,楊志和曹正評價王倫。
【楊志道:「王倫當初苦苦相留洒家,俺卻不肯落草。如今臉上又添了金印,卻去投奔他時,好沒志氣。因此躊躇未決,進退兩難。」曹正道:「制使見的是。小人也聽的人傳說,王倫那廝心地匾窄,安不得人。說我師父林教頭上山時,受盡他的氣。以此多人傳說將來,方才知道。」】
楊志這番話,肯定不是客套。因為王倫、林沖都不在場,沒客套的必要。所以,楊志的視角,應該是接近中立的視角。他說王倫「苦苦相留」,雖有可能是假裝,也未必不盡如實。而曹正的說法里,短短一句,有三處提到是「傳說」,不是親見。這表明,「王倫那廝心地匾窄,安不得人」,是被加工過的敘事。這種敘事從哪裡來呢?曹正是林沖的徒弟,可想而知了。
若說王倫不能容人,宋萬是怎麼上山的?若說梁山泊不接納新人,為何林沖剛到山下,朱貴就告訴他:「山寨中留下分例酒食,但有好漢經過,必教小弟相待。既是兄長來此入伙,怎敢有失祗應。」
可見,在王倫時期,梁山泊早有一套完備的「入職流程」。但入職不僅需要推薦信,還需要面試。一般人面試都沒問題,林沖的面試卻有點問題。按照「林沖正面」的立場進行敘事,王倫不收留林沖,僅僅是因為林沖武藝高強,「倘若被他識破我們手段,他須占強,我們如何迎敵。」
王倫心胸狹窄是被加工過的?咱們來看原文
林沖懷中取書遞上,王倫接來拆開看了,便請林衝來坐第四位交椅,朱貴坐了
第五位。一面叫小嘍羅取酒來,把了三巡,動問柴大官人近日無恙。林沖答道:「每
日只在郊外獵較樂情。」王倫動問了一回,驀然尋思道:「我卻是個不及第的秀才。
因鳥氣,合著杜遷來這裡落草;續後宋萬來,聚集這許多人馬伴當。我又沒十分本
事,杜遷、宋萬武藝也只平常。如今不爭添了這個人,他是京師禁軍教頭,必然好
武藝。倘若被他識破我們手段,他須占強,我們如何迎敵?不若只是一怪,推卻事
故,發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後患。只是柴進面上卻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如今
也顧他不得。」正是:
未同豪氣豈相求,縱遇英雄不肯留。
秀士自來多嫉妒,豹頭空嘆覓封侯。
「動問」是問的什麼,寫得很清楚了。是柴大官人近日無恙,扯什麼面試也是夠可以的。另外「秀士自來多嫉妒,豹頭空嘆覓封侯。」這兩句已經給王倫定性了,還要給他洗地我也沒轍。
但是,武藝高強不是「占強」的充分條件,楊志手段不比林沖遜色,為何王倫願讓楊志入伙呢。若從事後走向看,王倫的確有先見之明,他早看出林沖將來會「占強」,因此不敢留他。果然,最後林沖把他火併了。林沖和王倫的衝突,是互動的因果關係,絕不是簡單的因為王倫器量小,林沖才殺他,而是王倫早發現林沖「占強」的動機,對他有所提防,這種提防又恰恰加重了林沖伺機「占強」的心。
且不說王倫。只說林沖何以讓王倫覷破他「占強」之心,就足見林沖之愚。
這個扯得就更遠了,上面的原文寫得那麼明白,王倫動問完柴大官人之後,驀然尋思道。驀然什麼意思不用解釋了吧,所以明明就是王倫自己妒賢嫉能,卻說是林沖被王倫覷破他「占強」之心,這真是從何說起,林教頭聽到了估計要花槍伺候作者了。
至於為什麼王倫想留下楊志,是他覺得能用楊志來制衡林沖。還有先見之明呢,王倫要有先見之明就別上山當強盜好不好,自己這嫉賢妒能的貨偏偏還要干刀頭舐血的活兒,不是找死么。
【林沖看了,尋思道:「敢是柴大官人么?」又不敢問他,只自肚裡躊躇。只見那馬上年少的官人,縱馬前來,問道:「這位帶枷的是甚人?」林沖慌忙躬身答道:「……微賤林沖,聞大人貴名傳播海宇,誰人不敬。不想今日因得罪犯流配來此,得識尊顏,宿生萬幸。」】
林沖的表現很卑微,未見柴進時,莊客都不待見他。
【林沖說道:「相煩大哥報與大官人知道……」莊客齊道:「你沒福。若是大官人在家時,有酒食錢財與你。今早出獵去了。」林沖道:「不知幾時回來?」莊客道:「說不定……」林沖道:「如此,是我沒福……」別了眾莊客,……肚裡好生愁悶。】
林沖之卑微更體現在,既見柴進,莊客依然把他當叫花子打發。
【柴進便喚莊客,叫將酒來。不移時,只見數個莊客,托出一盤肉,一盤餅,溫一壺酒;又一個盤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著十貫錢,都一發將出來。柴進見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頭到此,如何恁地輕意……」】
見了洪教頭,林沖也是卑微得如同塵埃。
【林沖尋思道:「莊客稱他做教師,必是大官人的師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沖謹參。」那人全不採著,也不還禮。林沖不敢抬頭。柴進指著林沖對洪教頭道:「這位便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武師林沖的便是。就請相見。」林沖聽了,看著洪教頭便拜。那洪教頭說道:「休拜,起來!」卻不躬身答禮。】
在柴進莊上,遭遇柴進貴客的經歷,武松也有。當時是比洪教頭尊貴得多得客人——宋江。
【宋江仰著臉,只顧踏將去,正跐在火掀柄上。把那火掀里炭火,都掀在那漢臉上。……那漢氣將起來,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麼鳥人,敢來逍遣我!」宋江也吃一驚,正分說不得。那個提燈籠的莊客慌忙叫道:「不得無禮!」這位是大官人的親戚客官。」那漢道:「客官,客官!我初來時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卻聽莊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無千日好,花無摘下紅。」】
那漢正是武松。相比之下,高下立判。林沖許多遭遇,武松都有。而二人之表現,則大異其趣。武松和林沖實在是《水滸》里的一段大互文。
這一段用武松和林沖比較,但其中最大的區別作者卻有意識沒說。林沖當時是個什麼身份?配軍!被兩個公安押解的刺殺國家領導未遂的罪犯!指望他跟一個江湖豪客一般,這豈不是扯淡?更何況林沖本來也不是一個火爆的人,他的性格就是隱忍懦弱,何談到卑微?
林沖拜大官人,不是以八十萬禁軍教頭的身份,而是以一個配軍,罪犯的身份。柴進可是家裡有丹書鐵劵的人,後文石勇也說過,天下只拜兩人,一個宋江,一個柴進。總之,就算林沖沒發配,還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見了柴進也應該拜,怎麼就卑微了?
至於莊客輕慢,那是莊客不知道林沖是什麼人,只知道他是罪犯。
而洪教頭,林沖以為他是柴進的師父,作者你覺得你是林沖應不應該拜?還是上去大耳刮子打他,「老子八十萬禁軍教頭,跟高太尉談笑風生,比你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而整部《水滸》里,林沖最令我悲哀的,不是娘子被高衙內調戲時,不是刺配道上被董超薛霸捉弄時,恰是柴進有心抬舉他時:
【「柴進心中只要林沖把出本事來,故意將銀子丟在地下。」】
林沖先前不敢使出本事,至此,終於不再顧忌,上前打壞了洪教頭之腿。嗚呼,堂堂八尺之軀為銀錢驅馳如此,詎知當時孰為可悲可嘆者耶!
整段文章,最扯的就是這個結尾。這段只能說是柴進可悲,把林沖當成了見錢眼開的小人。林沖怎麼想的書里寫得不能再明顯了。
林沖想道:
「柴大官人心裡只要我贏他。」
所以林沖拿出真本事,不是因為柴進的銀子,而是明白了柴進的意思(想讓林沖教訓洪教頭),知道了洪教頭的身份(並不是柴進的師父),這才放手一搏,作者理解到南斯拉夫去了。
綜上,雖然我也認為林沖不及武松多矣,但作者這篇博客實在是槽點太多。推薦閱讀:
※你最喜歡的一句關於時間與人生的古詩是什麼?
※韓愈《馬說》中「一食或盡粟一石」中的「石」究竟讀「shí」還是「dàn」?
※那些出版社的中國古典文學比較好?
※晉人和宋人重理(理趣)的緣由?
※窮則獨善其身 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