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對左撇子是怎麼看待的?是否存在左撇子書法家?
個人感覺從右往左的書寫習慣左撇子可能更方便些。
郭元祐(1292-1364)幼年右臂受傷,遂以左手寫字,號「尚左生」。晚年行書拙而後工,別具一格。
高鳳翰(1683-1748)1737年(乾隆二年)寓揚州長壽庵,病痺廢右手,始用左手書寫,自號「丁巳殘人」(硯史年譜)。當代書家費新我(1903-1992),1958年右手腕患關節結核,改以左手執筆,專攻書法。
當代草聖林散之(1898-1989)雙耳失聰,七十三歲右手被沸水燙傷,拇指與食指粘連,其後亦改用左手。林先生曾明確告訴傅抱石三女傅益瑤,寫字不用指力,所用之力「離手指越遠越好」,傅理解為腦力,進而神力(傅益瑤,我有良師(林散之:「人間八十最風流」),p.9-10;陳傳席,悔晚齋臆語(人生不可求全,亦不可全無求——林散之不淡名利),p.66)。以上三例,書史或可稱「左筆書家」。印人以刀為筆,楊龍石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半身不遂,其後仍有近十年的印人生涯,傳世左手執刀之作。畫家楊伯塤(1797-1879)晚年右手殘疾,改用左腕運筆。
這些例子,雖然可能並非天生左利手,但都在經歷挫折後後天習得左筆技巧。藝術家以藝術為人生使命、生命追求,譬如聾人貝多芬仍可作曲,困厄激發出的藝術家生命能量往往能別開生面。對古典藝術來說,技術、法度之上還有格局、境界。右換左,逼出「熟後生」的機緣,格局由此更上層樓,境界因之愈加開闊高遠,當不止如上數例,這是人生之厄,卻是藝術之幸。或可以經典詩論「賦到滄桑句便工」擬之。禪宗二祖慧可立雪及膝,斷臂求法(雖然所斷為右臂),更有翻轉生命的峻烈禪門宗風。當此境界,大道直現,何言左右。抱歉跑題,如不妥,求摺疊。古代具體如何不太清楚,單從我家的情況來說一下,應該能有所窺見。
我家是基本每代人都會出左撇子。我太爺爺,我爺爺和我都是。從小我爺爺就很嚴厲的要求我用右手寫字,謂曰 「用正手」。但是我媽並不太管,有時甚至是以鼓勵的態度來縱容我用左手。所以這就讓我爺爺非常的不滿。按他自己的說法,自己小時候沒少因為用左手而挨先生打,而且先生打的非常的對,寫字這種事情就應該用 「正手」。
而這也正應這樣,才活生生讓我習得了雙手都會寫字,這項滿是辛酸淚的技能……
一直到現在每回見面我爺爺和我說的第一句話還是 「現在用那隻手寫字呢啊?」所以說既然舊時社會上基本認定右手為 「正手」, 那麼基本可以肯定在那個 「敬惜字紙」 的年代是不大會出現公開用左手寫字的人的。故而史書闕如也屬正常,畢竟這是件需要遮掩的事情。
不過對於其他方面我爺爺倒是很無所謂,比如吃飯連他老人家自己也是左手拿筷子的。至於畫畫什麼的,他也從來沒說過什麼。不過他的態度還是盡量用 「正手」。電腦的發明+觸摸感應區逐步取代滑鼠=手之平權。
左筆書法其實追溯歷史應該從元朝開始就已經存在,現在已經出了很多左筆書法大家,李世民當年封王座上為御內左筆書法師,專門為他左筆寫御狀,因為他親自體驗過左筆書法辟邪祈福之神會。我國現代左筆書法大家李玉剛是近代左筆書法大家的代表,其代表作品平安福可謂稱民間第一福,在香港回歸十周年紀念日書法作品拍賣活動中拍的18000元人民幣高價。
(?????)?想起《恰同學少年》中,蕭子升左右手同時寫得好字。
無論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能寫出優美的字就是最好的!
關鍵看地位吧。
康生表示左右手均無壓力
推薦閱讀:
※中華文明所依託的載體是什麼?
※以現代技術回古代建一座城堡,讓敵方軍隊隨意攻擊,能否做到千年攻不破?
※為何康熙可以擒殺鰲拜,而漢獻帝卻不能計殺曹操?
※中國歷史里哪些男性人物可以英靈化並娘化到fgo里讓人覺得毫無違和感?
※中國以及中國的敵人各個朝代各有哪些名震一時的軍隊與兵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