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文化沙漠嗎?
上海不是文化沙漠,只是它從一開始就是走海派文化的發展路線,講究的是包羅萬象,海納百川,這在有些人看來,難免就會覺得駁雜不純,繼而誤認為沒有文化這種東西。可是恰恰這種文化勝就勝在大雜燴般的融合在一起以後反而有了獨特的靈魂,它既有中國古代文化傳承下來的內在思想精神,處事之道卻又是受西方的契約精神和實用主義影響,上海的文化主流是實事論事和務實,這點在商業上最明顯。在上海,尤其在辦公的時候,這裡的人不太喜歡和你侃大山說一堆有的沒的,而是直奔主題比較多,人們習慣了用中國人的思維來思考事情的價值,但是當他準備落實的時候,卻又習慣用西方的契約精神來自我約束,所以在上海,很少有拿了錢卻不辦事的。上海的年輕一代,文化就更多元了,年輕人受到來自日韓英美等文化的衝擊,所以對什麼新的東西,思想都接受的很快。因為上海很自由包容,所以很多人都會去學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比如去學茶道,插花,或者去書展找自己心儀的中外作者的小說,去劇院看歌舞,交響樂或舞台劇。這也是上海的文化,容納各種各樣的文化為己用,然後將外來文化消化掉,再煥發出新的光彩。
上海的文化是什麼?這不是一個好回答的問題。文化不是需要考古發現,不是依靠吹噓的幾千年的文化就能詮釋的。上海的文化時間不長,淵源眾多,但是最明顯的特徵是上海文化是脫胎於中華文化而爭相與歐美文化接軌的一種新生的文化。上海文化所折射出的是近代中國知恥而奮發的精神,崇拜先進鄙視落後的心態,熱愛生活追求生活質量,卻趨利避害,小富即安。但是這種文化的矛盾性在於,在愛國主義者眼中,這樣的文化不夠愛國,而在西化主義者的眼中,這又是不夠充分的。雖然經過紅色革命的改造,上海的文化的西化特質已經在建築以外的方面蕩然無存,但對於金錢能力的另眼相看卻得到了保留。說上海人是小市民,只是因為歷史的原因,西化進程的受阻而產生的「怪胎」,若時光倒轉,假以時日,上海絕不會輸給香港,小市民也會成長為大公民。不要忘了,就算是在革命方面,上海因為其工人階級的眾多,工人領袖眼界的開闊,積聚有識之士的能力,也是站在革命的前沿的。
上海怎麼能叫文化沙漠呢,文化很多是被商業氣息掩蓋了而已,或者有些是塵封了,但是有些東西是會延續的,但不能說它消失了啊。英租界,法租界,日租界這些地方都留下了當時的異國特色,這麼有張力的城市怎麼可能是沙漠。那麼多名人在這裡留下故事,蝴蝶 孟小冬 張愛玲 郁達夫 還有什麼很拉風的杜月笙等等,宋氏姐妹……太多了。上海的老辰光堪稱我們這代人眼中的golden age,木心先生說:從前的上海,東方一朵綿延十里的惡之華,招展三十年也是歷史的曇花,縱然曇花一現,但已足夠耀眼。怎麼說也有傳承的精髓。
當下社會這種節奏,估計很難再有什麼「文化底蘊」了!也就是樓上各位說的小食還算有點講究!
挺荒的,對於多元文化而言.很多國際知名演出(歌劇,comedy show,演唱會等)都不在上海舉辦,最近的舉辦地點在香港.譬如說霧都孤兒,亞洲巡演地點只有東京,香港跟新加坡.
不全面,應該說內地是文化沙漠。或者叫馬勒戈壁。
沈從文曾說過:上海文明是腐爛的文明
我倒是不認為,論文化的話可以發現外地的文化密度不比上海高,可以說上海的文化程度在大陸也僅次於北京了
余秋雨是說過上海從根子上就與凜然的中華文明不太協調,不太合順。上海文明雖失了遠年根基,但面對這樣一個打海上來的吞吐萬匯的城市,能在開放的世界裡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難道僅僅因為流通的經濟嗎?我對這個特殊的群落總是充滿了不可思議的感嘆,沒人能告訴你上海是什麼,這座城市把心靈的門戶向世界文明張開,十九世紀起便很快接收了陌生的新玩意,注入到自己的生活里,殖民者,傳教士,探險家,商人,甚至地痞,惡霸,妓女同文人,詩人,科學家,政治家,大學生一齊湧進了上海,摩肩接踵,一時間西裝革履或是長袍馬褂都會出現在霓虹閃爍的上海街頭,你可以說這是個恥辱的開端,可是從這一刻起,上海就步履匆忙的領先走進了現代文明。你不能同它與北京,開封,南京,西安,再或成都來比較,朝代變更足以使這些地方名垂千古,上海雖沒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沒有一統天下的悍勁,雖然群體複雜,但這有帶著西北味道,海濱氣息的文化中介,也有雅俗與共的上海戲劇,小說,上海不帶理由的接受了四面而來的藝術,很從容的守護著自己舒心的文化,他們一邊聽著張愛玲地道的上海口音,一邊也排隊買票去看看越劇、京劇,這不是輕易會在其它守舊地方出現的景觀。那麼還用再說本身就打上海來的徐光啟,宋氏家族,杜月笙,阮玲玉,瞿秋白嗎?海納百川的上海,曾經絕代風華,現在摩登時髦,複雜又統一,文化充斥在法國梧桐街道上,也貫穿在寬窄弄堂里,不露聲色的悄然形成獨特的上海文化。只有走進去,才會嗅到這濃厚多元的文化氣息。不要問上海人他們的城市是不是文化沙漠,他們興許會頑皮的說:關儂啥事!但卻依舊冷靜的守護著上海文化。這畢竟是一個時代。
文化沙漠?這是個錯覺。
事實上我經常和我爸出去聽各種各樣的講座,大部分是關於國學,文化方面的。用他的話說「這是中國最好的文化平台」。
北京?中南海邊上,政治氣息一定程度會影響文化發展。上海這個地方,確實沒什麼底蘊。但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了較為自由開放的文化發展的平台。國際化大都市確不是白叫的。
「如果一個屋子裡坐滿了聰明人,那麼最聰明的,就是屋子本身。」
上海不但有復旦,交大,華師大這些大陸頂尖大學的各個國學,哲學院的教授和他們出產的學生們,我了解到在這片土地上也有無數的文化團體,例如各種讀書會,民間講師,國學班等等。
雖然我覺得個別團體確實搞得像傳銷一樣,但不妨礙全國各地的人們紛紛聚集這片遍地黃金的上海灘開墾所謂的文化沙漠。「醒獅國學」的董事長張雪峰說,上海兩將會成為大陸地區文化最發達的城市。
我覺得這是有道理的,畢竟百家爭鳴才有思想火花。和海外接軌的中西方文化碰撞,優越的經濟條件和生活條件,以及較為自由的發展模式,是上海最大的優勢。但我也同樣能體會到,上海民眾被西方文化的「侵蝕」。所以這片土地上迷失的人很多。
這就意味著,傳統國學的自我救贖,在這片土地上,是最好的機會了。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方知大藩地,豈曰財賦強
很少有人能一邊跑一般看書的
用文化沙漠來形容,是有失偏頗的。在國內現在這種以商業為主的現代,在文化整體性的角度,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上海比不得解放前的影響力。 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時的上海有『東方巴黎』的稱號,注意了,這可不僅僅是經濟發達才可以有的美名,而是社會各行業綜合素質的體現.Made in Shanghai可是當年高質量的代名詞。 現在的上海,是金融中心(還有3大中心),經濟領域的影響力比當年更廣,經濟也算是一種文化嘛。
看怎麼定義文化。廣義地說,上海有商業文化、物質文化,狹義地說,上海真的沒文化。因為上海是一座價值觀單一的城市,就是物質化,或者找幾個常見的描述上海的詞諸如」小資「」小市民「之類。這樣一座價值觀集體倒向物質的城市,的確沒什麼文化可言。這是現狀,說歷史就沒意思了。
是啊,所以求你們別來了,反正這裡是荒漠,你們學不到什麼東西的。
我覺得很多人弄錯了一個概念 與自己周圍的文化不同 不代表沒有文化 只是是另一種文化罷了
說上海是文化沙漠,莫如說大多數現代人的內心是文化沙漠。
在這個宜古宜今的國際化大都市,你沒有發現的並不代表它就是不存在的。
我愛上海。
上海不是文化沙漠。到了當今時代,能說有點文化氛圍的,除了北京就是上海了。
也許南京有點?不好說,感覺南京的文化氛圍還是一般,雖然有些文化人住在南京。 除了上海,哪兒能有張愛玲(現在台灣人把張愛玲當成台灣人我都覺得可笑)?哪兒能出王家衛?哪兒能出杜月笙?上海的弱勢在於歷史短,說起來光輝的歷史也就那麼幾十年,區域歷史資源較少。但就是這幾十年也對中國文化有很多貢獻,比如上海30年代的電影,從敘事層面來說30年代是中國電影最強的,典型的好萊塢敘事。文化中心移向北京以後,中國電影就沒講好故事過。不得不說,49年以後中央對上海是有壓制的,上海文化衰落得也很明顯。
你把瀋陽往哪放……
曾經上海的文化非常閃耀,現在…
確實,現在有很多關於北京的電影(老炮兒等),音樂(這個我就不用說了吧),文學等,而我近年來卻很少(幾乎沒有)在銀幕上看到過有關上海的電影,音樂…我只知道以前力波的廣告歌「喜歡上海的理由」,小說的話大概是「繁花」吧,上海電視劇好像還可以,我不看電視劇不清楚。
重慶都有濃濃重慶味道的「火鍋英雄」這樣的電影。
總之現在中國的文化中心是北京,上海不能說沒有文化,但是已經全面被北京壓制,並且在可預見的將來,也看不到重新輝煌的希望。
北京的話…北京台似乎沒怎麼聽過有什麼節目…不清楚央視和北京台之間是什麼姿勢,但是北京文化確實發展的比上海好太多。
(據說北京政府都要移到通州區去了…?)
上面文字是我的胡言亂語,下面是我的答案:
上海不是文化沙漠。推薦閱讀:
※fake news:小孩被打到重傷,家長派出所內同態復仇(借這個故事聊一聊)同態復仇真的落後了嗎?
※北京與上海的發展模式有哪些不同?
※什麼樣的薪資水平才能在上海生活的衣食無憂?
※如果公司明天就把你開了,你該如何謀生?
※蘇州樂園、常州恐龍園、上海歡樂谷三地體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