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追求多樣性、異質性的作家所寫的小說卻反覆以類似的暗喻表達同樣的追求,會影響你對他的喜愛嗎?
01-20
比如王小波。
覺得大家沒抓到問題的要點。我這裡問的僅僅是,對異質性這一主題的追求,是否適合用同質的方法來表達。我的問題僅限於這一個主題。其他的主題,當然不排斥這個,因為他們的內容和形式本身不一定存在這類矛盾。***************既然有說問題看不懂,那就貼篇日誌在這吧******************************最近讀著青銅時代。萬壽寺看到三章左右。
看到老妓女和小妓女的時候。我覺得老妓女代表秩序、同質性,小妓女代表差異、多元和各種可能。人們有時需要從老妓女那裡尋找歸屬感或安全感、存在感,等等,但是他們其實更喜歡和小妓女ML,這是本性。因為想起看《尋找無雙》時,我也發現了這種暗喻。隨便一想,我在舅舅情人、天長地久里都發現了。如果你覺得他追求的是自由——自由就是各種可能,可是發現他卻沒能提供更多可能的時候,會是什麼感覺呢。我又想起來,白銀時代里的那個謎語是 未來的世界是銀子做的
銀子的特質是導熱均勻 因此若干年後 地球同此涼熱 成為死寂的存在 課程的背景是熱力學,師生戀 熱力學 熵定律 熵定律大概是說 信息或物質的交換才能維持物質存在——可結果是趨向於同質性的,因此徹底同質後,就無法交換,成為一個封閉的存在。就死了。因此人是不能都變成一樣的——個性、尊嚴、自由。
幸福的本源是參差多態——王小波時常引用的羅素語。+++++++++++++++++++++++++++++++++++++++++++++不知道這樣一來我的問題是否好理解一些。。。
作家有挖坑型和挖井型之分,挖坑型作者會不斷用題材或表達方式的異質性去彌補自己探索一個主題力量的不足,挖井型的作者會不斷的重複同一主題,但是將這一主題一直挖掘下去。文學界的大家都是挖井型,終身只挖掘一個主題,但這個主題是不斷深入,每次挖掘都有不同,並且是靠對同一主題的不斷挖掘而得到的量變達成質變。但是挖著挖著很多讀者就跟不上了,他們更能被表面的異質性而吸引。
王小波離世的時候才四十五歲,他開始寫小說又很晚,後面的創作之路本應還有很長,無論是挖坑還是挖井,都屬於一個創作周期未完成的小說家。本身就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個案來舉例或者研究。
就王小波這個個案來說,嚴重影響了。其實在我而言,如果一個作家,無論他追求什麼或者主張什麼,只要他反覆使用同樣的「暗喻」,基本上我就會覺得被這種反覆影響了。雖然有話說,詩人或者深刻的詩人是一輩子只寫一首詩,可他如果真這麼干,我就想問他為什麼不只寫一首詩了。
作家所表達的追求就是他的作品的靈魂,他的思想。我覺得如果一個人擁有多樣性的靈魂才是件可怕的事情。
我覺得不會
美好的追求多少次都不會影響我對美好的追求。
你這個問題太深刻了,本身就可以寫一篇小說。
用同質的手法去追求或者說去研究異質的主題,是否成為一種悖論?但是這個問題本身其實也是一個很常見的想法,政治、經濟、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同質」,不是嗎?不扯那麼遠。具體到王小波,首先他的生平算是比較參差了,各門學科都沾過,可稱是夠「異質性」。而作品上,至少在題材上也相當多樣。當然了,作家,或者說任何專業人士,大都難以做到面面俱到。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風格更統一、更有辨識度、挖的更深,會在客觀上更有利一些。
或者比較狡辯的說,王小波追求異質性,是希望讓別人、讓這個世界、特別是當時的中國社會與文化認識和接受這個異質性(他本身就算是異質),而非強求讓自己的作品本身具備異質性。就好比現在他能讓你想到去問出這個提問,也許要比他自己寫一些為自己能力所限的不怎麼樣的「異質」作品,更有意義。偉大的作品本身就應該是多樣性的。如果在不同的作品中反覆地使用相似的暗喻表達相同的東西,那說明不過如此。
也許他本身不這麼以為,是你自己這麼認為呢
推薦閱讀:
※讀完《島》(維多利亞·希斯洛普),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如何評價李娟及其作品?
※如何理解《白夜行》結局雪穗的表現?
※對四大名著的解讀真的合適么,作者真的是那麼想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