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在世學者已做出諾獎級別工作但恐一生與諾獎無緣?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2017 諾貝爾獎巡禮,更多「諾貝爾獎」相關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

離今年炸藥獎揭曉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很多大咖會對瑞典來的電話想入非非~但有些曾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牛人們或許已心灰意冷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哈佛的小威姐姐,原因很簡單,同樣的工作14年頒給了仨老爺們兒。那一年同樣悲催的還有UIUC的Holonyak,大名鼎鼎的「LED之父」卻不敵站在他肩膀上的日本二哥……

還能列舉出哪些類似的在世學者呢?導致他們恐無緣諾獎的原因都有什麼呢?或者說,有誰今年可能夢想成真呢?歡迎各路諸侯青梅煮酒論英雄!


脈衝星的發現者: 約瑟琳·貝爾。

1967年10月,她還是24歲的劍橋大學研究生,導師是Antony Hewish教授。在檢測射電望遠鏡收到的信號時無意中發現了一些有規律的脈衝信號,起初她以為這是外星人「小綠人(Little Green Men)」發來的信號,但在接下來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又陸陸續續發現了數個這樣的脈衝信號。後來被確認這是一類新的天體,命名為脈衝星,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天文發現之一。

關於發現脈衝星的文章共有5個作者,Antony Hewish一作,約瑟琳·貝爾列二作。1974年,Antony Hewish和Martin Ryle同獲諾貝爾獎,獎勵他們對發現脈衝星的貢獻。這也是諾貝爾獎首次授予天文學。約瑟琳·貝爾作為脈衝星信號的首先發現者,也對其做了精確的分析。但和吳健雄一樣,她是女性,不同的是吳健雄當年已經是一實驗室之主,算學界大咖了;74年頒獎時,約瑟琳·貝爾還是學界青椒,講師一個, 受到性別和資歷的雙重歧視。這個也是諾獎另一個被詬病的例子吧。

不過約瑟琳·貝爾現在也是功成名就吧,獲封女爵士,現任英國物理學會會長,也算有所補償。

Hewish, Antony; S J Bell, J D H Pilkington, P F Scott, R A Collins. Observation of a Rapidly Pulsating Radio Source. Nature. 24 February 1968, 217: 709–713


James Bjorken與他所發現的Bjorken標度率。Bjorken是我能想到的最符合這個題目的大佬:他獨立研究了深度非彈性散射的實驗,揭示出了Bjorken標度率並給出了強相互作用漸近自由的物理圖像,並與Feymann合作給出了parton的物理思想,對之後QCD的建立起到的根本性的促進作用。但兩次與他相關的諾獎都沒有給他,非常遺憾。當然老人家自己估計也是無所謂了。

在SLAC建成並能在20GeV能標之後,人們開始嘗試用高能電子轟擊液態氫的靶,試圖檢測質子內部是否有更深層次的結構。最初在重複了前人低 q^2 相關的實驗後,人們並沒有發現什麼有意思的東西:散射截面在相當大程度上就可以用Rutherford公式來表示,質子的電荷和磁矩結構似乎依然高度集中在中心,這樣看來質子就是一個點。物理學界非常失望,「桃子似乎是沒有核的」。然而在六十年代末,在SLAC有一個由年輕人組成的小團隊對之前的結果很不甘心,想用更高的能量來重複這一試驗。這一想法在當時頗有點「把爛甘蔗再嚼一嚼」的感覺,並不為主流所欣賞,所以這個實驗做起來頗為倉促,本來也沒期待能一開始就出什麼結果。然而,這次實驗的結果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高能物理的歷史。

簡而言之,Richard Taylor等人的實驗發現了如下的現象:在用GeV能量高能電子轟擊質子時,電子的散射截面不再能用點粒子模型來描述。質子是有內部結構的。而Bjorken則從一團亂麻似的實驗數據中理出了物理圖像:在高能表散射實驗中,質子近似是由多個彼此之間無相互作用的點粒子組成的。這背後其實是兩件大事:

  1. 初步驗證了夸克模型
  2. 給出了強相互作用在高能標會變弱的特徵,也就是漸近自由。

讓我們稍微把時間再往前調一點。直到六十年代中期,很多理論物理學的大佬(譬如說Feymann等人)都悲觀地認為「人類可能永遠解不開強相互作用的奧秘」,畢竟強關聯少體問題是物理學中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在此之前數十年,人類對強相互作用的理解都僅僅限於各種維像學模型,不會也不敢去給出強相互作用的formal theory。量子場論幾乎被學界拋棄。然而,Bjorken標度率直白的給出了漸近自由這一物理特徵:在高能標強相互作用會變弱,微擾論是可行的。在同時代還有另外兩件大事:

  1. K. G. Wilson給出了重整化群的思想,人們知道了如何計算場論在不同能標下的演化。
  2. Fadeev與Popov等一眾大佬給出了Yang-Mills場論的量子化方法,人們可以開始挖掘Yang-Mills場論背後的物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剩下的工作就是找一個 eta 函數為負的場論。這一工作迅速被"t Hooft, Gross, Wilzeck與Politzer完成,量子場論鹹魚大翻身、重新成為了理論物理的主流。在此之後,丁肇中等大佬也進一步完成了膠子噴注的實驗,進一步確認了QCD作為強相互作用基本理論的可行性。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大廈終於建成。

所以問題就來了:為什麼Bjorken沒有諾獎呢?從工作意義上來看,這項工作在理論物理學歷史上是排的上號的,用很多高能大佬的話來講是「不給頒獎是諾獎的恥辱」;從獲獎人數來看,這個工作是Bjorken猶如獨行俠一般獨自完成的(頂多算上Feymann,也就兩個),不存在「超過3人得不了諾獎」的問題;從學界地位來講,在90年和04年兩次諾獎(被)頒發(被別人)的時候,Bjorken早已名滿學界,不存在不知名所以被忽略的問題。然而90年的諾獎只給了三個當年坐深度非彈性散射試驗的人,04年的諾獎只給了計算漸近自由的人。兩個獲獎名頭都被用掉了,然而Bjorken都沒得獎,估計之後也沒機會了。上次和Bjorken聊,他自己倒是非常無所謂,因為他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非常滿意,發現自然規律的快樂本身足以蓋過一切了。


下面這兩位學者,絕對是做出了諾獎級別的工作,因為她們職業生涯中最主要的研究工作已經拿過諾獎了。

但是!她們並沒有在獲獎名單上。

所以已經不是「恐一生與諾獎無緣」,而是「命中注定與諾獎無緣」。


Isabella Karle(1921~)

(來源:Pinterest)

Karle 是諾獎得主 Jerome Karle 的妻子,也是他在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科研合作者。Jerome Karle 與 Herbert A. Hauptman 分享了1985年諾貝爾化學獎,理由是發展了晶體結構的測定方法。

這當中 Isabella 也有重要貢獻。當年 Jerome 第一次獲知自己得獎時,他隨即詢問到自己的妻子 Isabella 是否也獲獎了,但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Karle夫婦在自己2009年的退休儀式,畫面中央是 Isabella Karle,畫面左側是 Jerome Karle)

Isabella Karle 自己也調侃道,她和 Jerome 是「在一起工作,分開的那種。」

Margaret Burbidge(1919~)

(來源:Pinterest)

在英國出生的美國天體物理學家,曾與丈夫 Geoffrey Burbidge 以及 William Fowler 和 Fred Hoyle 共同提出B2FH理論,該理論指出所有比鋰重的元素一直到鈾都是在恆星內部形成,讓我們對恆星演化乃至宇宙的演化有了進一步認識。

合作者之一的William Fowler 因此獲得了198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而 Fred Hoyle 和 Burbidge 夫婦則雙雙落選。當年另一位獲獎者是提出錢德拉塞卡極限的天體物理學家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諾貝爾獎的歷史上就此少了兩對諾獎夫婦。


寫的時候又想到一位長者,

Eugene Parker(1927~)

他在1950年代發展了太陽風理論,預言了帕克螺旋的存在。(Dynamics of the Interplanetary Gas and Magnetic Fields.)

(帕克螺旋)

查詢諾貝爾獎提名資料庫,老爺子曾經在1964年獲得一次物理學獎提名,不過當時諾貝爾評委會並不重視天文領域的研究,第一個與天文有聯繫的諾獎研究還是1967年的恆星核合成。

不過!

相比起可能會錯過的諾獎,老爺子似乎得到了一個更大的榮譽——NASA預計在2018年發射的太陽探測器會以他的名字命名(Parker Solar Probe)。

要知道,諾獎得主多的時候,一年都快有10個了,至於拿人名命名的探測器,按NASA現在的財政狀況,得10年才能出一個吧。

另外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用在世科學家的名字命名探測器。

這波不虧。

(兩位 Parker 同框! 作者:Jean Lachat

(老爺子萌萌噠~ 作者:Jean Lachat

(老爺子:沒想到我也有機會和太陽肩並肩吶~ 作者:Jean Lachat


參考拓展

These female scientists should have won the Nobel

Margaret Burbidge

NASA"s mission to sun honors Prof. Eugene Parker


菲利普·金 (Philip Kim)

帥氣的韓國大叔,現哈佛大學教授,曾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個人真的超喜歡這張照片,完美地體現了一個瀟洒自信的教授形象。如果以後我當老師了,希望也能拍出一張這樣的照片。。。)

2005年在Nature發表了單層石墨烯的量子霍爾效應論文(一作是他的學生張遠波,現復旦大學教授), 只比曼徹斯特大學的Andre Geim and Konstantin Novoselov 師徒二人晚了幾個月。他在隨後的石墨烯發展浪潮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2010年諾貝爾獎被頒給Andre Geim and Konstantin Novoselov 師徒時,就有很多人表示Kim 也應該共享這次諾獎。甚至連Geim自己都說過「He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and I would gladly have shared the prize with him」。

Nobel prize committee under fire


講個課堂上聽來的故事,教授是Hoffmann的學生,說當年聽過不少小故事,有事沒事講點大牛八卦,多少真實性不敢保證……

這次主角是Frank Albert Cotton,天才,大牛,搞出金屬金屬四鍵,也就是發現了d軌道疊出來的δ鍵,已然過世沒拿到諾獎

有的太天才的人比如這位有個問題就是不會做人,聽說這位大哥做report,聽到有人問弱智問題根本不回答,各種智商鄙視,得罪了一批人,說是沒拿到諾獎也是因為學術圈人緣太差

這位哥在德州農工呆著,據說有另外一位忘了是在CalTech還是UCLA的大牛,跟他有仇,每年都會幹一件事,凌晨給他打電話,說:haha,你今年又沒有得諾貝爾化學獎哦!

然後就掛了

仇深似海,總覺得背後並不單純……


2012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發現了希格斯波色子,也就是媒體所說的「上帝粒子」。隨後,2013年,希格斯(Peter Higgs)和恩格勒(Fran?ois Englert)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發展賦予基本粒子以質量的希格斯機制方面所做的貢獻。事實上,希格斯機制早在1964年就被提出了,直到2012年才被驗證。希格斯和恩格勒熬了49年才等到諾貝爾獎。

(左:恩格勒 右:希格斯)

實際上,希格斯機制只是縮寫,全稱布繞特-恩格勒-希格斯機制,代表了三個人。三人曾於2004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學獎。由於諾貝爾獎規定只能頒發給在世的人,而恩格勒的合作者羅伯特·布繞特(Robert Brout)在2011年不幸去世,無緣得見自己的一份諾貝爾獎。畢生榮譽,姍姍來遲。當恩格勒得知比利時政府要將布魯塞爾的地標「原子球」的最底部的球體以他的名字命名時,重情重義的恩格勒堅持要把這位終身拍檔的名字也一起刻上去,以表敬意。

2013年諾貝爾獎頒布的時候,希格斯波色子還有一兩個重要特徵沒有被證實,因此嚴格來講不能說希格斯波色子已經被發現。大型強子對撞機已經關閉,要證實希格斯波色子的其他特性還要再等兩年。可是布繞特甚至已經去世了,希格斯已經84歲,恩格勒也80歲了,他們等得起么?李淼猜測,諾貝爾獎委員會在最終揭曉獎項前三度推遲,也許就是在爭論這個問題。

(年輕的布繞特神采飄逸)

諾貝爾獎常為人詬病忽略了理應獲獎的科學家,2013年的物理學獎也不例外。除了希格斯、恩格勒和布繞特以外,其他三位科學家傑拉德·古拉尼(Gerald Guralnik)、卡爾·哈庚(Carl Hagen)和湯姆·基博爾(Tom Kibble)也參與創建了標準模型理論。他們的貢獻不小,只是當年發表論文時為了確保完備性,推遲了論文的發表時間。而在標準模型被驗證以後,因為諾貝爾獎死板地規定最多只能有三個人分享一屆獎項,他們被忽略了。果殼網的幾位編輯猜測,諾貝爾獎委員會推遲公布獲獎結果,可能是在爭論是否要頒獎給第三個人。而數千位參與設計、建造和操作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實驗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儘管為尋找希格斯玻色子付出了漫長而艱辛的工作,最終完成了標準模型,卻不可能得到這項殊榮,不能不說是諾貝爾獎的遺憾。

除了布繞特,上述學者都是幸運兒,至少還能在在世時看到自己的理論被證實。希格斯原本以為,在有生之年無緣見到自己的理論被證實並獲獎。當2012年7月CERN宣布發現希格斯粒子時,希格斯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並稱:「這是我生命中最不可思議的奇蹟。很高興我能活著看到這一天到來。」然而,對於更高深的物理理論,諸如大統一理論(GUT)、弦理論、M理論和量子引力,創造這些理論的科學家恐怕在有生之年別說獲得諾貝爾獎了,連看到自己的學說被證實也做不到。這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愛德華·威滕(Edward Witten)。霍金在《大設計》中指出M理論可能是解釋宇宙本原的終極理論,並可能是愛因斯坦窮其一生所追尋的統一場理論的最終答案。如果有朝一日他一手創立的M理論得到證實,別說楊振寧了,他的地位直接超越愛因斯坦。然而,以現有技術水平,要驗證M理論中的基本普朗克長度,所需要的粒子對撞機比太陽系還大……

(年輕時的威滕)

說句題外話,這哥們從小愛好歷史與文學,本科是學歷史和語言學的。畢業後加入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治·麥戈文的競選團隊。因為對政治失望棄文從理轉修數學和物理,是2004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戴維·格羅斯(David Gross)的學生。作為一個物理學家,還獲得了數學界最高獎項菲爾茲獎,成為了第一位也是惟一一位獲得該獎項的物理學家。感謝醜惡的資本主義政治把威滕送向了探求真理的道路。


Craig Venter.

憑在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上的貢獻,Venter可能已經夠諾獎了。在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單挑六國科學家、合成生命Synthia的傳奇經歷使他成為不少人的偶像。

然而他在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得罪的人太多了。

在我們這些後輩看來,Venter單挑六國科學家,簡直帥氣到可以拍電影了。

但在那六國科學家看來,Venter這個攪局者簡直煩死了。先是聲稱要花十分之一的錢和十分之一的時間來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不是打臉嗎?接著聲稱完成之後要申請專利,和六國科學家提倡的分享精神背道而馳。雙方鬥爭了好久,終於以平局收場(同時發布人基因組)。

六國科學家中不乏學術界大佬,想必其中不少也是諾獎委員會請的推薦人。你覺得這些人會推薦Venter?即使有人推薦了,其他人會投票給他嗎?諾獎層層選拔,總有機會把他淘汰出局。

Venter的問題在於他的爭議太大了。

有人提庄小威。我覺得庄小威太年輕了,就算超分辨成像沒拿獎,也無法確定她以後還會做出什麼。現在就斷言「終身無望」還為時尚早。

另外我希望大家認真審題。題目說要滿足3個條件:

1. 在世;

2. 做出諾獎級成果;

3. 不僅還沒拿,而且可能以後也拿不到。

所以需要說明為什麼以後也拿不到。那些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的人,你怎麼知道他這一兩年不會突然得獎?


必須是足夠好老爺爺呀!

John B. Goodenough,鋰離子電池之父,開發出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解決了金屬鋰電池安全性差的問題,直接促成了鋰離子電池的商業化。

沒有他,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智能手環等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電子產品都是tan 90~

更深遠的是鋰離子電池的出現,使得蓄電池的能量密度因此而大幅度提高,使得電動汽車的研究提上日程,未來的超級電池不再是夢~假以時日,人類社會將徹底告別煤炭石油,進入完全電氣時代,環境問題一去不復返~

希望老爺子有生之年能拿到這枚早應到手的炸藥獎~


國際貿易領域的,Elhanan Helpman教授。

國際貿易理論從創立到現在,經歷了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以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為基礎的新貿易理論,異質性企業理論(也被稱為「新」新貿易理論,但我很討厭這個稱呼)四個階段,Helpman與08年經濟學獎得主Krugman同為新貿易理論的開創者,同時也為異質性企業理論的發展和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在內生增長理論和政治經濟學方面也有很大貢獻,完全有資格在08年與Krugman分享諾獎,可惜K神光環太重,獨享炸藥錢,Helpman可能就沒有機會了,希望被打臉


湯飛凡,「衣原體之父」,醫學微生物學家。湖南醴陵人,又名瑞昭。是曾經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他生產了中國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傷寒疫苗,並將沙眼發病率從將近95%降至不到10%。抗戰結束後,生產出中國自己的卡介苗和丙種球蛋白。解放後,成功遏制1950年華北鼠疫大流行,研製出中國的黃熱病疫苗。他領導選定的牛痘「天體毒種」和由他建立的乙醚殺滅雜菌的方法,能在簡單條件下製造大量優質牛痘疫苗,為我國提前消滅天花奠定了基礎。1961年,採用其研究的方法,中國成功消滅天花病毒,比世界早了16年。

具體百度湯飛凡一個了不起的人,這個偏題了,湯老已經不在世了,但是也存在跟當下一樣的遺憾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6%B1%A4%E9%A3%9E%E5%87%A1/1468562?fr=aladdin


說個比較近的,Rice大學的Randy Hulet,就是下面這位

雖然說不上是冷原子領域開天闢地的人物,但也算是偉大的先驅者。最早做出BEC的三個組之一,第一個組是JILA的Carl Wieman和Eric Cornell,第二個組是Randy,第三個組是MIT的Wolfgang Ketterle。Randy做的是Li-7的BEC,但由於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吸引相互作用,結果獲得的BEC不是很穩定,原子數也不多。最後01年諾獎給了Carl Wieman、Eric Cornell和Wolfgang Ketterle。做出了諾獎級的成果,也不存在先後問題,最後卻沒能拿獎實在是令人遺憾,之後他也不可能再因為BEC獲獎了。今年4月份的時候,他訪問了科大並給了個talk,主要在研究Quantum Magnetism,每年依舊是在NS和PRL上「灌水」,看得出他仍然充滿幹勁。他現在還沒到養老的時候,我很期待他能再搞個驚天動地的大新聞~


說一個已經過世的物理學家吧——趙忠堯,原子彈之父錢三強的恩師,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發現反物質的物理學家:

趙忠堯是第一個觀測到正反物質湮滅的人,也是物理學史上第一個發現了反物質的物理學家。這個發現足以使趙忠堯獲得諾貝爾獎,當時瑞典皇家學會也曾鄭重考慮過授予他諾貝爾獎。不幸的是,有一位在德國工作的物理學家對趙忠堯的成果提出了疑問,雖然後來事實證明趙忠堯的結果是完全準確的,錯誤的是提出疑問的科學家,但這卻影響了趙忠堯的成果被進一步確認。1936年,為了表彰正電子的發現這一重要成就,瑞典皇家科學院把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1932年在雲霧室中觀測到正電子徑跡的安德遜,而不是1930年首先發現了正負電子湮滅的趙忠堯。(安德遜也承認,當他的同學趙忠堯的實驗結果出來的時候,他正在趙忠堯的隔壁辦公室,當時他就意識到趙忠堯的實驗結果已經表明存在著一種人們尚未知道的新物質,他的研究是受趙忠堯的啟發才做的。)當然,後來,作為正電子的發現者被證明(在趙老逝世前一年,終於可以告慰世人和趙老英魂)。

電子對的產生及湮滅使人們對基本粒子的認識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人們不得不重新考慮究竟什麼是基本粒子問題。本來基本粒子意味著這些粒子是構成物質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單元,象電子這樣的基本粒子既不能產生,也不會消滅。然而,發現在適當的條件下,正、負電子對可以成對地產生或湮滅,也就是說可以相互轉化。物質的各種形態可以相互轉變,這在認識上無疑是個巨大的飛躍。在這以後又發現了更多的反粒子,因而更多的事實反覆證實了這一規律。(Origin:正電子_百度百科)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教授曾經評論:「要不是趙教授在30年代對正負電子湮沒發現做出的巨大貢獻,我們就不可能有正負電子對撞機,也就沒有今天的物理研究。」

此外他還啟蒙了中國的核物理科學。首次在中國開設核物理課程,培養了中國第一批原子能專業人才。在長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中,培養大批人才,為中國核物理宗師,被稱為「中國原子能之父」。桃李滿天下,學生中許多為有關領域有所成就的專家學者,如王淦昌、錢三強、錢偉長、王大珩、楊振寧、李政道、朱光亞、鄧稼先、趙仁愷、馮端、朱清時等人。中國第一枚原子彈誕生,第一枚氫彈爆炸,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第一個高能量正負電子對撞機問世,第一個核電站動土興建……這些原子能開發領域的成果,有將近一半的技術力量來自趙忠堯和他的學生們。奠定了中國原子核能事業的基礎。


湯飛凡——當大家高呼著英雄的名字的時候,真正的英雄早已倒下

轉載一篇文章吧。。原作者 SME情報員

名將可以靠百戰

名臣可以靠歷練

然無雙的國士要靠上天的賜予

是百年不遇的國之瑰寶

2003年,是所有中國人都不可能遺忘的一年

那一年,大家戰戰兢兢躲在家裡不敢出門

那一年,北京天壇醫院裡坐滿了人,他們的眼睛裡充滿了活下去的渴望

那一年,「非典」這兩個字成了沒有人敢觸碰的禁區

那一年,「非典」成了中國人心目中最可怕的噩夢

這時,一位衛生部的老幹部卻禁不住感嘆到

「湯飛凡若在,何至於此」

……

1897年,湖南大旱

」百姓咽糠茹草,至有餓斃自盡者「

這一年的7月23日,湯飛凡出生於一位家道中落的私塾先生家中

12歲入長沙城南小學堂,畢業後追隨二哥考入甲種工業學校學習機械製造

可從小目睹父老鄉親被病痛折磨的他心中有著懸壺濟世的理想

兩年後,湘雅醫學院成立,湯飛凡成了湘雅醫學院的第一屆學生

湘雅醫學院第一屆學生畢業合影

1921年,湯飛凡從湘雅醫學院畢業

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幾十年,正是微生物學的拓荒時代

多種重要傳染病的致病原被陸續發現

年輕氣盛的湯飛凡曾驕傲的說:「日本能出東方的科赫,中國為什麼不能出東方的巴斯德!」

科赫(Koch)與巴斯德(Pasteur)為細菌學與傳染病學家,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微生物學領軍人物。

湯飛凡立志研究細菌學與傳染病

當他的同學們邀請他開醫館行醫時

他說,「當醫生一輩子能治好多少人?若能發明一種預防方法卻可以使億萬人不得傳染病!」

1928年,湯飛凡的導師邀請從哈佛醫學院畢業的他留在美國

這裡有著優厚的生活條件和研究條件

湯飛凡心動了,他決定留下來

可此時,一封來自大洋彼岸信讓他毅然離開了哈佛

寫信的是他的老師——顏福慶

信中希望他能回國幫忙建立中國人自己的醫療教育體系

身在異鄉的湯飛凡從未忘記過自己的祖國

年輕的他自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豪情

1929年春,他攜家眷回到了上海

湯飛凡及其家眷

回到上海之後,他著手建立實驗室

隨後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重複一名日本人的實驗

這名日本科學家叫野口英世

和被譽為東方寇霍的北里柴三郎一樣,也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細菌學家

野口曾發表過一篇論文,稱發現了沙眼的病原體——顆粒桿菌

野口英世

如今沙眼一詞早已淡出人們的視野

可在20世紀中早期,沙眼是十分嚴重的流行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1/6的人患沙眼

中國沙眼發病率55%左右,農村地區更是高達80%以上(即當時說的「十眼九沙」)

自微生物學創立之初,無數的科學家就在尋找沙眼病原體

野口的論文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可湯飛凡卻對這個結果有懷疑和保留

當湯飛凡在上海的實驗室建好以後,他便開始研究沙眼病原體

他選出24個癥狀典型的沙眼病例

嚴格按野口的論文分離細菌

7個月的實驗中,僅僅有一次是野口論文中寫到的「顆粒桿菌」

他用這株菌接種家兔和猴子,它們均未產生沙眼癥狀

湯飛凡的實驗結果激怒了以野口為傲的日本人

這時一些細菌學家卻相繼證實了野口的工作

湯飛凡一下子置身於風口浪尖

可湯飛凡不為所動,繼續著他的研究

接下來的三年里

他對沙眼病原體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事實證明,所謂的「顆粒桿菌」並不能引起沙眼

1935年,湯飛凡發表的論文徹底推翻了野口的假說

他的結果終於被國際承認

而日本人引以為傲的野口英世

從此從日本的細菌學教材中消失了

1937年,湯飛凡結束了在英國為期兩年的進修

回到上海打算繼續研究沙眼病原體

這一次,等待他的卻不是8年的研究時間,而是八年的戰亂

7月7日,盧溝橋事變

抗日戰爭的炮火迅速蔓延了全國

8月13日,中日於淞滬會戰

湯飛凡本可以安心躲在租界中,為抗日吶喊助威

可他卻和妻子一起走上前線

參加了前線醫療救護隊,與戰士們一起出生入死

八·一三淞滬抗日戰爭:救護隊在前線

上海淪陷後,湯飛凡回到研究所

此時租界雖仍歌舞昇平,可他早已無心研究

這時湯飛凡任職的雷氏德研究所邀請他去英國繼續工作

又是顏福慶,再一次改變了湯飛凡的人生

抗戰期間瘟疫猖獗,國家急需重建中央防疫處

而湯飛凡,則是重建任務的不二人選

位於昆明西山附近中央防疫處實驗樓

抗戰8年,內戰3年

11年過去後,湯飛凡建立的中央防疫處已然頗具規模

他們生產的青黴素不知挽救了多少戰士的生命

他們生產的牛痘疫苗讓中國早於世界16年消滅了天花

他們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有一個NEPB(National Epidemic Prevention Bureau,中央防疫處 )

上圖為1934年中央防疫處群體技術人員合影留念(前排右三為湯飛凡博士)

1954年,當一切工作都步入正軌

湯飛凡決定繼續他未完成的理想——分離沙眼病原體

這是他的畢生之役

他要證明,日本人沒有做到的事情,我們中國人能做到

這一年,湯飛凡57歲

他親自來到北京同仁醫院採集沙眼患者樣品

他找到眼科主任張曉樓

出於合作愉快的考慮,他答應了張曉樓合作項目的條件

右為湯飛凡

整整一年的時間,湯飛凡每周都帶著助手在同仁醫院沙眼門診工作半天

一共採集了200例典型沙眼病例樣品

從包涵體開始研究,對沙眼病程有了較為清楚的認識

並且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例沙眼的動物模型(恆河猴)

考慮到沙眼病原體與LGV(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十分相似

而後者可以在小鼠腦內可以生長與繁殖

湯飛凡將沙眼樣品接種於小鼠腦內,希望能分離出病毒

可他做了上千例的實驗

卻沒有任何一組實驗顯示出陽性的結果

失敗的情緒在研究所內蔓延開來

大家都感到十分的失落與沮喪

可湯飛凡絲毫沒有放棄的念頭

他意識到

如果繼續重複別人的分離方法,可能永遠也沒辦法分離出沙眼病原體

他根據LGV還可以在雞卵黃囊中生長的特性

決定使用雞卵黃囊作為實驗材料對病原體進行分離

他還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

在沒有任何可靠數據的情況下

他減少了抗生素的用量和抗生素與沙眼樣品的接觸時間

1956年8月10日,湯飛凡與助手如往常一樣來到了實驗室

這是新方法的第八次分離實驗

傳了3代後

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原體被分離出來了

這株病原體就是著名的TE8

T表示沙眼 (Trachoma),E表示雞卵(Egg),8是第8次試驗

湯飛凡、陳正仁等生物製品老專家在實驗室

在場的人都無法抑制自己激動的心情

紛紛祝賀湯飛凡的勝利

可湯飛凡冷靜的說

這一次的成功並不能排除其他的偶然因素

一定要多進行幾次實驗才能確定分離方法是有效的

有了野口的前車之鑒

湯飛凡並沒有立刻發表論文

而是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繼續著實驗

進行著病原體的分離、傳代、動物實驗…

1956年10月,他將他的實驗結果發表後

學術界一片嘩然

一片讚歎聲之中也夾雜了些許異議

如果不能證明自己分離出的病原體能夠引起人類的沙眼

那便無法確認分離出的就是沙眼的病原體

可是人體實驗的風險極大

湯飛凡不忍讓自己實驗室的成員承擔這樣的風險

他私下命令助手將沙眼病原體滴入了自己的眼睛

很快,他的雙眼腫得像核桃一樣

出現了明顯的沙眼臨床癥狀

隨後的40天里,他堅持不做任何治療

收集了一批十分可靠的臨床數據

至此,持續了近百年的沙眼病原體的爭論終於落下了帷幕

沙眼衣原體

湯飛凡的發現讓人們尋找到了沙眼的治療藥物

一度危害全球的沙眼以驚人的速度減少

至今幾乎絕跡

以上海為例,1959年沙眼發病率高達84%,兩年以後降到5.4%

1970年,國際上將沙眼病原體和其他幾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對抗菌素敏感的微生物命名為衣原體

而湯飛凡,是名副其實的「衣原體之父」

1980年,中國眼科學會收到IOAT(國際眼科防治組織)的一封短函

因為湯博士在關於沙眼病原研究和鑒定中的傑出貢獻

國際眼科防治組織決定向他頒發沙眼金質獎章

希望能夠得到湯博士的通信地址

以便向他發出正式邀請

參加在舊金山舉行的第25屆國際眼科學大會。

1981年的國際眼科學大會

沙眼防治的最高榮譽屬於湯飛凡

可IOAT不知道的是

這世界上早已沒有湯飛凡了

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里

一場悲劇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拔白旗運動——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卻比抗戰更為可怕

僅僅3天的時間

他受到了不應有的批判

湯飛凡是一位有傲骨的倔強科學家

他寧願莊嚴的死去,也不願無端的受辱

1958年9月30日凌晨

年僅61歲的湯飛凡在北京自盡,與世長辭

湯飛凡死後,中國的沙眼病原體研究漸漸終止

他的名字不能被提起

與他合作的張曉樓包攬了本屬於湯飛凡的所有榮譽

人民畫報上,是張曉樓燦爛的笑容

報紙期刊上,是一篇又一篇介紹張曉樓的光榮事迹

那篇引起了全世界關注的論文,湯飛凡的第一作者身份卻被抹去

1981年IOAT會議舉行的時候

本應由湯飛凡的學生王克乾代領的獎章由張曉樓領取

本應只屬於湯飛凡一個人的獎章被加刻了張曉樓的名字

那些年,無數不知情的人民群眾不知道湯飛凡這個名字

他們歌頌的英雄,叫張曉樓

1986年,湯飛凡的妻子與學生寫了一封信到IOAT

要求還湯飛凡一個公正

四個月後,IOAT回信

沙眼金質獎章是授予湯飛凡的,為了澄清起見,會重新複製一枚獎章,這枚獎章上,將只有湯飛凡的名字!

1992年,國家髮型中國現代科學家(第三組)郵票

其中有一枚,是屬於湯飛凡的

湯飛凡足以稱得上是無雙的國士,卻可惜無人以國士待之

相比於野口英世在日本人人皆知

湯飛凡的名字在中國卻幾乎無人知曉

當大家高呼著英雄的名字的時候

真正的英雄早已倒下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歡迎轉載,白名單回復後台「轉載」


去年分子馬達獲獎之後,以下諸位大概可以洗洗睡了

M. Irie

D. Leigh

E. W. Meyer

D. Reinhoudt

等等


楊振寧的第二個諾獎是拿不到了。楊振寧的楊-米爾斯難道不該拿獎嗎?


1.啊哈諾夫Arhanov AB效應無人不知(波姆已經死了)

2. 貝里 Berry Berry phase 如今搞TS, TI的無人不曉吧


最頂尖的數學家


不考慮學生比方說郭蘇的話(想起來她老闆也沒得,應該也算一個),

Alexander Varshavsky算一個。

泛素化已經發過了他終生無望。。 據說是人緣不好。

其實拿過拉斯克5年後還沒有拿諾貝爾就可以認為沒希望了。

我們笑談拉斯克獲獎者拿第二年炸藥獎的概率是70%,然後每年降低一半。。

weinberg估計也沒戲了


數學領域的尖端成就


91歲的西澤潤一(2009和2014年兩次錯失諾貝爾物理學獎對於東半球固體物理學泰斗西澤潤一來說是很遺憾的,但是考慮到西半球固體物理泰斗何倫亞克一樣慘,心裡稍許安慰)

92歲的中西香爾(日本頂級大佬,無論是生物化學和有機化學的哪個研究方向,都有著精彩的工作)

95歲的古迪納夫(如果老爺子的鋰電池沒熬到拿獎,最大贏家或成日本人,水島公一和吉野彰的獲獎就成了必然,所謂「鋰電北奪諾獎日,加急不忘告亡翁」)

還有95歲的楊振寧的梅開二度(按照成就來看,帽子戲法甚至是大四喜都是合理的)


推薦閱讀:

屁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三維石墨烯與二維石墨烯相比,有哪些優勢?
納米方向國內外都有哪些牛人和牛課題組?
暗物質會發生化學反應嗎?
如何更好的保存紙質書?

TAG:物理學 | 經濟學 | 化學 | 生物學 | 諾貝爾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