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六根不放逸呢?


將注意力時刻安住於身心之中,並保持平等心就是不放逸六根。

如果六根是種子,那注意力就是肥料,是養份。

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雖然在其它回答里用過很多次了,但還是得複製粘貼過來,因為我崇尚用邏輯解釋這一切,而不是盲從盲信。

例如:我餓了,我心中升起了想要吃飯的念頭,可是工作非常的繁忙,以致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這個問題,於是餓了的念頭一閃而過,並沒有對我的生活造成影響。

同樣的,當我在看電視,很放鬆,突然我覺得餓了,我心中升起了想要吃飯的念頭,於是我可能就會去冰箱看看是否有零食,或者選擇叫外賣。

當念頭在我們的心中升起,我的注意力去理會它時,它才會演變成我們的行為,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念頭如果是種子的話,那我們的注意力就是水和肥料。當念頭在心中升起時,如果我們選擇不去理會它,它就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不僅僅是餓了的念頭,所有的:憤怒、生氣、慾望等等的一切念頭都是如此,只要我們不去理會它,它就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

所有的痛苦起源於念頭,當念頭產生後,我們的注意力不斷去在其中糾結、打轉時,痛苦也就會越來越深切,而當你深切的體會到這個念頭,並不去理會它時,它就得到了凈化。

嚴格來說,把六根比喻為種子並不合適,更精準一點來說,六根更像製造種子的工廠。有了六根的接觸,念頭才會在心中升起。

那什麼是放逸六根?

放縱自己的心去和六塵糾纏。

只要人活著,六根就會和六塵接觸,就會和顏色、聲音、氣味、味覺、觸碰、念頭產生碰撞。

只要產生接觸,就一定會有念頭和感受在身心之中升起。放縱則是不去把控自己的心,讓心去縱情追求這些外物。

當心沉浸於這些外物時,貪慾就會累加,痛苦很快也會如影隨行。

何為不放縱?

智者時刻都警覺自己的身心,不讓心被升起的惡念和身體不愉悅的感受所帶走,警覺自己的專註力,不讓它被愉悅的身體樂受和感官享樂所帶走。

如何做呢?

精勤覺知,時時澈知無常。

剛開始或許很難做到,或許只能做到幾秒幾分鐘,但只有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保持覺知的時間會增加,平等心會增加,直到有一天可以做到時刻覺知,乃至睡眠中也如此。

如何覺知呢?

四念處,就是佛陀教導的方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文章鏈接:什麼是觀智?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889817

詳解了覺知和平等心。

我的專欄也有很多文章從各個角度解釋了四念處禪修,如有興趣,可自行查閱。

祝快樂!

ps:今天北京的天兒真不錯…


龍銜寶珠,游魚不顧。

以念佛為例,心心繫念在佛號上。其他諸多外境莫多掛礙。

如龍銜寶珠,一:最珍貴的其實就在口中,何必追求旁邊的魚蝦?二:如龍銜寶珠,銜住不放。(開口珠子便掉了)。

把佛號當成最珍貴的「寶珠」,系在心中,念念不放。

這裡可以體會一下「龍銜寶珠」狀態。

再談點自己的心得體會,如何更易攝心,從行入理入。

《楞嚴經》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 ,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 ,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 一句佛號,具足圓頓止觀,如何起觀?即是楞嚴經這段,知一切身心內外諸境,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現之物(唯心所現),如夢如幻。所以如《圓覺經》所言:知幻即離「,所以從理入,自然離六根,而歸於佛號。
  •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觀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此心本來是佛,如今念佛,即是作佛。所以真心何在?即在此佛號中。這就是」借他名號,顯吾自性「。(即自即他,自他本不二
  • 一句佛號,全顯自心。所以攝心念佛,看似簡單,其實道理很深,這就是為什麼說一句佛號」 潛通佛智,暗合道妙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個攝字,看似簡單,其實訣竅很多。

  • 如此念下去,逐步深入,的確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時。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學諸定。

是菩薩摩訶薩 眼見色已 不取諸相 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眼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眼根。

是菩薩摩訶薩 耳聞聲已 不取諸相 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耳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耳根。

是菩薩摩訶薩 鼻嗅香已 不取諸相 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鼻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鼻根。

是菩薩摩訶薩 舌嘗味已 不取諸相 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舌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舌根。

是菩薩摩訶薩 身覺觸已 不取諸相 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身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身根。

是菩薩摩訶薩 意了法已 不取諸相 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意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意根。

是菩薩摩訶薩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語若默。常不舍離三摩呬多奢摩他位

是菩薩摩訶薩若手若足俱不饕餮。語不剛強。言不諠雜。眼及諸根皆不紛擾。不掉不動亦不倨傲。身不散亂。語不散亂。心不散亂。身寂靜 語寂靜 心寂靜。若隱若露 無異威儀

於諸飲食衣服卧具病緣醫藥及余資產皆生喜足。易滿 易養 易可供事。軌則所行無不調善

雖處諠雜而行遠離。於利 於衰 於樂 於苦。於贊 於毀 於稱 於譏。於活 於殺。平等無變不高不下

於怨於親。於善於惡。心無憎愛無喜無憂

於諸聖言 於非聖言。於遠離 於憒鬧。其心平等無有改易

於可愛色 不可愛色。於諸隨順 違逆事中。都不分別 心常安定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 無起 無成 無轉 無滅入諸法相。知一切法無作 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恆時增長殊勝善根。由勝善根常增長故。能行靜慮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凈佛土。

雖行靜慮而不忻求定所得果。謂不貪著由定所得諸可愛境。亦不耽求由定所得生死勝報。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靜慮波羅蜜多。


我用的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所說的「憶佛念佛」法門,經實踐該法門切實可行、效果極好,「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 」的境界依此法門修下去有望達成。

一般人修凈土法門,大多是持名念佛,也就是唱念或默念佛號的方法。不停的唱念,到達只有佛號而無妄想妄念的地步,一心繫念佛之名號,名事一心。持咒的人亦大多如此。

  然而,楞嚴經中二十五位菩薩所說的各自修行圓通法門,無一不是修定的法門。每一種法門都可以使人親見佛性,證得理一心,乃至五蘊皆空的究竟解脫境界,所以叫做圓通法門。其中第二十四種法門,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敘述的念佛圓通法門,此一念佛圓通章的全文,無一處說到持名念佛。自始至終,皆說「憶」說「念」,而不說持佛名號,念佛洪名。乃至於文末說到「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之境地而「入三摩地」。

  何以故?憶者無名字、無形相。念者無名號、無聲音。若有名號及聲音,便成了念佛號、唱佛號。所以念佛圓通章全文不曾說到持名念佛,而說憶佛念佛。

  譬如念佛時,口中唱念佛號,舌根必動;胸腹則因唱念佛號,必須控制出氣及緊急吸氣,是身根動,鼻根亦受牽動;口念時凝心傾聽,是耳根動;諸根既動,意根不得不動。如此,即不能算是都攝六根,更談不上是凈念相繼。若在心中默念佛號,同時憶念於佛,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雖然不動,卻仍有意根在動。當心中佛號不停地在唱念時,心中其實是在重覆簡單的妄念。如果是念「阿彌陀佛」,則一句佛號是四個念、四個聲音;既然有四個念和四個聲音在心中不停地重複著,可知意根尚未攝於不動。既然意根尚未攝於一念而保持不斷,便不能稱為都攝六根、凈念相繼。

  所謂凈念相繼,乃指心中的那一念是清凈之念;苦思世俗事即非凈念。即使是思惟善事善法,甚至思惟佛法,都不能稱為凈念。從修定的知見而言,凡是一切的語言文字形相,都是妄念,不名凈念。必須是離卻語言文字形相來憶佛念佛,這個念頭才叫做凈念。這樣憶佛念佛的凈念相繼不斷,才是凈念相繼。如果這個凈念有時被打斷,然後再繼續,也不能稱為凈念相繼,只能稱為凈念斷續。即使只是中斷一秒鐘、半秒鐘,也只能稱為凈念斷續。欲入三摩地(定)者,不但要都攝六根,還得要凈念相繼才成。所以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是離相的、是無相的。

06 第三章 修習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應有之知見


放逸不放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要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而定。要靜心,看到自己被什麼牽絆到了,然後及時做出調整,有什麼執著、就要注意剋制一點。


金在中而時動,水居外而常轉。水欲逃逸,金能制之。故日處中以制外也。


所謂「六根不放逸」是說,不以六根的喜樂、痛苦為基礎去思維和取捨,而是以洞察諸法真相的心態去思維和取捨。說起來很容易,但做到很難。要做到「六根不放逸」唯一的途經就是:建立出離心。建立出離心的方法倒是很多,比如十念(念佛、法、僧、戒、施、天等等)、觀苦、觀緣起、觀無我等等,還有些對治法:觀呼吸、觀白骨、觀不凈等等


出家然後持戒!


推薦閱讀:

人應該怎樣做到無我,無眾生,無壽者中的無我?
如何勸說執意要出家的朋友打消這個念頭?
如何評價《紅樓夢》中的《好了歌》?
為什麼說「好人成佛總要歷經千辛萬苦,而壞人成佛只需放下屠刀」?
如何是真正的修行?

TAG:佛學 | 佛法 | 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