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語里過去式有委婉的作用?
貌似是過去時,其實是殘留的「虛擬式」。(違實條件句中也經常用到虛擬式,如If I were the President, I would....云云)因為對別人的請求啊、建議啊,一般是存在於請求者的主觀意願的世界裡,而不是直接呈現於現實世界的,所以按道理應該用「虛擬式」。如果直接用現在時,則變成了「命令式」。例如如果想請一個人把窗戶關閉,直接問「Can you close the window?」,則是「挑戰權威式」或「不耐煩式」。
除了需要用虛擬式外,還應注意語調的婉轉。中文中表達請求往往藉助句末語氣助詞來表達虛擬的情態,對英文通過動詞變位表達虛擬情態不夠敏感,再加上中文語調變化較英文為弱,所以部分國人在外國請求他人做事情時,會給人感覺用語不夠禮貌。新加坡英語受中文影響,一般的問句句末都要加句末助詞,如不加,則顯魯莽。
This is how I understand this question: 下面有翻譯:)
To simplify things, let"s take "will" and "would" as examples,
Both words describe a future action. However, from the speaker"s perspective "will" is more like a determined plan, while "would" is more like an imagined wish or hope.
- I will go to the party. (I plan to go to the party)
- I would go to the party. (I want to go, but I don"t know if I can go)
So, if you apply this difference to when you request something, "would" gives the listener more space to reject you than "will", which makes the request sound more polite.
The same logic can be used for other modal verbs (情態動詞),like "can", "could".
I hope this is helpful.
**************************************
栗子的知乎答案索引:栗子樹
栗子的微信公眾號:E-Speller 或者 栗子英文 (只有精彩的原創)
**************************************
謝謝 @SilentLeo 的中文翻譯
我是這麼理解這個問題的。
為了把問題簡化,我們以will和would兩個詞為例。
這兩個詞都是用來描述將來動作的。然而,從說話者的視角而言will更貼近於表達已決定的計劃,而would更貼近於表達一種想像中的願望或是希望。
- I will go to the party. (我計划去派對)
- I would go to the party. (我想去,但不確定是不是能去)
所以當我們將這兩個詞應用去請求他人的情境時,would相對於will而言給了被請求者更多空間來拒絕你,這使得你的請求顯得更禮貌一些。
同樣的邏輯適用於其他情態動詞,例如can和could。
希望我的答案對您有所幫助。
類比一下日語就知道了。
同樣的形態,不同的身份。
好比to do和to doing中的to;
再比cut tomorrow, cut yesterday和 cut by the chef中的cut…看著都一個樣,但確實不同的類別,不同的功用。
於是,並不是過去時作了委婉,而是過去時(時間上的遙遠)和委婉(人與人之間的遙遠)都借用了同一個軀殼(did)罷了。虛擬式(與真實性的遙遠)也是會用這個形式的。
這是一個很經典的語言學問題,可以用認知語言學中的「句法象似性」(iconicity)來解釋。 象似性(iconicity)原則,簡單來說就是找到語言形式背後的理據,以及與說話者心理之間的關係。嚴謹說來,就是語言的結構和形式直接映照所表達的概念和經驗結構,即「語言結構象似於人的經驗結構」或者說「語言結構是經驗結構的模型」。 象似性具體又可以分為距離象似、順序象似和數量象似。這個問題可以用距離象似性解釋。距離象似是指認知或概念上相接近的實體,其語言形式在時間和空間上也相接近;簡單說的話,就是「心理距離相近的話,所用的語言結構也會簡單。」比如下面幾個表示請求的句子:a. I want…b. Can I …c. May I…d. Could I ...e. If I could ...f. I was wondering if I could...
我們可以看出,隨著從a到f 這幾個句子結構的複雜,「客氣」的程度也是逐步提高,這就是心理距離映射到語言結構中的例子。
至於為什麼過去式可以表達委婉,用「距離象似性」就很好解釋了,因為過去式表達的是發生在過去的事情,卻被說話者指稱眼前所正在發生的行為,這本身在過去與現在之間,造成了一種「距離」,用這種語言結構的距離,來表達心理上的疏遠與距離。是說would could might這些情態動詞的過去式嗎?
你舉個例子,我沒明白你意思
英語中過去式用以表達委婉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現代英語中沒有明確的虛擬式和條件式,比如在法語或者西班牙語中,這些語式都是有獨立的動詞變位的。某些高層次的英語語法書會提及著兩種語式,現代英語中用過去式部分代替了這兩種語式,比如 would have done sth. 可以視為條件式過去時。而這兩種語式在使用時表達就是委婉感,條件式表示在特定條件下的動作(可以表達「如果你方便的話,我想做某事可以嗎?」之類的語意),虛擬式用以表達不確定感和強烈的情感。第二,陳述式現在時表達了一種很強的確定感,有時候會個人一種不禮貌的觀感,或者強勢的感覺。在語意上會表達出一種「一切就是這樣」的感覺。例如,在華倫的小說《米倫教授的生活與工作》的這句話:I was hoping you"d recommend me. ,這句話會比 I am hoping you"ll recommend me. 委婉,後者顯得太迫切,用過去式表示在此刻前或者在知道這個機會時,我是這樣想的,但是現在是不是,沒有明說,如果對方拒絕了,兩方都不會難堪。
過去式和現在的區別在於時間點。這個需要仔細體會。
我以為你會喜歡這個。這是現在時。隱含的意思是:我覺得你會喜歡,所以當場就買了。你應該也喜歡吧?
我本以為你會喜歡這個。這是過去時。隱含:我在過去某一個時間點看到這個東西,覺得你會喜歡,當時就想到你了,因此買給你。但是,有可能你現在不喜歡了。這是一個特別細膩的語言感覺。理解這個,首先要理解現在時和過去時的區別。電影里常有的台詞:
he is my husband...oh, he was.表示你「剛才」想了一下才提出的請求(Could you please......),而不是直接脫口而出(Can you......),所以顯得比較婉轉。
===============================================
我是認真的~ ,,???,,
某種程度上來講不就是自己越麻煩就顯得越禮貌嗎?說話也是,穿衣服也是,誰想上班穿正裝打領帶啊喂! (╯ ̄Д ̄)╯╧═╧
因為過去式說的是「過去」的事情啊,所以對於現在來說就委婉了。
I would like to go, but I can"t make it。 我(之前)是打算要去的,但是(現在)去不了。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xxxxx? 你(現在之前的某個時候)能不能幫我xxxx?
Could do, but I have got to finish my job first. (現在之前的某個時候)可以,但我(現在)得把我工作做完。
I wanted to know xxxxxx。 我(之前)想知道xxx。(現在想不想知道?沒說。也許還想知道,也許已經知道了,也許因為某種情況我就不應該知道xxx事情)
你看,把時間點強行用漢語放進來,好像自然就有了委婉的樣子了。特別是第二場景,雖然他幫不了你,也沒否定曾經有幫過你的意願。
強行答的……反正我自己就是這麼理解的
When I email my clients, I really prefer to use would, could to replace will or can to make me more polite.
i wanted to check xxx with you.常見於同事間郵件
一定記住了,不是某種時態和語態或者變格讓人覺得怎麼樣。
這是現象。歸根結底的本質在邏輯上。
你覺得變格有用,是因為這類屈折語只能通過變格來表達這種含義。
U were the thunder i was the rain
有一種從過去到現在的感覺。
然而語法上,這就是虛擬語態。對於中文來說,等價於——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的憶往昔
我有一個朋友。。
我曾經我以前我小時候
那時漢語里時態的概念比較模糊,所以題主可以沒有辦法直觀感受到時態所隱含的語意。
題主所說的「過去式表委婉」一般出現在問句、請求等句子中,因為一般現在時會隱約含有命令的語氣,所以才會用過去式做出中和。
例如:
如果別人給你說名字你沒記住,那麼問What is your name again? 就不如What did you say your name was?客氣。如果你送別人花,I think you may like these flowers 就顯出自以為是的傲慢,用 I thought you might like these flowers才和我們中文想要表達的「我覺得你應該喜歡這些花」擁有同樣的語意。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