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一代年輕人不唱KTV了?
剛剛聽到大陸的錢櫃陸續關門的新聞,才知道KTV這個行業已經沒落,除了音樂版權的規範化導致的經營成本升高以外,新一代年輕人(90後)不買賬這種娛樂形式,也是重要原因。那麼,是互聯網顛覆了這個行業嗎?用戶都在App上唱K,不去KTV了?查了一下「唱吧」的百度指數,發現從12年推出以來到16年底,其搜索指數已經從5萬以上跌落到8000左右,可見互聯網唱K也是處於下行的趨勢。
唱K算是年輕人自我表達的一種重要途徑吧,我覺得這種需求不會消失,那麼新一代在用什麼新形式來表達自己呢?
我在知乎上還沒有遇到自己的同行,你就叫我DJ吧,看到這個問題我很興奮,終於可以在自己目前的工作範圍內回答一個問題了。(利益相關:KTV、酒吧行業陸陸續續八年了)
我們自己從業者也在思考KTV的未來在哪裡,這個話題已經被討論爛了,我們也困惑去哪裡吸引更多年輕人的心。實不相瞞,我老家縣城的KTV從我初中的20多家,到現在的3家,我是看著它們一步一步衰落的。以前的什麼「富豪」、「帝豪」、「哈曼皇宮」、「樂斯特」已經被「某樂迪」「某某純K」替代了。在我省城的主城區,「某某純K」火得不要不要的,訂房很困難,一到節假日,凌晨十二點還要排隊等房間?
我們能就此推斷現在的年輕人還是愛唱歌嗎?不能!只能說明人家這家KTV經營的好,他們主打K歌,音質很棒,地理位置優越,服務水平一流,裝修花了大價錢,關鍵是他們的音響效果顛覆了傳統的KTV水準,這麼跟你說吧,你唱歌不是很好聽的人,去他們KTV唱歌出來,都不難聽,所以很多人願意去他們那裡玩。人家生意爆滿也自然而然了,它現在已經成了我老家省份的行業標杆,大多數KTV開始轉型,也推出了這樣那樣的「純K」,音響效果還有超越它的,只是名氣沒它大,生意不是很好,需要靠各大團購網站來引流,消費上不去,經營也不順暢。
今年八月份,我在老家跟唱吧一個區域大V認識了,我倆都喜歡林俊傑,聊的比較來,關係也不錯。唱吧在我們老家兼并了一家搖搖欲墜的老KTV,沒有換場地,裝修也沒改,只是把裡面的軟體點歌系統換了,服務員進行了一些新的培訓,加入了很多新的線上元素,這家KTV起死回生。我跟他一起去參加活動,他作為受邀嘉賓在大堂唱了一首歌,面前有一兩百個音樂愛好者為他鼓掌,他很滿足。唱吧儼然把這裡當作了一個音樂愛好者的交流基地,做得確實好。九月末,我在北京跟老友相聚,吃完飯,我和朋友準備去唱歌,拿出團購網站一艘,發現了好多名為「唱吧麥頌」的KTV,原來他們都是一種模式。你出場地,資金,我冠名,我利用我強大的線上用戶群為你帶來線下客戶,這一點,全國娛樂行業沒有人跟它能競爭的。唱吧線下KTV的火爆也不能說明現代年輕人愛玩KTV,也只是它強大的變現能力的體現。
移動互聯網興起的那一年,大概是我老家的KTV衰落的一年。我們初中高中去KTV玩,那是真的為了唱歌喝酒,那時候我們普遍沒有手機,有手機也是藍色屏幕的按鍵機,怎麼聊QQ,怎麼耍微信?大學快畢業的時候,我們出去唱歌,很多人開始玩手機了,那唱歌的意義就不是很大了,除非你唱得特別好,不然你只能是孤芳自賞。唱完了沒有人鼓掌,沒有人吆喝,虛榮心無法得到滿足,你去玩幹什麼?沒有樂趣唄,比如我就喜歡一個人團周一至周四的下午場,一般29元,有飲料,有小吃,我一個人可以玩得很嗨。沒有必要應酬的人,完全用不著跟著人去KTV聽人鬼哭狼嚎。現代娛樂方式的多樣化,不可逆轉的對KTV行業有巨大的衝擊。
那些有應酬需求的人們呢?當然來會所了阿!我們老家以前的倒閉的KTV,很多老闆在沒有了客源的情況下索性關閉原來的KTV,重新選址,開闢新的戰場,幾人合夥,搞起了會所。就我了解,我老家的縣城目前有7家會所,家家生意紅火。「雪花飄飄,北風蕭蕭」,「老婆最大,老公最愛」,「朋友的情誼啊,比天還高,比地還遼闊」,我每次總能在會所里聽到這些歌曲。不是KTV沒人玩了,很多人換了方式玩。包房點歌的那個女的都是300塊,甚至是600,更高的是1000、2000,一般年輕人願意嗎?不願意的!一般來會所長期消費的人,有這個經濟實力,他們不是為了來唱歌,他們是來聞爆米花味道的。開個玩笑,其實大多數人是跟朋友喝酒然後跟美女們笑笑。
KTV才出來的時候很多人是為了嘗鮮,代替了以前的夜總會,很多年輕人愛上了唱K,隨著夜總會的反思,原有的很多夜總會老闆痛定思痛,決心搶回跑往KTV的那些年輕人。他們學習了國外的PUB,CLUB,BAR,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酒吧!你問這些酒吧老闆PUB是什麼,他們基本上不知道,他們就知道動詞打次。對於中國酒吧行業有不可磨滅貢獻的肯定是合縱文化傳媒,它旗下的蘇荷、本色、胡桃里、繁華等酒吧拉了很多年輕人出來,我一直想不通的是目前中國很火的KTV「台北純K」也是它的子公司,為什麼它要這麼做?我佩服這個企業的人創始人的深謀遠慮。你們如果不相信酒吧的號召力的話,可以去你們所在的城市看看現代化酒吧的人氣,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對了,成都去年的這個時候開了一家叫某某斯的夜店,那人氣,屌炸天,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去試試,是目前西南地區最厲害的夜店。
會所和酒吧不同程度地都和女性資源掛了鉤,這是無法迴避的事實,我不知道性是不是第一生產力,我只明白哪怕全中國的KTV都關門了,沒有一個人願意去唱歌了,這些會所和酒吧還是有存在的意義。我大哥就是會所狂魔,但是他去會所從來不是為了唱歌,他只會唱我教給他的「蒲公英的約定」,唱的時候跟我視頻,歌有什麼好唱的呢?是酒不好喝嗎?還是那白花花的大腿不夠誘人呢?
我們90後目前大多數人還沒有成為一個行業、一個單位的佼佼者,大多數90後沒有商務宴請,沒有這個公關那樣公關,你很難體會會所裡面的奧秘和快樂。可是我們終將老去,我們中的一些人總會在權力和財富上成為牛逼的一群人,那時候你再來知乎上看看這個話題不知道是否覺得可笑?你去會所玩,不是為了唱歌,那唱的不是歌,那首歌叫作寂寞。
大多數人對一件事物的判斷,是來自於周邊的現實和所掌握的知識,所以你看到錢櫃關了,你會覺得是不是人們不喜歡唱歌了。如果你去某些大學城,看到那些普通的KTV周末爆滿的時候,是不是又有另外一番結論?錢櫃作為中國曾經的KTV佼佼者,我很佩服,不過由它的選址,它的音響設備老化,它的定位以及經營管理出現了很大問題,關閉一些店面也是無法避免的。KTV行業跟其他行業是一樣的,你不創新你不改革,你也只有死路一條。
我現在唱K的頻率確實沒有高中的時候高了,我第一次進KTV是初三,高中幾乎每兩個月都會去一次,從去年開始,KTV確實去的很少。我身邊很多人發現了很大陸,比如會所妹妹的白嫩肌膚,現代酒吧的動詞打次盡情忘我,抑或是躲在工棚的床上拿著手機看映客美女。各種因素都影響著現代KTV的發展,KTV才出來的時候,有部分人靠這個是賺錢了的,除了前期的裝修、房租,後面只需要很低的人工成本,水電開支,所以他們的利潤是非常可觀的。就有很多其他行業的人進來投資做KTV,他們一不懂管理,二不懂營銷,關門是註定了的事兒,所以很多KTV的倒閉不是由於現代很多人不唱歌了,是他們真的不會經營KTV。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自己心裡也有了一些判斷,想唱就唱吧,沒人覺得你去KTV玩是很土的事兒。前面有答案說道現代人更宅了,我不是太同意,畢竟我服務的幾家夜店場場爆滿,有工人,有學生,也有白領,也有一些土豪,什麼人都有,他們宅嗎?現代很多人成了自由職業者,有很多人是沒有任何集體依附的,別說不去唱KTV了,就是郊遊,也沒幾個人叫他,畢竟有很多年輕人的工作里不需要大量地跟人接觸。你們去看看做工程的,看看做房地產銷售的,看看某些重要部門的公務員,你看他們應酬多不多?應酬不是特別多,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你不喜歡應酬,你推掉了;第二,你沒有重要到別人要用線下的社交手段來拉攏你。
如果有一天,你從早到晚手機響不停都有人在約你吃飯喝酒唱歌打牌大保健的話,那時候你應該算是獲得了世俗上的成功吧。(世俗上的成功有很多種,這應該算一種吧)。有些人很成功,但是他沒去過會所,他喜歡下象棋。
有的人覺得愛玩KTV的人少了,
可能是你本身自己也很少去觀察,用了一種自我意識去評判整體;我不算特別客觀,只算是一種個人眼界,變化的是娛樂的場所,不是某個行業的興衰。如果你喜歡動詞打次,我可以帶你去玩,
但是我建議你,還是好好先讀書吧,畢竟未來,大多數坐卡座享受美女簇擁的人應該在學習上都不會太差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我上班去了,期待今天冬至全場爆滿!k 歌 app 不是 ktv 衰落的原因。
網路K歌是個秀,KTV是個聚會,兩者滿足的需求完全不同,不是替代品。現在年輕人是宅了沒錯,但我要說的是,最喜歡去KTV的反而是阿宅(這個我回答最後會有解答)。
但並不是說我認為KTV沒有衰落,事實一些跟不上時代的KTV肯定要死。但核心原因不是「新一代年輕人的選擇更多了」這種不痛不癢的話。KTV衰落的真正原因是由於歌曲審美的多樣化,使得KTV不再適合最廣泛的無差別的大眾聚會方式,KTV總體體量會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出現更多特色KTV。打個比方就是,十年前可能大家都唱周杰倫、林俊傑都能很愉快,大家唱的歌彼此都熟悉,因為大家聽的都差不多。那個年代網路不發達,聽歌都是靠大眾媒介的灌輸,例如廣播節目等,使得音樂的品味非常一致性,哪怕你不喜歡他的歌,但你一定也會唱。
所以我至今覺得初中畢業那會,大家一塊唱周杰倫能唱好久,什麼青春紀念冊,朋友一生一起走大家都絕對OK的。哪怕和長輩一起,他們唱的周華健張學友劉德華鐵血丹心忘情水千年等一回我都能愉快地跟上。
那時候真是音樂是連接所有人的時代。
但現在不一樣了,音樂實在是太琳琅滿目了,或者是說再也沒有那麼一統江湖的共同感了。
聚會的核心就是玩大家都感興趣的事情,所以一個聽日系的人和一個聽歐美的去KTV怎麼也對不上號,更誇張點一個聽日本動畫曲子的和聽ARASHI的也大概率對不上電波。
絕對的歌唱實力的確能打破音樂的隔閡(我至今記得有個北京妹子同事英文歌唱得好啊),但聚會畢竟是要讓所有人都能參與的。一個人唱其他人玩手機畢竟是不爽的。
所以上述說完,第一個結論是KTV不再適合無差別的大眾聚會。但身為一個KTV重度愛好者,我要給大家說說KTV里的新趨勢,那就是年輕亞文化群體的狂歡。
其實本來要拿我自己做例子的,可惜我自己的視頻不敢上傳。。我和我的小夥伴完全把ktv變成打尻和跳舞(跳偶像的舞蹈)的場所,不要太high。。。
這個視頻里大概是其中一種玩法
【PHYCHIC FIRE】在KTV打call的重慶LOVELIVER!!先不賣關子,給大家介紹為什麼在KTV整體不行的前提下為什麼「台北純K」逆流而上。
歌曲多而全,能滿足各種亞文化群體的需求,且mv有時意外驚人且有梗
我就說幾首歌,《一人我飲酒醉》《我的洗髮液》《普通disco》,飲酒醉作為今年喊麥文化的代表,上周我已經在純k體驗過了。而我的洗髮液和普通disco均是在火爆網路後沒多久就已有。再說我喜歡的的lovelive,歌曲之全mv之精美放在全世界也沒幾家。我深刻地記得1月30日上海梅奔演唱會那幾天,上海的幾家純k里全是loveliver。有個段子叫做正唱著歌呢,結果一群人破門而入來打尻串門。。。
類似的還有廣州的k party,是一家支持用戶上傳mv的ktv,因此也藉此成為了廣州阿宅最喜歡的ktv之一。
其實純k和kparty的特點,和如今的網易雲音樂非常相似。網易雲音樂的一大特色就是收錄了無數並沒有正規專輯的網路亞文化歌曲,最突出的就是b站的鬼畜。
KTV不再成為大眾聚會場所,但我不認為KTV就會徹底退出歷史舞台,反而自從我發現了KTV的這種興趣團體玩法後,就徹底沉迷其中。當然我也沉迷過桌游,曾經在包下一間公寓玩卡坦島到通宵,或者狼人整個晚上。
但我發現我真的不是歐美那種party動物,那種大家都能玩的聚會,是一種非常空虛和寂寞的聚會,是那種聚會時我們如此親密,但是結束之後我們真的不會有交集的那種虛無感。就像有個知乎問題問的一樣,大學那種為了聯誼而聯誼的活動,真的有意義么?我還記得知乎有個問題,叫做為什麼歐美人不那麼喜歡KTV。
我當時也納悶了很久,但現在想起來,KTV這種小圈子的喜好不必為外人道也的悶騷感,真的很東亞。KTV不死,只是以往的體量太龐大承載了我們貧乏的音樂品類歷史的包袱。
真正能吸引年輕人的KTV,勢必是這些與時俱進的純K們。這不,上周去純k發現他們做了手機端,還可以發彈幕了,多酷。(最上面那條幹杯是我發的)
其實吧,你們應該發現,ktv里最火的歌還是互聯網時代之前唱片時代的歌曲。華語樂壇已經十年沒出過巨星了。不過這不怪歌手不爭氣,是互聯網的時代信息過於嘈雜,當下年輕人失去了強力、單純的共同回憶(共同文化)。
因為新一代年輕人不喜歡「參與感」弱的社交方式。
一個 7 人局的 KTV,如果你不是麥霸的話,意味著你有大概七分之六的時間,是沒有參與到 K歌的活動中。大多數人的選擇是,在別人唱歌的時候,玩遊戲,喝酒,吃拼盤。台上的人唱的什麼,唱的好不好,根本不在意。況且,玩遊戲,喝酒,吃拼盤,幹嘛非要到 KTV?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還是比較合適的。自曝家門:前麥霸兼所謂校園歌手。
從小喜歡唱歌,小時候家裡有一百多盒卡帶,對於家境並不寬裕的我來說跟著錄音機唱歌是我童年最大的樂趣,後來出了VCD和DVD,爸媽也第一時間也給我買了,因為接上話筒可以跟著一起唱,所以每次全家人團聚的時候都要圍著電視聽我和我姐唱歌,左聲道右聲道自由切換都是童年記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當然那時候已經開始有KTV了,只是我還在上學,沒有機會接觸到。因為在家唱的太多了,所以學校但凡有什麼活動,我都要上去唱兩首,自然而然也成了小紅人。
第一次進KTV是高考結束那個晚上,一群乖寶寶剛剛從繁重的學業中脫離出來,找到了一個發泄的地方就是KTV,第一次進入那個昏暗的空間多少有些不適應,生怯怯的找個位子坐下,可有幾個老手一進去就指揮起來,讓我們去點歌,我摸了半天點了幾首拿手的歌,這些也是我很想在學校的舞台上唱的歌,一直沒有機會,終於等到我的歌,我的心跳加速,口乾舌燥,這種感覺和登台前的緊張如出一轍,可我還是我鉚足了勁唱了起來,我小心翼翼地用餘光掃描大家的反應,姑娘們眼睛裡閃著驚奇和溫柔的小崇拜,男生們則認真的盯著屏幕上飄過的每一行字,有時還會跟著一起唱,這氣氛好極了。有些熱歌大家會搶著唱,有些生冷的歌大家靜靜聽著一個人唱,會有叫好,唱破音也會有爽朗的鬨笑,但是絕不會讓人有半點不適。我真的很喜歡那種感覺,每個人都能參與進來,至少在這裡大家可以放下矜持,融為一體,以至於後來的每一次聚會在飯後大家都會提議去KTV。
可是慢慢的,氣氛就變了,想唱歌的在唱歌,不唱歌的在打牌聊天玩手機,沒有人在意你唱的什麼,你唱的怎麼樣,這裡不再有掌聲和鬨笑,沒有人會來搶話筒,沒有人來跟你合唱,一開始我還緊緊攥著話筒從開場唱到離場,慢慢的我我就不唱了,因為大家KTV的角色已經變了,它的功能被簡化為一個密閉的空間,唱歌只是它的一個附屬功能而已,有一次去KTV甚至沒有人唱歌,只是喝酒聊天打牌,最後醉醺醺的在裡面睡了一晚上。畢業工作之後朋友們很難聚在一起,聚會也大多只有一頓飯的時間,也從沒有提議去KTV之類的。有幾次同事叫我去KTV都被我拒絕了,不是我不喜歡唱了,而是我知道人都變了,我不喜歡自HIGH,不喜歡對著一群低頭族妄自深情,不喜歡虛情的奉承和麻木的寬容,KTV如果還是個舞台,那已經不屬於我了。我家附近以前有好幾家大的KTV,幾番更名之後大多變成了飯店和會所。聽朋友說他去了幾家KTV,屁股還沒坐熱什麼公主,小姐的就過來了,裝飾越來越豪華,「內容」越來越豐富,只是再也沒有好好唱歌和好好聽歌的人了。
我們這一代人成長的歷程中並沒有那麼多誘惑,我6歲的外甥拿個ipad可以操弄七八種遊戲,但是他不快樂,因為他媽媽沒有給他買PS4。我15歲的時候能買到一張oasis的CD開心了一個月,每一首歌聽幾十遍,每一句歌詞爛熟於心。KTV在我們那個年代火起來,單純的因為唱歌、聽歌是一件足以讓大多數人開心和享受的事情。現在的沒落是因為我們獲取快樂和滿足的方式越來越多,手機上的唱歌軟體越來越多,為什麼還要花錢去給一群不想聽你唱歌的人唱歌,至於KTV的其他功能也被咖啡廳、甜品店、茶社和洗浴會所取代。喪失核心優勢後,它沒落的也就很自然了。。。我擦 要是每個 KTV 都有我喜歡唱的歌
我肯定去體驗太差了 不是沒這個 就是沒那個因為歌不全
裡面幾乎找不到幾首我會唱的歌……
然而我還是會偶爾一個人去ktv包場……我並不需要有人聽我唱,我只是想享受吼歌的感覺。
討厭有人和我搶麥!要我說,很多KTV搞不下去就是自找的。
現在都是互聯網時代了,搞KTV也要有互聯網思維嘛。你要抓住用戶的痛點,讓用戶高潮,他才會給你錢。
免責聲明:以下內容都是我現編加胡說八道的。
如果你按著我的思路做虧了本,不要找我;如果你賺了錢,記得分我。比如搞一個二次元主題的KTV,名字就叫:
(以下圖片皆來自互聯網)
裡面的服務員全都要穿日系維多利亞混搭風女僕裝,大概就是這樣的:
小內內就不要露出來了,嚴打的時候容易當做把柄被封或者是古風服裝,比如這樣
穿不同風格服裝的服務員,服務不同主題的包廂,不能有違和感。
KTV的牆上不要貼那種爛大街的油畫,要貼就貼這樣的內容:
總而言之,就是要在視覺上製造一種和死宅精神家園類似的現實環境。二次元社交圈有個特點,各種亞文化群體高度重合,他們不是A站基佬,就是B站扶她,還有別的亂七八糟論壇的成員。當然,雖然都在這些彈幕網站鬼混,他們已經分裂出自己的群體了,所以要搞不同主題的KTV包廂。
比如古風唱K廳,裡面的裝潢設計要給人一種古典式裝逼的感覺,讓那些冤大頭沉浸在鴛鴦蝴蝶派的氣氛當中。
還有最近在知乎上被批判得很慘的喊麥,這個可以參考埃米納姆的《八英里》地下說唱對決KTV,搞一個類似擂台的東西,找兩個破鑼嗓子在上面對歌,然後觀眾起鬨。還有哲學包廂,讓人到裡面就有一種喊:「F♂CK Y♂U」 「ASS WE CAN」的衝動。切記,包間必須要有彈幕功能,要用死宅熟悉的互動方式來設計交互界面。你所有的東西,都不能給死宅陌生的或者不符合亞文化圈特點的感覺。「顧客是上帝」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還要有女僕的鼓勵(好羞恥的感覺)
就是一個死宅在唱歌的時候,要有穿女僕的服務員在旁邊說:「歐尼醬,你好棒棒的」之類的話。可能有人會問,如果女朋友在旁邊怎麼辦。一派胡言!死宅的女朋友都在電腦中、抱枕上還有本子里。
歌曲庫必須要是死宅喜歡的歌曲。
我先不說死宅的歌曲,我本人比較喜歡歐美歌曲,很多時候到KTV連樂隊名字都搜不出來,這還唱個毛啊。每次都是鄭智化、任賢齊,自己唱的都煩了。
當然歌曲最好把調子處理一下,降幾調。最好是有服務員(或者專門僱傭人做這一塊)會唱日本歌曲,讓死宅點唱。
歌曲版權問題我也不是很懂,不過日本很多動漫都沒有引進中國吧。這方面的糾紛暫時可以不作考慮。還有一個是用戶自定義,讓用戶自己擴充整個歌曲庫。比如上傳自製的歌曲或者MTV之類的,還可以搞個比賽。
至於和動漫節遊戲節搞聯動就不多說了,多打廣告,搞好口碑營銷。
現在直播平台這麼火,可以請主播來KTV唱歌,或者是一些有名的UP主。讓他們來KTV搞直播。
——————————————————————————————————————————
一點不成熟的小建議。我都把免責聲明加粗了,說我帖子通篇都是胡說八道,還有人說我寫的不科學,說像我這樣搞根本就賺不到錢。
我本來就沒準備寫得科學啊,唉,現在的年輕人啊。其他回答:
為什麼主流文化看不起網路小說? - 發條陳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現代新聞標題黨內容選取立場偏見? - 發條陳的回答 - 知乎
有什麼古風美句適合寫在婚禮請柬上? - 發條陳的回答 - 知乎
如何以「她來我家時還是個孩子」為開頭寫個故事? - 發條陳的回答 - 知乎不喜歡和唱歌難聽的人去
對耳朵是一種折磨
不喜歡和品味不同的人去
你唱東我唱西真是沒勁
不喜歡和麥霸去
不想在那種地方聽個人演唱會
不喜歡和低頭族去
沒勁
不喜歡和同事領導們去
完全不能放飛自我
只喜歡和志同道合一起瘋一起爆嗓的人去
然而這樣的人早就散落各地
再也湊不齊
為什麼搞得這麼複雜?其實原因很簡單用不著強行分析。就是:唱歌並不是剛需,娛樂才是剛需
現在我有手機有電腦有ipad,裡面有遊戲有小說有視頻,出門的話可以看電影可以射箭卡丁車還可以密室逃脫甚至還能自駕。我剛剛提的這些每一個都比10年前體驗優化和普及得太多,去KTV的時間自然就被擠壓了。可能很多上了年紀或觀念沒跟上節奏的知友們還沒有意識到:這個時代已是宅男宅女的時代。
核心原因:新一代年輕人的選擇更多了,生活方式更豐富多元,KTV不再是唯一或少數的主流娛樂方式,促使這種局面與互聯網技術的飛快發展密不可分。
導致結果:業務受挫,紛紛倒閉或轉型,或將KTV作為輔助娛樂模塊投放到餐飲中。
簡要分析:
喜歡唱歌的人最終會更加追求品質和成就,這個「品質」是指人性化的環境、專業的設備、充足的正版曲庫,「成就」是指這類人在參與演唱時所獲得的體驗和感受,比如開心愉悅、榮譽認可。然而KTV是無法滿足這類用戶的需求,這從網路K歌就可以看出,初期用戶們追求的是「參與感+認可度」,實際這是弱需求,並無核心競爭力。達人群體更加追求高品質和高階成就,普通用戶沉浸於自嗨和圈子認同,但這種自嗨是不可能持續的。尤其是從近五年的移動K歌的狀況來看已經很疲軟,短板是很明顯的,別人想超車很容易。
舉例:就拿電台應用或咱們常用的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來說,你做了幾年的線上KTV對吧?很好,其他電台應用和音樂類APP直接開個「原創/翻唱」的頻道,邀請並開放喜歡唱歌的人入駐,對於唱得好的不僅給獎勵還給身份標識。試問,此時那些K歌類的應用還有什麼優勢?所以別說傳統KTV了,線上的傳統音頻KTV的命運在我看來和傳統KTV並無區別。
不論是亞洲KTV先驅日本還是台灣,KTV行業衰退已是事實。KTV無非就是喝酒聚餐時的助興方式之一,而網路KTV無非就是翻唱,況且音頻在眾多內容展現形式中是最單薄卻又最難標準化的,更別提盈利了。就算開了live打賞,你拿什麼跟有臉有聲音的視頻直播相比?這還沒說可代替娛樂項目,什麼桌游、密室、電影、主題公園,或者只要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在哪裡都無所謂的地方...
其中最流行的當屬宅文化,然而直播等近年流行起來的產物均屬於宅文化。對於宅男宅女等SOHO一族而言,一台電腦一根網線就可以解決所有困擾,宅女們在家就可以支著幾百塊網購來的山寨電容麥給你來一曲《情深深雨蒙蒙》,宅男們在家就可以開著攝像頭和麥克風跟觀眾們聊一聊《Butter Fly》的電吉他solo怎麼彈,肚子餓了就叫外賣,不想收拾房間就叫保潔阿姨...
總結:
KTV的衰退和轉型並不代表「唱歌」這項娛樂剛需也隨同消退,其實KTV衰退也好事,這反映了市場需求的變化,它需要以另一種形式去演進和改變。就像街機KOF一樣,雖然已經過去許多年,但至今仍然有不少玩家在玩這些遊戲。區別是他們在用電腦模擬器跟線上的朋友玩,而不是去線下遊戲房投幣對戰。某種程度上,遊戲廳的落幕與KTV是相差無幾的,用戶的生活方式和體驗場景也會不斷更新。相關數據:1、日本卡拉OK box王牌企業「SHIDAX」於31日關閉了旗下的44家店鋪,且預計還將於9月關閉另28家店鋪,至此,SHIDAX從4月起累計關閉80家店鋪。據了解,SHIDAX的店鋪總數減少到189家,比2008年高峰時期的304家減少了4成。 SHIDAX的宣傳團隊解釋稱「大型店鋪的投資額過於龐大,另外KTV的市場縮小也是重要原因」。—— 來自環球網
2、從中國移動K歌應用的用戶年齡分布來看,整個行業90後用戶超6成,90後用戶作為主要消費對象,將人氣明星藝人、主播與移動K歌應用的強相聯,通過增強社交互動、藝粉關係等概念吸引大量的年輕用戶。其中,唱吧的24歲及以下用戶佔到62.2%,90後用戶已達7成,90後的佔比遠遠高於其他K歌應用。K歌達人的25-30歲用戶佔比達37.2%,高於其他幾家。而天籟K歌作為一家成熟的K歌應用,31歲及以上的用戶佔比明顯高於其他幾家,已達32.0%。—— 來自易觀智庫
因為手機太好玩了
本人90年7月出品,作為90後的先驅,而且又挺愛唱歌的,從個人角度答一哈。
那我們小時候為什麼唱KTV呢?
「上午9點,xxx電影院集合,看《達芬奇密碼》。」
「下午2點,xxx KTV 門口集合,開個中包。」
當時很多人沒有手機的,團隊活動都是在電腦前,QQ群里約好,大家準時赴約。
看電影,KTV,這是當時作為高中生的我們唯二的活動。當然,還有網吧,打球什麼的,然而此種類型活動並不能帶妹。
KTV誒,而且講道理,對於學生狗來說,即使是下午場,AA制,
消費也不算低了。所以大家還挺珍惜的,會點自己最喜歡的歌認真好好唱,在別人唱的時候也會輕聲跟著,眼睛也要看著MV,即使已經看過很多很多遍。有時候某人唱功爆表了,會收到大家的尖叫和熱烈掌聲,有時候即興的改編rap伴唱特別有趣,會引起一陣爆笑。
大學的時候,認識的人多了些,偶爾也會和不同的人去KTV,印象比較深的也有一些
有比原唱高2個key唱《死了都要愛》的妹
有唱《懦夫》裡面小孩聲音rap簡直原唱的妹
有次自己想用心唱一首歌給喜歡的人聽,然後被不熟的boy強行加入然後毀掉,好氣
然後後來工作了嘛,做銷售
有次公司來了個客戶,領導叫著我,一起吃晚飯,吃過晚飯一起到了KTV,我就納悶了,這有什麼好唱的。
直到後來沒多久進來一排穿著統一的工作者,客戶老油條瞄了一眼果斷挑了個最靚的……
單純如我,也還是聽領導的話挑了個看起來順眼的坐在身邊,告訴我說她叫小w,然後想了想,點了些看起來偏向符合老油條審美的歌,唱一唱,敬敬酒,老實說我還挺局促的,坐在旁邊的小w拉過我的手牽著,一會兒又放到光滑的大腿上,唔,皮膚還不錯。
額,文風好像有些不對。
服務意識還挺強的,喝啤酒多上廁所也多,但是每次從廁所出來,小w都會踩著高跟鞋,在門口等著,雙手奉上抽取紙。
後來接待任務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該唱唱。我負責刷卡結賬,一晚上的消費,相當於我三個月的基本工資。
還有一次印象挺深,當時有個老油條,在行業裡面算比較有地位的了,歐洲人,所以去KTV,我點了些英文歌,自顧自地唱著,唱完一首《We belong together》
,老油條一手拿著酒杯,一手摟著小姑娘,走了過來,舉杯和我說我唱得不錯,英語很好,雙方的合作有我的參與會很愉快,乾杯。
工作場合的KTV基本就是這樣了,大多數富麗堂皇的裝修,八面玲瓏的經理,濃妝艷抹的公主,喧鬧嘈雜的音響,紙醉金迷的夜晚。
但還真是,沒什麼勁啊。
自己真正想唱歌消遣一下的時候,就在家裡,手機唱吧錄一下,發發朋友圈分享下,還能單曲循環自我陶醉,也挺方便。老實說朋友們都挺忙碌,各有各的生活,約在一起挺不容易,不如在咖啡廳聊聊天,玩玩桌游,似乎比KTV更加適合。
所以就懶得去了吧,反正上回是有個朋友生日,去一家新開的KTV唱歌,我花一千塊辦了張會員卡,後來就再也沒去過了……想想有四個月了……
一直覺得KTV是滿足人們喝酒的同時順便唱個歌,而不是在唱歌的時候順便喝個酒。所以可能不是年輕人不唱KTV了,而是喝酒的年輕人少了,或者別的能喝酒的地方變多了
我是99年的,是九零後的最新批了。
從我的視角來答題的話,年輕人不唱KTV實際上是個偽命題。
就我和我周圍的人來看,幾乎每次出去玩,都會去KTV,出去玩的頻率也不低,每月的考試之後都會出去放鬆,上高三之前周末有時間去放鬆也是去KTV。
我覺得KTV所謂的沒落,不能只從錢櫃一家來看。我所在的二線城市,KTV還是經常爆滿的,也很少有倒閉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出去聚會的確是有不去KTV的趨勢。現在得選擇越來越多,密室、桌游、撕名牌......花樣比前幾年要多。可能二線城市這些東西才出現幾年,而一線城市早已火遍了所以KTV行情的下行在二新城市之前,也說不定。
KTV已經出現很多年了,從我出生開始幾乎形式就沒怎麼變過,就是唱歌,大家一起唱歌,說是唱歌,實際上只是有個地方呆,有點事情做。光滿足這一點的話,桌游和密室等等可以做得更好,原先在包房裡唱歌不好的人可能不會積極於點歌,但是如果換了桌游和密室,參與的難度就降低了很多。
所以KTV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它憑什麼留住人。想唱歌,音響條件不盡如人意,想聚會,那能去的地方太多了,為什麼非是KTV?
其次有的答主說到了宅文化。這點我不敢苟同。因為宅文化說到底不是主流,仍然屬於小眾文化。
實際上宅文化處於一種很尷尬得境地,它是「大眾了的小眾文化」,就像「小眾音樂「和民謠,大家都知道,都會哼哼幾句,但是真正談得上熱愛的人,不多。
看 你的名字 的人,很多,但是他們看過新海誠的其他作品嗎?知道動漫的人很多,一直追動漫追新番的人有幾個?出cos 看cos的人有幾個?
就即使是廣義上的宅文化,就只宅在家裡的那種宅文化,也沒有看起來的那麼普及。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在現社會,我們是最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人,就我身邊的人而言,一有時間是沒有人願意只宅在家裡的,放假之前就躁動著約飯約電影了。
現在很多事情可以很便利,讓人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很多事情,但是出門群聚娛樂不像點外賣懶得出去買飯,和朋友出去一起走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這是剛需,也解釋了為什麼實體經濟全面萎縮,但是線下娛樂業卻還在擴張(或許只存在於非一線城市?)密室逃脫、桌游吧、跑男俱樂部開了一家又一家(現在新鮮感過去了,個別店或行業也不同程度出現了萎縮,但總體還是在增長)。
再次一點,我認為,八零後和九零後是獨生子女,人數是銳減的。六零七零後現在是人到中年,KTV的沒落會不會是因為七零後對唱歌的需求普遍萎縮,而九零後對於這一部分的彌補又完全趕不上造成的?
不過無論如何,錢櫃不代表整個KTV,KTV行業萎縮也不代表九零後就不唱K……
其實我們還是支持的。
99的 我們唱的歌也是周董的,就是告白氣球和晴天的區別嘛!現在的人變得更加現實、理性,並且反對感性,喜歡隱藏不想表露自己,自信而且好強,不願被人比下去,比起精神生活更加註重物質生活。於是導致了人們對音樂不感興趣卻又想要唱好得到認同,喜歡著自己喜歡的卻又唾棄著別人喜歡的,毫不在意也沒有任何評價,想要表達感情卻又害怕尷尬,唱歌更加不走心,認為裡面表達的感情早被自己看的透徹,不願意唱一些詞好調好感情好的歌,而是找一些奇怪而無內涵的作品,或是喜歡跟風唱一些被放爛了的俗套歌曲,一問又什麼都講不出來。這樣去唱歌很快就會失去樂趣,就算是十幾個人也會兩三個小時就草草收場。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能沉得住氣做到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精雕細琢,拿五百分鐘的練習去換五分鐘的驚艷呢?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不要見得風是得雨。題主在這裡舉了兩個例子,第一是大陸錢櫃陸續關店,第二是唱吧在2016年的百度指數下降到2012年剛剛推出時的十分之一。這兩個例子都不足以支撐「新一代的年輕人/90後不再喜歡唱KTV」這個結論。首先,錢櫃這個例子里,版權規範化導致KTV經營成本上升,這個問題是確實存在的。但是錢櫃關店,而不是「KTV集體關店」,並說明不了市場的萎縮。換言之,Uber從大陸撤出的時候,你能得出網約車行業江河日下的結論么?第二點,唱吧的百度指數下降,實際上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首先我們要弄明白百度指數是個什麼東西,就以最基礎,應用最廣泛的搜索指數和媒體指數為例:
1. 搜索指數
搜索指數是以網民在百度的搜索量為數據基礎,以關鍵詞為統計對象,科學分析並計算出各個關鍵詞在百度網頁搜索中搜索頻次的加權和。根據搜索來源的不同,搜索指數分為PC搜索指數和移動搜索指數。
2. 媒體指數
媒體指數是以各大互聯網媒體報道的新聞中,與關鍵詞相關的,被百度新聞頻道收錄的數量,採用新聞標題包含關鍵詞的統計標準,數據來源、計算方法與搜索指數無直接關係。
以上引用自百度指數的FAQ內容
也就是說百度指數衡量的是一個關鍵詞的搜索熱度和媒體報道熱度。所以,唱吧在16年百度指數明顯不如剛推出時,其實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情況。一款首創互聯網K歌玩法的產品在剛發布時,勢必會引起公眾和媒體的熱度,而一個運營四年有餘的產品,如果媒體和搜索熱度還和當初一樣,那才是極其反常的現象。
從用戶數量來看,唱吧在13年用戶突破千萬,14年底已經突破兩億,16年突破三億,暫不說13,14年還有很多同類產品上線,就從唱吧的數據來看,很難得出「可見互聯網唱K也是處於下行的趨勢」這個結論……
回到實際的場景來看,KTV依舊是90後和95後聚會娛樂的主要選擇之一。原因很簡單,相比於很多年輕人喜愛的娛樂活動,KTV不需要門檻,不存在人群隔離,容納人數靈活,消費水平也很靈活。
讓我們假設一個90/95後大學生班級,在元旦聚餐之後選擇一個集體娛樂活動。
假如去網吧的話,且不說是德瑪西亞萬歲還是重建屁股帝國的問題,還有很多不玩遊戲的同學怎麼辦?
去夜店慢搖吧酒吧的話,消費水平高不說,很多人不喜歡這個氛圍。
去密室/桌游的話,10人以內問題不大,如果10人以上就很尷尬了。
那我們總不能愉快的一起上自習吧?
那麼除去KTV之外,另一項全民皆宜的活動就是看電影。然而,想湊齊一個大家都沒看有不爛的電影,也是有難度的。如果恰巧整個檔期由《大鬧天竺》《西遊》《健忘村》《功夫瑜伽》組成,你說你是浪費錢還是浪費錢?
這個時候KTV的優勢就來了。
唱歌你可以唱的跑調,但是你不能說你不會說話吧?所以KTV雖然不是很多人都同時在參與的娛樂,但是能保證在一場活動中,人人都有能力參與,人人都有機會參與。
KTV包廂可大可小,四五個人也可以去,20個人也可以去。KTV消費水平不算高,對於年輕人來說沒有壓力,但需要高端的時候,也有高端KTV給你選擇。KTV的參與也不分男女生,不存在技術門檻,不存在讓一部分人尷尬到渾身難受(比如網吧的例子),想唱可以唱,想聽可以聽,都不想的話也可以聊天。
那麼如果你來決定的話,你會不會欽定KTV?
題主可以隨便找一所高校,看看旁邊的KTV是不是每到節假日就人滿為患,也可以假設一下上面的場景,找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詢問,做一個最基礎的調研,看看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不是「看電影」「唱K」這兩項。
KTV這種娛樂形式,還是不會馬上退出歷史舞台的。歌單和設備可以更新,舊的KTV倒閉了,也會有新的開起來。至於音樂作品,我同意21世紀第一個10年比第二個10年優秀得多,但如果說新歌沒得唱了,那還真不至於。且不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就算是你們老人家看不上的,只要小朋友喜歡,人家該唱還是唱。為什麼我們能點周杰倫王力宏,人家就不能點TFBOYS呢?我們眼裡的內容枯竭,也許在別人的眼中是內容更新哦。
有小姐的ktv還活的好好的呢,呵呵
看完其他答案才發現原來這麼多人都不喜歡去KTV啊,難怪平時都很難約到人……
想來也是,別人約我去打籃球去跑步我也肯定是拒絕的。有誰願意去參加一個自己沒什麼參與度的活動呢?和轟趴之類的聚會方式相比,能在KTV刷出存在感的人的確是少數。不過也就是說很多人無法體會到四五個頂級麥霸一起去KTV的爽快感哈哈哈哈哈哈大保健198 228 298……
KTV陪唱 200 ,帶出去過夜1000+……性價比高低立判。推薦閱讀:
※國內很多互聯網公司紛紛「出海謀生」,比較成功的獵豹移動甚至上市了,其中有哪些經驗和教訓?
※有沒有一款互聯網產品,能幫人養成好的工作和學習習慣?
※如何將以下知識點串聯起來?(分組/電路交換、光/電/數字/模擬信號、各種信道復用、乙太網/傳輸網)
※互聯網的閉環到底是什麼?
※國內互聯網巨頭BOSS都是男人,且形象光輝,他們沒有七情六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