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動物城和海底總動員2為什麼北美和國內票房表現差距這麼大?

北美海底總動員2票房超過瘋狂動物城,但國內卻還不到零頭,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當網上充斥著一些諸如「穆斯林都是畜生」、「歐洲接受難民的國家都是sb」、「政治正確都是腦殘」的論調時,你怎麼能指望他們接受這樣一部非常「白左」的電影?


皮克斯在中國的冷清是可以預期的,即使是海底總動員這種已經算是大IP的動畫資產

因為它不以話題性為創作條件

這要從中國市場對動畫的根深蒂固的態度和這兩年來電影市場的巨大擴張和對動畫態度的微妙變化的角度來看

上一個皮克斯的例子,我個人認為是皮克斯有史以來創作水平僅次於瓦力的inside out,如果它能夠提供話題性,那麼它在去年引起的轟動絕不應該比今年的瘋狂動物城小,但事實上它並沒有很好的票房,同期的另一部好電影《精靈旅社2》也是一樣的命運

從認知層面上說,中國市場上動畫黨的話語權和外圍消費者對動畫作品的態度,在大聖歸來事件出來後空前高漲,關於動畫作品的成見問題也成了一個電影市場熱門話題,但這種話題性往往被帶到了「動畫思想的年齡層次」和創作的特異性上,而這種討論的擴大也造成了「話題性全齡動畫」與「合家歡動畫」的對立,甚至是標籤化的對立,前者會吸引更多的市場主力消費者進入影院,而後者則仍然是孩子放假家長才會做的選擇,甚至這其中還產生了比以往只有動畫觀眾內部才有的更廣泛,更深刻的鄙視鏈

瘋狂動物城的新一波討論熱潮也是圍繞話題性而言,在世界範圍內的種族民族宗教意識衝突的背景下,這樣的電影就比傳統的「合家歡」多了很多層話題,這讓它在網路上的可傳播性成指數增長,進而它的合家歡也被包裝成了「大人在裡面看到了什麼什麼。小孩兒在裡面看到了什麼什麼」的營銷號話術,瘋狂動物城本身當然是一部非常非常優秀的作品,但它的傳播性卻來自於這種「這是有成人深意的,更高端的動畫」的一種潛在的市場主體優越感

而皮克斯的動畫在主題上往往更加內化和私人化,從玩具總動員到inside out,都是如此,今年的尋找多莉實際上也是如此,而這些電影的標籤化形式,往往恰恰是相對溫馨的、不太體現話題性衝突的「合家歡」,而這種標籤化的認知,導致皮克斯的電影,在外圍消費者眼裡,甚至在很多核心觀眾(因為中國很多動畫核心觀眾都是日本動畫愛好者)眼裡,和功夫熊貓史瑞克這樣純粹的夢工廠娛樂「合家歡」作品沒有區別,不了解皮克斯的觀眾會把這種標籤化的形式放到他們對動畫電影分類的鄙視鏈上去考量,甚至完全漠視這些電影,而忽視了皮克斯一直在堅持的關於情感和成長的崇高的內在價值。

而我相信一個動畫愛好者,看過瓦力和inside out以及怪獸電力公司或者飛屋環遊記之後,一定會愛上皮克斯的動畫,但現如今在畸形膨脹的電影市場和媒體轟炸之下,內化的,難以形成話題性的皮克斯,很難讓外圍消費者甚至傳統的動畫電影觀眾注意到它

再比如,就說尋找多莉這部電影,它的內涵和特殊價值觀展現表達得十分內斂,十分十分內斂,以至於到了有些隱晦不注意的話看不出來的程度,而這種特殊的價值觀實際上很深刻,如果被挖掘炒作出來肯定是一個大話題,就像動物城和小鳥那樣,會讓人覺得很「成人」,很「優越」

但皮克斯卻沒有這麼做,而是把主體的表象的展現留給了傳統的親情、友情和成長與探索精神

總之一句話,這種冷清是皮克斯內化的創作特點和中國市場對動畫的畸形關注方式導致的。

但無論如何,中國市場對動畫的態度,即使中二,也比無視好得多,相信隨著中國動畫電影市場這一波中二熱潮的擴大漸漸走向常態化和理性化之後,皮克斯會得到更公正的評價和市場反饋


個人觀後感...........海底總動員2真的不好看....................看不出來這部電影全程演一個話癆加記不住事情加做事不動腦的魚瘋狂的遊動目的是回到海洋館找父母的看點在哪裡.......中途經常會有掐死主角這部電影是不是就可以結束了的感覺...海底風景嗎?........


海2純兒童,成人不宣傳,動物城屬於成人動畫,有大量的觀影人群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宣傳


瘋狂動物城和海底總動員2都是在國外看的

相比瘋狂動物城 海底總動員似乎少了些驚喜 的確 海底總動員不論情節和中心都顯得平淡無力

但是我記得 Dory通過貝殼找到爸爸媽媽的那個片段 真的很純很純 周圍的老外都在悄悄的搓眼睛

其實我剛剛看完 也覺得挺無聊的 國內肯定不會有瘋狂動物城那樣的反響

但 總會不自覺地細細品味 或許 外國動畫片的中心總是很清晰 也很自然吧


皮克斯的電影我更喜歡午夜場,找人少的地方,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看,一幫熊孩子實在看不下去啊。

然而,基本沒有午夜場。


宣傳的到位程度吧,瘋狂動物城前期有很多宣傳,而海底2沒有多少宣傳。


回答請代表個人,因為電影院無英文版,所以等網上有資源再看。


和名字翻譯有一定關係,很多人看到xx總動員就感覺是兒童看的,就不會去看了。


魔獸不也是


說明國人是清醒的,早看膩了舊ip,只有美國人才整天念叨著舊情懷,前傳拍個幾十部,舊ip輪流翻拍樂其中,英雄電影就是特例,一部說膩的故事強行說幾部。還鋪天蓋地的營銷好似每個人心中都有個英雄的假象。所以你會發現身邊不了解的朋友整天念叨著去看,最後你問它感覺怎麼樣,他說打打打突突突挺好玩的,霍比特人更是「強行大片」好在他拍3部就不拍了,童話類電影更是爛得出奇,說多了心好累,也不知道把童話強行拍成「大片」導演累不累。縱觀17年的電影你會發現全是舊ip續集,翻拍。拋開特效不說美國這兩年拍的電影不如中國好(現在好多美國特效跟話劇一樣越做越不認真)

用心吐槽,用心過好生活


推薦閱讀:

走紅毯的穿著怎樣才算得體?有什麼訣竅?
老電影數碼修復具體是怎樣的過程?
如何評價電影 罪惡之城2?
動輒上千萬的電影特效和動畫的錢都花在哪?
如何看待迪士尼和皮克斯狀告國產動畫《汽車人總動員》侵權?

TAG:電影 | 迪士尼Disney | 美國電影 | 動畫電影 |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