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lei35 rollei35s rollei35se優劣是什麼,該怎麼選擇?
想選一款適合自己的,求懂的幫我分析下。
我覺得,祿來35各個型號之間做工和手感談不上絕對的優劣,所以什麼型號並不太影響選擇。(除了SE和TE之外,各基本型號的機器都拆過修過以及用過,SE和TE我手中各有一台,但因為本來不喜歡,機器又沒壞,也就沒深究、沒拆修、也沒用來拍片)
分析一下題主的訴求:
題主圖個輕便小巧,那找祿來35就對啦,真的不錯,分量嘛,不同時期的不同機型差別可達50%,最重的是德國初期版,345克左右;
圖外形騷氣,怎麼說呢,不錯,但是不顯眼,拍照的時候似乎手能把相機擋住一大半。因此有時需要不經意地拿給別人秀一下;特別迷戀德國貨的話。。。你要問我支持不支持。。。那您豈不是只能買德國原產的祿來35啦。
既然如此,請題主找台德國原產的祿來35,帶卡爾蔡司(Carl Zeiss)鏡頭、高森(Gossen)測光表以及康普爾(Compur)快門的吧。
除了德國原產的35初期和量產型,其他的可以找德國原產的祿來B35和C35,三者都生產到1971年。B型和C型也都和35型一樣,在德國生產時使用的是卡爾蔡司供給的鏡頭。不過由於是廉價貨,B35使用塑料做大框架,功能方面說不上好用,沒有35型那麼順手。C35是B型進一步簡化的產品,因為最終沒被市場認同,所以當年產量不到一萬台,存世量也很少。因此C型在市面上很不好找,而且很貴。我有一台C型,單看功能其實真是不值那個價錢。
1971年以後,祿來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把工廠挪到了新加坡,35型和B35型搬過去繼續生產,而C35就此停產。除取景器重新設計之外(我覺得這是個進步),新加坡生產的35型剛開始和德國產區別真心不大,不知道剛搬過去時測光表還是不是高森的(測光原件藏在機身中,所以沒有商標,而且我至今沒單獨拆過測光原件,也許以後非要專門修理時能看出點端倪),但還都是卡爾蔡司的鏡頭,以及配裝康普爾快門的產品。還有配施耐德仙娜鏡頭和康普爾快門的,產量大概3萬台左右,前後延續不到一年(這個我還沒收到)。
再後來,鏡頭改成祿來自己的了,但配的仍舊是康普爾快門,測光什麼時候變成日本日清(Nissin)供給的我不知道,但隨著生產的延續,快門逐漸變成日本科帕爾(Copal)供給,也就是說,除了品牌,此時的祿來35系列已經算不上是德國產的照相機了。但是,日清和科帕爾這兩個日本廠也是數一數二的一流廠家就是了。至於後來的S、T、SE、TE也是這樣。因為自覺使用不便,我個人是特別不喜歡SE和TE,從外觀和使用方面,S型很好,除了實際上和德國沒啥關係之外,其他都很值得入手。T沒什麼特別的意思,使用方面非常不錯,可帶個字母就是告訴別人是個坡產貨,務實推薦,但確實想裝逼的話不建議買,免得被別的裝逼犯(包括我在內)指摘。我倒是覺得如果想收35型來用的話,除了德產之外,早期坡產,用蔡司鏡頭,最好還是康普爾快門的不錯,用料還很紮實,取景器更好用,逼格不減,價格也比早期德產便宜些,是不錯的選擇。
幾種機器做工的差別,其實還是挺大的,用料也有多寡,多拆幾台機器會看出來的,這個嘛我就不展開說了,35型及後續衍生品的差別對於一般的用家沒什麼價值。有人說塑料過片齒輪的愛壞,有可能。但是更多的是掰壞的。鏡頭成像的差別,網上有很多討論,您可以參考一下,只是我現在只是最普通的店沖店掃,也不想強行說什麼。上張自己用35S拍的圖:
最普通的柯達負片,ISO200,f/8,1/15s手持。店沖店掃,我除了縮小了一下尺寸之外沒做任何處理。祿來35T型,還是柯達負片,ISO200,f/8,1/60s,店沖。掃描儀是Epson V600,自己家的。後來調成了黑白,所以不是太有借鑒意義。看看畫質就完了。
所以啊,祿來35系列是很好的機器,隨身攜帶尤其合適。另外,我想給您潑點冷水,如果您想靠感覺,祿來35可不是一般滴依賴您的感覺滴。當初上市,是台為高級愛好者準備的相機,因此或者作為專業備機會更加合適。
您看看我的另一篇回答吧:
Rollei35 對於膠片機入門合適嗎? - 車師傅的回答最後,關於我的存貨嘛。。。這是其中的"大部分"喲。祝您玩兒得愉快~35se和te測光比較准但範圍小35和35t基本是一樣的天塞頭,有少量施耐德鏡頭。s和se是高端型號,配40 2.8松納鏡頭,hft鍍膜。
35和35t35te配40 3.5天塞頭。
低端型號b35之類的,鏡頭只有3片玻璃,但是成像也足夠好,放大到12寸依然銳利。個人覺得反正都是估焦所以光圈不是首要追求的,開小光圈利用景深或者超焦慮對焦。沒錢就b35,預算一般就40 3.5,有錢追求逼格就40 2.8。優勢是
小形,便利,高可控性劣勢是二手不容易出,不像帶連動測距儀的型號那麼容易至於鏡頭的玄學
請參考各大法師的帖子選擇的話
選快門準的,不漏光的目前正好手中有35T和35S兩個型號,所以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既然願意選擇這個年紀的相機,相信全機械操作以及指針測光表這樣的經典配置要比後期35TE和35SE改為LED燈顯示測光情況的版本更值得入手。 介於35T和最早的35幾乎一樣,鏡頭和早期的蔡司標相比也沒任何區別,所以選擇主要就是在兩個鏡頭之間,天塞f3.5和松納f2.8。
先說說外形上的區別,2.8光圈的松納要比3.5光圈的天塞鏡頭直徑大不少,對焦環也更寬大,因此不管是外型還是手感上都會稍好一點。
其次是成像素質。很多介紹都說這兩款鏡頭的成像差別很小,我看了flickr上不少這款相機的圖片,確信兩枚鏡頭還是有一些並沒到可以忽略不計程度的差別,這種差別並不是素質上的高下,而是風格上的不同。
天塞鏡頭成像銳利,真的是肉眼可以區別的銳,色彩濃郁,不過畫面反差較大,暗部色彩飽和度不足。相比的話松納頭的細節銳度沒有那麼優秀,但是色彩表現,以及暗部的層次都要更好。
這就是看你如何取捨了,更傾向於哪種成像口味。不過儘管說這麼多這些畢竟是主觀上的看法,膠片相機鏡頭區別再大也不及膠捲本身對最後出片的影響。放上四張從Flickr上轉載的分別由35T和35S拍攝的照片,照片僅做交流之用,你先看看有什麼區別。具體拍攝型號稍後晚點再公布。
最後加一句,關於配件。如果你需要自己配濾鏡UV鏡和鏡頭蓋,那麼選30.5mm直徑的松納頭35S,因為天塞的濾鏡尺寸是24mm,啥配件都找不到,只能可憐地用柯達膠捲盒的蓋子來DIY鏡頭蓋。推薦閱讀:
※自學攝影遇到瓶頸期,求指明方向?
※銳化應該在Camera Raw里還是在最後一步進行?
※如何看待中國式攝影?
※這種清新風格的照片怎麼調出來的?
※膠捲相機,洗膠捲暗室用紅光,既然膠片對紅光不感光,紅色是怎麼照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