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先進篇第一句究竟如何理解?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這句話。感覺南懷謹先生還算靠譜,但是畢竟「別裁」,他靠的是意會(類似於李宗吾),本人又比較愚鈍。而官方么,實在太不靠譜。至於朱熹啥的,學究氣太濃,縱然有學問,也感覺實在評判不了近於人情的孔子(能和弟子開玩笑,能自比喪家犬等等)。所以求助於諸位大神。


謝邀,實在沒有什麼好的見解,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文章,轉過來,希望有所幫助!

Twitter上有朋友提及《論語·先進第十一》中的一句話: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此話的確費解,歧見很多。比如錢穆《論語新解》舉出的先後指時代說,就有三種說法:先進指五帝後進三王,先進指殷以前後進指周初,先進指文王武王后進指春秋。

但總的說來,通行的解釋一般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A說)出自《論語註疏》,說先進後進是說仕進的先後,也就是孔子弟子當官先後。當官早的有古風,而當官晚的已經到了周衰禮樂崩壞,需要因時損益,所以不那麼純了。但是稱先當官的為野人,很勉強。

另一種說法(B說)出自朱熹《論語集注》,說「先進後進,猶言前輩後輩。野人,謂郊外之民。君子,謂賢士大夫也。」並引用程子的話,說是先輩的禮樂」文質得宜「,而」周末文勝「,」文過其質「,」過於文「了,所以孔子支持」損過以就中「。錢穆《論語新解》沿襲此說。並解釋說「先進如顏、閔、仲弓、子路,下章前三科諸人。後進如下章後一科,子游、子夏。本章乃孔子分別其門弟子先後不同。」前一撥是孔子五十之前用世時的弟子,學得比較實用;後一撥是晚年弟子,學得文勝於質了,所以反而要糾正一下。

南懷瑾《論語別裁》思路類似,然而扯得更遠,說是孔子反對書卷氣、後天修養、處世經驗等等去了,應該不是以禮樂、修養為重的孔子的本意。

問題是,這種說法與《八佾第三》中「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的說法矛盾。此外,《雍也第六》中有「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說法,語氣應該是支持文質彬彬及君子,而反對野的。

可能因為正是如此,傅斯年在《周東封與殷遺民》中說:「此語作何解?漢宋治經家說皆迂曲不可通。」 他在這篇名文中提出第三種說法(C說),將野人解作先開化的被統治者殷遺民,君子解作後開化的周人。應該說,的確是比較好地解決了先進與野人以及孔子從野人的矛盾。(此文對胡適同學影響不小,參見王汎森的書)但是,此說與「吾從周」仍然矛盾。

李零在《喪家狗》一書中提出了另一種說法(D說)。此說可以認為是A說和B說的一種混合,指先進是先學禮樂再當官的士,後進是當了官再學禮樂的卿大夫子弟。出劉寶楠《論語正義》。楊伯峻沿襲此說。李零更舉孔子前後時期弟子的身份證明,他說這句話的確是在評價自己的弟子,而非其他人。而且《先進》一篇基本上都是在說弟子,從文本分析的角度來說,也提供了強有力的上下文證據。看來李零的書雖然爭議不少,但畢竟還是比較紮實的。

有意思的是,我偶爾發現蘇軾同學也對此發表過宏論,而且洋洋洒洒,東拉西扯到了極致。不過有一點,人家是支持D說的。歡迎到這裡圍觀。

一句話就能整出這麼多東西,這種東一句西一句的東西的難讀可以想像了。一個教訓是:不可靠的版本絕對不值得看。當然還有一個更大的教訓:看書讀文,上下文很重要。

原文來自:《論語》筆記一則


這個傅斯年的解釋我覺得比較靠譜,他是這麼解釋的。

孔子是殷遺民的後代,他自己也說過「丘也,殷人也!」

殷商的文化發展程度比周人要高得多,周人滅商之後全面繼承了殷商的禮樂制度,所以孔子並不排斥周。但他說「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意思是「先進於禮樂」的殷人如今是田野里的農夫,是平民。而「後進於禮樂」的周人如今是統治者-君子。


這個問題蘇軾也討論過,最高票已經貼出來了。我初讀論語也是用的此說,私以為比較合理,從身份來說也說的過去:君子是統治階級,世卿世祿,常常沒學過禮樂就有直接出仕的機會。而野人也就是鄉下人,只有學過禮樂表現出色,才可能出仕。

但這裡依然有一個矛盾:君子是必須上貴族學校的,也就是璧雍。

而野人出仕雖然也不是沒有,但在周代,還是極其罕見的。

南懷瑾的解釋才是最不靠譜的,基本是胡扯,他連野人是什麼都不知道,我猜他會把「國人」當成全國的人。

話說回來,南懷瑾能把「不亦說乎」翻譯成「不也可以說說嗎」,把「暴虎馮河」解釋成抱著老虎跳過河,早就說明他連基本的蒙學都不過關,要他搞清「國人野人」的概念也難為他了


野人搞禮樂是應實際需要創立的,他們清楚禮樂的含義,後面的君子雖然也搞禮樂,但是很大一部分是依葫蘆畫瓢,不一定明白其用意所在。所以孔子從先進,有反對盲從迷信的含義在裡面,搞懂了意義再去照做是真的信。


這個確實爭議很多。

個人認為可以「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為參考。

先進於禮樂,則是先學習禮樂,而後出仕。這是平民的做官之路。所以是野人也。

後進於禮樂,則是先出仕,後學習禮樂。這是貴族的方法。所以是君子也。

於是孔子說他選擇先學習禮樂的人。

可以猜測,孔子大概主張以才取仕,而不以血統取仕。對平民出身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那些昏昏碌碌的貴族卻憑藉先天優勢理所應當地做官這種現象一種委婉批評。和對平民的同情吧。



下文節選自專欄——長夜孤燈話論語。

微信公眾號:四海書齋。

http://weixin.qq.com/r/nzhCWlDEHg1hrRQ5922N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句話的關鍵在於「野人」是什麼意思。

33、都鄙與民

民,眾萌也。萌猶懵懵也,懵,不明也。懵懂,即不懂。民字本身就具有愚昧無知的意思,有時又稱為小人,鄙夫,野人,小,鄙,野,這些字眼都不是什麼好詞兒。

將民形容為小,前面已經說過,不是因為他們身形瘦小,而是指地位而言,相較於高貴的君子,他們的地位低下,所以稱之為小人。而將民形容為鄙、為野,為什麼呢?這要從古代的城鎮制度講起。

在古代,一個國家的城市,以規模和重要性而言,大致分為都和邑兩類。其實今天也一樣,如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就相當於都,入不上線的城市就相當於邑。古人云:大曰都,小曰邑。都,即指規模大、地位重要的城市,如魯國的國都曲阜。邑,則是規模較小、地位不那麼重要的小城或村鎮。如魯國的武城、莒等。

0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即便是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其中也一定會有像我一樣忠信的人,只不過沒有我好學罷了。焉,於此也,即在這個村子裡面。孔子說自己好學,是在肯定自己,但只以「十室之邑」為例,卻是謙虛的說法。「十室之邑」里能住多少人,最多不過幾十,這裡面沒有比我好學的,孔子真是太謙虛了。如果他老人家以國都或是費邑這些人口密集之地來舉例,便不是謙虛,而是驕傲了。

以地理位置而言,分為都和鄙,一城能被稱為都,一般都居於重要的戰略位置。鄙,小邑也,泛指偏僻的村鎮,類似今天的老少邊窮地區,相當於上海人口中的鄉下,北京人口中的外省,東北人口中的屯子。居於鄉下農村偏遠地區的人,一般都是沒有文化,未受過教育的人,這樣的人多半無知無禮、言語粗俗,所以含有「鄙」字的詞都有這個意思,如無知無禮之俗夫,孔子稱其為鄙夫。品質低劣為卑鄙,貶低自己叫鄙人,看不起便是鄙視。將民稱為鄙夫,便可以反映出這一階層的地位低下與粗俗無知。仔細想想,這確屬情理之中。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對鳳姐說:「您老拔根汗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周瑞家的聽了一臉鄙視,還嫌她說的粗鄙。粗就是粗俗,鄙就是沒文化沒教養的意思。《曹劌論戰》里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這裡的鄙雖然形容的是食肉衣帛的統治者,但鄙用的也是淺陋無知的本義。

080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乎,相當於「於」。「君子所貴乎道者三」這句話也可以寫作:「於道,君子所貴者三」,即是在道這方面,君子看重的有三方面。

容貌,就整個身體的外表而言,衣著穿戴等事。不過為什麼要用「動」字,兄弟始終也想不明白。

暴,粗暴無禮。

慢,傲慢放肆。

顏,眉目之間,顏色即是今天所說的臉色。

出辭氣,說出的話經過一番修辭,不粗俗。

倍,通背,即背禮、違禮。前人這樣解釋,

籩,音邊,和豆一樣,都是一種禮器。「籩豆之事」便是孔子所說的「俎豆之事」,即是禮儀活動中的各種具體細節問題,如順序的先後,各種禮器的擺放位置,犧牲的種類和毛色等等。

司,臣司事於外者。有司,臣也。所以,有司用今天的話解釋就相當於「有關部門」,這裡是指負責具體禮儀的部門,如今天外交部的禮賓司就屬於這一類。

這一件事,《說苑》也有記載,不過二人對話的內容有些不同。

曾子有疾,孟儀往問之。曾子曰:「鳥之將死,必有悲聲;君子集大辟,必有順辭。禮有三儀,知之乎?」對曰:「不識也。」曾子曰:「坐,吾語汝。君子修禮以立志,則貪慾之心不來;君子思禮以修身,則怠惰慢易之節不至;君子修禮以仁義,則忿爭暴亂之辭遠。若夫置樽俎、列籩豆,此有司之事也,君子雖勿能可也。」

曾子說「君子」所貴:容貌、顏色、辭氣,曾子對孟敬子所囑咐的這三件事,看起來說的是修身之道,君子也應該是指有德之人。其實不然,這裡的君子乃是指在位之人。孟敬子出身三桓之中的孟孫氏,身為魯國大夫,曾子在將死之時囑咐他的應該是為政治民的大事。所以,君子應該是為政治民之人,道也應指為政治民之道,邦國之道,以《說苑》的記載相參證也可證明這一點。曾子說了一大堆修禮的話,以孔子的一貫思想,修禮之事當然是在位之君子為政治民要關心的首要問題。「若夫置樽俎、列籩豆」就是「籩豆之事」,「此有司之事也,君子雖勿能可也。」這裡的君子是指孟敬子一類的大夫無疑,儀式方面的具體問題有相關部門專職負責,大夫是一個政府的主要長官,不懂這些小事也無所謂。

曾子說「出辭氣」,即談吐文雅得體就可以遠離鄙倍。言下之意,「鄙」便是言語粗俗無禮的代名詞。

0908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叩,擊也,敲也,兩物相接以撞擊的意思。如叩頭,即是以頭擊地,叩門即是敲門,叩關攻城,即是攻擊關口城門。

孔子說我知道什麼啊,其實我一無所知。有鄙夫問我問題,我心裡空空如也,只是就其所問事情的兩端,琢磨琢磨,考慮考慮,竭盡所知告訴他罷了。這是孔子自謙,連粗俗無知的鄙夫所提的問題我都回答不了,可見我無知到什麼程度。若是孔子說有君子問於我,則就表現不出孔子這種謙虛的態度了。

城外曰郭,郭外曰郊,郊外曰野。生活於郊野的人都是種地耕田的農民,他們和鄙夫一樣,也是無知無禮之人。「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各位要注意,這裡的野人可不是今天所說的指那些尚未步入文明社會的原始人,如神農架和喜馬拉雅山的野人。古人口中的野是指身份而言,以生活區域的不同對人群的劃分。孟子也說:「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治」和「養」兩個字便道出了君子和野人的各自職責所在,君子負責治理野人,而野人則負責供養君子。

1101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關於先進和後進、野人和君子,眾說紛紜。有人說先進是指夏商周三代以上,後進是指夏商周三代以下。有人說先進後進是指弟子入門的先後。有人說野人是指民,君子是指在位者,即是就身份地位而言,有人則說野人君子是指有德與否而言。兄弟則同意劉寶楠的說法,這裡的先進與後進是指跟隨孔子求學的順序之先後。古代選人用人,皆是從貴族子弟中選拔,先教習禮樂,然後出仕為政,野人鄙夫是沒有出仕為政的機會的。而孔子有教無類,跟隨他求學的有很多野人。《史記·孔子世家》上也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先進於禮樂之人便是指最早跟隨孔子求學受教的弟子,如子路、曾參的父親曾晳和顏回的父親顏路等,他們都是身份微賤的野人。後進於禮樂者多是出身貴族,如受父親囑託向孔子學習禮樂的孟懿子和南宮敬叔等,他們是孟孫氏家族的子弟,屬於在位之君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等極森嚴,出身微賤的人想要上升到士的階層,為官從政是極難極少且是不怎麼為人所接受的,當時並沒有後世的察舉制和科舉考試,底層的民上升到更高的社會階層幾乎沒有正規的渠道。而這裡孔子卻說,在選人用人之時,相當於今天的選拔人才任用官職時,雖然子路等人不是世家子弟,屬於野人,我也會用他們的。

1303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這裡孔子批評子路時說「野哉,由也。」就是指子路粗野無知,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在罵他是沒見識的鄉下人,相當於「土包子」「泥腿子」等,這在當時可是比較厲害的罵人的話了。


關鍵在第三句。

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孔子曾說,

周鑒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又說:

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

周是一個朝代,或者理解為[一種體制];眾是指普羅大眾,或者理解為[目前流行的做法]。

所以說,孔子遵從的不是具體某些人,更不可能遵從他的弟子。

須知孔子對其弟子是從來都不客氣的,每每貶抑。

因此錢穆先生等人,把[先進]理解為子路、顏回等第一批弟子,[後進]理解為子游、子夏等第二批弟子,是不符合孔子性格的。

如果把[先進]理解為先輩,或三皇五帝,或殷商遺民,都是不合語境的。

為什麼孔子不說 [吾從野人] ,而要說 [吾從先進] ?

說明[先進]不是指某些人,而是指一種行為,或者一種現象、一種做法。

所以,[吾從先進] 是指孔子願意遵從某種做法的意思。

說到這裡,已經可以把朱熹、錢穆、李零等學者的解法 排除掉了。

如此一來,似乎楊伯峻等學者的解法是較為正確的,即把先進於禮樂理解為[先學習了禮樂再去當官]。

但我個人始終覺得 這種理解有點味同嚼蠟。為什麼孔子不說 [野人於禮樂,先進也;君子於禮樂,後進也] ?

總結:

先進於禮樂(這種現象),是野人的做法;後進於禮樂(這種現象),是君子的做法。如果一定要選擇的話,我寧願遵從野人的做法。

在下暫時只能解到這一半,以俟後之君子。


君子者,稱其德也。禮樂者,道德之華也。先進後進,猶本及末,猶末及本,殊途而同歸。或習禮樂以自存,或習禮樂以存人,雖有先後之別而畢竟無高下之分。然存人者必先自存,兼善者必先自善,故曰:「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此求之在己,自反之謂也。


可參考論語註疏

http://ctext.org/lunyu-zhushu/xian-jin/zh


推薦閱讀:

古文中有哪些很美的詞語?
古代對自己文章謙虛的說法有哪些?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的七十是七十歲的意思嗎,還是十分之七?
如何理解詩經《汝墳》最後一句「雖然如燬,父母孔邇」?
蘇軾《後赤壁賦》裡面的「歸而謀諸婦」裡面的「婦」指的是蘇軾的第幾任妻子?

TAG:孔子 | 南懷瑾 | 儒家 | 古文 | 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