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讀過四大名著的人多嗎?有何感悟?

一直自詡喜歡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中卻只讀過《紅樓》和《三國》。在知乎這個精英社區,想了解下認真讀完四本書原著的人,是在什麼年齡段讀的每一本書?有什麼感悟?


我只讀過紅樓夢,而且把它讀完了。

身為90後,最早的接觸當然是看電視,87版的紅樓夢,打開電視,總是能感受到一種錦繡富貴,青春詩意的美。

但是總是更容易被「當盪擋當,當盪擋當,當盪擋當,丟丟丟——蕩蕩盪——「的西遊記所吸引,畢竟有打妖怪,還有72變,做為小孩子,自然是無法抗拒的。

大約是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在親戚家看到一本針對青少年精簡版的紅樓夢,與其說是精簡版,還不如說是摘要,把其中少男少女們的嬉笑玩鬧作詩的片段接起來。我看書很快,一個晚上就讀完了,那時候竟然讀得津津有味,寶哥哥真是個可愛的受氣包,真是太美好了。

之後就對紅樓夢有了興趣,我父親很喜歡文史,雖然以我今天的半桶水來看,我父親簡直是半桶水的半桶水,但是那時候問他紅樓夢的結局,問他賈家是哪裡來的錢,寶玉為什麼那麼怕他的父親,我的父親總是又耐心又認真的回答我,我覺得我的父親簡直太厲害了!甚至在我提出想看紅樓夢的時候,竟然真的為我買了一本《紅樓夢》!

然而,年輕人總是浮躁的,那本《紅樓夢》有太多的缺點,字太小,紙質太黃,厚重得如一本字典,沒辦法像武俠小說那樣又引人入勝又輕便可讀,當然,那些都是借口,說到底還是自己不足以去啃下它。

大約是初中,轉折大概是」百家講堂『的大熱,劉心武,當然,現在回看他,充滿了索引派的牽強附會,但是他卻告訴了我一個重要的信息——紅樓夢之偉大,不在於它的辭藻,不在於它的篇幅,而在於紅樓夢寫出了社會的林林總總,宗族大家、市井小民無不包羅其中,寫烈火烹油之時不忘剖出家族的種種私弊(秦可卿扒灰種種)、寫大廈將傾之時不忘歌頌人性還有善良真情(小紅風雪獄神廟)。當然還有鳳姐的殺伐決斷和聰明經濟!

那時候我對文學頂峰的認識大約也就是魯迅的罵、李白的詩。原來,時間還有這樣偉大又有情懷的作品!那時候其實更喜歡百家講壇另一位周思源先生(即為貼圖),他每一期講人物都很精彩,趙姨娘用下腳料布片做針線活,小紅和賈雲的戀愛,賈璉雖色對尤二姐卻有一片真心,平兒如金子一般的人格。那時候我還以為只有古龍寫的夜市的酒、牛肉麵才有人性本真,經過這樣經過咀嚼後的講解點化,才理解了紅樓夢的美。

之後的每天都在床邊反覆地咀嚼紅樓夢,紙書基本都被我翻得用膠布修補了一遍又一遍。每當對人生有懷疑的時候,就去讀他,通過這本古書的智慧去窺探這個世界。去理解自己的人生,修繕自己的人格。

最後一次轉折應該是在大學的時候,看網易公開課,恕我直言,大陸的大學對紅樓夢的講課賞析,當真還不如百家講壇的科普趣味。爬到山頂的人自然是厲害的,但是還去輕蔑哪些只到山腰就去給後面的人鋪路的人,實在是太低級了,鋪路的人的貢獻很大,沒有他們,世人很難看到山。

這裡我要嚴重表揚台灣國立大學的歐麗娟教授,她上傳了整整58集紅樓夢專題的公開課,我覺得這可能是非業內人士能看到最系統最完善最高明的紅樓夢賞析講解。(啊啊啊,59集後講寶釵的看不到啊怨念!!!!!)

她從中國古典神話的意向、中國古代的宗教禮法社會、中國詩詞讖語小物、園林花鳥、人物性格論對紅樓夢有了一個很系統的鑒賞。(PS:她對大陸拍的87版的紅樓夢評價也很高︿( ̄︶ ̄)︿)她講的課幾乎影響了我至今的性格成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講晴雯,天性是每個人都有的,而人格特質卻不是,人格性格必須是經過自己對天性的修正達到的才能成為性格,原話不記得了。她還引用了許多經典典籍豐富課堂(就是她日常的課然後錄像的....),從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假說到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從莎拉布娃的《第二性》到黑澤明的《癩蛤蟆的油》,從孔子的「君子亦有惡乎」到屈原的《楚辭》。可以說滿滿的乾貨、滿滿的誠意、滿滿對紅樓夢的愛。我當時就覺得台灣那一輩國學真的不是蓋的,可惜台灣恐怕卻要後無來者了。

當然,盡信書不如無書,我不能打包票說這是玄門正宗,但是之後再去讀知乎大神的一些文章,就有了自己的判斷,有了對細節的記憶,甚至可以隨手去找出一些論據來贊同和駁斥。衍生得說,從三觀到思維方式、日常俗事的經濟判斷都被紅樓夢浸染了。

知乎畢竟大神多,我在表述中就不賣弄自己淺薄的文學了,平鋪直訴,爽利乾脆,不學姑娘們蚊子哼哼啦= ̄ω ̄=

說了那麼多自己讀紅樓夢的過程,不知道能不能幫到題主,也許能,也許不能吧。


有了若干年的經歷之後,又重溫了一遍四大名著,不同心境總會孕育出不同的劉備唐僧宋江王熙鳳,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初見黛玉孔明之死,宋江悟空之招安,竟熱淚盈眶,這會的心境也是不太相同了。

首先嚴格按照時間順序安排。

第一次讀三國演義大概是在二年級左右,主要是因為三國的故事性強,以此為題材的遊戲多(好吧,這是主要原因),當時覺得諸葛亮簡直博古通今第一人啊,智慧與忠誠的化身啊,兒時偶像有沒有!這他么多活幾年統一全世界也不是不可能的啊!讀到上方谷司馬被困,一場天雨巧妙拯救,真的罵出娘來呀,話說讀整個史記都沒有過這麼激烈的趕腳啊!後來魏延踢滅長明燈,簡直就像刺殺曹操圍成的那兩個貨,要咬牙皆碎呀。丞相死後就沒忍心往下讀了,好像是哭著爬在書上睡著了,並且伴隨著鼻腔分泌的粘稠液體,醒來一看,書也沒法要了,第二次讀還是想哭,後來,後來長大了。等到大概六次左右吧,已經開始了解三國的一些史實,客觀的看待歷史,不具有那麼強烈的歷史唯物主義了。這才把三國讀完。此時已然是高中某個暑假了。而大三老油條讀這書讓我改觀最大的當屬劉備,從最初匡扶漢室的劉皇叔,到只會哭的娘娘腔,到現在的千古帝王第一人,落魄之時還是諸多豪傑相隨,大仁大義,上至秦皇漢武,下至唐宗宋祖,無人能及。所謂將相怎敵帝王術,怪不得卧龍鳳雛,五虎上將心甘情願,領導的人格魅力。

大概是初二左右吧看的紅樓夢,起初看僅僅是瞥見了第八回回目某詞,於是便津津有味,那時正處於青春期,情竇初開,你懂得,這些情啊愛的,便吸引著我這個當初純潔無知的男生讀了下去,當時眼裡的主角只有寶黛二人,不錯,薛也是地地道道的配角,看到寶黛完婚,是我讀下去的動力,知道鳳姐來了一出狸貓換太子,也是淚奔棄坑,沒在讀下去,後來聽說後四十回非曹公所寫,也是欣慰,索性讀完了,結局還是合乎理止乎情的。而今讀來,但是見識到了一個封建女強人的手段,怪不得老太太如此惜重鳳辣子,兩個字,佩服,佩服。

水滸傳和西遊記簡短帶過,兩本書都是高中閑來無事所讀,水滸傳本來就讀不下去,因為主角很令人失望,宋江,一出場我就不喜歡他,可能是我比較叛逆,我從第一次看西遊記就期待孫悟空把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自己做六界扛把子。就這樣。


初一第一遍讀完了紅樓夢。後來閑著無聊都會再看。

初二讀完了水滸傳。沒有再看。

西遊記是看電視劇和看兒童版斷斷續續讀的。

高中讀完了一遍三國演義。上廁所的時候會看特定章節。

來說感悟吧。

首先是紅樓夢。閱讀的時候年紀太小,假大空的一些反映時代超脫時代的話就不講了。初一讀的時候覺得啊呀還淫蕩襲人怎麼能和寶玉啪啪啪呢?我個人很喜歡紅樓裡面的詩詞。我最喜歡一章襲人他們私下裡給寶玉過生日行酒令的那一章,每個人都抽到了相應的花和題詞,預示了她們日後的結局。隨著年紀的增長,感覺到紅樓千人千面,皆為利往。平靜的描寫下面的暗流涌動實際上很多。從前我一味喜歡好結局的妹子,現在再看,喜歡的人選都有了變化。可能近幾年的風潮是聲討綠茶婊兩面派,所以我連帶襲人都討厭上了。閑暇時候看看紅樓還是挺有趣的。

再說三國演義。演義雖然看得沒有紅樓多,但是熟悉程度差不多的。我對演義沒什麼特殊的感悟,因為我喜歡魏國,所以也傾向於看正(DU)史(NIANG)。看演義更多的是一種挑刺的心態,啊呀這個又是假的嘛。

其他兩部看得不細沒什麼好說的。


看得懂字開始看西遊,一兩遍就棄了;小學開始看三國,但看不懂水滸;到高中畢業時三國十來遍水滸四五遍,剛看得下去紅樓。感覺:閱讀難度由低到高:西遊、三國、水滸、紅樓;個人興趣由低到高:西遊、紅樓、水滸、三國。還是看你想看什麼,想看軍師,還是哥哥,還是妹妹,還是猴。


個人四本都讀過只覺得《紅樓》詞藻最為華麗,情深意切,《三國》感覺勇不可當,《水滸》更是忠肝義膽,兩肋插刀,《西遊》更是天花亂墜,棄惡揚善的感覺。但隨著年紀增長,回首在讀,確感覺到深深的恐怖與心計。《紅樓》四大家族可抗衡國家府庫,確最後落得分家過日,掌上明珠出家。《三國》滿滿的漢室正統,劉家皇叔確被碾的到處跑,即使有了蜀地,確因為個人基情,導致國力衰竭。《水滸》中只要你有理,不知法度為何物,殺人放火又何妨?《西遊》水太深,滿滿的陰謀論的味道,恰如唐僧出世就是陰謀的結果…佛曰,不可說不可說…確實不可說滿滿的都是陰謀,甚至是手刃父親,逼死母親(純屬個人見解,圖君一笑)。


《西遊記》差不多10歲左右開始讀吧,那時候央視版電視劇每年暑假寒假熱播(啊偶不小心暴露年齡了)

其實西遊記是個很有深度的小說,西遊文化也深入人心

記得最清楚的是老爸經常饒有興趣的念西遊記里的回前詩~

後來就再也沒有通讀過了~

《紅樓夢》

13歲開始讀紅樓,讀過很多遍,也讀過很多紅學相關的書

記得在大學圖書館,有一個書架的紅學著作,當時很開心。

成功面試通過第一份工作還是因為熟讀紅樓夢

當然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每個年齡段的感悟都是不同的

曾經覺得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紅樓夢未完

現在卻覺得它之所以迷人就是因為它的不完整

也許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三國演義》

作為一本能把我看哭的小說,也是醉了

大概是15歲吧

當然那一年應該也是央視版三國演義熱播~

(又一次暴露了年紀)

把我看哭的那段是火燒白帝城

當時只是非常痛心劉備這個敗家子這一敗

完全失去了統一的可能性

毀掉了諸葛亮的諸多心血

……

歷史是不可以被改變的

所以後來敗走麥城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也就爾爾

直到秋風五丈原

其實我覺得這本小說就可以結局了~

嗯哼

後來再也沒有再第三次通讀過三國

因為雖然紅樓夢是個悲傷的故事但是它沒有結局

而三國演義的完整性毋庸置疑

也更讓人憂桑

所以沒有勇氣再重複一遍諸葛亮的失敗之旅

雖然在別人看來未必算是失敗

然而在當年的我看來,沒有happyending就是杯具吧

《水滸傳》

應該是16歲

因為那年央視版也在熱播呢

那個台灣姑娘飾演的風情萬種潘金蓮

我看的那本是金聖嘆評水滸

但是又是完整版~

這完全是一本熱血小說

可能當年的我並沒有領略到它的意義

只是對於其中的兩個人物特別的。。關心

一個是吳用,他那麼聰明卻算不到自己的下場

另外一個是盧俊義,他明明什麼都有卻被完美的坑了一把

當然這個知乎眾多朋友已經寫過了就不贅言了

總結:

確實都通讀過。

但是重複讀過三遍以上的只有紅樓夢。


推薦閱讀:

水滸傳里吳用該如何評價呢?他倒底有用嗎?
如何理解《水滸傳》中的好漢一面舉大義之旗,另一面又濫殺無辜?如何理解這種行為邏輯及作者想表達的主旨?
水滸傳裡面,武松的玉環步,鴛鴦腿到底是什麼樣的腿法?
穆弘憑啥能進三十六天罡?
為什麼武松在張青處得了行者服裝後就一直當自己是行者了?

TAG:調查類問題 | 西遊記書籍 | 水滸傳書籍 | 紅樓夢小說 | 三國演義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