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淮海戰役失敗,後來的國內局勢會如何發展?

如果淮海戰役失敗,華野不再構成關內國軍的威脅,那麼後續戰局會如何發展。比如四野入關時有沒有可能被傅作義軍團,白崇禧軍團,胡宗南軍團和淮海的中央軍聯合逆推回去?解放戰爭走勢將會如何?


國軍當時有可能實現的真對徐蚌戰場的方案里,結果最為理想的應該是杜聿明在從葫蘆島調回徐州後提出的方案。既然問題是淮海戰役失敗後的發展,那這裡就假設杜的徐蚌會戰方案所提的各目標均能實現。

首先,以李彌兵團扼守徐州,邱清泉、孫元良兩個兵團自徐州向西突襲中野主力。自蚌埠北進的李延年、劉汝明兵團需奪取宿縣、打通南段交通線、牽制當面的華野南線阻援部隊以保障邱、孫兵團殲滅中野已展開的六個縱隊,解黃維兵團之圍。【這第一步是很有希望能實現的,中野已在雙堆集外圍展開,在邱、孫兩個兵團與黃維兵團夾擊之下,即使不被全殲,也不可能全身而退。退一步講,無論如何可解黃維兵團之圍。這在時間、救援的兵力、黃維兵團自身戰鬥力上都是能達到的。變數在於中野遭受的損失有多大。】

隨後,邱、孫兵團需要迅速回擊徐州以東,李彌兵團應提前出擊。因第七兵團已經被圍困多日,李及邱兵團必須迅速突破碾庄以西的華野阻擊陣地,逼迫華野撤圍。【但是這第二步幾乎不可能實現:一方面是邱、孫兵團很大概率無法即時趕回徐州,即使中野主力與配屬的華野部隊一擊即潰,邱、孫、黃兵團也不可能放心大膽地回徐州。另一方面,徐東阻擊戰之中的現實情況是邱李兵團即使在直接依託徐州向東攻擊尚且未能突破華野的阻擊陣地,那麼按照杜聿明的方案在與中野交戰且經過十數日的長途奔襲後,戰鬥力絕對不可能超過原有水平。也就是說邱、孫兵團應無法及時趕到徐東地區;就算趕到了,若華野部署不變,也打不通。不過,很有可能杜聿明的方案的潛台詞本就是犧牲第七兵團,以實現保住嫡系的黃維兵團並重創中野主力與華野南線若干縱隊這一有限的戰役目的的。陳誠或許會支持,但是劉峙至少不願意承擔這個責任,所以不願意執行這個方案。】仍然假設這一步可以實現,邱、李兵團突破阻擊陣地,迫使華野放棄圍殲第七兵團,撤回魯南地區,與豫東戰役的結局類似。杜聿明在濟南戰役時不增援王耀武雖是明智的,但不是沒有代價:因為濟南王耀武部已被殲滅,共軍在北線有寬廣腹地,故華野較中野迴旋餘地大。而中野會遭受非常大的損失,殘部若可突圍,或退至隴海路以北,或在鄂豫皖地區打游擊,無法再影響戰爭進程。

此時,徐州剿總可以依託津浦路進行攻勢防禦,此為何應欽、劉峙支持的國防部原本的徐蚌會戰部署。那麼局面將會是,國軍徐州和華中剿總部隊與共軍華野(以及中野殘部)在徐州地區大體沿隴海路對峙。但是,國軍此時仍無法沿津浦路側敵北上,所以在實現此方案的情況下,徐州部隊仍無法直接支援平津作戰。仍需先以至少四個兵團向北進剿山東的華野部隊,收復濟南,打通津浦路北段。這也就是此前杜聿明在徐州剿總於濟南戰役之後提出的但未能執行的作戰方案。

而胡宗南部形式並不樂觀,甚至無暇顧及太原被圍的閻部,所以傅部更是指望不上他了。反倒是華北剿總的戰績與局面此時仍佔優勢,當然了這是相對於共軍華北部隊而言的。閻錫山部主力被華北一兵團圍在太原附近,雖說是主動收縮至太原,且徐向前部當前自身較難突破太原堅固城防,可其也無力增援傅作義部,或許其在大同方向能策應傅部在張家口的105軍向西靠攏歸綏的董其武部。

而傅的晉綏系部隊以及華中的桂系所部戰力均說不上超過中央軍,像35軍與第7軍等幾支核心部隊戰鬥力相對比較高。但是在平西戰場上與衡寶戰役前,傅作義與白崇禧的部隊都是在竭力避免與共軍正面接觸。即使是在桂系部隊「殲滅共軍49軍並擊傷林彪」的青樹坪戰鬥里,入關時有5萬人的四野49軍,在被合圍的情況下遭受的傷亡在1500人左右。當然對於被圍住的146師這個傷亡是十分嚴重的。在平西戰場上,已被國軍在塔山重創的東野四縱即使在沒有大規模補充兵員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在野戰情況下於短時間內先後擊潰中央系與晉綏系的二等部隊16軍與104軍(欠一個師)。而華北第二兵團的三個縱隊在加強了一個炮兵團之後,也能夠在新保安的攻堅戰中殲滅晉綏系的第35軍。實際上,即使是這支晉綏系戰鬥意志最強的基本部隊,35軍在巷戰的情況下仍有80%的官兵是被俘的。這說明,中央軍之外實力較強的晉綏與桂系部隊在正面會戰中的戰鬥力並沒有達到中央軍主力各兵團的水平。

而天津29小時失守說明華北剿總轄下中央軍各部隊的戰鬥力也一般,起碼沒有超過同是面對共軍優勢兵力作戰的東北衛立煌部或山東王耀武部,當然這裡有其他因素存在。北平城防四處漏風,若堅守則與天津結局不會有不同。當然僅這一點並不說明傅作義或其他華北將領的個人指揮能力有問題,畢竟傅作義守城、守土的能力是直奉戰爭和抗戰里證明過的。

所以推論是,一,即使打贏淮海戰役,國軍包括徐州剿總也沒有機動兵力能夠支援華北,且不得不收縮戰線;二,僅憑傅作義部自身很難在平津一線對東野進行有意義的抵抗。

華北剿總若能在更早的時候傾力援錦,尤其是把奔襲石家莊的部隊投入北寧線方向,與葫蘆島的東進兵團夾擊塔山、高橋一線的東野第4、11以及1縱等部。後與廖耀湘的西進兵團、錦州范漢傑部合力圍殲林彪攻錦的五個縱隊,一舉消滅東野主力。或至少圍殲東野南線三個縱隊,迫使林彪主力放棄錦州,至少能扭轉東北戰局。而瀋陽的周福成兵團甚至可突襲長沈間之十二縱,接應長春鄭洞國部突圍;或以一部出擊遼西,側擊六縱(欠17師),牽制東野錦州以北的三個縱隊,保障九兵團側翼。

也就是說想要扭轉戰局,需要既重創東野,又要殲滅華野主力,即不但要在關內,也要先在關外擊潰共軍。否則即使將華野擊退至隴海線甚至濟南以北,在東野入關後,其勢必能殲滅至少部署在北平以西的晉綏系各軍,而這之後包括徐蚌地區在內的關內其他戰場的均勢將無法維持。

所以至少是在濟南、錦州戰役之後,長江以北的戰局很難逆轉了,如果美軍不登陸的話。


電影大決戰裡面對美方建議撤出東北一事有一段精彩的對白,蔣說放棄東北九省華北又當怎麼呢 ?東北五十萬國軍不戰而退,國際輿論將如何看待我們?軍心 民心又當受到怎樣的影響?(這裡台詞先說國際輿論,後說軍心,民心黑了一把老蔣)

回到問題,東北主動放棄,五十萬國軍撤進關內。蔣尚且擔心「華北又當如何」,現在情況是東北國軍已經全軍覆滅,靠杜聿明才撤出原屬東北剿總的五十二軍的兩個師和華北剿總的增援部隊。否則華北的增援部隊也要賠在裡面。

華北剿總傅作義把把嫡系部隊擺在北平以西,中央軍放在北平以東。做些」東北共軍至少休整三個月,計劃林入關後中央軍節節抵抗,而後晉綏軍主力西撤綏遠,中央軍經塘沽海撤南下」的大夢,結果林彪十二月下旬就秘密入關。

傅作義要抵抗兩個野戰軍,聶榮臻部雖然不足為慮,但是林彪的四野可不是聶的華北野戰軍。林彪一旦入關結局就註定了

徐州方面還在進行中。就按照最有利於南京方面的情況發展,也就是執行杜聿明的方案:黃百韜兵團牽制華野主力,以李彌兵團守備徐州,杜聿明指揮邱清泉和孫元良兵團在黃維配合下首先擊破中野主力,而後回合南線的李延年,劉汝明回師向東解黃兵團圍。這個方案當時被認為冒險其實最多就是損失黃百韜兵團,卻能夠獲得了國軍兵力報團的巨大好處,對於國軍的特點來說報團作戰比什麼對進合擊要安全的多。這樣大致可以形成華野退回濟南一線的局面。如此一來由於徐州方面的戰局較為穩定,可以拖住傅作義延緩其投降的步伐,但是天津解放後,傅作義必然無法抵抗。徐州國軍無論如何不可能有超過2個月的休整時間。接下來就是林彪,聶榮臻百萬大軍大舉南下。加上武漢白崇禧鐵了心要蔣下台袖手旁觀,徐州廖總加上配屬的黃維12兵團不足八十萬國軍部隊要同時面對東北,華北,華東三個戰力完整的野戰軍和中野殘部。特別是東野和華北野戰軍挾大勝之威南下,徐州部隊如果不能迅速向蚌埠,長江以南撤退……那就……可是以蔣的性格會撤嗎?


如果東北的國軍能早些撤出東北(陳誠時期可算是最後的機會),並且和華北的部隊一起撤到徐蚌地區,那麼常凱申就不會在49年跑去台灣,但也多待不了一兩年。

--------------------------------------------------------------------------------------

從攻克錦州開始,國軍整體上的失敗已經不可避免。

在東北,廖耀湘幾天就被解決,瀋陽基本上沒怎麼打,此時,東北全境解放,林彪手握百萬雄兵,是共軍的戰略預備隊,隨時可以殺入關內。

在華北,傅作義應付聶榮臻已經很吃力了。傅作義因為部分部隊被調去東北,其兵力其實已經很吃緊了,只有一個35軍可作為機動力量。華北共軍雖然在兵力上不如國軍多,但共軍的機動能力實在是太變態,在清風店戰役中居然能一晝夜奔行120公里(想想華北平原才多大),這就導致傅雖能自保,但要想吃掉聶卻也不可能。等到東野的百萬大軍一入關,傅作義除了投降和跑路以外,沒有其他選擇。

等到華北被解決後,林彪部加上聶榮臻部,除去留守的,共軍將擁有超過150萬的機動兵力。

在淮海戰場上,國共雙方可算是旗鼓相當,即使國軍不犯任何錯誤,把黃維救出來了,杜聿明也把三個兵團帶出來了,最多也就是退到長江邊布防,渡過長江是不可能的,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船。

到那時,國軍在長江以北約剩下60萬(開戰之初徐州剿總有80萬,後損失了黃伯濤兵團加上第三綏靖區,還有各次戰鬥中的損失,姑且算作損失了20萬)

國軍要面對的,是林彪、聶榮臻、華野、中野這四路大軍,總兵力超過200萬,這種戰鬥應該沒什麼看頭。共軍會一邊消滅國軍一邊準備渡江,部分部隊甚至會提前渡江,因為對岸只有白崇禧集團35萬人馬。面對如此的兵力差距,以白崇禧的性格,很可能會直接回廣西布防去了。

估計結果就是,國軍在長江以北被全殲,共軍輕鬆過江,渡江戰役變成渡江行動,南京、上海、武漢等地均未發生戰事,由地下黨直接進行接管了。


解放戰爭晚幾年結束而已吧。錦州攻克,東進西進兵團滅的滅,逃的逃,大勢已去。遼瀋戰役結束,東北解放,共軍可以自給自足了,四野百萬大軍南下,解放全國也就是時間問題了吧。


如果當初蔣介石肯聽王耀武的話,放棄濟南,撤退到泰安一帶,這樣徐州剿總又多了一個兵團,一名猛將,後來的局面就會好看多了


多打兩三年唄。當時的中國,重工業集中於東北,東北全境拿下,則統一全國只是時間問題。歷史上淮海戰役的最大意義,就是中國作為一個整體,快速的分清了高下,避免了更大的內部損失,從此可以盡量一條心對外了。


那就第二次淮海戰役了啊。

國民黨經濟奔潰,人心喪盡,部隊軍閥遍地,士兵不知為誰而戰,還是封建

軍隊的組織。

未戰先敗說的就是這個樣子。偏偏空一格還以為自己能贏。


分析淮海戰役最可能失敗的地方就是分析淮海戰役最危險的地方。也就是解放軍最薄弱的地方。淮海戰役作戰方案哪裡最值得商榷?毫無疑問,是劉伯承提出的殲滅黃維兵團的方案。可以從幾個方面看出。第一,杜聿明曾提出通過黃維兵團、徐州集團兩面夾擊中野達到圍魏救趙,解黃伯濤兵團之圍。如果方案成功實施,極可能改變整個淮海戰役的結果。第二,中野方面曾在剛圍住黃兵團後極其可觀的估計三天便可全殲黃兵團。事實證明,單憑中野自己的力量是否能殲滅黃兵團尚在兩可之間。這也是為什麼毛說淮海戰役是一鍋夾生飯,叫你們一口一口吃下去了。實際上這個夾生疑似是指中野圍攻黃兵團無疑。因為殲滅黃伯濤兵團和抑留徐州之敵在江北殲滅是戰役發起時就設想好的。第三,中野把全部兵力投入圍殲黃兵團,導致李延年劉汝明兵團有可能突破阻擊加入攻擊華野救援黃伯濤兵團的行列里,使得華野不得不分兵阻擊李、劉兩兵團。也因此,粟裕說整個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是他一生中最緊張的三個時刻之一。第四,殲滅黃維兵團是否是當時最佳的作戰方向值得商榷。劉汝明是西北軍的舊部,和tg一直有著若即若離的聯繫。如果當時圍攻劉汝明促使其戰場起義似是相較於殲滅黃維這種全美械的國民黨機械化部隊更有利的選擇。從淮海戰役全局來看,第三綏靖區的59軍較77軍更頑固,然而經過我軍殺傷後,59軍全軍起義。77軍雖是何基灃的基本部隊,但有5000餘人並未參加起義。107軍孫良誠部在被華野包圍後也全部投誠,孫良誠也是老西北軍。之後的淮海戰役只有餘錦源軍一部起義,當時杜聿明集團已經被圍困,且72軍在豫東戰役已經殘了建制。這樣的情況下余錦源也是在杜聿明集團被殲滅前4天才率軍投誠。以上證明嫡系部隊還是很難反正,而如對劉汝明兵團一定的殺傷,同為雜牌軍的劉汝明可能更易爭取反正。第五,同國軍一樣,解放軍當時最大的弱點是山頭主義強。睢杞戰役,正是中野不全力阻擊胡璉部,山東兵團未能吸引黃伯濤兵團才導致未能全殲區壽年兵團,進而殲滅黃伯濤兵團。因此,中野提出殲滅黃維兵團而的不是阻擊李延年、劉汝明部是否有其他想法不得而知。

綜上,解放軍最大的作戰漏洞是中野圍攻黃維兵團。然而,國民黨並沒抓住機會,和兩方面主帥、主將有很大關係。毛主要制定戰略目標,且一旦下定戰略決心就極其堅定;很少干預各司令員的戰役指揮,給予戰役指揮員緊急情況下的臨機專斷權。就拿淮海戰役來說,毛制定了抑留徐州集團於江北殲滅的戰略決心就未曾改變,之後一切戰役設計,包括圍殲黃伯濤吸引杜聿明東援、派中野佔領宿縣隔斷津浦路、派華野幫助中野消滅黃維、陳官莊圍困杜聿明集團都是為上面的戰略決心服務。反觀國民黨,一再改變戰略決心。首先白崇禧拒不指揮徐蚌會戰,其次在守徐還是守淮的問題上遲遲不能做出決定,導致在解放軍發動進攻前一天才做出決定,使得黃伯濤沒有足夠時間部署靠攏徐州。在杜聿明突圍時,先是同意杜聿明的建議撤到蒙城再解救黃維,半路卻又聽信郭汝瑰的建議改變決心讓杜聿明向永城攻擊前進,導致杜聿明被圍陳官莊。雙方主將都是大謀略家。杜也提出過攻擊黃維達到圍魏救趙的人目的,也曾矇騙過郭汝瑰使毛相信杜會從徐州東面撤退。但是杜沒有粟裕那種臨機專斷的魄力,堅持正確的戰略,沒有攻擊中野也沒有堅定向蒙城突擊。主帥和主將的差距直接決定了淮海戰役的結果,不得不說國民黨的失敗不光在政治上,就是在軍事上也是有其必然性。


我覺得杜聿明的方案算是國軍最有可能翻盤的方案了。


淮海戰役已經晚了。

說內戰開始已經晚了也不過分。

補充一句:戰場上的被逆轉是從劉鄧挺進大別山開始的。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956813

但政治經濟問題,自從蔣介石的四一二政變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國民黨的結局!


淮海戰役本來就失敗了啊(抖個機靈)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台灣理智的「台灣本土主義者」?
中國是否有可能出現少數民族主席?為什麼?
如何評價印度的免費醫療?
國內你最喜歡的城市(除家鄉外生活過的城市)是哪裡?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要和邪惡的資本主義國家一起在安理會制裁我們的社會主義朝鮮兄弟?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