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而客觀的學習哲學該看什麼書?

想系統的學習哲學,不會德語,英語也不指望看懂專業術語,請問該如何系統的學習一下哲學,希望推薦的書客觀、全面、有序。比如先從哲學史入手...希望回答者有一定哲學基礎,而不只是會幾句馬克思。


黑色筆記本的答案似乎誤解了這個題目的意思,題目是「系統而客觀地學習哲學該看什麼書?」,而不是「系統而客觀地學習哲學史該看什麼書?」

比如,他在答案中提到「德國哲學和分析哲學的處理顯然也完全不同」,但是德國哲學和分析哲學這兩個概念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如此並稱。一個是德國古典哲學家們的思想,而一個是某種做哲學的風格,前者是死人們的想法,後者是活人們的思路。德國哲學可與古希臘哲學並稱,也可以勉強與法國哲學甚至中國哲學並稱。但它不能與分析哲學或者現象學並稱。

後面還提到了「海德格爾哲學」,「經院哲學」,「亞里士多德哲學」這些概念。但這些概念和題目中提到的「哲學」這個概念又是不一樣的。前者都是哲學史,而後者是一種學術活動。而題目問的是,如何學習這種學術活動的內容,而不是僅僅問如何了解哲學的歷史,「了解哲學史」僅僅是「學習哲學」的子集。

所以,想要系統地學習哲學,如果條件好的話,那自然是去優秀的大學哲學系學習。英美現在是分析哲學的風格,歐陸雖然是現象學-解釋學風格,但也慢慢被分析風格所入侵。不過具體哪種哲學風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科學和邏輯學的重視,這是當下哲學思想的源泉。

但題主顯然並沒有如此條件。那可以參考我在下面給出的意見,點開鏈接。

我在想系統地學點哲學,應該從哪裡入門? - Andy Lee 的回答這個回答中,轉載了徐英瑾教授的文章,雖然是一家之言,不過就學習哲學而不是哲學史而言,是很棒的指導。我在請「按順序」從coursera,edx,網易公開課等平台中推薦3門以上哲學入門的公開課? - Andy Lee 的回答這個回答中,也推薦了一些網路公開課,書籍,哲學網站等,供感興趣的人參考。這裡便不再重複作答。


系統而客觀全面學習哲學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特別是這個時代。每個人推薦什麼都一定有自己的主觀偏好和認識局限。東方西方那麼多哲學流派,思想進路。我還真不知道怎麼推薦。

這樣吧,先告訴我你看的近千本書都是啥。


學哲學只能自己找,不讀原著和相關哲學史,你知道你喜歡什麼學派啊。

客觀而系統是不可能的,就是大哲學家,也不是客觀的,也不是什麼哲學流派都知道。這個跟天賦性情閱歷都有關。就是大學哲學系,本科也只是哲學史和重要哲學家思想的概述,到了研究生階段,也往往只能關注幾個哲學家或派別(比如有些人更關注政治和哲學的關聯,就比較喜歡法蘭克福學派,有些人偏愛邏輯,就學維也納學派,有些人相對偏愛文學性描述,就可能選擇尼采————這麼說具體學派特點不是特別合適,我只是指出學哲學與個人特性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按照陳嘉映先生的話,就是真正的哲學家、哲學教授也受不了你從胡塞爾突然跳到卡爾納普,又跳到柏拉圖(大致意思是這樣,具體人名可能有出入),所以選擇合適自己的很重要。即使被人說成民哲呢,至少也自得其樂不是。


這是個無法自學的東西,當然先從哲學史入手,但哲學史也有很多著作,所以,無論你在哪個城市,到本市最好的大學哲學系去旁聽,兩年後可以略通皮毛。


如果你真的想看很全面,但是英語能力一般的話,建議看中文的西方哲學史(羅素),個人經驗是就算英語不差,看哲學書也是比較慢的。

全面地學習哲學是不太可能的,所謂哲學就是哲學史是建立在你真的有超多時間從柏拉圖讀起的。

從你問的問題分析,你可能是出於個人興趣想學習哲學,那麼比較general的一些方面可能你會比較感興趣,跟別人交(chui)流(bi)也是比較好用。所以給你推薦一些書單,是英文的但是短,慢慢看總有收穫。

首先推薦Oxford Handbook系列,對哲學的各支系都有全面的coverage,可以挑一個你喜歡的方向找書看。

另外如果時間少的話,強推Stanford Encyclopaedia of Philosophy,是個網站,誰用誰知道。

比較薄的,經典的哲學書籍推薦Descartes的Meditations,和Wittgenstein的Tractatus,真的薄。

另外附一下我們學校的reading list,每個課題大概合計一百多頁吧,請不要舉報我偷跑這份list。

Knowledge:

a) A. J. Ayer,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Macmillan / Penguin, 1956, reprinted Penguin 1990), Chapter 1, pp.7-35.

b) E. Gettier, "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 Analysis v.23 1963, pp.121-123. Reprinted in Michael Huemer (ed.) Epistemology: Contemporary Readings (Routledge 2002), Chapter 8, pp.444-446; also in Sven Bernecker and Fred Dretske (eds.) Knowledge: Readings in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OUP 2000).

c) D. M. Armstrong, "The Thermometer Model of Knowledge", in Sven Bernecker and Fred Dretske (eds.) Knowledge: Readings in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OUP 2000), pp.72-85, first published in Armstrong Belief, Truth and Knowledge (CUP, 1973), pp.162-175,178-183.

d) L. BonJour, "Externalist Theories of Empirical Knowledge",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vol. 5 (1980), pp.53-73. Reprinted in Sven Bernecker and Fred Dretske (eds.) Knowledge: Readings in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shed in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25 (1946), reprinted: Moore, Philosophical Papers, (OUP 2000.

e) A. Goldman, 『A Causal Theory of Knowing』,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 64, No. 12. (June 1967), pp.357-372. Reprinted in Sven Bernecker and Fred Dretske (eds.) Knowledge: Readings in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OUP 2000).

Scepticism:

a) R. Descartes,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trans. J. Cottingham), Meditation 1.

b) H. Putnam, "Brains in a Vat", in Michael Huemer (ed.) Epistemology: Contemporary Readings (Routledge 2002), Chapter 9, pp.524-538; also in Sven Bernecker and Fred Dretske (eds.) Knowledge: Readings in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OUP 2000). First published in Putnam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CUP 1981), Chapter 1, pp.1-21.

c) B. Stroud, The Significance of Philosophical Scepticism (OUP 1984), Chapters. 1,2, pp.1-82.

d) G. E. Moore, "Proof of an External World", in Michael Huemer (ed.) Epistemology: Contemporary Readings (Routledge 2002), Chapter 9, pp.602-605. First published in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25 (1946), reprinted: Moore, Philosophical Papers, (Allen Unwin 1959), Chapter 7, pp.127-150.

e) Robert Nozick, 「Knowledge and Skepticism」, in Nozick,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 (Oxford UP, 1981), pp. 167–185. Reprinted in: Sven Bernecker and Fred Dretske (eds.) Knowledge: Readings in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Oxford UP 2000), pp. 347–54.

Induction:

a) D. Hume,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sections. IV-V.

b) Wesley Salmon, 「An Encounter with David Hume」, in Joel Feinberg et al. (ed.), Reason and Responsibility: Readings in Some Basic Problems of Philosophy, 13th edition (Wadsworth, 2008), pp. 245–63 (also in earlier editions of this volume).

c) P. F. Strawson, Introduction to Logical Theory (Methuen 1952), Chapter 9, pp. 233-263.

d) B. Russell,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OUP 1912), Chapter 6, pp. 60-69.

e) D. H. Mellor ,『The Warrant of Induction』, in D.H. Mellor Matters of Metaphysics, Chapter 15, pp.268 (CUP, 1991).

Mind and Body:

a) René Descartes,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trans. John Cottingham), Meditations II and VI.

b) Margaret D. Wilson 「Descartes: The Epistemological Argument for Mind-Body Distinctness」, No?s 10 (1976): 3–15.

c) Frank Jackson, 「Epiphenomenal Qualia」,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2 (1982):127–136; reprinted in Peter Ludlow, Yujin Nagasawa and Daniel Stoljar, eds. 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4).

d) Frank Jackson, 「What Mary Didn』t Know」 Journal of Philosophy 83 (1986): 291–295; reprinted in Ludlow et al., 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4).

e) David Lewis, 「What Experience Teaches」, in William G. Lycan (ed.), Mind and Cognition (Blackwell: 1990); reprinted in Lewis, Papers in Metaphysics and Epistemology (Cambridge UP, 1999), 262–90; in David Chalmers (ed.),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Oxford UP, 2002); in Tim O』Connor and David Robb (eds.), Philosophy of Mi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Routledge, 2003); and in Ludlow et al., 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

Personal Identity:

a) John Locke,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Book II, Chapter XXVII.

b) Eric Olson, 「Personal Identity」, The Stanford Encylopedia of Philosophy Personal Identity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c) Bernard Williams, 「The self and the future」, Philosophical Review 79 (1970): pp. 161–180; Reprinted in Williams, Problems of the Self (Cambridge UP, 1973); in John Perry (ed.), Personal Ident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5); and in Raymond Martin and John Barresi (eds.) Personal Identity (Blackwell, 2003).

d) Derek Parfit, 「Why Our Identity is Not What Matters」, in Parfit, Reasons and Persons (Oxford UP, 1984), Chapter 12, pp. 245-280. Reprinted in Raymond Martin and John Barresi (eds.) Personal Identity (Blackwell, 2003), pp. 115-143.

e) Paul Snowdon, 「Persons, Animals, and Ourselves」, in Christopher Gill (ed.), The Person and the Human Mind (Oxford UP, 1990), Chapter 4, pp.83-107; Reprinted in Tim Crane and Katalin Farkas (eds) Metaphysics: a guide and anthology (Oxford UP, 2004), pp. 578-596.

Free will:

a) David Hume,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Section VIII.

b) A. J. Ayer, 「Freedom and Necessity」, in Ayer, Philosophical Essays (London: Macmillan, 1954), pp. 271–84. Reprinted in Gary Watson (ed.), Free Will, 1st edition (Oxford UP, 1982).

c) Roderick Chisholm, 「Human Freedom and the Self」, reprinted in Gary Watson (ed.), Free Will, 1st and 2nd editions (Oxford UP, 2003); and in Robert Kane (ed.), Free Will (Blackwell, 2002).

d) Peter Van Inwagen, 「The Incompatibility of Free Will and Determin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27 (1975): pp. 185-99. Reprinted in Watson (ed.), Free Will, 1st edition (Oxford UP, 1982); and in Robert Kane (ed.), Free Will (Blackwell, 2002).

e) Harry Frankfurt, 「Alternate Possibilitie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66 (1969): pp. 829-839. Reprinted in Gary Watson (ed.) Free Will, 2nd edition (OUP 2002), pp. 167-176; and in Frankfurt, The Importance of What We Care About (Cambridge UP, 1988).


所謂「客觀的」學習哲學,可能真的是指學習哲學史,所以黑色筆記本的回答也不算誤解。不過他似乎對分析傳統下的哲學史頗有微詞,不知道是不是在想著羅素那一本?

羅素那本生動活潑,但是失准率太高(據說如此);斯通普夫那本我沒看過,雖然有人跟我推薦,但還是不予評價為好;我推薦牛津西方哲學史,要想了解哲學的話,就牛津西方哲學史足夠了。

至於「系統的」學習,進大學不是選項的話,只能說勤奮刻苦,認真努力,學著學著就系統了...


謝 @普西安尼拉赫 邀

在我看來,嚴格來說,「學習哲學」和「了解哲學」是兩件完全不一樣的事。後者看看哲學史,知道一些過去的哲學家們的大致思想,略知歷史上一些比較著名的哲學問題,就可以說是了解哲學了。但是學習哲學是完全不同的事。

學習哲學的目標要高得多,其最為核心的訓練不是學習哲學史,而應該是深入閱讀哲學文本。不管是什麼文本(甚至不一定是哲學文本),我們在閱讀的時候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作者在研究什麼問題,他的結論是什麼,以及文中論證的過程是怎樣開展的,這要求我們有很強的重構論證的能力。完成這三件事之後,還應該對文本做進一步的反思,嘗試有什麼方法可以對作者的論證提出反駁,研究作者的論證中有沒有什麼問題,這些問題是故意留下引起讀者思考的還是作者在文中其實已經做過回應了還是的確是作者的疏忽……

下面說推薦書籍的事。前排有答主推薦《大問題》,這書貌似不錯,可以隨便翻翻,就當是閱讀原典之前的熱身。正式閱讀的話(本文中只討論學習西方哲學),可以先看一兩篇古希臘哲學文本,再讀一兩本近代哲學文本。古希臘的話一般會從柏拉圖入手,像《蘇格拉底的申辯》(華夏出版社,吳飛譯)、《會飲》(商務印書館,《柏拉圖對話集》,王太慶譯)、《斐多》(商務印書館,《柏拉圖對話集》,王太慶譯)都是可選的入門文本。近代的話可以閱讀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錄》(商務印書館)。

這幾本書雖然都是入門書,但仍然並不十分容易,如果沒有老師講授,可以參考一些二手文獻,這個就不說了。如果看了這幾本之後覺得沒啥感覺,建議未必一定要繼續;如果覺得感覺還不錯,可以做進一步的閱讀。進一步的閱讀就不能太寬泛了,哲學裡包括形而上學、政治哲學、倫理學、心靈哲學、科學哲學等等各種各樣不同的分支,按照另一種分法還可以分成古希臘哲學、希臘化時期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早期哲學、德國古典哲學乃至現當代哲學等等不同類別。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要深入其中所有的分類是不可能的,總要有取捨。可以看看對這些不同門類的簡介,並參考之前閱讀文本的經驗,挑選自己比較有興趣的類別深入。

拿政治哲學舉例子,政治哲學的進一步閱讀可以從兩個維度展開。第一個維度是歷史維度,學習政治哲學有一些繞不開的偉大文本是必須閱讀的,像柏拉圖的《蘇格拉底的申辯》和《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霍布斯的《利維坦》……一本一本讀下來肯定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何況光看文本肯定不夠,還有各種二手文獻。另一個維度是橫向的研究的維度,像了解劍橋學派就可以看波考克的《馬基雅維利時刻》,了解施派就可以看施特勞斯的《自然權利與歷史》。需要說明的是,第二個維度的閱讀必須在第一個維度中的文本讀到一定程度之後再讀,否則不但看不懂,而且會被誤導。政治哲學的閱讀是如此,其他類別也大致相近。

書籍閱讀的話基本是這樣,但是仍然有一點要特彆強調,就是一定要學好英語。現在雖然不少經典文本在漢語學界都有公認的比較不錯的譯本,但漢譯本比之英譯本(或者英文原版)就相差太遠了,閱讀的時候經常會覺得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王太慶先生翻譯的《會飲》,應該說是漢語學界最好的譯本了,但其中錯譯乃至漏譯之處仍然有太多,讓人覺得差強人意,而讀Bernadette的英譯本就會發現這個譯本比王太慶先生的譯本多譯出了不少東西。再比如說《理想國》,商務印書館和嶽麓書社各有一個譯本,但前者失於不準確(像第一句中著名的「下到」[英文為down,古希臘文為kateben]就沒有翻譯出來,拿著這個文本去對照著看各家的發揮,就會不知所云),後者的語言太過拗口難懂,如果不會古希臘文的話,那比較可靠而不那麼難讀的只有Allan Bloom的英譯本。何況,實際上大多數有價值的二手文獻都是英文,英語不熟練的話吃虧太多,必須要強化訓練。至於德語的話,好像只要不做德國古典哲學或現代哲學,應該影響不大。


我是哲學和古典學本科在讀,學識尚淺,但也略有收穫。因為學的主要還是西哲,英文還是必不可少的,未避免歧義,我還是用了英文術語,希望諒解!

系統:

粗略地講,我認為有兩種「系統「的方式:時間線主題線 (不分好壞)

(1)時間線:或從古至今,或就特定的時期有針對性地學習其中主要的哲學家、思想。這個方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能結合歷史背景,全面地了解ta的理念、理論和思維方式。

大概可以分成古代哲學、中世紀、現代哲學 (modern)、當代哲學 (20世紀)。最主要的兩個時期可能就是古代和現代了。

  • 古代哲學:主要談談該從哪兒開始讀。評論區里有人提到了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古希臘哲學大家開始。我個人認為如果感興趣、條件允許,最好是從哲學的起源-前蘇格拉底的「第一個哲學家」開始讀起:Thales of Miletus。Miletus(現土耳其)被認為是哲學的起源,Thales出生於此,被認為是「第一位哲學家」 - 第一個發問、質疑 「世界是怎麼來的」、「無窮的變化當中有沒有不變的量」。Thales之後有了Anaximander, Anaximenes,他們統稱 The Milesian School。之後有了Xenophones, Heraclitus,又有了Eleatic philosophers。他們很多的思考其實都記載在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里。強烈推薦一本書:Richard D. McKirahan & ,入門級讀本,卻一點也不簡單。
  • 現代哲學:我個人認為最值得讀的有 笛卡爾、Princess Elizabeth,斯皮諾沙、Lady Anne Conway、萊布尼茨、John Locke、George Berkeley、休謨、尼采、康德、叔本華、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維特根斯坦

(2)主題線: 前面的回答已經大概介紹了書單,非常詳細具體了,我就不贅述了。如果算上古代哲學,或許可以這樣分 -

Physics (核心為宇宙論)

Metaphysics (形而上學)

Theology (神學、宗教哲學)

Epistemology (知識論)

Ethics (倫理學)

Aesthetics (美學)

Logic (邏輯)

*Philosophy of Mi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科學哲學)

客觀

我覺得能客觀地學習哲學(甚至任何一個學科),不僅僅在「讀什麼」,更重要的是「怎麼讀」:前者依賴於外界,後者依賴於自己。至於如何客觀地閱讀,我經常在讀中反問自己的是:「這是ta的觀點嗎?還是我認為的ta的觀點?」。能夠用ta的思維方式去思考ta的哲學思想,而不是用自己的觀點去推敲ta的立場,這是我覺得做到「客觀」的一個必要條件。

----

題外話,我不覺得哲學需要入門。以前看過入門的書,但其實非常誤人子弟,因為哲學領域裡,能很好的概括真的很難。偶爾需要幫助的話,參考主流出版社的Companion (比如:cambridge companion to xxx) ;另外強烈推薦 SEP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內容相對學術、專業、有序。


哲學資源當然可以分享啊

人文社科類的資源全部囊括歐(*^-^*)

還是別忘了給我一個贊歐(&>▽&<)

2017年9月27日更新此內容~~~~

。我想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更新了吧,接下來的日子我要好好乾一件重要的事情不是遠離帶給我那麼多快樂與懵逼了的知友,而是潛心練舞,待我絕招煉成再回來更好幫助大家。所以請親愛的法學愛好者,學弟學妹。後期就不要加我聯繫方式了。


我已經將我的葵花寶典交給 我的小寶了(法學文學多資源),包括 哲學,經濟學,宗教學,心理學,歷史 他是一個智能的寶寶,接下來的日子,讓小寶陪你們 吧~

(如果寶寶正在用電腦看此篇文章請用手機微信 掃下小寶的門牌號。正在用手機的話,請截屏小寶的門牌號)

(?òωó?)


She decided that philosophy was not something you can learn; but
perhaps you can learn to think philosophically.

Sophie『s World


推薦big question. 一本很好的簡明哲學導論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 牛津西方哲學史也不錯 不過專業性比較強 中哲的話 馮友蘭的西方哲學史

系統的學習哲學需要一定的邏輯學和數學基礎 推薦邏輯導論 critical thinking.

另外 倫理學推薦 the elements of moral. (道德的理由)中英版都能買得到

此外 羅素的哲學問題 也很推薦


哲學書籍推薦↙

柏拉圖《理想國》

《西方哲學史》

《中國哲學通史》

《哲學問題 羅素》

《蘇菲的世界》

等等,自己整理的電子資源很多,可以分享給大家。感覺我的推薦對您有幫助,勞煩點個贊嘍。謝謝需要書籍資源,可以點贊(或感謝後)點我頭像,有我聯繫方式。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留言給我。


不要想著通過看一本書或幾本書就能夠達到系統而客觀的目的!哲學的範疇太大,求大而全非得幾十年的功力不可。退而求其次,可以先關注感興趣的縮小範圍的某派別的哲學,比如宋明儒學,存在哲學,自由意志等。然後,再通過這部分的哲學的自然延伸逐步擴大關注範圍。

先深,再博!

哲學,需要大興趣和大毅力!


見高中政治教材必修四


前情提要:我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哲學這門課。初中政治掛過。

那是3個多月前的事了,在經歷了一段渾渾噩噩的生活後,我發覺自己從來沒有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來沒有。有的只是身邊人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統稱起來叫閱歷,而且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品質,不像橙裝那樣酷炫,沒有經過強化,更沒有任何屬性加成。

我開始找尋答案,找尋活著的意義,嘗試著改變。

《資治通鑒》、《鬼谷子》、《周易》、《心經》、《老子》、《莊子》。

到現在為止,平心而論,我不知道我已經改變了多少。但至少,我現在為自己而活。

我已經知道,生命的意義從來沒有那樣一個標準答案。

我也已經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高品質的閱歷和高級的寶石鑲嵌我還是戰五渣。

我可以看懂康德他們在說什麼,我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思維體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可我還是戰五渣。

哲學是萬學之根,是至大。

同樣決定了它只能是至渣。

靈魂統治肉體,也依賴與肉體。

那些書我從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我知道,理解一個點就能理解一個面,看透一坨翔就看透了一個人。故陶淵明說「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系統的學習對於這個世界而言固然是必要的,但同樣也是最缺乏創造力的。那一個個的重疊過無數遍的腳印,都是遠方的墓碑和荒蕪的養料。

我不反對系統的學習任何科目,因為犧牲創造力換來的是生存的權利,除了哲學。

這真的不是一門可以「學」會的科目。


如果是中國哲學史以上是老師的推薦


不請自來。。。

可以看《大問題》233。

其實大概是不可能的。

不過喜歡哲學的話,系統說不上但是王太慶先生的《柏拉圖對話集》,吳飛譯本的《上帝之城》,《第一哲學沉思錄》商務的,和傳說中的三大批判(然。。)都可以隨意翻翻。

尤其是柏拉圖對話錄,可讀性真是強,然後讀完了翻翻二手文獻,然後再讀,真是開心。

至於《上帝之城》可以解決讀聖經的各種困難,短短的可好玩了。

後面幾本書就沒這麼有趣了。

可能會看著爽(不包括我)但是真是沒有趣。

大概這個是更好的哲學態度。

比起所謂的「系統而客觀」。


推薦閱讀:

文明扼殺了人性,人類為什麼還要朝著文明的方向發展?
為什麼美國沒有哲學大家?
社會學和哲學的區別是什麼?
如何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或者是,如何坦然面對失去自己擁有的東西?
對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怎麼理解?

TAG:哲學 | 哲學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