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楊志在運送生辰綱整個過程中的表現?
性格決定命運?在青面獸身上,這是不成立的。
在梁山公司眾頭領當中,楊志的性格不是很鮮明,他更像一個一心只想著升官發財、不管他人死活的路人甲。
如果說什麼決定了他的命運,那或許是他的習慣和眼界吧:獨自行事,小心謹慎,雖細緻卻容易陷於旁枝末節。
一個人不能同時踏入兩條河流,但可以犯兩個類似的錯誤。
正是他的這個特點,以至於生辰綱被劫成為必然。也可以說,這一切早有端倪。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楊志先生當年可是正營級的公務員,就因為用船押運朝廷花石綱,不想中途船隻被大風吹翻,恐怕被問罪,就逃走避難,聽說政府大赦,就準備了一百多斤鈔票回京送往各個部委,想官復原職,孰料鈔票送完,卻被高俅首長掃地出門,落得個人財兩空。
他窮困潦倒到連口飯都沒得吃,就只好上街賣那口祖傳寶刀,誰知又被地痞牛二戲弄,爭執之中殺了牛二,被刺字發配大名市,幸虧大名市梁市長看他能打,就破格提拔他成了一個相當於排長的基層軍官,其實就是給梁市長看家護院的保安隊長。
這就是楊隊長個人奮鬥的悲催經歷。
在我看來,失陷花石綱的事,縱然是不可抗力因素所導致,押運官也逃脫不了干係,現在梁市長卻要把這樣重要的押運任務交給楊隊長,實際上冒了很大的風險,至少是不吉吧,你好好想想,原來失陷花石綱,現在會不會失陷生辰綱?這似乎是一種暗示吧,以至於後面發生的一切似乎早在冥冥之中註定,簡直可以說是無法避免了。
楊隊長除了武藝高強,還有個優點,那就是非常細緻,他考慮事情比較周全,比如反對押運生辰綱大張旗鼓,以免高調引來盜賊,而是主張低調行事,於是讓押運人員扮作客商,押運途上也是處處留意,事事小心,時時不忘叮囑押運人員多加防備,晚上還要出來巡夜。從種種細節都能看出來,楊隊長有勇有謀、膽大心細,做事情盡心儘力、十分負責。
按道理說,選這種人做主管,領導是比較放心的。
但偏偏命運喜歡捉弄人。楊隊長啥都好,但就是個死心眼,一門心思只想著升官發財(「博得個封妻蔭子!」),眼中只有老大(梁市長),其他人都沒放在心上,導致眼裡只有工作、沒有人,「見事不見人」,這是很多做領導的致命缺陷,也是帶團隊的最大忌諱!
具體說來,是他忽略了幾個與人有關的非常重要的東西。
其一、忽略了利益共享和責任共擔。在梁市長給楊隊長許諾的時候,楊先生顯然被升官發財的誘惑沖昏了頭腦,只想著靠自己一個人解決問題(這不是蠻幹嗎?),對隨同的奶公實際十分排斥,沒有想著如何擰成一股繩,如何激勵押運團隊,群策群力發揮眾人的智慧和力量:比如承諾在押運成功後把好處分享給隊員,怎樣給隊員身上捆綁責任?
結果就是什麼都想著一肩挑,把隊員都當作苦役和使喚丫頭,你想一想,人家憑啥拼死拼活賣命呢?難道就為了成就你?結果怎樣,作為押運主管,任務一旦完成,功勞肯定會記在你一個人身上,與眾人無關,同樣的,一旦出了紕漏,你也會首當其衝!
其二、在管理方式上,簡單粗暴。一路上從不體恤下屬,既沒有什麼好言語,也沒有什麼好臉色,一心只想著押送,遇到下屬實在走不動了,甚至拿藤條打人,讓屬下敢怒不敢言,在屬下眼裡,他就是那種「站著說話不腰疼、頤指氣使」的領導(自己不挑百十斤的擔子,還催人家快快趕路),心裡早已埋下怨恨的種子。
其三、沒有做到以身作則,缺乏同理心。楊排長心細,其實很適合獨自完成工作任務,因為他在管理屬下和橫向跨本部門溝通方面,做的非常差勁,與老奶公和兩個虞侯沒有處理好關係,以至於無法達成目標,失敗也就再所難免了。
歸根結底,還是楊隊長過於幼稚,以為有權力(臨時押運隊長)就能下命令,就能調動資源,不注意經營人際關係,剛愎自用,雖然個人業務能力很強,但是很難有用武之地。
從這一點看來,楊隊長的不受待見,確實是有原因的,原先被高首長逐出府,也就不難理解了。說性格決定命運,在青面獸身上,這是不成立的,我到現在也沒搞清楚楊志先生是個什麼性格,至少他的性格不是很鮮明,他更像一個一心只想著升官發財,不管他人死活的路人甲。
如果說什麼決定了他的命運,那或許是他的眼界和思維吧:捨本逐末,陷於旁枝末節,以至於生辰綱被劫成為必然。
也可以說,這一切都是有端倪的,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青面獸楊志先生當年可是正營級的公務員,就因為用船押運朝廷花石綱,不想中途船隻被大風吹翻(插播一句:開始我還在想,大風能吹翻花崗岩?那得有多大風啊,而且這東西好像不值錢,這不合邏輯啊?一搜,才知道花石綱不是花崗岩, 是歷史上專運送奇花異石以滿足皇帝喜好的特殊運輸交通名稱,主要是花石船隻的編組),恐怕被問罪,就逃走避難,聽說政府大赦,就準備了一百多斤鈔票回京送人,想官復原職,孰料鈔票送完了,最後卻被高首長掃地出門,窮困潦倒到連口飯都沒得吃,他只好買那把祖傳寶刀,誰知又被地痞牛二戲弄,爭執之中殺了牛二,被刺字發配大名市,幸虧大名市梁市長看他能打,就破格提拔他成了一個相當於排長的基層軍官,其實就是一個保安隊長。
由此可見,楊隊長前科累累,其他不說,就是失陷花石綱的事,縱然是不可抗力因素所導致,押運官也逃脫不了干係,現在梁市長卻要把這樣重要的押運任務交給楊隊長,實際上冒了很大的風險,至少是不吉吧,你好好想想,原來失陷花石綱,現在會不會失陷生辰綱呢?這似乎是一種暗示吧,以至於後面發生的一切似乎早在冥冥之中註定,簡直可以說是無法避免了。
楊隊長除了武藝高強,有個優點,就是非常細緻,他考慮事情比較周全,比如反對押運生辰綱大張旗鼓,以免高調引來盜賊,而是主張低調行事,於是讓押運人員扮作客商,押運途上也是處處留意,事事小心,時時不忘叮囑押運人員多加防備,晚上還要出來巡夜。從種種細節都能看出來,楊隊長有勇有謀、膽大心細,做事情盡心儘力、十分負責。按道理說,選這種人做主管,領導是比較放心的。
但偏偏命運喜歡捉弄人。楊隊長啥都好,但就是個死心眼,一門心思只想著升官發財(「博得個封妻蔭子!」),眼中只有老大(梁市長),其他人都沒放在心上,導致眼裡只有工作、沒有人,「見事不見人」,這是很多做領導的致命缺陷,也是帶團隊的最大忌諱!
具體說來,是他忽略了幾個與人有關的非常重要的東西。
其一、忽略了利益共享和責任共擔。在梁市長給楊隊長許諾的時候,楊先生顯然被升官發財的誘惑沖昏了頭腦,只想著靠自己一個人解決問題(這不是蠻幹嗎?),對隨同的奶公實際十分排斥,沒有想著如何擰成一股繩,如何激勵押運團隊,群策群力發揮眾人的智慧和力量:比如承諾在押運成功後把好處分享給隊員,怎樣給隊員身上捆綁責任?結果就是什麼都想著一肩挑,把隊員都當作苦役和使喚丫頭,你想一想,人家憑啥拼死拼活賣命呢?難道就為了成就你?結果怎樣,作為押運主管,任務一旦完成,功勞肯定會記在你一個人身上,與眾人無關,同樣的,一旦出了紕漏,你也會首當其衝!
其二、在管理方式上,簡單粗暴。一路上從不體恤下屬,既沒有什麼好言語,也沒有什麼好臉色,一心只想著押送,遇到下屬實在走不動了,甚至拿藤條打人,讓屬下敢怒不敢言,在屬下眼裡,他就是那種「站著說話不腰疼、頤指氣使」的領導(自己不挑百十斤的擔子,還催人家快快趕路),心裡早已埋下怨恨的種子。
其三、在領導方式上,沒有做到以身作則,缺乏同理心。楊排長心細,其實很適合獨自完成工作任務,因為他在管理屬下和橫向跨本部門溝通方面,做的非常差勁,與老奶公和兩個虞侯沒有處理好關係,以至於無法達成目標,失敗也就再所難免了。
歸根結底,還是楊隊長過於幼稚,以為有權力(臨時押運隊長)就能下命令,就能調動資源,不注意經營人際關係,剛愎自用,雖然個人業務能力很強,但是很難有用武之地。
從這一點看來,楊隊長的不受待見,確實是有原因的,原先被高首長逐出府,也就不難理解了。
楊志的遭遇,說明人是社會的人,光是某一個方面的業務水平高是沒有用的,楊志缺乏的是自知之明和一個好的參謀,同時還自傲自矜,屢屢失敗而不知自省,難怪破落,只好憑一把好武藝當草寇強盜去了。楊志正是自傲於其個人武藝上的高明,就象很多單位自傲於業務水平高卻常常發牢騷【懷才不遇】的業務尖子,往往處理不好單位的上下級關係和同事間的人際關係一樣,其他方面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組織策劃實際做事能力均在水平線以下,沒有【團結他人】的手腕、心機,是典型的技術人員,只能擔當聽上司之命執行命令的技術型崗位,而非獨當一面的領導行政人員。
歸根到底,梁中書識人不明,用人不當是第一病【識楊志不明,識自己的親信手下不明】;疑人而用,亂用權術是第二病【以老都管、虞候等牽制楊志,卻不知這一路押送並非官場做官,並不需要大小相制,監督不是這麼個監督法】;事權難專是第三病【老都管、虞候等老人,有權威有影響力 ,而楊志是新人,權威未立,驟上大位,恩威兩者皆無,且無恩威並施的才能手腕】。
其實,梁中書完全可以挑一個心腹得用的手下當生辰綱首領,楊志當副首領,至於老都管這樣的,還是在家伺奉的好。
其實,梁中書還可以差老都管另走一路到京,很明顯,楊志不曉得高門大戶的應酬忌諱,老都管這樣的人其實主要是預備到京給梁中書辦差事的,讓他跟楊志一路,楊志又沒有應付老都管的手腕,這事情就難辦了。所以,生辰綱之失,首先是梁中書的用人問題;其次是楊志求成心切,做事操切,不知妥協變通,不知安撫分化同僚的手腕,一行人不能同心,焉能不敗?楊志行事又無章法,從北京起身上路,起初路平好走,就須猛趕疾行,多趕點路,他們這一行人中自然叫苦連天,那麼到了山路難行盜賊比較多的路途時,就可以改為天涼時行,天熱時歇,正好消解一行人的怨恨牢騷。楊志偏是反過來的行事,起身時路平好走,他是天涼時候上路,天熱時歇息,等到了要緊的盜賊出沒多的山路地帶,他反而要趕路,他的理由當然是盜賊多,不好走夜路,問題是你自己內部就要起內訌了,又怎麼辦得好事?楊志能吃苦且願吃苦,軍健二虞侯能吃苦但不願吃苦,老都管吃不得苦也不願吃苦,而任務要完成必須大家一起吃苦。所以不管楊志怎麼表現,結果都差不多的,不丟是運氣,丟是必然。
楊志的表現就像是專門給晁蓋送大禮的。
其實書中也有暗示。
楊志卻待再要回言,只見對面松林里影著一個人,在那裡舒頭探腦價望,楊志道:「俺說甚麼?兀的不是歹人來了!」撇下藤條,拿了朴刀,趕入松林里來喝一聲道:「你這廝好大膽,怎敢看俺的行貨!」正是:說鬼便招鬼,說賊便招賊。卻是一家人,對面不能識。楊志趕來看時,只見松林里一字兒擺著七輛江州車兒,七個人脫得赤條條的在那裡乘涼,一個鬢邊老大一搭硃砂記,拿著一條朴刀,望楊志跟前來,七個人齊叫一聲:「呵也!」都跳起來。以上引自水滸傳智取生辰綱的一處原文
樓主可以體會體會加粗的那句話。丟失生辰綱,是活該,情商太低,為了自己的功名,不把軍卒當人看,當畜生使喚,就是吳用不來劫,這生辰綱也運不到東京。創建於 2016-08-18作者保留權利
楊志在這個事件中沒有體現出應有的情商。對於習慣了人情世故的軍眾他更像個認認真真的差等生,這種關頭能平安交卷就好。如果多些溝通甚至多些地形考察也許對他安排行程會有些幫助,畢竟智取生辰綱這個計劃漏洞不少也不小。遺憾的是他傲氣太甚,是好事兒,於目標的達成卻沒什麼幫助。
楊提轄千里送人頭
推薦閱讀:
※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指真的星星嘛?如果是,這些現在又如何命名的?
※打虎將李忠真能打五虎將么?
※到底施耐庵的《水滸傳》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梁山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反目對決,誰能勝?或者誰能活在最後?前提不用法術和玄女天書?
※如何評價智多星吳用這個人?
TAG:水滸傳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