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後會無期結尾?

關於後會無期結尾里江河的小說《旅行者》翻拍成電視劇后里面的主角浩然和阿力,在電影中怎麼沒出現,而且字幕裡面確實有這兩個人。


其實馮紹峰早就死了

電影的結局是兩人在車上,江河問浩漢:你和劉鶯鶯怎麼樣了?外面是茫茫的大雪,一模一樣的台詞之前也出現過一次,但是那時窗外是晴天。所以以這句話為節點,影片應該分為故事和現實兩個部分。 電影的一開始講的就是三個人因為要送江河去西部就職上路的事,那個時候的第一人稱是胡生,也就是整個故事其實是以胡生為視角講的,胡生說「我在原地等了三年,但他們卻杳無音訊,直到有一個遠方的旅行者帶來一本書」,然後故事正式開始了,就是說這個故事是胡生看到的江河寫的書中的內容,也就是整個影片所記敘的內容。 那麼現實是什麼?從開始到見完劉鶯鶯,這一段故事和現實都是一樣的,但是見完劉鶯鶯之後應該是一個大雪天,在車上江河問浩漢:你和劉鶯鶯怎麼樣了?浩漢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如果寫書的話他已經想好了書的結尾要怎麼寫。而窗外的雨雪的天氣很容易讓人想到後來呂子說的他的老婆是在下雪天和自己趕路出意外去世的。所以現實應該是這一天兩人在路上出了車禍,浩漢因為車禍死了,而江河活了下來,寫了這本書,書里因為現實太過於殘忍而從車禍那一段之後寫了一個自己想像的故事,故事裡浩漢沒有死,他們還一起遇到了呂子,呂子還把他們的車騙走了。而呂子存在的一個證明,印度發射的衛星在中國邊界是沒法看到的。 這樣看來呂子這個角色其實是不存在的,他是江河在自己的書中臆想出來的角色。他既是江河又是浩漢,是他們理想中自己可以成為的樣子。江河和浩漢演的角色內核上是一樣的,不現實,沒有辦法徹底的面對這個世界。表面上他們開車出來是在經歷這個世界,但其實他們把自己封閉在車這個空間里,從來沒有真正的投身到這個世界中來。最後呂子把車騙走了,呼應了現實里車禍中江河失去了車子。只是在現實中他連浩漢一起失去了。

陳柏霖寫完小說之後自殺了

片中有一個看起來很沒有意義的詭異情節,不僅出現了還出現了兩次,就是電台中那個打進電話的聽眾。以下摘錄他的原話: 「我在這個城市生活6年了,可是一直沒什麼朋友。我養了4隻貓,可是大家都說應該養狗誒,男的嘛,我覺得狗啊,是一種需要陪伴的動物,我是很喜歡狗的,但是我沒有勇氣養,可是在夜晚來臨的時候,我就看著窗外的車流,我覺得這個世上這麼多人,可是沒有人想聽我說話。」 然後節目到點,貓狗人的話被停掉。 「你好主持人,我今天終於邁出了這一步,我把那4隻貓送給朋友了。我養了1條狗。」 「那我可以再邁出一步嗎?我們現在在天台上。」 這就是兩個故事:4貓換1狗+抱狗自殺。 這說的不就是江河么:怪,所以沒朋友。4隻貓,蘇米、胡生、浩漢、阿呂,換1隻狗,馬達。這不就是這條無期之路么?到了西藏,他算是邁出了一步,那我可以再邁出一步么?那個地方,除了馬達,以他的怪異,似乎叫不到朋友,而且那個地方,有幾個人能通他在一個水平線上交流?寫完了《旅行者》,他便沒有什麼期望了,蘇米不知何處,而他又是個「等著分配」「不會爭取」「不喜歡往上爬」的人,在沒有什麼動機,讓他上路。 於是這個不喜歡往上爬的人選擇下落。 「那我可以再邁出一步么?」「當然可以。」「我們現在在天台上。」


我同意排在第一的 @zimmer先生 ,就是浩漢死了,所以最終他沒有出現,至於是不是死在旅行的路上,之後的旅途都是江河的虛構,還是死在了旅行之後我還沒有想清楚,這周我去看第二遍,看完會有個結論。(我個人同意是死在旅行里的車禍,但未必是撞到馬達的那場,電影里應該會有暗示,再看一遍後補全)

其實江河是韓寒的自身的映射,而浩漢則是同行的,中途告別的朋友,江河是敏感溫和的小弟,浩漢則是大大咧咧的大哥,所謂後會無期的故事,就是對先行者告別的故事,為了銘記或者忘記,為了告白或告別。

故事的最後,浩漢的心愿被朋友們實現了,朋友們經過種種倒霉,但過的依舊很好,他們替他活著。

我將它們撒在了風裡。馬上我知道了迎風撒東西是多傻的事情,我身上沾滿了他們的骨灰。我拍了拍衣服,反正我也是被他們籠罩的人,他們先行,我替他們收拾著因為跑太快從口袋裡跌落的撲克牌,我始終跑在他們劃破的氣流里,不過我也不曾覺得風阻會減小一些,只是他們替我撞過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牆,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進的溝壑,然後告訴我,這條路沒有錯,繼續前行吧,但是你已經用掉了一次幫助的機會,再見了,朋友。」——韓寒:《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上班時候寫到這裡已經熱淚盈眶,未完,看完第二遍後補全

回復 @朱星璇 結局我這周再去看一遍。我理解的結局,首先判斷阿呂是不是真實的,如果阿呂不是真實的,那麼就可以理解他們出了車禍,浩漢說這句話的時候「真沒想到我們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告別,但跟人告別的時候吧,還是得用力一點,因為你多說一句話,說不定就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就是在他生命的最後對江河告別。如果阿呂是真實的,那麼浩漢的死,就是在故事之外,他們旅行之後。

其實浩漢這種性格是韓寒非常佩服的,善良衝動有想法有擔當,對待生活的惡意百折不回。所以故事的結局,我理解是浩漢的死給了江河新的思考和勇氣,他重新回去找艾米,在一起了。他把經歷和浩漢的故事寫成了小說,旅行者。其實阿呂配不上旅行者三個字,只有浩漢才是真正的旅行者。

至於最終沒有出現胡生,我認為胡生是無求的人,他的生活很簡單,在故事裡也沒有慾望,所以結尾對他沒有交代,我們也知道他的情況沒有變化。


我是有多久沒寫過硬屏了,但是《後會無期》讓我毅然破了戒。 我對韓寒和郭敬明都沒有偏見,但是後會無期讓我更迫切地想寫點什麼。這個願望如此之迫切,以至於我犧牲了午休時間來寫了這篇東西。

這個電影我看了兩遍,第一遍笑得眼淚出來了,第二遍幾乎沒笑,可是眼淚也出來了。或許跟一起看電影的人有關係吧。《後會無期》不是一部和《小時代》同類型的電影,它的主題令人難以琢磨,暗喻隱喻又極其多,有的地方顯得生硬、隱晦。可能這是韓寒一貫的風格,也可能是他作家轉導演(粉轉路人?)的不成熟之處,不過無所謂了,能做到這樣已經很好了,連陳凱歌都能拍出《無極》,我們還想讓韓寒怎樣?下面是我對電影的一些理解和一點感想,以下文字純屬個人猜測,望大家修改指正(輕噴),權當拋磚引玉吧。

這是一部公路電影,由四個發生在路上的相對獨立的故事組成。像小說一樣是嗎?其實這就是個小說——影片一開始就利用胡生的自白說了:「別看東極島現在這麼繁華,以前,它不這樣。三年前,我們三個一起送江老師去西邊入職,後來的事情,我是偶然從江老師寫的書中知道的。」從這裡開始,電影就進入了江老師寫的書中的故事,直到最後一個鏡頭,馮紹峰在車上為江河的書想好了結尾,才回到現實。

我先交代一下每個角色:

江河——一個喜歡教導別人的老師(英語老師、地理老師、物理老師、生理...),他喜歡給別人講大道理(我們聽過無數道理,可依舊過不好這一生)。他讀萬卷書,行三里路(你連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世界觀?)。可是最後他應該算是成功了吧,被交配到西部邊境入職後寫的書出版了,還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在韓國大賣(諷刺哈韓?),還娶到了蘇米,最後帶著馬達加斯加衣錦還鄉。「你這樣的人不適合在社會上生存,不像我,遍地都是朋友。」這是浩漢對他下的定義。可是最後結局好像相反了。(這種反差在電影中經常出現——「我決定的事,就不會改變",「我不知道你們是什麼人,所以我會一直醒著」)

胡生——他從抽支煙開始,就走丟了,按照之前江河對他說的,他原路返回了東極島,一直等著他的兩個朋友回來,直到看到了江老師的書(當一艘船沉入海底,當一個人了謎。你不知道 他們為何離去,那聲再見竟是他最後的一句)。

周沫——這是一個樂觀,堅強,上進的女子。她知道怎樣往上爬,並且最後成功了——影片最後江河在船上的電視里,一個大明星正在走紅毯,就是周沫(在大城市,至少公平一點)。她在十歲的時候就知道浩漢註定漂泊一生,所以那時候就及時不喜歡他了。(這裡贊一個片段,她說:「過得不好,你們可以來找我。」胡生說:「過得好就不能來找你嗎?」,「過得好,你們就不會來找我了」。呵呵。)

蘇米——我相信她不是個妓女,我相信她說的都是真的,她需要錢去國外生孩子,所以和三叔、哥哥一起行騙。她喜歡上了江河,雖然不喜歡他一直勸她從良(我從小都是優,你讓我怎麼從良?)。最後和江河在一起了,算是圓滿結局。這裡真沒想到大導演賈樟柯也來客串了一把假警察,雖然手被夾了~

劉鶯鶯——她是和浩漢通信了19年的手拉手結對朋友,但她同時也是浩漢同父異母的姐姐。浩漢的父親本是她的父親,但是出軌為了生下浩漢離開了她們母女倆,然後又在浩漢十歲時偽造了一個出海失事回到了她們身邊(他回來對我們是一種補償),之後每年借劉鶯鶯的書信了解浩漢的狀況。劉鶯鶯一直知道所有真相,同時深愛著浩漢,所以她可以接受浩漢在信中的輕薄,但她又不能表達自己的感情(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

好了,為什麼上面不寫浩漢和阿呂,因為下面要著重講解:浩漢是電影里唯一的主角,其他角色都只是為了陪襯他而存在。馮紹峰的演技也顛覆了我以前對他的只是一個演偶像劇的帥哥印象——真是太棒了,據說拍戲時他曾經入戲太深抑鬱到嚎啕大哭。其實浩漢就是韓寒,是你,是我,是所有人的影子(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他出海打漁四年,開計程車三年,當保安兩年,想回到家鄉大幹一場,卻只有一個智障朋友聽他演講,連話筒都不給他面子(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但他從未被擊倒,很快又恢復了樂觀,並相信自己朋友遍天下(不管我在哪裡拉屎,都有人給我送紙),即使後面的遭遇狠狠給了他三耳光。浩漢就是一個平凡的人,沒做什麼偉大的事,也沒有什麼壞心眼,他只是一次次地相信這個世界,卻又一次次被這個世界的現實敲醒,正如被鍋蓋蓋住的沸水裡的青蛙。可是為什麼最後沙漠里他背身而走連狗都沒有選擇他時,我差點淚流滿面?我自己也不知道。

接下來,阿呂——阿呂是一個騎行者,騎著摩托車環中國游,但他的摩托車被偷了。可惜他是個騙子,騙子的每句話,都不可信。甚至阿呂這個人,我認為都是虛構的。他的存在只為了那句話——有時候,你想證明給一萬個人看,到後來,你發現只有一個人明白,那就夠了。

其實,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在浩漢見了劉鶯鶯之後,就戛然而止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前面江河問浩漢你和劉鶯鶯怎麼樣的時候,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他們唱著歌兒開著車,然後撞到了阿拉斯加。但是最後的鏡頭,車外卻是一個瓢潑大雨的天氣。而阿呂也說過,我真不應該在雨天趕路的,我老婆就是那時候死的。所以我猜現實應該是這樣的:他們在雨天開車,但是因為躲避小狗而出了車禍,浩漢死了,而江河活了下來,他無法接受浩漢去世的事實,或者是他為了兌現要在書中美化一下浩漢的諾言,所以在書中編造了後面阿呂偷車的故事。這裡也應證了影片開頭,胡生說從那以後再也沒見過他的朋友(當一輛車消失天際/當一個人成了謎/你不知道/他們為何離去/那聲再見竟是他最後的一句)。為什麼說後面都是編造的,因為好多橋段都很突兀:沙漠里的小屋,怎麼會有蘋果,還有青蛙?最後浩漢車都沒了一個人怎麼離去的?還有好多細節我不明白,比如收音機里養貓的男人。

那顆NT3M5P衛星拔地而起,去追尋離開地球36年的旅行者1號(他這樣孤獨地在外太空漂流,只為去未知的世界看一眼)。可是它卻在半空爆炸,是浩漢的結局么?我不知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只知道,浩漢在衛星殘骸旁說,我只能陪你到這了,然後孤獨一個人離去時,那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畫面。


不長篇大論,點到為止。

那三個人分別是韓寒的三個人格。

第一個出場的,是那個童真的自己。當他遇到喜歡的人時,童真丟了。

剩下的兩個分別是野性和詩人,兩個截然不同的自己一起前行。再後來他們被一個他們認為很優秀的人背叛,那兩個自己打了一架分道揚鑣,在結尾看出了最後出現的是那個詩人,那份野性也不見了。


其實這個故事故事性很強(含劇透)後會無期其實在一開始就告訴你了,你們看到的電影其實是旅行者這本小說的故事。人物對白這麼生硬是因為這是江河在小說里編的對白,正常人哪有這樣說的。而且第四個故事阿呂。其實是江河虛構的。這也是整個故事的點睛之筆,也是大部分人沒看懂的原因。表面上故事是阿呂偷走汽車。其實是他倆發生了車禍,浩漢車毀人亡了。具體大概是撞到阿達那裡,大概從那裡開始進入江河的幻想。還記得阿呂說自己不該下雨天趕路,所以老婆死了。電影的最後他們倆真實的回憶就是一邊討論故事的結局,一邊在雨天趕路。而且在之前有阿呂故事裡說了一句翻過這個山就送你去入職了。而電影的最後真實場景也說了這句話。之前說完阿呂不久就偷車走了,結尾說完估計他們就快車禍了。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浩漢哥再也沒出現了。而且一個人沒車在最西邊人生地不熟徒步穿越沙漠他又能去哪,故事裡的分離實在是突兀奇怪,所以很可能是像少年派里與老虎的分離一樣,是虛寫。就像原小說<1988>主角告訴所有人要去開車接個朋友,其實是接朋友的骨灰。韓寒的小說魅力就在於那份騎士的孤獨。而在電影里想在第四個故事中呈現,卻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顯得很突兀。大家都不明白阿呂這個人的存在和他的衛星到底是在說明什麼。這也是為什麼阿呂明明是主角戲份卻那麼少,還那麼奇怪和突兀。唯一的貢獻是參與了全部的尿尿場景。如果能強化第一個和第四個故事,後會無期一定會是今年最好的類型片。其中第二個故事,也是原小說中的女主角娜娜為原型的,不過不如小說精彩。不得不提孔連順實在太亮眼了,身為一個化妝師卻是一群專業演員表演最達意的一個。那莫名其妙的小眼神實在太搞笑了。至於評價後會無期,實在是韓寒味相當重,熟悉韓寒的人都懂,這些故事都不是希望寫給你看看的,而是希望你醒悟的。韓寒就是江河,這個平凡自閉內心卻是孤獨騎士。一定程度上江河是外,浩漢是內。他們倆甚至是一個人的內外。而最後江河像韓寒一樣獲得了世俗的成功。卻一直故地重遊希望找尋丟失的內在,那個孤獨遠走的浩漢,那個孤獨的騎士。希望你們和我一起用心體會這部今年最有誠意的電影。謝謝。


一次我收到一封讀者來信,信裡面是一張他們學校的語文試卷,試卷里有我的一篇文章的一個章節,文章的題目叫《求醫》,然後有八個選擇題。我從未想過我的文
章可以入選試卷,於是很細心地完成了考卷,結果發現我只做對了三個選擇題。其中一個是畫線處應該填的是什麼詞,我不慎選錯。最最荒謬的是,我居然選擇錯了
畫線句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by 韓寒《通稿2003》


微博上看到的,感覺腦動開了


阿力和浩然,是我們的兩位跟組與試光演員。他們都剛畢業不久,未來也許萬丈光芒,也許默默無聞。在《後會無期》里,他們是很遠處的小點,打光時的身形,一閃過的背影。他們沒什麼粉絲,尚無作品,也不會獲得很多的轉評和讚美。感謝他們的付出。

韓寒3月7日發的微博,有夢想,剛畢業的兩個大學生,劇組人員。


其實 你沒有發覺么 到底哪個是現實 哪個是夢境 當時在胡生走失的時候 他們給旅館打電話 旅館說沒有這個人 然後到結尾 他們開著車 浩漢說著自己的大道理

那麼這個故事或許有兩種結尾:

1.江河送浩漢去教書 然後江河說要寫書 然後中間的都是書里的情節

2.江河最後成功出版了自己的作品 最後浩漢送江河去教書是書里的情節

修改一下- -···前幾天看了第二遍···

發現兩個都是結局···從遇見劉鶯鶯之後的故事 都是江河虛構的 浩漢應該出車禍了

胡生在和他們走散之後 一個人回到了島上 等了三年

不好意思···之前說的在我重新看了一遍之後全部推翻了


下次韓寒拍完電影也要來知乎看一下提升自己逼格:卧槽,老子拍得電影還有這麼深刻的含義。


胡生其實是浮生

公路就是人的一生

從這端起,到另一端終

江河再長也長不過人生

理想再浩漢也干不過現實

阿呂是一個夢

可是夢墜落了

也將幻想打破了

以後的路

要靠走的了

周沫是你身邊的那個人

她知道你的好

卻太熟悉而不珍惜

蘇米是你渴望的那個人

可是清白還是骯髒你都碰不到

鶯鶯是你想得到的那個人

卻因為太自信而看不清


火箭被異形侵入,於是爆炸了。他們在路過說金句的一瞬間,已經被附身了。

地球第一夜,醒來後,江河以做早餐的氛圍開始進行生物實驗,當然目前只是針對青蛙。表示無論手段多麼強硬,反抗依然都會存在。而馮紹峰是武鬥派,出於分歧,之後馮紹峰就從地球上消失了。

而身為情懷派的江河在之後寫了一本旅行者。描述了整個太空的附身經歷。超過了三體。獲得了大量的地球貨幣。於是利用貨幣開始尋找馮紹峰。而王珞丹得知江河有錢後,主動聯繫了江河,我們看到王珞丹靠在江河的身上時,不難想像,王珞丹已經打消了去外國的念頭,準備去外星了,此時,哈士奇的身體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根據五官緊湊,沒被撞死的線索,可以初步斷定它和異性是同一個品種,簡稱阿拉斯加人。

我們回溯一下整個事情。那條叫做哈士奇的阿拉斯加的出現是一個謎。並且這條狗的出現帶來了另一個神秘人鍾漢良。鍾漢良一直嚷著要去見衛星。可見他其實是一個被遺落在地球的外星人。他是趕著要搭班機回家,而身為地球人的江河竟然懂得解碼(拼寫太複雜已經忘了),喊出了目的地的名字,出於情懷他臨時決定不殺他們。

而這個狗應該是在地球追殺鍾漢良的另一個外星生物。所以我們看到鍾漢良一上車就試圖做了它。被兩個地球人喊停。

鍾漢良為什麼要跑,其實就是他要甩了那個阿拉斯加星人。可惜結果阿拉斯加星人還是棋高一籌

然後鍾漢良最終還是被另外幾個阿拉斯人打敗了。所以飛船爆炸了。

一條漂泊的船,預兆了寒冬將至。阿拉斯加人為什麼選擇了江河,其實他們都是情懷派。

馮紹峰這個部分還有謎團,估計是要拍 2

貢獻者:咯力皰/夏疊


我就說我看到的結尾,王珞丹靠在陳柏霖肩上這個。

就因為這結尾,本來可以給7.5分的直接扣到6分。

所有的情懷到最後還不是庸俗:功成名就,抱得美人歸。

說好的後會無期在哪裡?

我之所以這麼憤怒,是憤怒韓寒沒有意識到自己無意中沒有

擺脫文化無意識的控制。陳柏霖就是韓寒,在面對別人的教訓的時候,他也許不反對,但是總是有點一聲不吭,略微遲疑。韓寒用這結尾,不過是想說明,他用自己的方式,依然能獲得成功。

可是這成功太庸俗。

成功根本不需要什麼證明。

依偎在陳柏霖身上的,應該是個後來再萍水相逢的姑娘。


韓寒--通稿2003

《語文的問題》

我在《毒》里有這麼一篇文章,全文如下:

昨天我在和平里買了一些梨和長得很奇怪的小芒果,那梨貴到我買的時候都要考慮考慮,但我還是毅然買了不少。回家一吃,果然好吃,明天還要去買。

文章的名字叫《好吃的水果們》,很多人揣測這篇文章的意義,有人說看不明白,有人說這是不錯的文章。其實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這些水果真的很好吃。文章要告訴大家的是,一個學生,哪怕寫出《紅樓夢》來,只是屬於習作;但是一旦有了點名氣,哪怕寫出像上文這樣無聊扯淡的東西來,都是藝術。我只是寫了幾本銷量很好的書而已,如果上面的東西是魯迅寫的,那就更遠了去了,那得有多少人從裡面看出政治風波來啊。

…………

一次我收到一封讀者來信,信裡面是一張他們學校的語文試卷,試卷里有我的一篇文章的一個章節,文章的題目叫《求醫》,然後有八個選擇題。我從未想過我的文章可以入選試卷,於是很細心地完成了考卷,結果發現我只做對了三個選擇題。其中一個是畫線處應該填的是什麼詞,我不慎選錯。最最荒謬的是,我居然選擇錯了畫線句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我真弄不明白為什麼中國的語文喜歡把別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並強行加上後人的看法,或者說是出題目的人的看法,當學生提出不一樣的觀點時,會有人說:錯,作者不是要表達這個意思。而且選擇的文章八成作者都是上個世紀就死了,真是死無對證了。

…………

我寫《三重門》的時候,出現了兩次「一張落寞的臉消融在夕陽里」,一次還是結尾。作者想表達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連用兩次呢?是前後呼應體現主人公的落寞嗎?作者給出的答案是,作者覺得這句話很好,但是因為寫作時間拉得過長,寫到最後時忘了前面用過一次,所以不小心又用了一次。

我的長篇小說《像少年啦飛馳》里出現過一些人物,但是到後來就再也沒有交代,為什麼?

是因為這樣體現了人生的飄忽和滄桑,很多生命都像過客一樣閃過,都不能在人生里留下痕迹而感到的無奈?

不是。

是因為《像少年啦飛馳》是一段一段寫的,作者沒有打草稿,有些人寫到後面就忘了使了。

回答「寫丟了」一樣滿分。

那些忙著猜韓寒心思的人,你們確定真的猜對了么?


前奏:貌似有很久沒有寫過影評書評什麼的了,一是自己涉世不深,閱歷太淺,知識淺薄。二是這段時間實在太忙,沒得閑心和時間來寫,三是我一貫而就的浮躁等等。昨天一個人去看了一下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深有所感,於是想著要寫下點什麼。

題目原本是分開若有時,後會便無期,現在被我改成了更無期,貌似更文藝傷感一些。

正文分割線============================================================================================

有關於《後會無期》的幾點感想

首先,我想說,後會無期這部電影嘛,我真的想和你去看一遍。

看完電影后從電影院出來,一個人悲傷的走在大街上,情緒真的是low到了爆,電影本來就是文藝憂傷的調調,所以看的讓人更加的心裡不舒服。

這是一個很文藝,很悲傷的故事。如果你看了後覺得沒什麼意思,那我覺得韓寒的文藝不適合你。如果你看了後覺得很搞笑,那我覺得你只是當了一遍看客。如果你看了後覺得有點悲傷,那我恭喜你領略到了韓寒的文藝憂傷。如果你哭了,那你值得我學習!

因為我沒法哭出來,所以我只能情緒低落。

電影里有許多隱喻和細節的地方我沒有看懂也沒時間去深究,因為節奏實在太快,沒能仔細去回味,所以我決定,有機會再去看一遍。

電影里有許多被刻意放大了的細節和錯誤,就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就是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

如果你沒注意,那就簡單說兩點:

1、你覺得真的是騎行者把車偷走了嗎?

2、你覺得車子在荒郊野外總能收到同一個頻道,聽一個凄慘男人的自陳嗎?

3、你以為這個故事是他們幾個主角一起推進的嗎?

4、你以為在我國邊境(西藏)能看得到印度的火箭發射嗎?

5、旅行者1號衛星確實是有的,這不可置喙。而且前段時間他已經飛出了太陽系,往更深的宇宙空間進發。在它的身上,帶著我們地球的星系坐標。(有關此內容,電腦報上曾有一整版的詳細描述)。至於NT3P5P,我是不知道有沒有,大家可以去八一八。還有,旅行者一號帶著我們地球的星系坐標被外星人發現有什麼後果大家也可以去八一八。

好吧,我就草草的總結一下吧。

首先再強調一下,這真的是一個很文藝很悲傷的故事。

兩人要送另外一人去國家的另一端任教,三人自東而西,自駕前往,開著一輛大眾1.6(貌似是1.6,也可能是1.8,眼神不好,看不清啊)的奶白色的POLO開始了神奇的探險之旅。

一路上碰到了周沫,蘇米,劉鶯鶯,騎行者阿呂等四人,其實還要加上三叔叔這個由賈樟柯這個怪叔叔客串的怪蜀黍才行。

他們都有自己的經典語錄,如周沫說:你們要是混的不好,可以來找我。胡生說:混的好也可以來找你。周沫說:混的好你們就不會來找我了。

當然,經典的當屬蘇米的話莫屬: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但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劉鶯鶯說的那一句: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在看電影之前就已多次聽到過這句話,但是聽由電影里緩緩說起來,好似有晴天霹靂,五雷轟頂,振聾發聵的感覺。

至於阿呂嘛,話太多了,記不清了,還有他那說話的港台腔,聽得很須府啦!

還有三叔的那句話: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發人深省。

好吧,寫了這麼多,該寫點實際的了。我想告訴你的是,我所理解的故事情節是,江河並沒有和蘇米在一起,而且阿呂是江河寫的小說里虛構的一個人物,阿呂說不應該雨天趕路,導致他老婆不幸去世。其實電影最後的鏡頭裡出現過,江河和浩漢在雨天駕車的場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一幕來的慢了幾拍,我剛開始以為是電影要結束了,準備起身離去。最後出現這一幕,我懂了電影最後說的那些有關告別的話的意思了。

前段時間MH370失聯,到處是MH370的各種消息,不知道大家注意一條沒有,它是這麼說的:以後和朋友告別,尤其是要分別好久,要坐飛機那種,一定要緊緊的擁抱,因為這個擁抱可能是最後一個擁抱,因為分開若有時,後會便無期。而電影里也在最後加了這貌似無關緊要的相同意義的話,也加了那個雨天行車的場景,然後就劇終了。

我想告訴你的是,在那個雨天行車的場景後,他們開車發生意外,浩漢去世,而江河獨活了下來。

你以為電影是紀實敘述的電影嗎?不是的,這是江河寫的一篇小說《旅行者》的內容。

你以為車子能在荒郊野嶺還能收到總是一個頻道的信號,並總聽一個老男人的自陳嗎?不,那個老男人就是江河,四隻貓就是他們碰到的四個人。為什麼不換狗,為什麼換了狗江河就要自殺,因為狗是他內心中的節,邁不過的坎,你以為他在天台上跟女主持人說,我要向前邁一步,女主持人微笑說可以啊!於是他在天台上向前邁一步了結了自己。你以為是好笑,當然我看的時候也覺得好笑,可是懂了之後只覺得無限的悲傷。

你以為NT3M5P真的有嗎?真的有這東西歐盟會讓印度去發射嗎?你以為在我國邊境能看到印度發射的火箭嗎?這麼簡單的問題請自行去GOOGLE吧。GOOGLE封了百度也可以。

劇未的時候,浩漢把江河送到了邊境,而自己原路返回。你用心想想啊,他們從沙漠里一路開車過來的,浩漢一個人原路返回不是找死啊!呵呵,他不是找死,他是早就已死!因為最後的情節都是江河虛構的好吧。

如果你不能理解,請翻看《獨唱團》第一輯!有且只有的第一輯,看了裡面的文章,你會理解很多的。

三年前我看這本書,非常的不能理解。三年後看這部電影,翻箱倒櫃的找出這本書,回憶起許多情節,只覺得文藝和哀傷。年幼歷淺,天真淺薄,那時的我。

個人覺得韓寒越來越成熟,有向郭敬明看齊之勢,《後會無期》確實是一部很有誠意的作品,攝影也見到了功底,還動用了很多航拍,電影的主體還算不錯的,可以一看。韓寒第一次執導,肯定少不了高人相助,自己寫的劇本當然有更深的領悟力,所以電影我覺得還是很不錯的。

回答最後一個沒有回答的問題吧。整部電影是由胡生這個智障兒童來講述的,如果沒懂,那請再看一遍。

此去經年,後會無期!

謝謝您的耐心閱讀,請允許我對您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最後用前段時間我自己的一張圖作為結尾:


我個人認為電影里的「後來」只是江河的一個美好的幻想。因為電影里的「後來」前文有點矛盾,1.蘇米的卡片在之前貼車窗曬的時候被偷了,2.阿呂曾經叫江河要去觀一下世界,不要蜷在一個角落裡。所以阿呂的出現點燃了江河去觀世界的動力,但最後卻因沒有車的緣故被迫留在西部。與之相對應的煮青蛙一樣,當它意識到水溫變熱想掙扎跳出時,卻被寓意著「現實」的鍋蓋一蓋而下,斷絕了所有希望。3.廣播里那個養貓的那個男人或許就代表了江河,之前他有四隻貓(四個好朋友:浩漢,胡生,蘇米,阿呂。至於其他兩個是浩漢的),之後換成一條狗(馬達),最後他在天台上邁出了一步,over了。而且,你不覺得「後來」演的有點莫名奇妙嗎,不覺得那個導遊,江河都很奇怪嗎?至於浩漢,我認為他死了,一無所有的情況下他走不出西部大戈壁,他不是貝爺,他如他想像中的父親一般在外漂泊中死去。


等一下,浩然不是馮紹峰???


在座各位說什麼浩瀚死了的都是辣 。扯什麼淡,麻煩打開優酷,拖到58分29到36秒和1小時36分47秒到55秒,完全同一場景好嗎?至於為啥重複兩遍,呼應好嗎,一張落寞的臉消融在夕陽里。請各位過度解讀的快去為智商解毒。@各位


在意這些細節你就輸了,這是韓寒


  整理於我和一名韓寒粉絲的聊天記錄,望給諸位探求電影真實故事的朋友一個參考。

  我們可以做出幾種最後鏡頭的假設。首先說條件,最後鏡頭出現之前,有幾秒的黑場。一般這個位置出現的鏡頭,代表導演對整個故事的一種補充,二元論來講,要麼畫龍點睛,要麼推翻。

  比方隨便說一個,變形金剛那種,就是畫龍點睛型的,說明電影的主題所在。目的是讓觀眾從各種緊張、複雜的情緒中回到電影所要表達的情緒上去。
最後的鏡頭髮生的時間點在影片中段,如果要表達影片情緒的話,應該會製造分離感,哪怕是馮紹峰在沙漠里走也行啊。或者是狗追上了他,或者是他看到了他的
車,達到喜劇效果之類的。說經典段子也行,他說了「 所以告別的時候一定要用力一點,因為你不知道多看的這一眼 可能就是最後一眼,多說的這一句話
可能就是最後一句話。」

  但是,讓這個成為推翻式結局的,在於他在這段子前面加了一句:讓我為這個故事寫個結局吧(記不清了,類似這樣,當時記得很清楚)。

  他編的是一個「用力告別」的結局,我們看電影里有沒有這樣的橋段,在船上那段明顯不是他編的東西,而在沙漠告別那段,就很像了。

  仔細再看,幾乎各種符合用力告別,教師可以把他帶到學校妥善安排下行程吧,可是就讓他在大沙漠里自己走了,這是要死的有木有。

  一般第三者敘述類電影都會講真事,觀眾常理來說,會覺得電影講的是真事,但是想到如上所訴的觀眾就會想到這結局有可能是假的了。

  《海上鋼琴師》是個很玄幻的故事,而且讓第三者來講,但是導演在電影中一遍一遍的給觀眾信號,「這是真的」,於是反而讓故事顯得格外真實。

  泰坦尼克同理,老年的女一號(近似第三人)講,大家起初懷疑,然後電影里的配角一步一步確認,顯得就非常真實。

  電影開頭,一個傻子給我們講故事;電影最後一個鏡頭,嗯,故事的結尾是假的。問,這部電影的中間部分是真實的嗎……

  很明顯,這部是傻子給我們講書,這本書還是真實事件改編,我來還原一下真實事件。

  1、傻子確實給整丟了,然後傻子回到島上(浩瀚哥讓的,他們在車旁邊說,走丟了就回島上),三年後,看到《旅行者》這本書。

  2、車沒丟,最後寫故事結尾的時候,他倆人在高速公路上。

  3、最後作家真跟節操妹在一塊了,節操妹喜歡他,他也有錢了。(對,有錢就是硬道理)

  P.S.他們花不完也丟不完的錢也說明了故事的虛構性。

  就是說,為什麼有節操妹的電話號碼,因為擋風玻璃根本沒丟……能在車裡人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把擋風玻璃卸了,這麼厲害的賊難道是從《瘋狂的
石頭》里蹦出來的?他們不去好好偷石頭跑來卸擋風玻璃實在太屈才了,作為一名有節操的賊怎麼會做出這種事情。不過修擋風玻璃的時候,《無人區》的修玻璃方
法明顯亂入了。沒錯!韓導就是要告訴你們,我把寧浩的電影都研究透了,拍出最後這個鏡頭完全就在境界之中!

  牆裂期待韓導的下一部電影!!!


其實,我認為

後會無期就是韓寒的處女做,也許有很多他想表達的東西,但在電影里並沒有表達出來,那些手法,那些敘事,都不成功,畢竟第一次。

可是為什麼大家要絞盡腦汁的腦補。。。然後告訴我們韓寒是NB的呢


影片中浩漢對江河說:你這樣的人不適合在社會上生存,而影片結尾江河當年出書的理想成真了,而且擁得美人蘇米,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江河在通往座位時,船上的電視里播放的是周沫哦,貌似已經是大明星了哦!總之後會無期也傳達了一部分正能量!


那隻狗一直是浩漢抱著或者背著,到最後卻沒有一絲猶豫選擇江河。我也相信浩漢早死啦。因為他們分手分得太突兀。旅行者1號肯定是有寓意的


推薦閱讀:

有哪些關於「女性主義」的紀錄片或電影之類的影視作品推薦?
有哪些展現詭異、獵奇、扭曲而非恐怖的藝術作品?
影片《斷背山》里男主最後說「我發誓...」,他想說什麼呢?
為什麼成功的外國片很少在美國大賣,卻有很多被好萊塢公司買來翻拍?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把一個故事翻拍來翻拍去而老外卻很少這樣子?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