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托爾斯泰?

我讀了羅曼羅蘭的托爾斯泰傳,能過從中得知的是:托爾斯泰是寫實主義,基督徒,歧視女性,自視甚高,討厭莎翁,明知該做的卻偏不去做(對婚姻和愛情有深刻見解,但是和妻子不和;自知應參與革命,但是留在上流社會;並且為之糾結)。

雖然大概把握住了他的性格,但是對於他的思想還有一些不了解。

托爾斯泰的三部代表作中,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戰爭與和平,體現出托爾斯泰本人什麼樣的思想?什麼價值觀?

以及他的思想和價值觀都經歷了哪些轉變?


托爾斯泰主義是托爾斯泰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觀的代名詞。在托爾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對現實的無情批判以外,還熱切引導大家「道德自我完善」、悔罪、拯救靈魂、禁欲主義、「勿以暴力抗惡」等觀點,宣揚一種屬於托爾斯泰自己的宗教「博愛」思想,人們稱之為「托爾斯泰主義」。

1. 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俄羅斯,其世界觀所倡導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道主義,而是基督教人道主義,神人性和上帝的內在性。托爾斯泰在《復活》中寫道:「一個是精神的人,他為自己所尋求的僅僅是對別人也是幸福的那種幸福;另一個是獸性的人,他所尋求的僅僅是他自己的幸福,為此不惜犧牲世界上一切人的幸福。」

在托爾斯泰看來,道德的自我完善便是拋棄利己主義,投身到利他主義中來。一個人,如果僅僅為自己而活,為了自己而不惜犧牲其它人幸福的權利,那就是一個不道德的人,還沒有找到生命的意義的人,而生命的真正意義就是在於為了他人犧牲自己。

如果想做一個道德完善的人,需要經受很多考驗,因為在人心中那個獸性的人會不斷站出來試圖掩蓋每個人溫良的本質,誘惑人要及時享樂。所以,當我們認識到自己內心的這種二重性,就不得不經常要進行道德的自我完善。

2. 不以暴力抗惡

這裡或許可以看作利他主義的另一個表現: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

看起來,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似乎比利他主義降低一個級別,其實這一點恰恰更難以達到,這不僅表明,我們不能犧牲他人的幸福,甚至還表明,我們不能以某種崇高的理由為前提,以犧牲自我為前提,以未來的天國降臨為前提而犧牲他人的幸福。托爾斯泰在他的《復活》中反覆強調:「要克服使人們飽受苦難的駭人聽聞的罪惡,唯一可靠的辦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總是有罪的,因此既不應該懲罰別人,也無法糾正別人。」「腐化墮落的人想去糾正腐化墮落的人,並想用生硬的方法達到目的,結果是缺錢而貪財的人就以這種武力懲罰人和糾正人作為職業,自己卻極度腐化墮落,同時又不斷腐蝕受盡折磨的人。」「要永遠饒恕一切人,要無數次地饒恕人,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無罪的人,可以懲罰或者糾正別人」。

3. 博愛

博愛是基督教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托爾斯泰主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復活》中,「博愛」幾乎可以同「寬恕」等同,因為博愛的最大障礙就是人們不能對傷害過自己的人寬恕。一個人如果不能寬恕別人,人的內心就很容易被「恨」的感情所佔據,惡是世界無法和諧、無法共生的根源,恨也一樣,而恨往往是因為人們遭受了惡的摧殘而造成的。托爾斯泰認為,既然人人心中都是有罪孽的,因此人是不能通過懲罰和報復別人來消滅惡從而尋求自己的安寧,人人都沒有這個權力。但是憤恨佔據的人的內心而無法使其平靜,那麼獲得安寧的另一個手段只能反其道而行,那就是「寬恕」。一旦寬恕別人,人就可以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來面對一切不平等和不公正。


文學化的道德導師,教士,打造了世界上最美麗的道德鐐銬,讓我甘願戴一輩子。


列夫· 托爾斯泰是公認的最偉大的俄羅斯文學家,《西方正典》作者、美國著名文學教授兼批評家哈洛·卜倫甚至稱之為「從文藝復興以來,惟一能挑戰荷馬、但丁與莎士比亞的偉大作家」。對文學擁有「狂戀式愛情」的托爾斯泰,是俄羅斯文學史上創作時間最長、作品數量最多、影響最深遠、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節、重典型、重寫實、重批判的文學時代,在他筆下達到巔峰。長篇巨著《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是托爾斯泰文學藝術上的三個里程碑。百年來,他的作品被譯為各國文字,銷售量累積超過5億冊,是大師中的大師。 在世界文學的巍巍群山中,堪與莎士比亞、歌德這幾座高峰並肩而立的俄國作家當首推列夫·托爾斯泰。托爾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藝術家,也是一位博學的藝術大師。他的作品展現的社會畫面之廣闊,蘊含的思想之豐饒,融會的藝術、語言、哲學、歷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學等各種知識之廣博,常常令人望洋興嘆。他的三部鴻篇巨著無疑代表了19世紀世界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水平。 人一生其實不用讀太多的書,有個七八本便足矣;但是,為了找到這七八本最值得讀的書,則必須先讀完兩三千本。在數以千計的文學名著中,《戰爭與和平》這部偉大作家的偉大作品,無疑是我們最該讀的那幾本書之一。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


《知識分子》這本書說托爾斯泰對任何活生生的人都沒有任何感情,托爾斯泰自我吹噓為上帝的兄長,問題是上帝如果愚蠢到讀他的書,根本沒有資格做萬能的上帝

盧梭,這個有著裸露癖的思想家自稱是「人類的朋友」,但是卻沒有哪個人類比他更加忘恩負義。他的情婦華倫夫人至少救援過他四次,但是當華倫夫人落魄的時候,他卻對她的求助置之不理,聽任她貧病而死。 盧梭自稱「沒有一個父親會比我更加慈愛」,但他又把自己的5個親生孩子送進育嬰堂。

  而偉大的劇作家布萊希特先生,更是除了自己的名聲,就再不關心別的。他兩面三刀,周旋在兩大敵對陣營中間,終於從各方面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奧地利的護照、東德的支持、西德的出版商還有瑞士的銀行戶頭。他每天花幾個小時把灰塵弄到指甲里,以裝成工人的樣子。

 至於托爾斯泰,這位「上帝的兄長」,則是一個無恥的嫖客。他光顧過的妓女比《安娜·卡列尼娜》的頁數還多。他歧視女人,支持農奴制,對任何活生生的人都沒有感情——他簡直可以和斯大林相媲美。

  還有薩特,他也好不到哪裡去。他鼓吹的存在主義哲學號召人們用行動代替思考。但是他既沒有去炸軍車也沒有刺殺黨衛軍,而當別人都在關注人類普遍的生存困境的時候,這個矮個子四眼卻一門心思想著「肛門和義大利式的做愛」。在他的性伴侶波伏瓦的幫助下,他馬不停蹄的勾引著一個又一個的未成年少女。

  和他不相上下的則是以坦率誠實自命的羅素,在他80歲的時候,依舊「不顧他的高齡,追逐著每一個他遇到的穿裙子的人」,而且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此外,他還是一個十足的市儈,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向別人吹噓他的凈收入。 把他的一筆筆收入都記載在一個小本子上,放在貼身口袋裡,心緒不佳時就掏出來仔細翻閱,稱之為最有益的消遣;

  海明威經常向別人誇耀他與瑪麗性交的次數。海明威死後,查爾斯(巴克).蘭漢姆將軍向瑪麗求證過這個問題,她嘆息著說:「那要是真的該多好!」

  雪萊不斷找來一些年輕的婦女圍著他,"總是以為對於性行為的通常準則,自己永遠有一種豁免權"。

  毫無疑問,偷窺這些知識分子一絲不掛的鳥樣是一件非常有快感的事情。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存有這種念頭,不妨買來這本書看看。


剛看完BBC關於托爾斯泰的紀錄片,專程來搜搜相關 汁乎。

紀錄片彈幕里有人說他 傲嬌 ,哈哈。

之前讀 安娜那本書時,有這麼一段:

當時就想,他把凡事看得這樣直白,日常里某些客氣的交際,一定維持得很辛苦吧。

然後紀錄片里就有提到托爾斯泰在涅克拉索夫家文學圈子的一次小聚:

如果說,安娜卡列尼娜 那本書里,列文那個角色就是托爾斯泰本人的話,那也是真的很形象了。


一開始誤會了他,再後面看了他的事迹,大概知道這是一個有道德潔癖的作家,但是年輕時也十分的風流放蕩,睡過的女人無數,且對女性極其不尊重,跟妻子一輩子也是愛恨糾纏,晚年,因為各種原因與妻子分道揚鑣。

性子剛烈又理性冷靜,總之,是一個複雜的人,但是,客觀地說還算是一個比較偉大的人吧。

一身命運跌宕起伏,參與農奴改制,否定土地私有制,試圖挑戰自己,把土地轉手給農民,但最後沒有成功,一生被貴族和農民誤解。

但是也做了很多偉大的事,譬如,為農民建房子,為農民建了20多所學校。

總之,是一個複雜的,又還算高尚的人,比很多表裡不一的作家好得多。


你看戰爭與和平寫的那麼規整 原來他是處女座


推薦閱讀:

秋天到了,為什麼楓葉就變成紅紅的了?請儘可能地鬼扯(想像)。?
如何看待毛姆在《刀鋒》中提到的「海洋可以減緩愛情中的苦痛」的說法?
為什麼索爾仁尼琴被譽為"俄羅斯的良心"?
王小波《似水柔情》關於冰山愛海的那句話什麼意思?
怎樣理解安徒生的童話《白雪皇后》?

TAG:文學 | 列夫·托爾斯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