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為什麼沒有流行「文庫本」那樣尺寸的書?

覺得國內設計風格上最接近的是商務印書館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可是為什麼不考慮普及文庫本?

維基百科 - 文庫本

在日本,文庫本是一種平裝書籍的小型規格,比一般版本售價更便宜,也較容易攜帶。

文庫本的最常見尺寸為A6規格、105x148公釐。有時會包含插圖(如同其他日本的平裝書),通常封面也會有防塵膠膜。

通常在書籍的一般版本推出兩年半至三年間會推出文庫本。但是,由於文庫本具有廉價、容易攜帶等優點,近幾年來也有許多書籍直接以文庫本形式推出,大多是輕小說、勵志書籍、色情小說(官能小說)等類型的書,以及設定在適合於便利商店、車站商店等書店以外的地方販售的書籍,題材則較為簡單、輕鬆。近年也有大量漫畫以文庫版本的形式推出。


文庫本也在國內流行過。二十世紀初我國和日本差不多同時引進歐美的小開本模式。30年代我們的萬有文庫影響空前,比起岩波文庫有過之無不及。之後各種系列的小書也一直有。不過,我們不太出那麼小的書。小開本確實有價格低便於傳播的優點,對於思想史也許也有別一種意義,但是真的讀起來未見得方便,缺點也比較明顯。德國日本專門出小開本的書社,現在也在調整、革新,把書出大一些。最近一些公眾號、網路媒體推崇日本的閱讀習慣,重新向國內介紹岩波書庫的模式。他們或許不知道,民國的出版者其實早就參考過岩波的經驗,沒有用那麼小的制式可能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勞特利奇的小黃書系列,開創了簡裝小書的先河。見http://www.bl.uk/collections/early/victorian/yellow/yellow3.html

大體,小開本的簡裝書,十九世紀中葉,英國最先開始出。後來現在的出版大亨勞特利奇(Routledge)從盜印起家,推出了鐵路叢書,就是讓大家在坐火車的時候,可以讀一讀小說——倒是和現在的輕小說相似。後來以德國萊克朗氏(Reclam)推出「萬有文庫」(Universal-Bibliothek),馳名全球。大體就讓經典的文學著作,走入尋常人手中。有鑒於萊克朗氏的成功,1912年哈佛開始出洛布古典(Loeb classics),也是小裝幀、低價格,然後希臘文拉丁文與英文翻譯對照,使得當時古典語言不大行的人,也可以顯得自己能讀原典的樣子。現在國內有些學者號稱自己讀希臘文,從希臘文翻譯,到了要用頁數的時候只能給洛布的頁數,其實知道的人心裡都知道的。

20世紀初日本就一直有在探索簡裝書的出版,以期啟蒙國民之效。1927年岩波書店師法萊克朗氏,於是就有了我們熟悉的岩波文庫。我國的起步並不比日本晚。商務印書館1903年就開始出《說部叢書》,譯印各種小說。彼時已經受到英國勞特利奇、德國Tauchnitz的啟發,出版價格低廉、便於攜帶的小說。對於後來的文壇,影響深遠。王雲五先生1921年進入商務印書館以後,就開始出各種小開本、低價格的圖書。1923年開始首先推出的是不同系列的「小叢書」:《百科小叢書》、《國學小叢書》等等,普及新知識、新文化的同時,也推廣各種國學讀本。1928年又開始籌備「萬有文庫」,也是直接師法萊克朗氏的Universal-Bibliothek。

當時,對於中國知識分子來說,萊克朗氏的文庫已經是常伴身邊的讀本了。《為了忘卻的紀念》里,魯迅給白莽的兩本彼得斐就是萊克朗氏的德文譯本。魯迅先生講:

那兩本書,原是極平常的,一本散文,一本詩集,據德文譯者說,這是他搜集起來的,雖在匈牙利本國,也還沒有這麼完全的本子,然而印在《萊克朗氏萬有文庫》(Reclam』sUniversal-Bibliothek)中,倘在德國,就隨處可得,也值不到一元錢。不過在我是一種寶貝,因為這是三十年前,正當我熱愛彼得斐的時候,特地托丸善書店從德國去買來的,那時還恐怕因為書極便宜,店員不肯經手,開口時非常惴惴。後來大抵帶在身邊,只是情隨事遷,已沒有翻譯的意思了,這回便決計送給這也如我的那時一樣,熱愛彼得斐的詩的青年,算是給它尋得了一個好著落。

這段話,對於書籍史來說,倒是有特別的意義。一是說這系列的書流傳廣,影響大。即使在匈牙利本國,「也還沒有這麼完全的本子」,但是因為印在了這個系列裡,不僅在德國「隨處可得」,在日本也可以買到,也就是「極平常的」。二是說這書真的方便,平時就可以「帶在身邊」。最後就是這書非常便宜了,「不到一元錢」,而且都不好意思開口訂購。其實,魯迅藏書中,很多都是萊克朗氏的。俄羅斯和蘇聯文學有七十多本,北歐、波蘭、捷克和匈牙利文學的閱讀,幾乎全部購買自這一系列(見熊鷹《魯迅德文藏書中的「世界文學」空間》)。

萊克朗氏萬有文庫本的彼得斐——這是二戰後的重印。但魯迅說那本散文,大概就是這種。

王雲五就取法Universal-Bibliothek之「萬有」,就是為了把最基本的圖書帶給更多的個人、家庭乃至基層圖書館。不僅萬有文庫的策劃,就是出於啟蒙與救亡的初衷,整個編輯、出版的過程,也始終在戰火與動蕩中展開。1932年一·二八事變,上海商務印書館為日寇炸毀。東方圖書館數十萬冊善本毀於灰燼。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那一代的出版人把一摞摞的圖書,從寶山路、福州路送到全國各地。1721種、4000冊。1937年因為抗戰全面爆發才被迫中斷。即使如此,這大概也是「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的大型叢書」。

影響有多大呢?今天各種舊書店還是可以淘到,即使品相不錯,價格也上不大去。彼時我剛到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就在清賣不少萬有文庫本,一摞一摞的。我記得最後一天,只要花錢買個袋子,然後隨便裝。我當時也買了一些,主要是沖著小圖書館的印章。因為當時各省教育廳出錢,把整套的書送到許多小圖書館,有些湖南乃至廣西的小縣城裡,都會有完整的一套萬有文庫。可能從這些地方,這些書又流到香港,進入香港大學圖書館。背後想來也是一些艱辛的故事。

又因為《萬有文庫》開本小,攜帶方便,海外也有不少。前幾天在舊金山的舊書店裡也看到一種,清人洪亮吉的《春秋左傳詁》,可惜只有第二冊。書店的小哥是哈佛大學包弼德先生的博士。有一篇看上去很精彩的博論,講晚明東亞的地圖繪製。只是找工作不大順利,現在就在這舊書店打個零工。據他說,這批書是一個南洋華人家裡送來的。也不知道這冊左傳是什麼時候漂洋過海的。我只能遙想當年,擁擠的蒸汽船上,有位年輕的先生,翻著那幾行」非我族類「。

1937年以後《萬有文庫》就停了。後來商務也出過其他一些普及讀本,也很成功,只是規模不如萬有文庫那麼大,名氣也不那麼響。建國以後採用蘇聯模式,各個出版社有自己的分工,比如二十四史就交給中華書局,人民文學等專攻文學,所以商務就有文史哲的那套譯叢最為出名。但價格低廉、輕便易攜帶的普及讀物,兩岸三地一直都在出。在舊金山的舊書店裡,還能看到很多六十年代香港出的詩詞格律類書,都是很薄很薄一本。另外八十年代在大陸,紙張仍然很稀缺,大家也不寬裕,廉價書一直有。

然而,從一開始,萊克朗氏、岩波、萬有文庫的尺寸就不一樣。萊克朗氏最小,98mm×148mm。岩波稍微寬那麼一丟丟,105mm×148mm 的小開本,基本還是沿用了萊克朗氏的制式。萬有文庫就基本是32開,在英國屬於A format,長度要有170mm左右,就要大一圈了。所以,回到20年代,在普及讀本的版式上,岩波與商務做了不同的選擇。這本身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其中可能有一些偶然的因素,也關乎到兩種文庫宗旨不同。萬有文庫並不僅僅希望推廣一些新知識、新文化,還希望推廣一個小小的圖書館體系,把學貫中西的整個知識體系建立起來。

萊克朗氏與岩波的版式在思想史、文學史上或許有別一種意義。版式更小,同樣情況下書就更厚;但更多的時候,也意味著書可以印更薄,換而言之,更精悍的作品也可以以大作的形式出版。某種意義上,這就淡化了長文與專著,單篇中篇與一本小說之間的分野。維特根斯坦的名作《邏輯哲學論》其實非常短,蘇爾坎普(Suhrkamp)出出來以後其實很小很薄。如果在英語世界可能會給人一種不大正式的感覺——像是牛津通俗讀本的大小了,但在德語世界就完全不是問題。所以我就在想,會不會在德國、日本,因為小小書的成功,人們對書尤其是經典書籍的直覺也和在法國、俄國不大一樣?

《挪威的森林》各版本大小比較;最左邊為岩波文庫本。見時実象一、小出直輝《書籍組版レイアウトの比較検討》。

但書太小了,讀起來並不方便。比如對我這樣德語不大行的人來說,萊克朗氏拿在手裡,查一個生詞,要寫在書上,地方很小,要標記一下問題想法,就更不可能了。同時,因為版式比較小,對字型大小、行距都有限定。排版過於密集,反而不便於閱讀。所以,即使德國的口袋本,也出成稍微大一些的。中間深色的是「蘇爾坎普口袋書系列」(Suhrkamp Taschenbuch)——黑塞《悉達多》。其實,各大出版社的主要讀本,大小都和這黑塞相仿。下圖中最右邊是法國著名Folio書系的普魯斯特,比英美的企鵝系列微微小一點點。相比之下,萊克朗氏就是特別特別小了。這麼小的開本,在當時可能有特別的意義,尤其對於羈旅匆匆的人來說是很方便。但由此也造成一些閱讀上的麻煩。

所以,2013年開始,萊克朗氏也開始出大號書,叫XL,具體114mm×170mm,就是採用英國A format的標準,和萬有文庫相仿。大一點的版式,排版可以更加寬鬆一些,邊距可以大一些。在這一意義上,商務印書館可謂有先見之明了。即使在日本,雖然人們對文庫本有許多感情,但實際上調查表明讀者還是最喜歡9號字的圖書,對於7號、11號字的反響就一般性了——而文庫本的字型大小在7、8左右,其實在更多人的舒適區以下(遠藤麻実,椎塚久雄《書籍のページデザインが與える印象と読書意欲の分析》)。針對這種情況,岩波書店1991年也推出了更大一號的ワイド版——也就是B6的尺寸。另外,同樣從90年代開始,就盡量不把書出成字密密麻麻的樣子:

1987年以後,單位面積文字數也在下降。見時実象一、小出直輝《書籍組版レイアウトの比較検討》。

所以,結論就是,萊克朗氏和岩波書店其實都在做出相應的調整,來適應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國內這些年其實也做了一些探索。稍早有效法王雲五的所謂新世紀萬有文庫,用紙極為粗糙,底本也比較拙劣,自然就非常失敗。我記得我高中大一那會兒,福州路上一折都沒人買。好的叢書也有。蓬萊閣叢書就很經濟,常常不到10塊錢,我高中時候就常買。有些本子的導論也不錯——不過還有幾種似乎比較粗糙。現在海豚文館以及一些別的大家小書,不求書多小,以輕便、簡約、易於閱讀為主。這樣價格不高,每本字數也不多,確是一種很好的思路。其中中古史的幾種書,就有很好的反響。這可能更符合未來紙質小書的趨勢,再引進小小開本大概就沒有必要了。倒是一些細節上,日本出版業仍然有許多借鑒之處。比如岩波系列封面的樸素涉及,附贈書籤、書的基本信息卡等等。


文庫本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教養主義」,尤其是最為繁盛的大正教養主義。

簡而言之,最初有四個因素造成了文庫本的流行:

  1. 當時的日本民眾對於知識和西方文明抱有極大的渴求
  2. 當時最大的出版商岩波書店的老大岩波茂雄是極力扶持這些新興文化人(最早在輕井澤建別墅拉了一撥文人騷客來住的就是他,花錢送了好多大佬出國留學)
  3. 根據上述要求老闆的性格,岩波書店出了大量統一版式的文化讀物,也就是岩波文庫。同樣的書一般會有32開本的普通平裝本(封面上會寫岩波書店而不是岩波文庫),但是由於便攜等因素不如文庫本流行。
  4. 岩波文庫的流行造成了良性循環。也即,裝逼的普遍需求使得學生們以口袋裡揣一本岩波文庫為榮(岩波文庫向來有通過顏色區分書的類別的傳統,因而會有很多學生為標榜自己的品味,會刻意將譯文系列的藍色書籤帶子露在口袋外面);同時其他出版社也迅速跟進,中央公論社以及築摩書房都是很成功的例子。這些反應都順從了岩波書店製作文庫本的初衷,也即教養主義的初衷,因而反過來也促進了文庫本這一形式在日本的定式化。

然而教養主義在昭和時代中逐漸式微,人們不再對博識抱有以往那樣強烈的崇拜,因而文庫本的含義也隨之改變。如今的文庫本已經不再是教養主義的代名詞,但是由於長期的使用和廉價的成本使得這一版式得以流傳下來,在如今的日本,文庫本的主要構成是文學作品和嚴肅(學術)讀物的低價版本。

曾經的「教養」一詞意味著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普羅大眾的枕邊讀物,而如今的「教養」則變成了「從零開始的Python入門」的含義。這些今時今日的「教養書目」不再以文庫本的形式,而是以一種新的版式,教養新書出版了——這也是另一種由出版社牽頭及其引起的跟風產生的形式。

縱觀日本出版史,我們會發現,書的版式普及大都是由那些有人文關懷的出版社大佬們推進的。一如文庫本,一如新書,同樣有名的還有日本數量眾多的盒裝「全集」系列,也是由改造社牽頭的「円本運動」而成為傳統的。

回到題目,為什麼中國沒有流行文庫本呢?

因為採用文庫本版式的習慣意義大於實用意義

儘管便攜,但是字太小,被體積限制的紙質直接導致不適合用鋼筆做筆記;儘管售價低廉,但是出成32開平裝書也並不會更貴。唯一的好處只有制本工藝成熟帶來的不開膠不脫頁而已。

當你在一個沒有文庫本傳統的國家試圖出一本新書時,一定有比文庫本更好的選擇。


最近剛好關注這個問題,了解啦一下相關的消息,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說到文庫本要先說它的特點:

(1)易攜帶,方便隨身閱讀

(2)價格較普通開本書廉價,可以看完即扔

然後,看中國的國情

  1. 對比日本,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中,真正讀書識字的人口比例還不夠(即文盲率,據說2010年總體已下降到4.08%),而據說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就已達到0文盲的水平

  2. 除開文盲率,在會讀書識字的人群中,有閱讀習慣的不夠多。

  3. 有閱讀習慣的人群中,習慣閱讀紙質書的又不多,特別是交通工具上,一般都會選擇聊天玩手機(遊戲或其他社交app),即使閱讀,用手機看電子書或者新聞也十分方便,這樣(1)就沒有什麼吸引力了。

  4. 相比正版文庫本,盜版大開本書籍價格相差不多,除開非常注重版權和便攜性的人,明顯盜版書更有吸引力。這樣(2)也不明顯了。

  5. 很多真正熱愛閱讀的中國人都有(自古以來)的愛書習慣,看的書都用書皮包著,不看時精心收藏著,而像文庫本這樣設計就是廉價獲取知識,可以看完即扔的,不符合國內的使用習慣,真正用來收藏又沒啥價值(不夠「高端大氣上檔次」)。(事實上,日本車站便利店的文庫本很多是再生紙製造,方便回收利用,國內的很多所謂文庫本還是一樣的普通紙)
  6. 國內一些出版商只看到形式,沒有真正把文庫本做好,一些小開本的書籍印製粗糙,錯字連篇,排版不佳。更有甚者,沒有任何標註的情況下刪減內容,這樣給人留下「文庫本=盜版」或者「文庫本=做工粗糙」的印象,這種情況下很多人肯定寧願選擇一樣價格低廉印製粗糙並且有錯字的正常開本的盜版,至少不會看的眼睛累(據說現在的盜版都採用激光照排了,錯字很少)。(曾經看過一本《福爾摩斯探案集》很驚訝怎麼會印的那麼小,翻看後才發現只選啦一些短篇,很多經典的長篇都被刪去,並且從封面前言到封底沒有任何刪減的標註)
  7. 不排除某些人並非是看書,而是給人看「他在看書」這件事,這時候如果是一本精裝書,「看書」這件事就很像那麼回事,而換成一本「文庫本」的話,會給人「嘿,他在看娃娃書/小人書」之類的感覺。這也是一種知識獲取習慣的問題,從文庫本獲取知識比起從大開本的「正規」書籍獲取知識,總顯得有點彆扭。

以上就是我能想到的,查閱的資料不足,有些論點確實沒有啥論據(也許這樣也不符合知乎的寫作習慣吧╮(╯3╰)╭),期望能有更好的答案。附加一句,本人對文庫本是十分支持的。

相關資料:

1.中國各行政區劃文盲率列表

2.為什麼日本的書籍都使用輕量紙質,而中國依舊使用很重的紙質?

3.口袋本不符合我們的閱讀習慣嗎?

4.日本的文庫本王國

5.讓中國人在地鐵上看書有多難

6.為啥在中國像日本的那種文庫本很少呢?

這是找到的國內兩個還比較像樣文庫本系列:

1.世界偵探小說傑作選 口袋本?第1輯

2.人文日本文庫

書立方系列貌似也不錯,不過要小心有些名著有刪減。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弄明白「文庫本」是什麼,文庫本的出版背景是什麼。

日本的書籍出版,一般會先出「單行本」,定價在2000日元左右,合人民幣120元,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精裝本。在單行本發行一段時間之後,如果作品有一定銷量,出版社會再推出此書的「文庫版」,也就是尺寸偏小,定價偏低(合人民幣40元左右)。

那麼,為什麼日本可以有兩種不同版本的書籍出版制度呢?這是因為日本快餐類文學的極度發達造成的。比如輕小說,推理小說等娛樂類小說,在日本動輒可以賣出過10萬的銷量,哪怕文庫本利潤較薄,也能靠穩定銷量獲利。同時,也有很多讀者不願意買較貴的單行本,而專門買文庫本來看。

中國情況則不一樣了,正常書籍的定價,利潤已經低到離譜,除了個別作者,大量書籍根本沒有二刷的必要(首次印刷的量已經銷售不完)。

綜上所述

1.對於出版社來說,出文庫本是個出力不討好的事。因為根本沒有利潤可言。

2.對於讀者來說,文庫本如果沒有價格優勢,那唯一的優點就是便攜,但國內群眾坐地鐵還是更喜歡玩手機。或者直接捧個kindle。所以也不是剛需。

3.從市場角度看,國內的娛樂化通俗小說,有的是網路文學的路子,從作者寫作,到讀者閱讀,付費,全套流程都可以在網上,手機上完成,沒有參與出版流程的必要。日本也有手機小說,但影響力遠不如中國的網路文學強大。


簡言之是條件尚未成熟,流行剛剛發生。

粗糙點說文庫本對標美國的 paperback,前期單行本/hardcover 賣得好了,接著出價格便宜的版本。paperback 已經很便宜了,現在有了更便宜的 Kindle 版。

雖然也有社會思潮、政府干預的影響,但「先推出精裝本,如果受歡迎再推出平民版」,是很通暢的商業邏輯。

「書」從一開始就是給統治階層查閱治國術的東西,載體一再更改:龜甲、竹簡、絲絹、羊皮、精裝書、精裝電子書(?)。慢慢可以人手一書的社會有三個基本特徵:文化下移、教育普及和長時間的和平。

中國比較特殊的一點是,執政黨極力推行平民教育,書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由市場定價。出版社起初也是有事業編製的服務性部門,隨著國民富裕,從「社」改「公司」的過程中市場化進程加快。當然反應最快的還是商業化比較強的品牌,甲骨文的精裝書、讀庫的文庫本,出了不少了。都開始遵循「精裝-簡裝」的正常商業邏輯。

書的品種、品相、品質只會越來越好,當然房價也是越來越貴。所以文化下移的結果還是大家只能買簡裝書和電子書,最近想買一套精裝書,家裡擺滿了書放不開了,這是一條怨念:)


比「廉價、容易攜帶」你拼得過盜版?


還有一條,因為在中國出版是政府壟斷的行當,而書號發放是實現壟斷的控制環節,所以書號是權力資源,是有限的資源,普遍被計入出版成本。
私企買書號出書自然提高成本,國營出版社內部也早就順勢將書號作為固定成本做內部核算。

這種情況下,出版低定價的文庫書是很不經濟的行為,會使成本飆升。


讀庫出的一些平裝小冊子,125*185的也算是輕巧易攜帶的文庫本了。一本書只講清楚一件事。比如《為人文教育辯護》、《烏鎮劇院:並蒂》、《農禪寺》、《數字之書》等等。


幾年前跟Simon Schuster一個編輯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很好奇,為什麼中國的圖書沒有mass market paperback版本,類似題主提的文庫本。

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現在的圖書定價相對國外太低,這樣一來印製成本佔比太大,沒有了降價做大眾平裝版的基礎。另外一個原因跟我們的閱讀習慣有關,很多文庫本,排版要不是豎排的,要不就是正常閱讀順序,但字型大小非常小的,前者可以將字數少的書排版排的頁數多一些(可惜大陸除了古籍不會這樣排,這樣排讀者也非常少),後者字型大小非常小,要是中文書這樣排,會被罵死的。這樣一來只能正常的排版,做成大眾平裝版就會很難看。

其他還有些原因,例如大眾版版稅結算的不同啦,發行折扣的不同啦等等都不是那麼重要。

定價過低,印製成本佔比過高是主要原因。

近兩年嘗試大眾平裝版的,有兩本,一個是壽文做的生命之書 (豆瓣) ,另外一本是白岩松的書

我忘記名字了,感興趣可以買本研究研究。上面提到的定價,排版,印製成本控制都能清楚的證明問題所在。

@吳金嶺 金嶺兄提到的書號推高成本問題,就算書商沒有動力做文庫本,那麼多國有出版社也不做就很奇怪了。

完畢。


國內書籍本來賣的就不是文字文學,賣的已經只省紙了

不做精裝做降價不是作死么?

再者,讀書的人本來就少,讀實體書的人更加少

書一刷根本賣不動,有大量剩餘,文庫本是限量極大才出的


普通的大眾書實際購買價格已經那麼低了,讓【定義中的】平裝書和文庫本怎麼定價?

(看看那些打完折二十來塊錢四五十萬字的小說吧)

(我就是在吐槽某些擾亂定價的出版商)

中國消費類圖書已經夠便宜了(不說專業類技能書),再有各種折扣,根本沒有給正經的低價書生存空間,所以什麼平裝書、文庫本就算了吧。


你是沒看到中學生看的口袋本。當然這些都是不正規的出版。正規的出版沒有,因為現在第一版書都賣不完,誰買第二版呢。

現在日本也比較扭曲,好多文庫本走【修正加強版】的路線,就是勾引讀者再買一次,已經不是早先的【廉價普及版】的概念了。


中日兩國對於閱讀的看法不同。

在日本,閱讀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在中國,看書被賦予了更多奇怪的印象。

比如在地鐵上很平常的閱讀,把文庫本或者說袖珍本放在口袋裡,這種氛圍在中國還不存在。

畢竟還是一個連看看kindle都還有裝逼文藝意味的國家。。。

日本對於書和閱讀這種平常和友好真是羨慕不來。 找個啥書的袖珍便攜本真難!!!早就想吐槽了!!!

國內出版社,你們的品味呢?? 裝幀好的,封面設計好的,排版好的,字大小合適的,紙張舒服的,內容友好的比如有注啊或者沒有奇怪的注啊,便攜啊。。 這些往往迷之不能兼容一樣?????????

總之國人不愛讀書,閱讀好像是少數人的專利?和書呆啊愛學習啊文藝啊裝逼啊這些還沒有脫離?


其實我覺得,目前的中國銷量最好的書是教材,教參,教輔,營銷,成功學,名人自傳,這些書,尤其教育類的,沒法做成文庫。剩下那些一般都很厚,做成文庫本估計都要五六百頁。

買文學類作品的很多人其實就是裝13去的,買回去了真的認認真真看完的能有多少。

再一個是日本的文庫本是豎排的,對於文庫本這樣一個頁面面積非常小的書本類型來說,豎排是最高效的方式,能節約紙張,放下更多的文字,但問題是大陸沒有看豎排書的習慣。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感覺中國的書店裡擺在書架上最多的就是過去的小說,即名著,當代作家除了那幾個有名的以外幾乎沒什麼見天日的機會,而名家名作都很厚,於是又回到第一條,太厚的書不適合文庫本,要不然就要分上下冊。我在日本書店裡的時候能看到很多當代作家的各種各樣的小說,以及比文庫本稍大一些的「新書」,都是一些對某個問題,現象的評論,但國內很鮮見。

口袋本也是有的,但大多數都是漫畫,或者是印刷質量粗糙的地攤小說,哪怕是正規出版社出版的口袋本用紙和印刷質量也和日本文庫本差距太大了。

以上種種,使得文庫本難以流行。


誰說沒有!!!我小甘第一個不服!!!


很簡單,日本的文庫本能夠流行,一大因素是因為價格相對便宜(也就是說正裝本價格昂貴);而在中國,你要做一本比正裝本價格便宜的文庫本,除非就是盜版劣質印刷書。


文庫本的盈利邏輯是,該紙質版小說的市場需求很大,因此,即使出版利潤很薄的文庫本,由於能夠走量,所以總利潤仍然很可觀。

但是,中國不存在「市場對紙質版小說有巨大需求」這一前提。一則,中國的通俗文學行業本身缺少好作品;二則,中國人習慣於看電子書。

文庫本其實在中國是存在過的(我以前買過文庫本的世界名著),但是並不能流行開來。


也不一定,金庸小說的文庫本就製作很好,相比起正常的開本我更喜歡這版的,價格是便宜,但一點沒有質次,讓你看完隨手扔的想法

至於中國文庫本為什麼比較少,我覺得一是正常版本的書價本身在能接受範圍,小開本並沒有太大優勢,重新排版設計還需要額外成本;二是閱讀習慣,日本人乘坐電車、巴士時很喜歡隨身攜帶書籍閱讀,而中國人更喜歡在家裡以及一些有固定位置的地方閱讀,據我觀察我所在的二線城市很少有攜帶紙質書籍在公共交通工具閱讀的無論老幼,所以文庫本便攜的優勢也就淡化了。


誰說沒有流行過?

早10幾年前,可不少的。

後來,

1,小尺寸的實在看著累,說攜帶方便,也未必。既然我帶書了,肯定背包,既然有包,那我放大一點的尺寸也行啊。而且大尺寸的,看著更舒服。

2,後來手機流行了。之前簡訊,後來JAVA遊戲。

現在QQ微信微博的,哪有空看書啊。

即便看書,也是電子書。


小時候的漫畫大部分都是文庫本那樣的尺寸,並不算少見,漫畫非常適合小尺寸,方便攜帶,文字也並不是那麼多,容易排版。在外文書店日文區看過文庫本,豎排版不是經常看的話還是不太習慣,但如果是橫排,一行就排不了多少字,閱讀體驗並不好到哪去。國內流行的武俠小說,網文之類的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字,如果用文庫本的尺寸來出版,估計得賠死,讀者收藏也很佔地方,再加上盜版,所以這類題材也不適合文庫本。短篇小說比較適合,但是又能有多少優秀的短篇小說呢。畫冊,攝影畫冊就更不會用文庫本了。再加上手機,pad,kindle這些電子產品。文庫本的便攜性並不是獨有的優勢。說這麼多,我還是喜歡小開本的書,日本、台灣的出版社出的小開本書很精良。


推薦閱讀:

你處於哪個行業?在你的行業里,有哪些不容錯過的好書?
如何評價《錢商》這本書?
達到怎樣的標準才能創作並出版一本書?
有哪些事物對你產生過思想上的毒害?
12歲的孩子應該讀哪些書?

TAG:閱讀 | 日本 | 書籍 | 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