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相機是否正在經歷二次流行?如何看待此事?

這段時間刷微博時,感覺現在似乎又開始流行膠片相機了,請問大家如何看待呢?


我們先把膠片復產這件事情放一放,讓我們看看有什麼相機還在產。據我所知,135除了leica還有定製版在產,我真不知道還有其他什麼相機在產,福倫達可能還有生產。120應該只有富士還在生產了,如果算上617那還是有幾家的。120以上,那還是有很多在產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基本上就是135被數碼干慘了,主流120基本干不過了,大畫幅以及特殊還是我們的天下……

等那天膠片機器復產了,那才是復興,估計是沒戲了,所以珍惜手裡的機器吧,用壞一台少一台,尼康還是有良心的,似乎還有配件在產………


這兩年復產的膠捲一個接一個,開心。

大概只是你的愛好變得深入,看到了小範圍的復甦。

膠片機器99.9%都是舊貨,用一個少一個。

不會再真正的流行了。


其實論攝影這方面,也就是藝術化追求亦或是個人玩味,膠片作為媒介確實沒有問題,甚至還有優勢。第一確實好玩,第二成像確實有韻味。

以我個人和周邊的風潮來看,膠片這兩年確實有崛起之勢,是為了裝逼也好,是厭倦了數碼也好,是喜歡膠片的影調也好,是錢多了沒處花也好,玩的人確實是多了。

流行不流行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重要,亦如喜歡上一個姑娘並不需要考慮別人的評價。只要膠捲還買得到,相機還買得到,自己也付得起,玩就是了,流行不流行的何如?當然,流行了起來,玩得輕鬆那自然是好事。

另外,135底片確實硬指標比不上數碼相機了,但是絕不是某些人所說的毫無是處。135底片再小它也是底片,不會丟失底片的成像特性,S曲線的密度響應 ,不同卷的影調和色彩差別歷歷在目。數碼都可以PS?沒好好玩過膠片的朋友不要亂開炮好嗎?沒用過的東西不要自己瞎評價。你知道Portra400這樣的卷可以輕鬆過曝四檔掃描後回拉不丟高光不損影調嗎?隨便挑一個數碼機器我們比試比試啊?當數碼相機為高速同步和烈日下開大光圈發愁時,膠片表示毫無壓力。

16mm膠片的電影看過嗎?比如黑天鵝,韻味依然存在。我不是說荒野獵人的畫質不好,那畫質是沒的說,我說的是味道,數碼和膠片確實是兩種味道,這並不是玄學。90年代那些老電影的感覺現在的數碼攝像機沒一個拍得出來,各種LUT模擬的只是表面,神韻毫無,懂的人自然懂。

當然,從645畫幅開始,膠片的解析度就可以向數碼全幅叫板了,6x9更是可以和各種後背比拼了,4x5開始就沒數碼什麼事兒了。從追求畫質的角度說,玩膠片其實挺划算的啊。

有疑慮的同學請看這裡:Big Camera Comparison


現在很多人入攝影坑。

買入門級數碼相機玩(注意是玩),入門級相機不貴。

玩之餘,不會數碼後期,覺得數碼機拍出來的RAW片就是一堆灰。學PS、LR太麻煩費事。

後來,發現,膠片機不貴。膠片沖掃出來不怎麼需要後期。然後,就這樣了。


當做玩具,沒問題,我個人還是覺得挺好玩的,體驗一下以前慢慢拍-洗照片-拿到照片的過程,還有其中的喜悅感和期待感


但是現在有些人當做一種情懷賺錢工具,我就覺得不大正常的,尤其還見過有些人硬是要用膠捲去拍人像,在技術不是十分強的情況下硬是上膠捲,是對客戶和對模特的不尊重,出來的照片簡直……我不想說話了


先說結論:並不是流行,而是廣大攝影愛好者為了標新立異換個玩法而已

我和你相同價格的機身和鏡頭,後期套差不多的濾鏡,拍出來的能有區別嗎!能有區別嗎!

我有膠捲機,你用數碼機器,區別一下子就出來了,我還可以吹吹銀鹽的顆粒感,膠捲的色彩,多棒,然而就是SP3000的底掃預設而已

這一波人暫時稱呼他們為C200玩家,因為只買得起C200卷,反轉是什麼?電影卷又是啥?C41 D76 ECN2這些沖卷工藝完全不了解啊。

膠捲攝影是一套流程,從開始的拍到最後的放大出圖

真玩膠捲玩家,家裡別說暗室,放大機都買好了,天天在幻燈片機器上放一張反轉片看,在無忌網上發發帖子,孤獨又凄涼


謝邀,相對於現在的數碼攝影,膠片無疑是獨特的:

1.自帶年代感,對於年輕人,是一種復古的吸引,對於老玩家,是一種懷舊的感覺。

2.自帶逼格的操作方式,基本現在流行的膠片機大多以機械化為主,強調純手動,這一點還是很有逼格的。還有後期暗房的沖洗,都是一種很獨特的體驗。

3.自帶濾鏡的色彩表現。現在有多少濾鏡在模擬膠片色彩,更不用說富士相機內自帶的膠片模擬,某種程度上來說,數碼難以取代膠片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膠片的色彩的獨特性。

鑒於以上獨特性,膠片還會捕獲一部分人的關注,但到二次流行的程度還不至於。


其實不是二次了,好幾次了,每次數碼相機沒有什麼新東西的時候都會回潮,一波接一波,估計會一直下去,除非有一天數碼能完全替代膠片。(成像原理決定不太可能)


謝邀。

問題分兩個。

第一個,膠片相機是否正在經歷二次流行?

這個沒有大範圍的數據調查,很難說,在這裡我想大概提供兩個方式去思考,第一,有心人可以去調用百度指數之類搜索關鍵詞「膠片」 「膠片攝影」,看看膠片的「流行度」。

我隨手截了下圖,如下:

貌似膠片的熱度一直在緩慢增長,不過要結合近10年來,移動互聯網和手機設備的迅猛增長,包括其實搜索數據基數小,所以我個人認為,在這個數據規模的背景下,膠片相機談不上正在經歷二次流行。

再來對比一下膠片相機的競爭對手,單反,微單的數據:

可以看出2012-13年,數碼單反和微單都有大規模的搜索熱度,那一年發生了什麼呢?應該是索尼發力以A7為代表的系列微單,也引發了單反廠商的競爭,再往後,單反和微單的搜索熱度反而持續下降了。這個原因,我個人覺得,很可能是因為智能手機的普及,導致了在非攝影愛好者的購買選擇上,傻大粗的相機器材被方便的手機鏡頭所取代。

我試著換了一些關鍵詞,如在豆瓣等文青聚集地,膠片機的代表型號,nikon fm2,美能達x700,rolleiflex,leica m,甚至常用的膠片底掃SP3000,也看不出「膠片相機正在二次流行」這個結論。

*祿來在2012年之後搜索量暴增,不曉得發生了啥……

當然,你也可以去搜索一下淘寶銷量數據。這裡我就不展開了。

第二個問題,如何看待此事?

本來你這個問題啊,我可以說一句無可奉告。但我又看到你這樣熱情,一句話不說也不好。

不過這倒是讓我想起了最近的一件事。

我大概4,5年前買了一部Contax T2,當時是2K不到的價格買的,前兩天心血來潮想再買個口袋膠片機,搜了一圈鹹魚,淘寶,發現T2價格翻了一倍,現在要4k5左右,而富士月光機更是漲到7-8K。從膠片器材的價格角度而言,有可能是真的供不應求,也有可能是國內一些買家資本開始壟斷了供應鏈體系集體漲價,總而言之,膠片相機的關注度上升是可以確信的

從身邊喜歡攝影的人群角度而言,確實目前很多年輕人都在關注膠片攝影,具體原因我不想過多探討,有人說是購買力上升了,人們願意為「獵奇性」、「標新立異」、「特立獨行」等標籤買單,也有人說膠片的魅力永不褪色,或許吧。

就如近年來,音樂界又興起了復古disco和funky的曲風一樣,流行總是輪流轉,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復興。

以這段話結束吧:

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

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愛過的人。

——安塞爾·亞當斯

完。


不要被表象欺騙,經濟不景氣的時期都是復古風潮流行的時期,並非是膠片復興,而是復古風潮在流行。一個正常的社會現象而已。

膠片作為攝影里復古的代表自然而然又出現在前台,不只是膠片,數碼的照片,人像類前兩年流行的糖水片被膠片風和日繫懷舊風取代,婚禮攝影前兩年那種大場景被紀實類取代……都是這個原因。

復古風潮之下商家走的一步棋,因為有賺頭。也帶動了周邊的產業的發展,商業推手忽悠了一批新人和文青……

廢棄多年的沖卷機又有人要買了,請問您一天沖那幾個卷藥液活性夠么,沉澱的渣滓您都給我沖在底片上了!手工放大也有人作了,您的放大機用的什麼鏡頭?!什麼?長城牌?以前我記得是羅德剛才敢出來接活呀……

前一段被扒光的某網紅攝影師就是所謂膠片流行推手的最佳註解:我都是膠片拍的,800/卷……

眾生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

玩135的還是安心數碼吧,有買膠捲的錢和那費勁的精力去學學後期,模擬膠片很簡單的……

玩120的,中畫幅數碼那東西畢竟不便宜,拍攝題材有限,如果經濟壓力大,可以考慮玩膠片。

大畫幅散葉片濕版這類的基本都是專題攝影,也沒得選,只能膠片機……

膠片+膠片機慢慢會成為類似玩老爺車、老鐘錶之類的小眾獨特文化現象,但絕不會再回歸攝影主流了,玩票可以,務實的就不要碰了,別花冤枉錢……約拍個私活兒,人家數碼機照完拼後期,幾乎零成本。你膠片機,拼前期:燈具、遮光、、買不同類型膠捲、沖卷、掃底片,修銀鹽特有瑕疵……處處花錢花時間,自己玩樂在其中,但玩商業化累死你也拼不過人家的……除非你已經成了大師,你的標準就是行業標杆,無需考慮別人的認可程度……


瀉藥

我認為不太可能,黑白膠片基本上可以確定會持續流行,彩色很難說

就提一點,膠片相機都是消耗現有庫存和二手資源,哪裡來的第二次流行一說,一定是越用越少。


二次流行的不是膠片相機,而是溯古的潮流。早年數碼相機普及,原本不敢經常拍照浪費膠捲的普通人可以拿起相機開始「低成本」的製造照片,到後來一群人通過自身對器材的理解,重新在數碼浪潮中逆流而行拿起老的膠片相機,來彰顯自己的主張……

其實不光膠片相機……傳統工藝的手工藝品、復古的服飾、甚至玩老車的,都在這個時代里用老物件背後的東西來彰顯自己的文化背景、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這不是貶義的,而是中性的,在有一群人用膠片向妹子裝逼的同時確實還有一批人是真真切切在享受著膠片帶給他們的質感,無論是呈現在畫面上的還是呈現在畫面內外的人心中的,就像愛車的人也會用雙手親自攢一台 Miata、Skyline、Mustang 一樣………

這事往大了說,人類發展就是這樣,激進、保守(甚至溯古)循環往複,縱觀整個西方藝術史,人們就是在這樣的循環中螺旋上升的,所以,強行扣帽子,膠片相機二次流行本來就是正常的一部分。

========================= 以上在裝逼 ==========================

好了不裝逼了……跑個題談談我自己曾經燒器材的經歷,來實名反駁一下上面說玩膠片燒錢的……

接觸攝影第一年,也就是我高一的那一年,成天捧著朋友的60D、7D、5D2、1Ds3,以及各種紅圈鏡頭,到了第二年,覺得自己怎麼也得買個自己的相機啊,老借別人的多不好意思啊。於是我自己的第一台相機就是膠片,1950s 年代的 Exakta vx,600大洋買的,還為它配了個東蔡挺有名的「小 B」 Carl Zeiss Jenna Biotar 58/2,當時覺得特別貴,800塊錢收的。 相信逼乎上估計也沒幾個人真的見過並用過腰平的135系統……然而這貨就是……

嗯……這套死沉死沉的鐵疙瘩在我手裡保養有佳,加上拍出了一些還不錯的照片,於是賣掉的時候賺了300(咦?)……

後來轉戰 M42 系統,主要 M42 鏡頭便宜,超值的超級太苦瑪系列、便宜到難以置信的潘太康鏡頭啥的,各有各的韻味,加上 M42 的機身也好找也便宜,從康泰時到賓得再到一切奇特的系統層出不窮,在不斷倒賣中又賺了不少(咦?)……

最後靠這筆錢買了 Rolleiflex 3.5c(3500大洋),但自己感覺天塞結構的鏡頭實在是不喜歡它的成像,賣了換了 Rolleiflex 2.8D(4200大洋),結果在特開心準備拿著它去拍妹子的那天上午,被人偷了=。=

於是苦心回血,600塊錢買了個 EOS 5,賣掉後喜得友人送的 FM2,最終賣掉賣了 Rollei 35,又在大二開始工作後的第二個月一個沒忍住換了我最後一台膠片相機,鈦版Leica M6……

總結一下,M6單說,其餘的相機加上這幾年拍過的幾十卷膠片,總體開銷還不到一個入門級單反,你們不能光看著膠捲一張幾塊錢幾張幾塊錢,沖洗一卷又要幾十什麼的,就覺得貴啊……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買個入門單反,從購買到感覺入門機不夠用換中端的甚至上全幅,到底能拍多少張照片?有效的又有多少?膠片相機對人的訓練我認為是數碼相機給不了的,它對出片率、拍攝習慣和節奏的訓練其實是很嚴苛的,同時又要求拍攝者有一定的審美自信。

所以真的燒錢么……?要是沒錢的話,我真的建議從膠片開始玩起哦……(當然,是在對相機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


大幅膠片另說(大幅領域我確實不懂),135膠片怎麼可能二次流行?只能是相關水友吃飽了沒事兒干自娛自樂而已。


瀉藥,我自己有數碼有膠片,也認識很多玩膠片的人(大畫幅為主)個人認為,135畫幅下,膠片早已沒有優勢,所謂的什麼膠片味道,純粹的攝影,自己哄自己開心的成分偏多一點,我當時玩膠片,原因非常簡單,全幅數碼太貴,有了全幅數碼之後,膠片機一直在吃灰。

我一個哥們前陣子跟我說,自己正在學習膠片攝影,覺得膠片的影調更好,拍每一張之前都需要仔細考慮,不會像數碼那樣無腦按快門,並且傳統工藝需要傳承balabalabala…

我直接說他:「別跟我整那些沒用的…」

所謂味道,數碼片後期範圍更大,你想要的味道,膠片能給你,數碼能更好的給你,有些人技術不行,就宣揚膠片更有味道,忽悠忽悠小白還行,水平不夠,膠片頂多是省了你後期調整膠片色。水平夠了,數碼照片一樣能弄出膠片味十足的片子,為什麼要用膠片?情懷?!呵呵

至於純粹的攝影,深思熟慮後才會按快門,更是呵呵,敢情是你用膠片按一下快門成本接近兩塊所以你才不會無腦按唄?用數碼就不能深思熟慮了?這事完全就看自己怎麼想怎麼做,拿出來當理由簡直荒唐。

至於工藝需要傳承,這個理由更呵呵呵,膠片目前還有它的剛需,取證之類的,這個技藝真沒那麼容易失傳…

其實我明白我哥們的意圖,先把膠片功底練紮實,然後在這一波膠片復興中,打著傳統技藝的旗號多掙點錢。他的這些觀點,八成是帶他入坑的師父「傳授」給他的

我不說所有人,但大部分人多少會有這種想法,現在膠片的意義更多的在大畫幅中畫幅上,因為那玩應,短時間內真的沒法被數碼替代,在相應的領域裡,還是能虐數碼的,不過現在中畫幅膠片也快被數碼超越了,至於135畫幅,誰要是跟您說膠片如何如何牛,數碼不純粹之類的,您就全當聽個樂,可能我的境界還沒那麼高,我自己拿膠片機出去拍的時候,裝逼的成分大於99%,

膠片算不算二次復興,135這個畫幅我覺得不算,倒不如說是裝逼找到了新的途徑,至於如何看待這件事:呵呵

ps.這篇回答懟的都是拿135膠片機強行裝逼說數碼不行的那群人,大畫幅領域,你說它是二次流行也不盡然,因為玩的人依然很少,但是這個領域是有真正的愛好者的,他們想著如何提升當地的大畫幅攝影水平,推動大畫幅的復興,也在盡著自己的力,這真的可以算是一種傳承。


流行談不上 只能說不至於會死


首先正面回答問題:

是的,膠片這幾年在復甦,並且正在變得更加的流行。

看了樓上的很多答案,我不知道怎麼評價,但是客觀事實里,各個老牌膠片大廠與小廠都在復產很多的膠片:(見圖)

ok,這些只是新聞,不夠公允,可能只是戰略性的規劃。

那麼我說一些我了解到的數據和信息還有正在我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

我是在2001年開始拍攝膠片,那時正是各大膠片廠商盛極轉衰的轉折點,當時我記得問過我當地的一小時膠捲快衝店,大約一天的量在500卷~800卷左右。

而在2010~12年之間,個人沖洗社興起的時候,我了解到的做的非常好的店在50~100卷/天左右。

在今年我和北京的幾家沖洗店主理人聊起的時候,他們告訴我的數據,目前每日的沖洗量在200卷左右。某些做的極好的淘寶沖洗店,日沖洗量在500卷左右。

說實話,在聽到這個膠片沖洗量時我是十分震驚的,在這以前我一直以為現在沖洗店的日沖洗量也大約就保持在20~50卷/天。

但同時這也變相的證明了一件事情:目前國內在這兩年出現了大量的沖掃店,而且高端掃描儀的交易量與頻率明顯高過從前。

So,沖掃店的生意現在都非常好,而且越發的專業。

從上面這些可以看出,

膠片的沖洗量代表了一部分膠片興起的徵兆,

同時膠片沖洗量增大的同時,沖掃的價格在急劇的降低,

從以前的70~120元(X5掃描) 到現在的30~60元

而在價格下降的同時,質量反倒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幾年前更多的就到個人沖掃店用的是V700,9000ED等設備,而現在的沖掃店基本都是以X5等作為標配,專業程度可見一斑。(想想當年拿個V700一條條慢掃的情景真的是淚奔)

next,

第二個徵兆就是相機的交易量與市場存在數量。

這個點也是在和身邊的基友聊過之後讓我震驚的一件事情。

因為相機大部分是舶來品,我一直在ebay上尋找機器,記得在2012年我回國的時候,非常多的相機價格跌到了那幾年的一個谷底。當時一直給我的感覺,膠片正在消亡,那幾年各種膠片廠的停產也十分讓人沮喪。

但是這幾年的情況完全是一個大反轉,

很多機型,我居然在淘寶和ebay上找不到幾台機器,起初我以為是機器現在不好賣所以沒有了,可是身邊的器材商告訴我,並不是機器少了,而是大量的機器都存在於用戶手上,所以網上的貨源驟減。而且很多以前我在6000~10000的很多機型,現在價格都已經飆升到了15000上下。

從以上這兩點客觀的事實上,我覺得膠片相機的確在流行,而且熱度遠遠超乎了我的想像。

---------------------------分割一下下--------------------------------------

下面說說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本人有幸,親眼見證了膠片的起起伏伏,如果說膠片正在經歷第二次流行的原因是為何,

我從以下2個方面再說一說:

1、信息交流的互通性及真實性有效提高:

大概是從一年前開始,國內知名的幾家圖庫網相繼衰落,身處其中能明顯感覺到整個熱度的下 降與關注度的下降,而各種攝影類的微信群在大量的出現並呈現出超大的流量。 越來越多的膠片愛好者將照片發布在社交媒體上以尋求關注度及同好的方式被微信群給取代。不過微信群更多的一個好處是急速的傳遞信息與問題解答,而相機交易的問題被X寶的X魚APP非常良好的解決,並且在這樣的小圈子裡,信用體系的建立及維護變得尤其重要,像以往出現的相機糾紛事件相對減少。這些在於我,是有益於膠片的圈子發展的方式。

2、消費升級:

應該是在2009年左右,如果沒有記錯,那時賣的最火的相機是兩款:美能達X700與佳能AE1等一眾入門單反機型。當時很多人諮詢我買什麼機器,只要我告訴他們的機器超過1500,那很多人就會說一句話,這麼貴!還是算了。。。膠片也那麼老貴。。拍不起

但現在的情況是:當初這些剛入坑的高中、大學青年已轉入職場,消費能力隨著工作閱歷的增長逐漸變強,對於機器的要求也逐漸增高,一部分人看著當年覺得高不可攀的價格而望而卻步的機器,現在又萌生了要買回它們的慾望。而使用的相機越好,同時對於膠片的要求也就越高。還是說會2009年,那時很多的人愛用的就是GP3,上海,樂凱等價格比較便宜的國產卷。而現在大家更多的是在討論:各種kodak和ilford等黑白卷、電影卷。而很多低端卷會出現的各種問題(背字,不穩定等)都會被大家所詬病。正如羅胖子在2017跨年演講上說的一點:現在最貴的是時間成本。而低端膠捲的某些不確定性會讓人產生時間成本的流失,而節省時間的方式就是,使用更好更穩定的膠捲。

------------------------------------------再分割一下下--------------------------

p.s:最後再說點兒更為微小的細節,

作為一個寶麗來Holic就拿寶麗來說事兒,

上個月impossible公司的CTO Steve博士(也是寶麗來Land時代的CTO)來京,請他們吃了個飯,他們一行三人,3個都是化學方面的博士。

其中這位台灣的老先生Philip Tseng博士更是主導了樂凱在中國的建廠及參與了Ilford、Kodak、Agfa在美國的部分建廠。

當時正值impossible的母公司收購Polaroid新聞剛爆出的時間,和他們討論了關於膠片復興與impossible公司目前的發展情況,具體很多的細節就不詳談了,只想就他們來中國的目的對膠片復興再加一個佐證:

「藉助Dr.Philip在中國的資源尋求新的原料來源來降低膠片成本。」

為什麼?

因為賣的好啊!

因為膠片要火啊!!

因為我要PPP拍拍拍啊!!!

【作為一個摩羯座,必須有圖有真相】

左二Dr.Philip Tseng 左四Dr.Steve Herchen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