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中國的民謠歌手(宋冬野)因為吸毒被抓,而美國的民謠歌手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伊昔紅顏美少年

哈,太巧了。我正想要提問如何看待民謠歌手鮑勃·迪倫獲得諾獎呢。雖然他在音樂史上標杆性的地位無可置疑,歌曲即使你不特意去聽專輯,也會經常在諸如:『』歐美經典歌曲「之類的榜單上聽到,但是無論如何,創作歌手拿諾貝爾文學獎還是蠻吃驚的,我沒記錯的話,這是諾獎史上第一遭。總之,很吃驚,很吃驚。一開始我都以為是娛記炮製的新聞,趕快CNN,原來貨真價實

不過雖然令人吃驚,在諾獎史上也是創紀錄,可是如果把眼光放在歷史長河,也不算稀奇。比如中國的宋詞元曲,這些作者當初業餘填詞大都是作為流行音樂歌詞創作的,並沒有當做正經事(豪放派的寫給關東猛男演唱,婉約派的由江南美少女演唱),在當時來看文章和詩才可稱文學,詞屬於流行文學(稱為詩餘),登不得大雅之堂,蘇軾編寫文集,詞是打包放在附錄里的,陸遊晚年更是慚愧說自己年少不懂事寫了很多詞。

但是後來,宋詞成為和唐詩並稱的文學形式,蘇軾辛棄疾詞人的身份壓倒了詩人的身份,現在教科書上選的也都是他們的詞,李煜柳永姜夔吳文英等人傳世的都是詞作。元曲就更不必說,關漢卿現在是公認的元代大文學家(課本節選過竇娥冤),可元曲創造出來的時候是在市井勾欄(勾欄就是古代妓院)演出,毫無地位可言。

莎士比亞現在乃英語文學的祖師爺,但其作品當年不過是四處巡演的非著名劇團劇本。莎士比亞自己都未必想到後來能有如此高大上的地位。今年是莎翁和中國的莎翁--湯顯祖(崑曲牡丹亭作者)四百周年,中國和英國官方大搞文藝交流,杜麗娘柳夢梅去英國,朱麗葉羅密歐來中國,但是當年的湯顯祖是官場失意才去寄情崑曲

所以,以此來說,民謠音樂創作人拿諾獎可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畢竟,文字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並不重要,關鍵是它是否具有打動人心,影響時代的力量。從這點來說,鮑勃·迪倫做到了。

蒼顏白髮

更覺璀璨

電影愛好者應該都認識的圖片--《阿甘正傳》中的珍妮(同演員作品有紙牌屋的女主clair)正在唱的就是鮑勃·迪倫的《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男人要走多少的路程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讓他名聲傳揚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白鴿要飛越多少海洋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安睡在沙灘之上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彈要多少次衝上天空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永遠被禁錮在炮膛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啊 答案在風中飄揚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在風中飄揚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山峰要屹立多少歲月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能變成茫茫的海洋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人們要蹉跎多少時光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插上自由的翅膀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個人可以 多少次回頭張望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卻要裝作一片迷惘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啊 答案在風中飄揚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 在風中飄揚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一個人要經過多少次仰望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才能看到藍天的胸膛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一個人要經過多少次側耳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才能聽到人們哭喊的凄涼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究竟還要經過多少次的犧牲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才能讓他知道有太多的人 已經死亡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啊 答案 在風中飄蕩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 在風中飄蕩

至於宋冬野,只能說一句出名不易,長青更難,拿諾獎?想多了。從今往後,遠離毒品,且行且努力(而且說實話,我覺得他不但需要戒毒,還需要減肥)

不過宋的實力,即使不考慮李宗盛,羅大佑,陳升,竇唯這些前輩,就拿他和許巍,早期水木,朴樹等人比,也未必能勝出,和鮑勃·迪倫這種一個時代的象徵有顯而易見的距離。

要和鮑勃·迪倫比,應該是羅大佑更合適。羅的歌曲涵蓋兒女之情,家國之思,要論歌詞的文學高度,思想深度,社會廣度,是華語歌手裡毋庸置疑的翹楚。


難不成,鮑勃迪倫是因為吸毒得的獎嗎?


有個共同點,就是在此之前我都沒聽說過他們


看到你把這兩個人放在一起比較,我有一點生氣。


這是在蹭熱點嗎


先說兩句題外話。坦白講,我對中國的目前麻醉品/毒品管理,其實是很有保留意見的。我研究生的專業就是疼痛藥理學,當年因為專業的緣故,也接觸了一些我們國家目前臨終關懷工作的現狀。我們國家的麻醉品管理簡直變態。目前,只有大醫院可有足夠的麻醉品使用的許可權,但是,絕大多數的病人根本是不在正規醫院接受臨終關懷治療的,而居家病人和在護理機構臨終的病人,按照我國現在的制度,根本無法獲得足夠的鎮痛治療。雖然阿片類藥物的替代品的研究一直在進行,但是目前為止,還根本找不到能完美替代阿片類藥物的鎮痛劑。我的看法,從醫學角度,臨終關懷患者麻醉品管理的放鬆和足量供應,是人文關懷精神的一個部分。但是這种放松,必然帶來藥物濫用的風險加大。在這兩個層面如何權衡,其實是體現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程度。

回到題主的問題。毒品是六七十年代時代精神的核心之一,有太多的關鍵詞與它相關,嬉皮士,朋克,反戰運動,垮掉的一代,平權運動,性解放,等等等等。六七十年代歐美社會毒品的泛濫,是當時的自由,自我,平等,獨立的社會左翼進步精神的一種折射。而對毒品完全禁絕的,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我們的社會主流價值觀是什麼?改開以後,中國人也經歷了一場個性解放的精神革命,毒品和娼妓一樣,都重新回到了國人的視線,與此同時,我們也經歷了那個不能說的夏天。近來,禁毒的呼聲空前高漲,一大票吸毒明星被送上電視公審,今年,湄公河電影一下又把毒品問題放到了公眾視野的中心。與此同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近來也同時有保守化的傾向,某演員的家務事一下演變成獵巫姦夫淫婦的全民運動,就是明證之一。我覺得,從文化角度,不可否認,毒品就是左翼精神的核心之一(桑德斯老頭今年競選的時候就公開宣稱他年輕時候吸大麻,大家可以看看,他的擁躉對此的態度)。對於我們國家,現在的左翼精神是太多了還是太少了,大家也可以自己想一想。

ps:早上看到新聞,迪倫拒絕了諾貝爾獎,大讚!這才是個左翼應該有的樣子!


宋冬野要加油!

出來後要吸取經驗教訓,好好生活,下次不要被抓.


從去年好聲音張磊奪冠之後,很多人都嚷嚷著民謠的時代就要來了。實話而言,這是時代的悲哀,中國民謠和美國民謠。畢竟兩人年齡不同經歷不同,所以拿來比較比不出來。


你好像用的是陳述句。


推薦閱讀:

曾志偉有哪些不可思議的地方使其多年來一直堅持在演藝事業的道路上?
為什麼不追星的人就覺得自己特別高端?
鄭容和是怎麼火起來的?
吳亦凡為什麼那麼火?也沒聽過他唱什麼熱門的歌,也沒演過什麼經典的角色,為什麼那麼捧他?
粉絲混飯圈會有什麼樣的經歷和體驗?

TAG:文學 | 娛樂明星 | 中國民謠 | 2016年諾貝爾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