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烏托邦三部曲為什麼敵不過國內的科幻小說?對此我們值得深思些什麼?_?
《1984》《我們》《美麗新世界》竟沒國內的普通科幻小說紅,這是什麼情況?
這難道不是我們的錯嗎?我們的大眾對於文學作品的審美,還停留在起點(對,就是一語雙關)。
首先,是反烏托邦三部曲。
其次,這三部書在哪裡都不會比通俗小說紅(雖然不知道紅的定義是什麼我就意會一下吧)。因為它本質上就不是會「紅」的那種小說(指的是本質,這裡不算商業炒作出來的那些本質上不會紅但是被炒紅的,比如不久之前南海的《百年孤獨》)。以及,國內的科幻小說也不紅吧(除了那一部現象級的)鑒於有人對現象級說法有質疑。我來解釋一下。說的是紅啊。是和國內其他科幻小說比印數版稅得獎知名度,碾壓其他作品。其他的國內科幻小說能到三體的十分之一的印數/版稅/知名度都要樂飛了。好多人出
本書也就是拿一兩萬(更多的人連書都沒得出)。現在國內僅存的幾家科幻雜誌稿費標準也不過是千字200的標準(那也比前幾年才100好很多很多了)。某出
版社來徵集科幻長篇版稅是6%起的。大劉還被當地政府當個寶養起來。各個電影公司搶著買ip改拍。別人我不知道,我對大劉絕對是羨慕嫉妒恨的。大窩凼射電請大劉去看,我也想看啊。火箭發射請大劉去看,我也想看啊。三體得到雨果獎,我也想(呃被自己嚇到了)。
在很多年前,小說也不火,那時候教科書是最賺錢的。現在,最賺錢的應該是劇本小說。
時代決定了市場,而市場決定了誰火誰板凳。高端思想是不是每個人都能享用的,而基礎知識又不值得留戀,主流文化佔據最大消費市場是理所當然。
整天說反思的,把這種邏輯延伸一下,沒學過大學數理化生的是不是科學素質很差?沒學過大學語文、全球歷史的是不是文化很差?沒學過編程的是不是跟不上時代?哲學、心理學、邏輯學、宇宙學,沒學過是不是沒思想?這都應該反思,對不對?
不要總覺得某書神作,不讀不是人。神作多了去,難不成都要讀一遍?說不好聽,書可以看成是肉,也能看成是屎,你覺得神作是肉,而對某些文化素食主義者來說,肉和屎是一樣不能吃的。
天天說反思的,其實他是想讓別人反思,他通常是不反思的。首先這是反烏托邦小說,不同於流行科幻小說。主要是披著科幻外衣去諷刺政治為主(個人認為),所以場景也不及其他流行科幻小說。
另外,反烏托邦小說裡面個人認為只有1984還挺好看的(也就是樓主所謂的流行普及)其他兩部…………真是……oh my god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說明我國文化教育還相當貧弱,比如有很多人,書讀的太少,卻想的太多。
為什麼這三部一定要比別的小說紅?我可能也會同意他們是反烏托邦的代表作,有獨特的意義。但是我也覺得這幾部就是不如一些流行小說好看啊。
要比簡體中文版本數和印次印量的話,1984絕對碾壓所有的國內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也能吊打大部分國內科幻。只有我們稍微不那麼有優勢而已。
你對「紅」的定義是什麼?我覺得,向任何人提起「反烏托邦」,對方都會想到《1984》,這便是它存在的意義,這便是它的偉大之處。那些點擊量幾十萬的科幻小說,什麼也無法代表,完稿不出一年就淹沒在了互聯網的海量信息當中。——————————————————————————順便說一下,題主說的是普通科幻小說,三體等不在此列。
費腦子的事,沒幾個人喜歡干。
因為很多人不關心政治自由
我認為情況可能是完全反過來的,在《三體》單行本出來以前,《1984》和《美麗新世界》這兩部的總銷量可能還比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的所有的科幻小說單行本的銷量還多……
剛才看科幻世界的淘寶店的銷量還不到3000呢。反烏托邦三部曲,除了《我們》的剩下兩部,在淘寶上隨便一捜,前三名的銷量總和就跟科幻世界的淘寶店差不多了
如果把除《三體》和《北京摺疊》之外的科幻都算「普通科幻小說」的話(對於科幻的外行人來說沒太大問題),那麼《1984》和《美麗新世界》的銷量吊打任意一部「普通科幻小說」都沒問題。
你平時可以問別人是否知道《1984》,是否知道《地鐵驚變》《傷心者》《一日囚》《太陽墜落之時》,你試試哪個知道的人多?大部分人喜歡腦洞,討厭現實。
你自己的看法罷了。
第一,國內的普通科幻很低迷,除了著名的三體幾個,其他的基本沒啥人看。第二,如果非要提起點科幻的話,那就是奇幻,亂玩科學概念的哪能叫科幻?起點科幻首頁我看過一眼,沒一樣正經的。第三,反烏托邦類的銷量什麼的並不算特別差,應該算中下吧吧,這個沒有詳細調查,我根據周圍人的反應估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也很刻薄。
如果《三體》的作者不是中國的劉慈欣,或者《三體》沒有獲得中國的第一尊星雲獎,那麼《三體》就不會「紅」。相比之下,關心政治言論自由的讀者就遠沒有那麼多。
為什麼中國人不讀反烏托邦小說,因為反烏托邦小說里的人物也從來不讀反烏托邦小說。
烤肉和生蚝,絕大多數人會選擇烤肉,大家吃膩了烤肉偶爾也會來細細地品品生蚝。這裡面沒什麼可以值得反思的,很正常。
反之,如果我們人手一本1984,整天暢談其中「深邃的哲理」。這隻能說是在裝逼。不明白題主的意思,一種是類型小說,一種是文學,哪裡有可比性
開什麼玩笑,我的1984明明很紅。其實在我同學圈子裡面挺火的啦。
有些人不讀它,因為不想讓自己恐懼。就算名氣很大,但它所呈現的世界讓我感到痛苦萬分,我也不會想讀的。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推薦閱讀:
※國內為什麼沒有流行「文庫本」那樣尺寸的書?
※你處於哪個行業?在你的行業里,有哪些不容錯過的好書?
※如何評價《錢商》這本書?
※達到怎樣的標準才能創作並出版一本書?
※有哪些事物對你產生過思想上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