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過或見過哪些曾讓你耳目一新的機械相機?

自己提一個:exakta愛克山泰 的膠片機械相機,它們幾乎都秉承著「左撇子」的血統,過片和快門在取景器左邊。 還記得好像是Voigtlander福倫達 有一款相機底部有個供展覽停放的可以收起來的小鐵支架,真可愛的設計。

我覺得這些「奇怪」的設計可能很獨到,也有可能是設計師的一時心血來潮甚至無厘頭的想法促成的,但是無法挽回也沒必要挽回,最後成為大軍中的別開生面獨一無二僅此一家,我覺得能知道並且收藏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Voigtlander福倫達 有一款相機底部有個供展覽停放的可以收起來的小鐵支架,真可愛的設計。」

——其實很多數皮腔機都有,可愛是很可愛沒錯

比如Balda家的,隨便找個Baldafix

Kodak家也有很多,按下不表。

說到Kodak,當年還有可以在膠片背紙寫字的設計,比如1A Autographic等帶有Autographic的型號

(上圖機背那個小窗口,可以用硬筆寫字,類似我們現在三聯單的效果,底片上最後會有文字)

當然,你看他前也有個小腿

像這樣的小細節,我要光和你講小腿的故事,不說講三天三夜,講大半天肯定是可以的…

有黃銅的,有鐵的,有鍍鉻的,有鍍鎳的,鍍鉻和鍍鎳怎麼區分,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鍍鉻工藝…

------------------------

我和你說,不開腦洞的器材廠商都不是好廠商,誰家要沒有點蛋疼的設計都不好意思出來混。

說到大號雙反…豈止耳目一新,簡直三觀刷新

Linhof Technika-Flex,接在普通4x5相機上用,需要調教後才能保證合焦。

身矮手短的不能像普通雙反那樣用,怕是頂部能高過頭頂

(下面部分是一台普通的Technika IV型相機)

日本人還干過8x10的雙反,全高應該接近1米

當然如果這麼說下去肯定沒完沒了。

我最後只想說,每個你現在能看到的經典款相機,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正是(或者不是)這些特點,以及在特點背後的精心思量(或者一時腦殘),才成就了這些經典。

給你兩本書你自己仔細讀讀,會有收穫的…買不到至少可以去書店翻翻看嘛~自己好好看看吧

1、《500 Cameras: 170 Years of Photographic

2、《Camera: 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from Daguerreotype to Digital》(國內有中譯本,叫做《典藏相機》,自己搜下)


比如最初二戰時期的ALPA

這個最初是單反,但保留了聯動測距器

所以可以一會兒看聚焦屏,一會兒看測距器

型號:Alpa-Reflex

圖片上的是在法國出售的樣本

比如法國的Alsaphot

神奇之處在於和皮腔機相比,不用伸長鏡頭

原理如下:

如果改成拍立得感覺還蠻好的

當然,兩片鏡前反射鏡會有光損失

型號:Alsaphot Cyclope

比如以我國鴨綠江命名的Yallu

這是個相機,雙反相機,但是是135畫幅

類似的產品好似有Zeiss的Contaflex TLR

型號:Yallu

比如祿來生產的立體相機

我勒個去,這貨是三反相機啊

實際上中間的那個用來取景而已

型號:Rollei Heidoscop

比如Zeiss為Contax RF設計的3D鏡頭

太前衛了

這可是上世紀30年代

型號:Zeiss Ikon 3,5cm 4 Stereotar C

比如Ross的這個阿姆斯特朗大炮

實際上只是一個鏡頭板上德一部分,並非全部機器

看起來左右兩側很像卷片軸吧

比如這個法國的老濕板

像藝術飾品而非相機

型號:Photographie Photosphere no1

比如Ernemann這個干板相機

看起來好像玩具疊疊樂一樣

但是用起來就變成了金字塔

型號:Ernemann Folding Plate Camera

比如Romaine Talbot的這個

你看哪裡像是相機?

型號:Raderkanone比如這個C.P Stirn Vest你看是相機么?

是的

型號:C.P Stirn Vest Camera No.2


07年 EBay 上買了一台 N 手的 Pentax ME 快門壞了,被我一怒之下改成燈了算嗎?

成本核算

--------------------------

電線(含開關) 7元

金屬燈頭 4元

運費 5元

=================

合計 16元(均購自某寶,而某寶上同質相機燈手工品叫賣到500元以上)


謝邀,邀我固然是想我講笑話,滿足你。

耳目一新的機械相機嗎?其實之前@砸場子大神有過一篇奇葩相機貼,看完已經三觀盡毀。

丟傳送門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6531970/answer/67980973

今天小弟再來補一台,海上馬夫,啊不,海上馬車夫大河南(大霧)金寶公司的巨作

三觀盡毀的四五抓拍機,我之前說手持大畫幅不能抓拍,此話正式收回,只要力氣大反應快,是有能裝著膠片還能對焦取景的辦法,不見得是盲拍!

燈燈燈瞪!就是介個!

這玩意之奇葩也的確舉世罕見,買大畫幅鏡頭要一次買兩個一樣的也是醉了。

叫它雙.......不對啊,它是後背取景不是反光板機構啊,稱不上雙反啊。

叫它雙無吧。加上「無力吐槽」,簡稱三無產品。

抱歉我也查不到這玩意什麼型號,希望高人補完。


PENTAX MX,紅圈中的小黑點,其實是個透鏡,讓你能在取景的時候在取景窗中直接看到鏡頭上的光圈值。

測光部分,能橙色燈提示欠半檔曝光。作為賓得骨灰粉,可以不玩LX(因為窮),但不能不玩MX。



紅旗20


理光TLS401,可腰平可眼平,腰平還是正像。


指的是Voigtlander的Vitessa天線機吧

那天線是過片順帶快門上弦的謎の結構

下面就入正題回答問題:

Leica 3g

配備的L39伸縮鏡頭 帥呆了


寫兩個實用性很強的讓我耳目一新的膠片相機:

第一個哈蘇xpan,或者說富士tx-1。

最牛逼的地方是:可以正常拍攝135篇幅,也可以拍攝 24*65篇幅的寬幅畫面。

XPAN一機兩種型號,由日本Fujifilm公司生產,也是Hasselblad的第一台135畫幅相機。該機在國際市場銷售的型號為:Hasselblad Xpan,在日本本土的銷售型號為:Fujifilm TX。

拍攝的寬幅圖片是這樣的

第二個是富士GF670

作為一台能夠拍攝6*6和6*7的相機,居然可以摺疊。

摺疊後設置可以裝在大衣口袋中。



借樓提問,看到這款註明為CONTAREX GEH?USE的相機,請問是BULLSEYE的特別版還是DIY的?


萊卡早期雙撥m3


先佔坑再補圖。我來說說低端的。不能都是高大上。

我見過的最低端的就是那個翻斗式快門設計的長城DF 了。翻斗式快門,大家自行Google 吧,那種設計,說他有病都不為過。

第二個是華山AE 。這個是我的第一台相機。仿天塞鏡頭,成像還過得去,關鍵問題是,在不到100塊錢的價格下,居然還有不錯的電子測光能力。當然了,自動曝光檔我是一直沒敢用的。我一直是用膠捲盒和攝影書上的曝光模型和相機內置的測光表做對比的。因為後來我的第二台相機,也是後來好多年的主力機,珠江201根本就沒有測光表了。


推薦閱讀:

極簡海報如何設計?
撲克牌設計中,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元素?
數碼寶貝中的八個徽章為何這樣設計?
為何國內產品普遍不注重工業設計?
想用棉花做朵雲(如圖),該怎麼做?

TAG:設計 | 相機 | 機械設計 | 膠片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