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越南共和國軍(南越軍)?
題主認為南越軍隊的戰鬥力和意志並不低下,在順化戰役中南越空降部隊和遊騎兵都有不素的表現;南越空軍和警察部隊在西貢的最後時刻進行的拚死抵抗也絲毫看不出南越軍隊戰鬥意志低下。但指揮層的愚蠢和莫名其妙的軍區制度最終葬送了這支東南亞歷史上獨樹一幟軍隊。
謝邀
南越滅亡的最核心原因是南越政權不得人心,這個不用說。南越軍則是保持了扶植型軍隊的一貫特點:戰鬥力參差不齊,高層愚蠢且勾心鬥角,下級軍官經驗不足,白白浪費士兵的英勇。至於題主說的順化戰役,我倒覺得決定不了什麼。那個太早了,還是在1968年美軍佔主導地位的年代。更好的參考是1972年的圍繞廣治省的一系列戰役(3月到5月,南越防禦大敗,失去廣治;6月到9月,南越反攻得手,奪回廣治)和1975年4月的春祿戰役。事實上,南越不乏精銳部隊,如空降師,如陸戰師,別動軍(或者叫遊騎兵),如1972年在DMZ刷北越軍坦克部隊人頭的裝甲兵,如1975年在春祿差點打成翻盤的南越18師等等等等。甚至個別的CIDG在關鍵時刻都能表現的很令人(美軍)欽佩。
但問題在於,除了這些部隊之外,大部分南越軍是個頂個的廢物。都不說1964年前怎麼樣,即便是到了1972年他們還是廢物。「越南化」之後美國人苦心栽培了四五年,沒什麼成效。只一個胡志明攻勢,七十多萬人的南越軍灰飛煙滅。比如在1975年的春祿,南越18師有那麼大的希望打平甚至打贏,只需要友軍提供增援就能阻止北越的攻勢,保住西貢甚至像1972年那樣翻盤。那好了,友軍在哪裡?春祿戰役打了兩個星期,師長黎明島一直在求援,可南越第5師、第21師在哪裡?第三軍級戰術區的其他友軍在哪裡?南越的「世界第三空軍」在哪裡?沒人來。沒人想拯救友軍,甚至沒人想拯救這個國家。總統阮文紹在敵人打到首都城下的時候自己跑了。那南越活該亡國。黎明島和吳萬明在春祿第18師的指揮部,1975年4月。從照片中諸位的神情也能看出,這場戰爭要敗了。===============另外說兩個戰術思路問題。
1、把最精銳的部隊損失在消耗戰中。最典型的比如針對寮國的「蘭山719」行動,南越投入了最精銳的部隊:空降師,陸戰師,裝甲騎兵團,別動軍,跑到交通非常糟糕的生疏地形上跟熟人熟地且有兵力優勢的敵軍對抗。其結果,南越軍的精銳在不利條件下沒有吃大虧,雙方都有不小損失。可北越軍說整補很快就能整補,南越的精銳損失了可就很難恢復了。有豐富經驗的基層軍官、士官,損失一個少一個。這是什麼,這是自毀長城。第81空降別動軍大隊的士兵,1975年4月。別動軍可能是整個戰爭中南越軍最閃光的一支部隊。與其實是他們葬送了南越政權,不如說是反動而腐敗的南越政權葬送了他們。2、大量的部隊被束縛在地方治安作戰中。在1975年時,南越擁有111萬人(!!!!)的龐大的武裝力量,其中71萬正規軍,40萬CIDG,北越進攻部隊甚至才有27萬人。可結果怎麼樣?南越軍在每一個防線上都處於兵力劣勢,都被迫後退。這隻111萬人的武裝力量竟然被27萬人以兵力優勢吃掉了!那是為什麼?原因在於,首先南越的地形(狹長)不適合防禦,這一點和朝韓的狀況完全不同,北越軍一旦發動攻擊,就可以立刻襲擊南越的全部腹地,甚至稍經得手就能將南越切斷;第二就是南越軍主力被牽扯在治安戰中,不擅長實行正規作戰。越南戰爭在絕大多數時間段內是呈現為「自由世界」軍針對南越境內越共游擊隊的治安戰,直到1972年以後急轉才變成了對抗北越入侵的正規戰(雖然1968年北越軍也嘗試過「春節攻勢」),其結果,南越軍絕大多數部隊不擅長正規戰,對此有經驗的部隊則普遍分布在DMZ以南的第一軍級戰術區。這樣的結果就是北越軍只要繞過DMZ,就能取得很大進展。就說這些吧。上面蘇翻譯對南越軍隊強者頗強、弱者極弱的弊病說的很到位了,這裡補充一些,南越軍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戰鬥力的兩極分化。
第一,軍隊士兵普遍衛生紙化,為錢而來,武器裝備和軍事訓練徒有其表。
這和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的境遇相同,戰爭中後期多數國軍以軍餉、糧食誘惑饑民入伍,情勢緊急時甚至直接拉壯丁,這使得軍隊戰士完全成為「為錢出力」(甚至不是「為錢賣命」,多數南越軍隊提供的可憐的軍餉遠遠達不到能夠讓士兵賣命的地步)的僱傭勞動者,軍官的腐敗和政府的頻繁更迭更打擊了軍隊的士氣。「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聽見槍響,扭頭就走」,軍隊極低的戰鬥效能和極低的招兵成本使軍隊成了一種衛生紙式的一次性用品,壯丁沒了再抓,多數指揮官不願意為隨時都會逃亡或者葬送的士兵提供良好的裝備,組織訓練也往往流於形式,這更加劇了軍隊的「衛生紙化」。實際上只要提供良好的裝備和適當的訓練(甚至用不著充分訓練),即使是南越、南朝鮮和國軍也能出精兵,典型例子就是朝鮮戰爭後期的南朝鮮軍隊。在建立了「一補訓」「二補訓」之後南朝鮮政府就可以為前線提供穩定的補充兵員,在1951年8月的「夏季攻勢」後,每月就可以保證提供至少一個齊裝滿員的步兵團,到1953年金城反擊戰期間已經可以做到隨打隨補,損失多少補充多少,這樣的補充能力是南越遠遠比不上的,南越手中的苦心積累的精銳部隊越打越少,什麼時候打沒了,什麼時候南越也就亡了,補充效率極低,遠遠跟不上消耗。上圖,1968年春節攻勢期間反擊奪回順化古都的南越空降兵,這些精兵是南越政權的命根子,戰鬥力當真不容小覷,可惜明珠暗投,越打越弱,最終覆滅。
第二,軍事目標的分化導致軍隊的分化,野戰軍與治安軍雙規並行。
實際上南越一直在同兩支力量作戰,北越的正規軍和活動于越南南部的越盟游擊隊,這使得在正面與北約進行大規模野戰的同時南越還要維持相當大的力量進行治安作戰,這嚴重消耗了南越的戰爭資源,迫使南越將大量部隊投入地方駐防。而在長期的治安戰中各地駐防的二線南越軍隊脫離戰鬥和日常訓練,像警察一樣專事維持治安,部隊組織受到越共的滲透,思想混亂,士氣低落。《英雄本色3·夕陽之歌》劇照,南越不得不將大量部隊投入治安戰,嚴重消耗實力,也激化了一般群眾對南越政權的仇視,長期忙於治安也引起部隊戰鬥力的廢弛和士兵思想的動搖。南越聲稱坐擁「百萬大軍」,但其中真正具有戰鬥力的正規軍只有五十萬,而地方保安部隊卻有六十萬之多,且只能維持治安、毫無戰鬥力。五十萬正規軍中,戰鬥部隊只編有十個步兵師,再加上若干別動隊、海軍陸戰隊和空降部隊。而那十個正規師編製不小、戰鬥力卻不高,既缺乏訓練,又沒有足夠的裝備,士氣低落、畏敵如虎,從50年代建軍到75年最終覆滅,這10個師就和駐地附近的家屬一起,完全成了政府的傭工,軍官拖家帶口,耽於享樂,部隊一團散沙,只能困居城市依託高城深池進行消極防禦,完全沒有主動進攻的能力和願望。南越軍中受過機動作戰訓練、組織精幹、敢打硬仗的只有少數別動隊、海軍陸戰隊和空降部隊,他們受過美軍的訓練,對美援技術裝備掌握的比較嫻熟,部隊組織嚴密作風優良,與北越的正規軍交手能不落下風。美軍訓練南越基層軍官,別動隊戰鬥力強,交換比比較好看,與精幹有力的基層軍官密不可分。第三,南越地方勢力強大,「強幹弱枝」加強中央集權。越南從法國殖民軍撤退之後就類似於民國初年的中國,權利分散掌握在各地方實力派手中。野心勃勃的吳庭艷曾借「肅共」之名行中央集權之實,嚴厲打擊不聽話的政敵和地方派系,圍剿擁有私兵和地盤的宗教教派(越南的宗教勢力世俗力量很強,幾乎可以左右地方政治)和地方宗族,如好鬥的佛教、高台教、和好教,以及把持著賭博、賣淫、走私、軍火等行業,帶有黑幫色彩的平川派武裝。這些武裝派別不僅與地方駐軍和政府過從甚密、且非法生意經驗豐富,作為地頭蛇在自己地盤上經營多年, 勢力盤根錯節。吳庭艷被美國人弄死後,楊文明、阮慶和後來的阮文紹都對一團混亂的基層尤其是農村束手無策,舊的地方豪強仍然難以駕馭,而新的南越解放陣線亦迅速坐大,地方駐軍和基層政權迅速糜爛,幾乎無法控制。上圖,吳庭艷訪台,常凱申前往迎接。不得不說吳庭艷之死幾乎決定了南越的命運,舊的權威倒下,新的權威又沒有產生,南越政界軍界立刻分裂為一盤散沙。
另一個因素是軍隊的分裂。南越政府自獨立以來就缺乏對軍隊的控制(南越政府是「接收」而不是「建立」了南越軍隊,早在法國殖民時期就已經成長起來的南越軍隊在組織上完全是獨立王國,政府在許多關鍵問題上根本駕馭不了軍隊),頻繁的政府更迭更加劇了這一點。吳庭艷被殺後,出現了類似於北洋失去袁世凱後的情況,南越軍官團迅速分裂為多個派別,並為獲取金錢和政治上的支持而與地方豪強迅速合流,許多駐軍幾乎成為地方豪族的私兵,軍政空前混亂。越戰中,美國曾多次提到希望仿照朝鮮戰爭經驗整訓全部南越正規軍,但南越政府卻屢次拒絕了美國的方案。一方面是越南政府內勢力盤根錯節,許多軍官害怕在整訓中失去對軍隊的控制,另一方面則是中央政府始終希望分駐各地的十個步兵師不要過於強大,戰鬥力不能超過中央政府掌控的精銳別動隊,這樣才能「強幹弱枝」,維持中央的權威。南越空降兵的裝備,與一般美軍無異,而南越地方軍隊不要說技術裝備,就連油料和汽車零件供應都非常有限,焉能不敗?關於吳庭艷的情況,寫了一點東西,大家可以看一下:知乎專欄那位匿名的先生為什麼要匿名呢?在虛擬世界中都要匿名,可見不自信到了何種程度。這從側面反映出匿名先生的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或至少不完全相信。吳庭艷真的限制住越南人民了嗎?不,沒有。1961年底吳庭艷傀儡軍與越南南方人民武裝力量的比例是10比1,到了1962年底就變成了5比1(Merle Pribbenow ,2002)。11個月後,吳庭艷就被他的主子所拋棄。而到了1965年底這個數字也不過是3比1而已。吳庭艷真的比阮高祺之流高明到哪裡去了嗎?我是真沒有看出來啊。如果說吳庭艷真的在什麼時候壓制過越共,那也是在1954—1959年之間,壓制了手無寸鐵的越共而已。在越共開始武裝鬥爭之後,他有哪怕一點成功嗎?
吳庭艷的強力鎮壓,以及把鎮壓擴大化到統治階級內部具有相當勢力的「高僧」頭上,反而起到了把群眾噁心到越共一邊的作用。越共的不斷擴大,正是美國除掉吳廷艷的必要條件。
美國人為什麼要推翻吳庭艷?匿名的先生歸咎於所謂白左、民主小清新。但實際不然,吳庭艷被推翻與什麼秘密警察當街槍殺越共照片無關,當時美國的反戰運動也未崛起。The Vietnam War, Through Eddie Adams" Lens : NPR如果先生腦子不太靈光的話,我可以善意地提醒一下,殺俘照片引發反戰運動是在1968年春節攻勢期間(見上文)。吳庭艷則已經在1963年11月被推翻,距春節攻勢已有4年多了。難道一張四年多之後的照片能穿越到吳庭艷時代發揮作用?至於高僧自焚,這當然是原因之一,但決不像匿名的先生說得那樣是觸動了什麼白左的心弦,這裡面有美帝更深層次的考慮。那就是美帝不希望越南出現統治階級內訌的局面。吳庭艷上台之後鎮壓了平川幫等勢力,統一了南越,實施獨裁統治,對美國的利益是有好處的。但他的統治基礎完全限於(尤其是從北越流亡南下的)天主教徒中間,基礎太過狹窄,令美國一直非常擔心。1960年代初,他越走越遠,迫害「高僧」,引起佛教徒反對。此時,佛教徒在越南統治階級中間擁有極其龐大的勢力,不但擁有自己的地方武裝,而且對軍隊也有影響。1962年,越南軍隊中間發生了下級軍官爆破獨立宮試圖暗殺吳庭艷的事件。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警訊,因為假如吳庭艷如果鬧得太過分,可能會導致統治階級公開分裂,進而引起部分統治階級倒向北越或者中立化。這在古巴革命中間已經發生過一次了,後來又在尼加拉瓜等地的革命中一再上演。吸取了古巴教訓的肯尼迪總統(在古巴革命中他就是主張強力支持革命軍中親美自由派先發制人奪取革命領導權的)因此決定先發制人除掉吳庭艷,避免越南統治階級的公開分裂。當然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本人在吳庭艷被殺十幾天後,也同樣因為統治階級的內亂而被除掉了。哪怕一個政權再獨裁再違背美國的價值觀,只要它的存在對美國有利,美國就應該支持它而不是企圖按照美式民主的規範來改造它。
這位先生儼然以精神美國人自居。不過這也無所謂,反正他說的是實話,這最重要。然而正因為是實話,所以才應該加上下半句:不論這個政權是獨裁還是民主,只要它的存在對美國不利,美國就應該推翻它而不是企圖按照美式民主的規範來改造它。
推翻吳廷艷之後發生了什麼?南越在吳庭艷獨裁時可以讓越共一籌莫展,後來裝逼搞美式民主卻輸的一塌糊塗,甚至連地方選舉都被越共地下黨操縱。
這話說得似乎吳廷艷垮台後越南出現了美式民主,這個民主導致了南越的垮台。
真是可笑,你說美國從1920年代開始一直在拉丁美洲扶植軍閥(比如索摩查之流,他們可比吳廷艷腐敗、獨裁多了)、1961年還支持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剛上台的南朝鮮文民政府,怎麼會直到越南戰爭之後才「吸取教訓」呢?
實際上,吳廷艷被推翻後出現了匿名先生最喜歡的軍政府啊。「俠之大者」阮高祺、楊文明、阮慶、阮文紹之流粉墨登場,彼此之間又互相拆台。1963年政變後不久,1964年又發生了軍政府內部的政變,1966年制訂了新憲法,然而國家完全被軍隊所操縱。1967年、1971年兩次總統選舉都是軍人當選,而議會選舉則是連吳廷艷時期還一息尚存的政黨政治也煙消雲散了。South Vietnamese parliamentary election, 1963吳廷艷時期最後一次國會選舉,雖然吳廷艷的御用政黨一黨獨大,但好歹還有其他一些具有實力的政黨存在。South Vietnamese parliamentary election, 1967South Vietnamese parliamentary election, 1971軍政府時期的下議院選舉,徹底陷入無政黨狀態。滿國會的獨立議員們沒有政黨資源,不可能反對軍政府通過總統制來推行任何政策。試問,有這樣「無黨」而軍政的「美式民主」嗎?明明軍政府的民主色彩比吳廷艷時期還少,按理說匿名先生應該心滿意足了,可為啥還不滿意?想來想去,只能認為匿名先生極端仇恨民主,任何他不喜歡的事情,尤其是「集權上台」,都非得是民主的錯不可。其實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希特勒上台是興登堡總統任命的。當時魏瑪共和國已經發生了普魯士政變,總統直接控制了普魯士邦這個全國幾乎等於全國(或許要減去巴伐利亞?)的邦,實際上已經是主權者了。之前,興登堡總統也已經任命了不受任何政黨歡迎的巴本組織男爵內閣,只差一步徹底獨裁而已。其所以沒有走到這一步,恐怕不過是身體原因而已。一個獨裁者傳位給更大獨裁者的舉動,竟然被認為是民主的錯,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為何美國之目的沒有達到?可是,日後檢討,確實有許多美國人認為換吳廷艷這一步棋走錯了。不然這種思潮也不會漂洋過海來影響貴知上的你國人。那麼到底為什麼美國之目的沒有達到呢?
因為軍政府是一個不穩定的寡頭政府。新的軍政府沒有最高主宰者,是一個封建軍閥拼湊的寡頭政府。其固然不民主,但也缺至高權威。各個軍閥之間彼此爭奪,導致腐敗無能低效更加嚴重,最終使其在北越的進攻下不能作出任何有效的反應。因此,有許多人認為(讀作yiyin),如果獨裁者吳廷艷不被推翻,南越或者不至於此。然而這能怪誰呢?美國本來就是擔心吳廷艷獨裁引起統治階級內訌才把他換成寡頭軍政權的啊。這些議論不過是事後諸葛亮而已。在一群封建軍閥之間,要決出一個獨裁者基本要靠打,可美國敢冒著越共蜂起的風險讓南越軍頭們跟中原大戰一樣打個痛快么?恐怕得等匿名先生轉世做總統了。匿名先生說了這麼一番不著邊際的話,是什麼意思呢?要旨大概無非就是:民主的前提,必須先消滅那些骨子裡不贊成民主甚至企圖利用民主的極端勢力,否則脆弱的民主必將通往集權,別忘了,希特勒也是通過選舉上台的。某種意義上,麥卡錫蘇哈托皮諾切特才是俠之大者 。
一言以蔽之,無非就是:欲得民主,必先獨裁。
希特勒問題,前面已有所論述。不過這也無所謂,反正匿名先生的祖師爺米塞斯先生當年在《自由和繁榮的國度》里也跟匿名先生稱讚麥卡錫蘇哈托皮諾切特一樣稱讚過法西斯運動的,稱其為「捍衛文明的權宜之計」、「(對共產主義)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大概他也認為,「自由的前提是必須先消滅那些骨子裡不贊成自由甚至企圖利用自由的極端勢力,否則脆弱的自由必將通往集權」吧。這實際上是從匿名先生到日本民社黨1972年訪問智利代表團所共通的意見。要問他們這個前提要花多少年,估計這幫人也會告訴你極端勢力完蛋就好(民社黨代表團就欺騙人民說皮諾切特軍政府最多兩三年就還政於民)。然而實際上可以參考本題下老王頭的答案,即可以知道,這根本是無期限的,因為「沒有經歷過GC主義試驗的國家,基本無法抵抗這種思想和理論」而經歷過的國家則「在這些病毒思想被凈化前……是無法獲得救贖的」。這個意思無非就是永遠專制獨裁下去,以求得統治階級的千秋萬代。事實難道不是如此嗎?蘇哈托、皮諾切特,哪個不是玩不下去了才垮台?朴正熙更是到死也沒有放棄權力,新軍部則是在工農市民運動的巨大壓力下才被迫交權。為了迫使皮諾切特下台,連反對阿連德的主流右翼政黨基督教民主黨都遭到迫害,領導人逃到國外也不能免於汽車炸彈,最後竟然與社會黨人聯起手來,這可謂是一大奇觀。這些人越是屠殺,左翼運動就越是高漲,若非蘇聯自己垮台,則要麼永遠獨裁下去,要麼就是「赤化」——葡萄牙薩拉查當局搞了五十多年法西斯,垮台後不就「險些赤化」了嗎!實際上,早在蘇聯解體之前,那些修正主義「共產黨」就已經不打算觸動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了。1988年希臘共產黨(這還是標榜「現實社會主義」而被視為教條主義的蘇修系「共產黨」)參加了右翼新民主黨組織的聯合政府,這個政府的最大目標居然是反對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黨的社會改良措施。同年塞普勒斯勞動人民進步黨擁戴的候選人當選總統,執政到1993年,主要政績就是推動塞普勒斯加入歐盟!到了1990年,本就允許資產階級和地主的反對黨在議會裡杯葛社會改革的尼加拉瓜桑解陣乾脆在選輸之後掛冠而去,聽任反對派倒轉社會車輪。不過桑解陣此時恐怕還不是尼加拉瓜最「尊重民主」的所謂共產黨——因為在這次選舉中尼加拉瓜共產黨乾脆加入了反桑解陣的十四黨反對派聯盟。到了1991年連蘇修也「自我變革」,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資產階級中大多數的人早就不怕什麼「赤化」了。然而即便如此,蘇哈托之流仍在印尼等地搞著腐敗的專制獨裁,大概民主的「前提」還是沒有達成,所以一萬年也要獨裁下去吧。
可見,究竟是誰骨子裡不贊成民主甚至企圖利用民主呢?正是這些人啊!不過所謂物極必反,到了此時,他們的存在已經是美國利益的敵人了(當然可能早已經就是本國統治階級多數成員的敵人了——畢竟又不是他們才能反共,菲律賓的麥塞塞也可以么),故而也就被美國如死狗一般地拋棄,是為所謂「第三波民主浪潮」。真可謂是「我本將心付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現在他們也只能跑到陰暗的角落裡詛咒美帝「白左」了。可這有什麼用呢?「民主小清新」正得統治階級的寵啊。當然了,這些反對勞動人民民主支配生產資料的人如果要能真心支持哪怕是形式上的民主,那才是咄咄怪事。不過,連形式民主的皮都不要了,還要用虛假的謊言編造類似「獨裁即民主」的謬論來掩飾自我掩飾,真可以說是與「三個自信」類似的大笑話。這種思潮的出現,本身也只能證明資本主義制度已經到了它的垂死階段,全無任何自信,開始飲鴆止渴地自我防衛,以求「續一秒」了。回到本題:請問題主,戰鬥意志若不低下,那一百萬大軍最後怎麼只剩三萬人在西貢拚死抵抗了?前面的@Susanoo Izumo 說得真好啊,我看了之後都有點感動了:
「只有趙老爺今天高興明天不高興……那麼在威權和極權之間,你選哪個呢?」
一邊把「趙老爺」掛在嘴邊——看樣子是承認自己不姓趙了。
一邊又來一句「你選哪個呢?」——搞得好像「你」有撅腚權一樣。
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
簡直令人動容。
上次超級颱風來襲,菲律賓政府連災後遇難人數都統計不好,越南政府卻能在災前組織好百萬數量級的人口疏散——20世紀的越共雖然無力搞社會主義革命,但起碼還是搞了點土改、留下了一個現代國家的架子,算是勉強把資本主義革命完成了。
比起南越的那一幫封建軍閥,越共真是高到不知哪裡去了。——起碼越共知道,資本主義社會再糟糕,都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好一萬倍。
對越共的資本主義革命看不順眼也就罷了,偏偏還要鼓吹最沒前途的封建軍閥、拿出來傳「極右大法好」的教——這都21世紀了好伐?我都替你們捉雞啊,真的。
最後,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題主問如何評價南越軍隊,我對其陸軍和空軍不怎麼了解。對其海軍倒是有點了解,一個字:矬。1974年的西沙海戰,南越海軍3條一兩千噸的驅逐艦和1條六百多噸的護衛艦進犯西沙群島海域,被我人民海軍6條只有三四百、四五百噸的黃水戰列艇痛揍一番,沉1傷3後落荒而逃。——這正是人民海軍在我多炮塔主義光輝指導下獲得的偉大勝利!
多鉚蒸剛,炮塔至大!億萬星辰,億萬炮塔!多鉚蒸剛,炮塔至上!億萬炮塔,億萬榮光!除了大家所說的吳庭艷的一系列稀爛政策以及軍隊以外,其實南越的外交一塌糊塗。
這是著名的燒烤事件。陳麗春(越南語:Tr?n L? Xuan,1924年8月22日-2011年4月24日),俗稱吳廷瑈夫人或瑈夫人(Madame Ngo Dinh Nhu),出生於河內。其夫吳廷瑈是首任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廷琰的五弟兼總統顧問。
有人把南越和國民黨相比,相信我,國民黨真沒那麼差。蔣介石夫人宋美齡抗戰時期在美國拉來了大量的美援,宋美齡在美國的演講贏得了美國人對於中國抗戰的同情。
陳麗春只會把情況弄的更糟。
高僧釋廣德自焚後,陳麗春說出著名的話:
「讓他們烤去,我們來拍手叫好就是」(Let them burn and we shall clap our hands)
且非常輕浮的說那是「barbecue」(燒烤)感受一下這個畫面被成千上萬美國人看到的感覺。
陳麗春就是像一個源源不斷的毒氣罐子,不停的在給對手輸送攻擊武器,除了攻擊僧人和共產黨,還要攻擊一切能攻擊的人。
美國副總統約翰遜讓她少說點話,別那麼招搖,而她拒絕讓步,稱自己是美國人錯誤的替罪羊。
她指責南越的美國人用賄賂,威脅等手段破壞她的家庭。並且嘲笑肯尼迪的隨行人員:「all the people around President Kennedy are pink 」怒罵美國的自由派「worse than communists」指責和尚們是「hooligans in robes」指責美國:Whoever has the Americans as allies does not need enemies說紐約時報是:mad spell她能活到2011年才死也是命大。也虧得美國人忍她那麼久。一旦美國的軍事因素消失,南越的覆滅是註定的。以72年的復活節攻勢為例,雖然美軍地面部隊沒有參與,但美國人依然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美國人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即空中支援和顧問指揮。首先說空中支援,如果沒有美軍的空中支援,南越政府恐怕72年就會覆滅了,艾布拉姆斯說曾說:「嚴格意義上說,美國的空中支援不算南越的武裝力量,但它卻全方位提升了南越軍隊的戰鬥力。」其次是美國顧問,一位美國顧問曾說南越軍隊是一支無領導、無尊嚴、無指揮的三無軍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顧問就成了南越軍隊的救命稻草。雖然名為顧問,但很多人通常全權負責整個部隊作戰計劃的制定、後勤供應甚至是兵力調配。可是精兵不是一日練成,南越士兵已經習慣跟游擊隊交戰,一旦碰上北越正規軍只能是立即潰散。無論如何,美國顧問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南越軍隊一盤散沙的混亂局面,使其至少像一支正規軍一樣戰鬥下去。對比75年的胡志明戰役,就知道南越軍隊多麼依賴美國顧問和空中支援了,那時美軍已經完全撤退,南越既沒有空中支援,也沒有美國顧問,南越50天便亡國。ps:說南越軍人不行的人,我引用美國軍史專家約瑟夫 艾爾索普的話「給他們以勇氣、正確的領導以及適當的軍事支持,軍人們是可以證明自己的,包括南越的軍人們。」
南越的問題首先是中蘇支持北越進攻性,南下統一的戰爭,而美國只支持南越以防禦為終極目標的戰爭,還放鴿子。這樣南越從一開始就是被動的。當然美國支撐不下的原因主要是徵兵制,如果美國是和現在一樣的募兵制的話,可能能夠在越南常年保持軍事存在而不會有像當時那樣的反對聲浪的。
回到南越自己,如果和南韓相比的話,朝戰時南韓只靠民團就基本上完成了清剿北朝鮮游擊隊的目的(過程看《太極旗》),而且還有大量親南遊擊隊活動在北朝鮮軍後方,韓軍可以專註地(前期)打正規戰以及(後期)防禦北方。這當然是因為朝鮮地貌相對孤立而越南叢林密布而且與老、柬相連容易被窩藏滲透有關。後果蘇翻譯已經說了,南越軍則不得不專註於剿匪,正規戰反而疏漏。
其次是不考慮背景,盲目照抄英國在馬來亞剿共時候的「新村」策略,大搞戰略村。
第三是國內政策過度偏袒天主教徒,失去了本來可以團結的佛教徒民心。
第四是戰爭牽延日久,經濟逐漸畸形。雖然戰時西貢遠比戰時漢城繁榮,戰爭時期的南越經濟是個進口高於出口十二倍的經濟體,當然提不上什麼進口替代,發展工業。
什麼太民主之類的… 你開心就好。其實吳庭艷死後南越的政治史就是一個尋找屬於自己的朴正熙的經歷,可惜找不到。我們可以想像,在隔三差五更迭的軍事「強」人背後,一定是一個內耗嚴重的軍事指揮體系。
=================================================
關於北朝鮮的南部軍, 好吧,他們的確需要大量正規軍來清剿。但是從人數變動來看,清剿的行動還是卓有成效的。你們用南越軍和世界第三強軍北越軍比有什麼好比的。要比就比從一個崩潰到另一個崩潰的中國。1974年,中國西沙海域南越三艘美製千頓驅逐艦和一艘護衛艦遭遇中國六艘百頓黃水戰列艇,最後付出被擊沉一艘,重傷三艘倉皇逃走的代價,結束了這場幼兒園小朋友毆打泰森的海戰。南越戰鬥力強?!反共前沿?呵呵,以你的戰鬥力你也配和共軍作對?回家喊你爸爸來戰
【紀念西貢淪陷四十周年】擁兵百萬的南越為何不敵北越
純轉帖
1975年4月21日,越南共和國(我國過去正式稱為西貢偽政權,俗稱南越)總統阮文紹眼含淚水,在電視上發表公開講話,在痛斥北越破壞《巴黎協定》並譴責美國背信棄義後,宣布辭去總統職務,9天後,南越政權正式垮台。今天,新一代人對「南越」這個早已定格在冷戰時代的歷史名詞會感覺陌生,只有當重溫周潤發的經典電影《英雄本色3》或者八卦女明星Maggie Q的身世時,也許還能遇到這個塵封許久的名詞。
在好萊塢電影和美國學術界、媒體的多年渲染下,南越給世人留下的是一個政治腐敗、軍事無能、民怨鼎沸,隨時都可能崩潰的傀儡政權形象。毋庸置疑,南越政權的生存離不開美國的全力支持,一旦失去這一點後,自然難逃失敗的命運。但一些偶然性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首任總統吳庭艷因政變被殺對南越政權是致命一擊;當1975年決定命運的一年來臨時,在邦美蜀這一戰略要地丟失後,南越總統阮文紹突然決定北部第一軍區撤退,使撤退變成了不可控的全局性崩潰。這兩個看似隨機的事件,均對南越政權造成了決定性傷害,大大加快了垮台的進程。以上這些都是多年來的老生常談,南越最終崩潰有沒有新的解讀?本文試從政治和軍事兩個層面上另闢蹊蹺做簡單闡述。
政治上逼跑了中間派
南越政權歷來被認為不得人心、支持率低下,因此被社會主義北越消滅。但實際上,南越社會中,堅定地共產主義者並不多;除了1954年以後從北方逃亡來的那100多萬難民,鐵杆反共分子也不多,中間派才占多數。中間派並非因擁護北越的意識形態而反對南越,相反他們對北方的意識形態始終懷有抵觸情緒,如果南越政府能求同存異,則會擴大自己的群眾基礎,但南越政府卻處置失當、自掘墳墓。
作為一個號稱「小中華」、擁有引以自豪的歷史文化的民族,近代又遭受過西方殖民統治,普通越南人一般都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在未受過教育的大眾階層那裡,可以稱之為樸素的「排外情緒」。作為南越社會中堅的知識階層,很多人對民族解放陣線爭取獨立、統一的綱領和目標表示同情,但對其北越式的意識形態抱有戒心。南越知識分子多受過西方式教育,信奉自由和民主的政治原則,對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公不滿,同時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但又不願過多捲入政治而影響自身生活,因此總體上對民族解放陣線是抱著矛盾的心態。民族解放陣線爭取獨立和反對外國統治的立場受到他們歡迎,但是對其組織上服從北越勞動黨、北越黨的理論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卻感到厭惡。
北越方面很會搞統戰,拉攏中間人士。長期以來,因為片面的集體化和嚴格的計劃經濟,北越社會生活水平甚至在越戰前就不如南越。因此,北越很清楚南越多數人的心態,大力宣傳不會強加自己的制度於南方,以打消中間人士的疑慮。多年來,北越一直莊嚴的公開聲明南方「處於一種和北方完全不同的特殊形勢下」,多年來一再喊的口號是「在北方建設社會主義」、「在南方發展民族民主革命」,北越總理范文同喜歡向西方訪客反覆講「沒有一個人具有并吞南方這樣愚蠢和罪惡的想法」。多少年來,在廣播、各種宣傳和聲明中,甚至黨的內部文件中反覆說、不斷講,這些宣傳對南方的中間派人士是很有影響的。
僅憑宣傳並不足以讓原本不關心政治的中間派人士站在自己一邊。事後來看,兩點原因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一則,南越總統吳庭艷個性狹隘偏激,行事極端,殘酷打擊不贊同自己鐵腕手段的異己人士,把相當多的中間派人士逼到了解放陣線那一邊。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和日本殖民南韓不同,法國相對比較寬鬆,因此南越建國初期的情況要比李承晚在南韓建國初面臨的局面複雜得多,中央政府首要面對的問題不僅是地下黨的問題,還有各個擁有武裝的「山頭」。作為信奉天主教的總統,吳庭艷在「肅共」期間,不但打擊地下黨,還藉機嚴厲打擊不聽話的政敵、削平各派系,打擊擁有武裝和地盤的其他教派和組織,如好鬥的佛教、高台教、和好教,以及把持著賭博、賣淫、走私行當、帶有黑幫色彩的平川派武裝。這些武裝人員有組織、有武器、有經驗,作為地頭蛇更有寶貴的地盤和支持者,他們遭受打擊後原本趨於瓦解,恰好趕上1960年解放陣線成立,大力招兵買馬,廣納各路豪傑,因此紛紛在反吳庭艷的旗號下加入了解放陣線,為60年代早期解放陣線武裝提供了現成的戰鬥力量和群眾基礎。因為和吳庭艷的舊怨,他們在戰鬥中一般表現的很決絕。
二則,隨著美軍1965年後大規模介入越南,南越農村地區戰火的蔓延,大批難民充斥城市,傳統的越南社會趨於瓦解,普通人即憤怒於美軍憑藉大量現代化武器濫用火力造成的重大傷亡,使越南全民族承受苦難,又不滿於南越各地充斥著縱情聲色的美軍人員,南越人歷來在心態上不信任政府,但尊重民族主義。所以解放陣線進行反美宣傳,把阮文紹說成是美國所扶植的傀儡,要鬥爭、打倒。這種說詞,老百姓很容易懂。反之,南越政府宣傳美軍是來幫助抵抗共產主義、建立民主政府的說辭則沒有說服力。這使得南越社會反美情緒高漲。1968年的春節攻勢讓很多越南人第一次感到美軍也是可以在軍事上被擊敗的,因為這一轉折點的巨大心理意義,很多中間派人士和普通民眾最終選擇站到了解放陣線一邊。
當越南南北統一後,北越一改先前承諾,開始大搞激進的社會改造,來自北方的大批南下幹部很多人又貪污腐化、橫徵暴斂,同時推行廣泛的鎮壓政策,造成經濟凋敝、人人自危。同一時期越南採取一頭倒向蘇聯陣營,窮兵黷武的外交政策,激起南越社會強烈不滿。
南方人從同情革命、為戰爭結束而歡呼,迅速變得對革命深惡痛絕。人們說「在吳庭艷和阮文紹統治下,竊賊們起碼還顧忌一下面子,而這些北方來的人看到什麼就搶什麼」、「你認為把美國人趕走就那麼好嗎?現在我們正在讓俄國人掐住我們的脖子。當美國人在這裡的時候,我們至少有東西吃,現在我們有什麼呢,國際團結嗎?」統一後的越南總理范文同後來向外國記者承認,「進行一場戰爭是簡單的,但是管理一個國家是非常困難的」。
大批人寧肯冒著葬身大海的危險也要「逃奔怒海」駕船逃亡,逃亡者中甚至包括解放陣線的老成員。比如在「南方臨時革命政府」中擔任過司法部長的張如璨,出身南越富商家庭,早年就背叛家庭走上革命道路,坐牢、冒著B-52的轟炸堅持艱苦的游擊生活,革命勝利後卻感到徹底幻滅,這樣的高級幹部最後也選擇了當船民逃亡,歷史就是這樣充滿了無情的嘲弄。
外強中乾的軍事
在美國和北越的越戰史中,不約而同的將南越軍描述為貪生怕死、戰鬥力低下的形象。1971年「蘭山719」戰役中,潰敗的南越士兵緊緊抓住直升機起落架逃亡的鏡頭,給全世界電視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越軍因為待遇低下,軍人難以養家糊口而出現貪腐盛行、士氣不高的普遍現象,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南越在軍事上敗亡卻並不能簡單歸咎於此。南越表面上有百萬大軍,有美國撤退時留下的60億美元武器裝備,僅飛機就有2000架,從數量上衡量堪稱世界第三,但實則外強中乾。
南越百萬大軍中,正規軍有五十萬,基本由老人小孩組成的地方保安部隊六十萬,這些人實際只有象徵意義。正規軍中,戰鬥部隊只編有十個步兵師,再加上別動隊、海軍陸戰隊和空降部隊。南越軍的致命弱點是,那十個正規師看似不少,實則只能原地駐防打防禦戰,沒有能力打進攻作戰。南越軍中受過機動作戰訓練的只有別動隊、海軍陸戰隊和空降部隊,陸軍主力十個師基本沒受過機動野戰訓練,編製中也缺乏運輸工具,甚至營以上兵種協同訓練也沒搞過,因此,只能原地駐防,從50年代建軍到最終覆滅,這10個師就和駐地附近的家屬一起,從未離開過駐防城鎮,駐地百姓包括敵軍探子,對南越軍的情況了如指掌,這些部隊死守工事防禦還行,一旦外無救兵堅守無望,一想到戰敗後駐地家屬們的安危,就會喪失戰意、兵敗如山倒。
仔細研究越戰戰史就會發現,和人們普遍印象中無能的南越士兵形象相反,南越軍中的精銳部隊,如別動隊、海軍陸戰隊和空降部隊的戰鬥力非常強悍,即便在北越佔盡情報優勢和天時地利的情況下,戰鬥中仍難以戰勝敵軍。據青年軍史學家胡燁(精通英、日、越等多種語言,對二戰、越戰、印巴戰爭均有獨到研究,越戰方面已出版多部戰史著作如《溪山血戰》、《奠邊府戰役》等,他正在撰寫關於1975年越戰最後戰局的新書即將出版)的研究,1975年以前,這些精銳部隊從沒有過營以上成建制覆滅的。比較兩軍傷亡交換比,這些部隊實際戰鬥力應該說是遠遠勝於對手(北越公開戰史的傷亡數字可信度不高,內部作戰報告、後勤、衛生總結等內部資料才更接近史實)。
因為南越軍大部分部隊只能原地駐防,這些精銳部隊承擔的是機動作戰的預備隊和消防隊的角色。但畢竟數量太少,南越軍實際是沒有兵團級別的戰略機動兵團的,難以和經常是十萬規模的敵軍長期作戰。比如,儘管在1972年廣治奪回作戰中,海軍陸戰隊和空降部隊以一敵三,取得了聯軍方面在整個越南戰爭中最大的勝利。但是面對戰略機動兵團僅是對方五分之一的巨大劣勢,難以給敵軍以有效的打擊。同時,南越軍如果失去了美國的立體火力支援和綜合聯勤保障的話,更難以戰勝數量上佔壓倒優勢的敵軍。從軍事原因來看,1975年南越敗亡的直接因素除了戰略機動兵團少以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到這一年,全國已經拿不出哪怕一個月份的汽油和2個月份儲備的彈藥,這兩種物資保障是現代戰爭的支柱,在缺乏戰略機動兵團和基本物資保障的情況下,即便美國撤離前留下再多的武器也難以有效發揮作用,百萬之眾、擁有大批精良武器的南越軍迅速敗亡,原因正在於此。
拋開美國切斷對南越援助這一致命的外部因素不說,南越自身出現兵力結構不合理這種獨特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南越的軍令、政令從未能真正統一。中央政府害怕自己不能直接掌握的軍隊尾大不掉,不信任地方駐軍,也不願讓他們過於強大。只希望加強中央政府能直接掌控的精銳部隊。
南越軍隊脫胎於前法國殖民軍,法國的殖民政策缺乏鼓勵自治的因素,因此在前殖民軍中缺乏一個越南本土軍官團體,獨立後本國軍官團很孱弱,一切需從頭做起。首任總統吳庭艷在威望和資歷尚還多少能壓住這些年輕又野心勃勃的軍官們,當吳庭艷被殺後,出現了類似於北洋失去袁世凱後的情況,軍隊更加混亂不堪。越戰中,儘管美國曾多次提到希望整訓全部南越正規軍,提升其戰鬥力,但南越政府卻屢次拒絕了美國的方案。他們就是希望分駐各地的十個步兵師不要過於強大,戰鬥力不能超過中央政府掌控的精銳部隊,這樣才能維持中央的權威。
從上述南越政權在政治、軍事上的兩重弊病來看,即便排除偶然性因素,因為自身難以克服的問題,南越政權的敗亡也很難避免。歷史已經過去了四十年,今天,很多海外越南人還堅持掛著黃底三道紅條的南越旗幟,並在每年「黑色四月」紀念日來臨的時候進行紀念活動。北緯17度軍事分界線已經消失了40年,但南北對立的心理隔閡仍在海外越南人社區中頑固的延續著。也許只有隨著時光的日漸流失,過去的恩怨才能隨風而逝。屬於美帝支持下的日常…不理解去看蔣公,看國軍。我從未看不起光頭,國軍是美械軍里最能打的沒有之一。後面的?換我是美帝早在家剁手了
吳庭艷如果不死,南越軍政不至於像後來那樣渙散不可為,各路軍頭你方唱罷我登場。
吳庭艷主政的頭幾年,大搞反共肅共檢舉揭發,用共產黨的手段對付共產黨,此人行事作風頗似劉跨越,強勢且目標明確,幾乎把日內瓦會議後越共潛伏在南方的力量掃蕩殆凈,搞的越共南方地下鬥爭領導人黎筍無法立足,只得逃回北越搬救兵。
由於越共中央對於武力統一的方針存在分歧,加上大靠山中國當時奉行三和一少政策,北越在1959年之後幾年對南方的滲透實際規模較小,鄧小平接見越南代表團時更是規定越共在南方的武裝鬥爭只能限制在排級游擊戰規模,這就導致越共在南方的鬥爭在六十年代的頭幾年很難打開局面。
本來事情到了這裡,越共在南方的擴張苗頭已經基本被遏制住了,假以時日,讓其步馬共後塵也不是不可能。哪曉得,美國人太愛惜羽毛,橫豎看不慣腐敗獨裁的吳庭艷(吳庭艷腐敗卻不無能,比常凱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總覺著支持這麼個獨裁者實在有損山姆大叔「自由人權民主」形象,尤其是吳庭艷鎮壓學生和僧侶導致高僧自焚,秘密警察當街槍斃越共的照片,著實讓歐美白左們驚詫不已。最終,美國自毀長城,策動軍事政變搞掉了吳庭艷,從此南越無人再是越共對手,後面上台的都是一系列廢材,南越局勢全盤惡化,北部灣事件前越共已實際控制南越三分之二領土。事實上,不僅越南,整個東南亞都岌岌可危:
寮國巴特寮在北越支持下控制了桑怒和豐沙里兩個省,同時統戰政府軍內以貢勒上校為首的左翼軍官,裡應外合發動政變差點就拿下了寮國。
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戴著中立的面具暗中通共,幾乎把柬埔寨變成了越共武裝的庇護所和物資輸送管道(越共南方局領導機構就位於柬埔寨境內的鸚鵡嘴地區),而幼年期的紅色高棉也在蠢蠢欲動之中。
印尼的蘇加諾被中共徹底統戰,印尼共產黨發展成了世界第三大共產黨。中共還取道印尼援助以華人為主的馬來亞共產黨。以余柱業為首的馬共新加坡方面領導機構常駐印尼雅加達。印尼的地方民主選舉幾乎成了印尼共產黨的個人秀。
泰國共產黨,緬甸共產黨這些過氣明星,在文革後大力輸出革命的中國的輸血下死灰復燃。後來緬共幾乎控制了緬北與中國接壤的全部區域,基本奠定了今天緬北諸特區的格局。泰共武裝也蓬勃發展,後來發展到攻擊泰國境內美軍空軍基地的地步,極大牽制了美軍對北越的空襲。泰國軍事政變法政大學屠殺事件後,大批中左翼學生和知識分子紛紛進入叢林與泰共合流,那熱火朝天的程度有如朗諾政變後紛紛進入叢林加入紅色高棉的柬埔寨各階層人民。
事已至此,美國不得不親自上陣拍出地面部隊介入越戰以防止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倒下,為自己的愚蠢錯誤付出了昂貴代價。
經越南一事,美國也吸取了一定的教訓:哪怕一個政權再獨裁再違背美國的價值觀,只要它的存在對美國有利,美國就應該支持它而不是企圖按照美式民主的規範來改造它。後來美國在印尼智利南韓軍政府政變上台,大規模鎮壓異見民主人士和侵犯人權時裝聾作啞,終於防治了這些地方被赤化。
南越在吳庭艷獨裁時可以讓越共一籌莫展,後來裝逼搞美式民主卻輸的一塌糊塗,甚至連地方選舉都被越共地下黨操縱。這足以告訴那些滿腦子「我不贊成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的民主小清新們一個殘酷的事實和悖論:有時為了捍衛民主必須剝奪一部分人的說話權利。民主的前提是,必須先消滅那些骨子裡反對民主甚至企圖利用民主的極端勢力,否則脆弱的民主必將通往集權,別忘了,希特勒也是通過選舉上台的。某種意義上,麥卡錫蘇哈托皮諾切特才是俠之大者我就知道南越特種兵挺猛的,還能保護賭神。
看到這個題目老夫就莫名感覺到常凱申和國軍要中槍
越南共和國軍(南越軍)的戰鬥力不弱,但是亡於內耗。 首先說說南越軍的戰鬥力。在所謂南越的民族解放陣線興起的時候,南越軍隊的應對能力是不足的。因此解放陣線,也就是所謂「越共」游擊隊的力量越發壯大,形成了農村根據地。但是,在越南戰爭後期,特別是尼克松逐步從越南撤出美軍,推行「戰爭越南化」後,加大對南越軍隊的培訓和編練。南越軍隊基本上已經專業化。戰力不弱。這在1972年的「復活節攻勢」中可以看出。 在1972年所謂「復活節攻勢」中,抵抗北越軍的主力,基本上不是美國人,而是南越軍。例如第二次廣治戰役,南越軍就憑藉自己的力量,一舉奪回被北越主力佔據三個月之久,緊鄰軍事分界線的廣治省;安祿戰役中,南越軍也曾成功防守「胡志明小道」,緊鄰柬埔寨的出口地區——平隆省省會安祿。昆嵩戰役中,南越軍隊也守住了昆嵩。北越「復活節攻勢」實際上是被南越軍隊挫敗了。這次「復活節攻勢」,北越無論從實際效果還是從宣傳效果來看,都大不如4年前,1968年的「春節攻勢」。這也表明,南越軍隊此時雖然還不足以「綏靖」整個越南南方。但至少守得住大中城市。 正因為如此,美國人也就錯誤判斷,即便再發生戰爭,北越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憑武力征服越南南方。而世界局勢的變化,中美和解,也會使得越南戰爭逐漸緩和下來(確實,如果南越稍微挺一下,挺到1979年,看看它的外部形勢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越南會像朝鮮半島那樣,逐漸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因此,才急匆匆和北越簽署《巴黎協定》,在確保越南共和國安全的前提下,徹底撤出越南。 但是南越卻在兩年內崩潰了,為什麼?這就要說第二個原因了——南越軍隊內耗。 這根子當然得要算到1963年反吳庭艷的政變上去。1963年後,南越軍隊干政成了家常便飯,其後不停的發生政變。但是有一個問題,為什麼阮文紹1965年上台後,就能在南越執政十年呢?前幾年不停政變的南越軍隊高級將領們,就都老實安分了? 當然不是!阮文紹自己就是軍人出身,又是被政變推上台的。他難道不知道他身邊這些「同一戰壕里的戰友們"——將領們是些什麼貨色?他太清楚了。於是,在他清洗了反對他的將領——特別是在順化——峴港一帶,駐紮多年,等於割據這些地區的阮正詩將軍後。阮文紹知道,他必須在越南軍隊中,實行所謂」強幹弱枝「,」以文治武「政策,否則他根本掌握不了大權。 阮文紹也許用這個,中國北宋時候用過的手段,取得了總統大位,由一個軍政府的將領,變成所謂文人總統了。但是,他沒想到,這就是南越軍隊內耗的開始。 阮文紹怎麼實施」強幹弱枝「。當然就是強化中央直屬的軍隊,削弱各地方戰區的軍隊。說到底就是分嫡系雜牌。但是,南越國力有限,中央嫡系部隊畢竟佔少數,也就夠防守個西貢,還有北部軍事分界線的順化——峴港。對於遍布解放陣線根據地和游擊區的南越腹地,特別是胡志明小道在南越的幾個入口,憑藉中央嫡系軍隊根本防不勝防。因此這些地方都得託付給地方戰區武裝,也就是所謂雜牌來防守。這些雜牌軍很多都是民團轉化而來,戰鬥力弱不說,加上高層經常對他們武器,彈藥,配給剋扣。他們也就日益消沉。但是,不得不說,這些軍隊在固守方面還是很好的。但是這不足以應對源源不斷湧入的北越正規軍。而南越強幹弱枝計劃造成的軍隊間的不和以及內耗,更是在1975年,越南遭受的致命打擊。 阮文紹還一個加速內耗的政策就是」以文治武「。阮文紹原本是政變上台的,靠的是軍方將領的妥協和支持。可上台後,阮文紹知道和他這幫老戰友玩,他們遲早會再政變,於是他」棄武從文「,脫下軍裝,搞起文官政治來了。他居然組織了一個政黨,還以全國選舉的方式,當上了民選的總統。然後,他以文官來制約武將。原本武將在自己防區內等於割據為王的。但是阮文紹通過政黨政治和文官,在地方上把那些雜牌軍武將的行政權一一剝奪。但是,這畢竟是戰爭期間,於是,地方上省長和師長們斗得一塌糊塗。文官武將的內耗也使得這個政權,這支軍隊岌岌可危。 而且,阮文紹變成一個文人總統後,他掌權的合法性就從軍事統帥,變成了政府最高領導人。要知道在現代社會,一個政府要掌握政權,必須扮演一個」國家保護者「的形象,必須保證國家的」領土主權完整「。但是,這在與北越的戰爭中,這種」政治正確「,和」軍事正確「就發生矛盾了——當時南越已經是被游擊隊弄得七零八落。部隊都被分割駐守到無數個據點裡,使得機動部隊相當不足,那麼「軍事正確」的方法,就是收縮防線,放棄一部分地區來獲得機動有生力量。但這就和「政治正確」矛盾了——國家居然要出賣某些地區,讓與敵人。 阮文紹選來選去,最後只好選擇「政治正確」,於是提出了一個口號——「不丟失一鄉一村」。這下在政治上正確了,軍事上完蛋了。軍隊都被徹底分散到去駐守一個鄉,一個村。請問,如果北越來一次大規模的攻勢。南越還有機動部隊抵擋嗎? 事實上,1975年南越的潰敗就是這麼來的。首先,在1974年底,北越和越共集中兵力,進攻西貢附近的福隆省,結果南越軍隊被打得大敗。福隆省全省失守。這一下阮文紹著急了,將所有保留的機動部隊全部送到福隆省,「不丟失一鄉一村」,結果丟了一個省。他能不挽回嗎?非但如此,他還將前線防守部隊調回,「收復福隆」。結果,當軍隊集中到福隆後,北越於3月發起攻擊,攻打南越中部,交通咽喉要道,邦美蜀。西原戰役爆發。這讓所有駐紮在北部各省的軍隊心驚肉跳,驚慌失措。福隆的失敗,加上害怕自己被包圍。於是這些軍隊再沒有看到敵人情況下,放棄防區潰退。結果一個月不到,北部山區各省軍隊都潰退到了沿海。於是指揮系統大亂,軍隊崩潰開始。 因此,南越軍隊死於內耗。
南越本身屬占城不屬河內,屬於被征服地區,被殖民力度遠大於北部,有一些死忠不足為奇,但用以證明南越政府的合法性就極為可笑了
這次的諸多回答簡直大開眼界,這些人即便如此也唯獨不敢承認自己是精神法西斯,這個現象十分有趣,外加莫名的優越感讓我非常好奇其世界觀的形成。一名受採訪的越共軍人說得很明白了:南越的下層官兵戰鬥力很強,但他們的高層軍官能力很差。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越南上層分裂嚴重,權力鬥爭十分激烈,這就導致了很多嚴重問題。很多人說南越政府不得人心,或者南越是美國傀儡政權,這都錯得離譜。
可以說,南越軍民被他們忙於權利鬥爭,不顧民眾死活的上層統治者背叛了。
讓我們向他們致敬,因為我們知道曾經有這麼一群人曾經在這裡抵禦共產主義,保衛自由世界。推薦閱讀:http://www.virginia.edu/cnsl/pdf/Turner-Myths.pdf南越軍對付的是整個中國加上蘇聯的傾力支持金錢、武器、人員(志願軍),加上越南細長的地形,加上整個印支半島的普遍赤化,基本上無險可守,一個南越軍對付兩隻巨熊,根本就不公平,南越軍敗於外部勢力入侵、地緣政治,跟什麼腐敗無能完全沒有關係。
美帝遠水救近火,杯水車薪,南越人民成為北越、中蘇炮灰的犧牲品。更重要的是70年代正趕上石油危機,美元賤如磚坯,美國無力再為南越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而屋漏偏逢連陰雨,南越的農業經濟在72年的「復活節攻勢」中被摧殘破壞殆盡,也無力通過發展生產來解決經濟危機。石油危機對南越經濟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一無資金二無武器三無支援,這場戰爭還怎麼能打得下去?有人說美國在撤走前還留給南越50億美元的武器,這純屬無稽之談。就算有,這麼多武器的維護費用也便宜不了,南越有錢有技術去維護這些武器嗎?相反,北方得到了共產國際兩個帶頭大哥的全方位支援。他們屬於封閉性的計劃經濟體系,不依賴貨幣也不受經濟危機影響,直接給予物資援助,再加上全方位的戰略指導,不贏才怪。
曾經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眼中的「運輸大隊」
南越應該陸軍反游擊化,空軍主戰化,利用空軍阻止北越集結。
當然這些都是廢話,畢竟和菲律賓差不多的地方能運作什麼現代空軍。推薦閱讀:
※假設中國真的吞併了某個東南亞國家,如越菲緬這些,對中國而言到底是是利是弊?
※為什麼東南亞國家摩托車代步的多?
※求科普東南亞的歷史 ?
※東南亞的食品工業是不是相對比較發達?如果是,又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