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和幻想類小說有什麼區別?

現在的童話好像分類下有好多種,有的是純粹以動物為人來寫的;有的會把什麼植物啊也寫活了,像花妖啊、樹妖啊什麼的;有些則把現實和理想國串聯起來,主角有的還加入了人類,這種讀起來有生活的味道,也更真實,更深刻。那要怎麼來劃分這個界限呢?比如說:可以讓童話里出現收音機、電視機這類現實的東西嗎?還有,關於童話里的食物,如果還像現實一樣說有雞鴨牛肉什麼的,是不是對童話的傷害?

我問的好像很幼稚,有錯的話,請告訴我,好不好?


8.10。家裡終於安上網了,我來填坑!!

抱歉讓題主等了這麼久,因為在日本租房子裡面是神馬都木有的,每天都在買買買,裝裝裝,網路也是才裝好的,就前來更新!

還有粟米馬三兒的是,我把題主的題目改了,原本是「關於童話?」這個題目很含糊,看到題主想問的,應該是童話和幻想小說之間的關係,所以改掉了。如果題主看完答案,覺得題目改的並不符合你的意思,請告訴我哈,以下是填坑的分割線,填完還要去買電水壺……

——————————————噠噠噠——————————————————————

之所以題主這樣問,是題主沒有分清了「童話」和幻想小說」的概念。

童話和幻想小說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

辣么,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白雪公主》和《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這兩部作品,哪一部是童話,哪一部是幻想小說呢?

還是你會覺得,這兩部作品都是寫給小孩看的,現實中並不可能發生,所以都是童話嘛。

Nonono…

不是醬紫的。《白雪公主》是童話,這是大家公認的,而《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則是幻想小說。(並不知道大家對這兩部作品的印象如何,是不是覺得「哇,這難道還有區別?」)

那我就以《白雪公主》和《愛麗絲漫遊奇境記》為引子來告訴大家這兩者究竟有什麼不同~

1、主人公對於非現實事物/事情的態度:

《白雪公主》里的白雪公主遇到七個小矮人,邪惡後媽和魔鏡,他們都能理解自己世界中發生所有的事情。這些非現實事物/人物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對彼此的存在並不會懷疑或驚訝;

而《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里,愛麗絲看到了奔跑的瘋兔,覺得很奇怪,於是跟著瘋兔一起見識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件。對每遇到的一件事/人物,愛麗絲都是覺得很奇怪,甚至質疑他們的存在的合理性的。比如她對於瘋帽子永不結束的下午茶會,殘暴皇后斬人的行為都提出了異議,覺得他們所做的事情是「不合常理」的。

【題主在描述里提到了有些故事裡出現了「花妖、樹妖」什麼的,也不一定都是童話。舉我大愛的安房直子的成名作《花椒娃娃》來說,雖然出現了花妖,但是並不是作為其他人物認可的存在,只是當作一個傳說,因為大家並不相信花椒娃娃的存在,所以應該要歸到幻想小說的範疇。】

就好比,現在你面前出現了一個長著驢耳朵的兔子,告訴你「我們終於費勁千辛萬苦找到你了,快點跟我們回去參加婚禮」,這樣的話,你的反應決定了這個故事的類型。如果你覺得「太好啦,我終於等到你接我回家了!」,然後你高高興興回去參加了婚禮,過上了圓滿幸福的生活——這就是一個童話故事。

如果你覺得「你在說啥子?怎麼會有這樣的驢子,你?是在逗我吧!滾粗!」,然而還是被長驢耳朵的兔子抓著你跑進了一個陌生的國度,開始了「你覺得不可思議」的旅程——這就是幻想小說。

好吧,這個比方雖然不太恰當,但是能幫助大家理解(呃,這個眼神是什麼意思……=。=)

總結一下第一點,童話里無論發生什麼樣匪夷所思的事情,童話人物都會把這些事情當作是理所當然的,正是他們的世界中本該就有這些事情。

而幻想小說里主人公遇到的非現實的事情,都會覺得非常驚訝,非常不合理,不符合常規,不可思議,匪夷所思……等等,而且如果把這些遭遇告訴別人,也會得到一個看深井冰的表情,同樣也不是不被他人所相信的。

2.幻想小說的主人公進入「超現實/幻想世界」需要通過一個媒介,而童話沒有:

幻想小說里的幫助主人公從「現實世界」進入「超現實世界」往往都需要一個媒介,這些媒介可以是引導者,可以是一扇門,一個物體,或是一個夢,或是幾種的綜合,都有一定的緣由讓主人公可以來到幻想中的世界(並且同時還能圓滿地回去)。

舉個栗子:

《彼得·潘》里,溫迪從現實世界到「永無島」是由引導者彼得潘帶領的;

《哈利·波特》里哈里進入魔法世界是因為小精靈多比作為「信息媒介」和「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愛麗絲漫遊奇境》是愛麗絲受到瘋兔的帶領掉進了「兔子洞」;

《女巫、獅子與衣櫥》(後改編成電影《納尼亞傳奇》)是佩文西家的四個小孩進入了「衣櫥」,進入了納尼亞世界。

而且這些主人公可以在現實世界與幻想世界中來回穿梭,在經歷過驚心動魄的冒險之後,還是會回到安全、充滿愛的家中。

也就是說,為什麼孩子們喜歡看童話,而長大一點了就更喜歡看偏幻想類作品的原因就在這裡。通過一個幻想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界限,可以進入超現實空間歷險,最終還會回到熟悉的現實環境中來,既可以讓讀者覺得很真實,有很強的代入感,在幻想中暫時脫離平淡的現實生活,也可以同時享受和故事主角一起酣暢淋漓地冒險和勝利的安全感。

而童話隨著孩童年齡的長大,漸漸知道童話世界並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不能幫助自己很好地想像,而慢慢轉而向幻想式的作品。

3.幻想小說的主人公進入幻想世界通常有年齡限制(不是絕對),而童話沒有:

童話里下至剛生下來就被詛咒的baby,上至皺紋大把的邪惡老巫婆,都可以在童話世界裡存在著(不過好像只有長的好看的人才有當主人公的能力……)

而幻想小說的主人公進入幻想世界,通常有年齡限制,也就是說一旦超過了一定年齡就沒辦法看到或進入幻想世界,幻想的能力的也慢慢消失,最終……長成了大人(??? ?? ???)。

比如經典的《彼得潘》裡面的這段對話,每次看都很令人難過:

有一夜悲劇發生了。那是在春天,晚上剛講完了故事,簡躺在床上睡著了。溫迪坐在地板上,靠近壁爐,就著火光補襪子;因為,育兒室里沒有別的亮光。補著補著,她聽到一聲叫聲。窗子像過去一樣吹開了,彼得跳了進來,落在地板上。

彼得還和從前一樣,一點沒變,溫迪立刻看到,他還長著滿口的乳牙。

彼得還是一個小男孩,可溫迪已經是一個大人了。她在火邊縮成一團,一動也不敢動,又尷尬又難堪,一個大女人。

中國著名的幻想小說家、翻譯家彭懿也寫過《魔塔》和《妖湖傳說》系列,把能進入魔法世界的孩子的年齡限制在了12歲。

還有安房直子的《白鸚鵡的森林》,水繪可以通過媒介貓咪,到「白鸚鵡的森林」國度和亡者對話,但是「終於有一天,連這樣的聲音也聽不到了。是水繪十二歲的那一天,橡膠樹後的樓梯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諸如此類,但也不是絕對。一般主人公的年齡都和作者想要面對的讀者人群的年齡有關,通常都發生在最愛幻想的青少年人群的身上,例如一直陪伴我們長大至長殘的哈利·波特……

4.幻想小說人物的經歷似夢非夢,而童話則都是「真實的」:

這句話有些費解,為何幻想小說的人物的經歷是非真實的,而童話則是「更真實」呢?

這其實是以故事中其他人物為參考系講的,童話中所有人都認可主人公的遭遇,也就是大家都相信這件事是真實的,而幻想小說則不然。

大家肯定有這樣一個感覺,很多幻想小說在最後都會寫到「原來所經歷的事情,都是剛才做的一個夢……」看到這句話時,大家都會有些失落吧,這麼硬生生地把人從幻想拉回到現實中,並提醒你你這只是一個夢,反正我每次看到這句話都會很難過。

但素,通常作者還是會讓主人公從幻想世界裡帶出一個「信物」,並說:「好像這不只是夢,它有可能真實發生過」,這種亦真亦幻的說法來撫慰主人公和讀者的心靈,作為主人公在經歷冒險成長之後的一個印記和證明。

栗子。

-《綠野仙蹤》里的多蘿茜回到嬸嬸家中也是當自己做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夢。

-柏葉幸子在《蘋果地里的特別列車》這本書中,讓雪子在從幻想國度回來後,手裡還拿著一隻蘋果,車廂里也有好聞的蘋果香味(正如進入幻想世界時的情景),同時在性格上也發生了些許變化,變得更堅強和成熟。

-或者是共同冒險的夥伴互相求證,並成為彼此保守的秘密。或者是像《愛麗絲漫遊奇境記》最後一頁寫的這樣,先是以「愛麗絲的夢」來為之前經歷的事情定性,後來又以姐姐新的夢來從側面證明這些經歷並不是夢。

「醒醒吧,親愛的愛麗絲,」她姐姐說,「看,你睡了多久啦!」

「啊,我做了個多奇怪的夢啊!」愛麗絲盡她所記憶的,把那些奇怪的經
歷,告訴了姐姐。也就是你剛才讀過的那些。當她說完了,姐姐吻了她一下說:「這真是奇怪的夢,親愛的,但是現在快去喝茶吧,天已經不早了。」於是愛麗絲站
起來走了,一面走,一面還費勁地想,她做了個多奇妙的夢呀!愛麗絲走後,她姐姐仍靜坐在那裡,頭向前支在一隻手上,望著西下的夕陽,想著小愛麗絲和她夢中的奇幻經歷,然後自己進人了夢鄉。下面就是她的夢。

…………

(《綠野仙蹤》電影,溫暖了我的童年啊)

————————————————噠噠噠結論————————————————————

於是乎,又來到了結論的分割線。雖然上面說了這麼多區分,幻想小說也是漸漸從童話中分離出來的,在歐美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但是在中國的兒童讀物分類中還是比較模糊的。當然有些故事的界定也比較難,不能光靠這幾點就定義為「幻想小說」或「非幻想小說」。

其次還有,因為童話的特徵在我其他回答中有講過,所以這篇答案重點講了幻想小說的特徵。應該很明顯地明白為什麼有的故事更真實,有的故事童話味兒會更重了些吧!O(∩_∩)O

&<&<&<

主要參考文獻有:彭懿的《世界兒童文學經典》、《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安房直子全集》等。

順手推薦一些陪我長大的幻想小說: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日本·大幻想小說」系列,真是開啟了我人生的大門。

之後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推出的中國·幻想小說系列,陪伴了我整個成長時期。

又是一個關於童話的小眾的問題,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深夜碼字不易,看在我剛到日本已經睡了一周地板,剛裝網了就來填坑,明天還要繼續組裝傢具的份上,來點個讚唄!(*^__^*)

棒棒噠!

終於整理出了關於童話回答的索引:

童話創造之初的目的是什麼?是面對最深處的恐懼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為什麼童話往往以王子公主在一起作為圓滿結局?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一本好繪本是如何進行構思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我不太希望三歲的女兒去背古詩詞,請問有好的童謠推薦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能否推薦一些比較好的關於繪本創作的書籍或資料?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哪些繪本改編成了動畫或電影?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怎樣製作立體書? - 知乎用戶的回答


說一下我的理解。

童話是以受眾為主要區分標準,類似青春文學;而幻想類是以文本內容為主要區分標準,比如幻想、寫實、非虛構,是兩個不同的分類體系。

不能說誰包括誰,只是有交集。

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然後二者的交集,幻想類童話又可以分成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的。兒童視角就是說作者是站在兒童的角度寫成,完全相信筆下幻想世界的真實性。(相當於孔陽君老師對於童話和幻想小說的區分,並且也的確是受其啟發,所以詳細分析可以看孔陽君老師的回答,不贅述。)回到題主的問題。

對於創作來說,任何嘗試都是有益的,至於可行與否,大部分取決於作者自己的判斷力和筆力。


推薦閱讀:

王小波與儒學有什麼瓜葛?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一句的出處在哪?
你見過或讀過最污的古詩文句子是什麼?
為什麼《詩經 國風 衛風》的氓中寫愛情卻總是提到淇水?
為什麼主流文學都對王小波特別冷淡?

TAG:創作 | 文學 | 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