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詩經·衛風·氓》中的「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
下午詩經課堂上討論起這個問題,意見各執一詞。想起高中語文課上老師還特意強調了這首詩的寓意。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即便在現代社會女性可以做到經濟獨立,在心理上依舊更容易「不可脫」嗎?男性對感情更加拿得起放的下嗎? 拋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不談,單就這句話而言,似乎也有一些道理…… 渣男似乎要比渣女多一些,對感情更灑脫的似乎也以男生居多(也許是我接觸到的主要是女生的緣故?還請多多指教……)
謝 @明前邀請。
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
這是詩經·邶風·氓裡面的一句話。
翻譯過來就是:哎呀,少女啊,不要與士子沉溺於愛情之中,士子與你沉溺在愛情中,他還可以脫身,而女子如果沉溺在愛情中,就不可挽回了。
這句話無疑在古代是極其適用的。因為,古代,女子的社會地位底下,只要你嫁給了男子,然後被男子在年老色衰的時候休掉,那她的命運無疑是很悲慘的。
劉蘭芝那種情況是特例。多的是以淚洗面終身無依的這種情況。
而當代,明顯這樣的情況是不可能的。因為當代的婚姻法律體系已經非常完善,而且婚前愛情觀的轉變,男女社會地位的平等,男女在都市中賺錢能力的一致。讓這樣的情況已經變成昨日黃花。
今天,如果一個女子自立自強自愛,那麼男女離婚或者是男女戀情有變的情況下,女子並不是男子地位的從屬,她具有獨立的社會地位。
君不見,如今在愛情中,是誰愛得深,在相互分開的時候,誰最受傷么?大把的男人被女人傷的一塌糊塗。哈哈
今天,這句話應該是這樣的:
於嗟少兮,無與情耽。情之淺兮,猶可脫也;情之深兮,不可脫也。
完。先感謝 @明前 同學邀請。但這個問題我也不好回答啊,感情問題之類的,我回答就更不專業了。。。但既然邀請了,就不能裝忘了不回答,雖然懶癌最近有點嚴重,但還是碼碼字吧。。
這句「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所謂不可脫,個人覺得其實是和當時的歷史情況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女性不論是從社會地位還是從倫理道德方面,三從四德之類約束都很多,而且涉及到家族的名聲之類的,女性對於婚姻和感情的態度自然會認真嚴肅得多。所以古代女性在面臨情感破裂和情感問題的時候,較之男性更難已從這種被動的局面中解套出局。(某些開明點兒的朝代,以及娘家勢力特別大的除外。。。)
就現代社會來講,也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面對感情和婚姻,女性隨著時間的推移付出的沉沒成本較之男性其實是更高一些的。有的回答里提到從進化論的角度分析了女性的劣勢,個人覺得也是蠻有道理。客觀來看,隨著年齡的增長,相比於男性,女性是更加被動的,這也許是大齡女青年對自己會更加憂慮一些的原因吧。
但是話說回來,真正陷入一段感情之中,難以逃脫無法自拔的往往都是情到深處者,哪兒分什麼士之尤可脫女之不可脫啊。古今中外痴男怨女的故事多了去了,吳三桂為了陳圓圓獻了山海關,金岳霖為了林徽因一生未娶,愛德華八世為了辛普森夫人放棄王位,還有呂布和董卓為了貂蟬,是吧。。。哪兒能分那麼清楚。而且吧,小盆友們往往把愛情啊婚姻啊什麼的想得特別理想化,想得很簡單,然而並不是,且不說每個人的性格和成長環境導致他(她)對感情的態度有獨特的見解(囧)再說人性的貪婪和慾望是根植於基因中的(不然也不能從樹上下來了)只不過每個人所追求的不一樣罷了。有些人就喜歡燈紅酒綠鶯歌燕舞,有些人就喜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有些人追求新鮮,有些人喜歡懷舊;這能強求嗎。。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能在一起的自然會長久,不能長久的又何必勉強在一起呢。。。誒,最後我只想說一句,讓我這種大齡單身人士回答這種問題,實在太殘忍了。。。。我覺得,還是跟個人教育、背景有一定關係吧。
即便在現代社會女性可以做到經濟獨立,在心理上依舊更容易「不可脫」嗎?男性對感情更加拿得起放的下嗎?
我覺得,其實,更多情況下,是的。
經濟獨立了,但是對於男性和女性施加的教育,並不一樣。聽了太多「女人應該溫婉」「女人應該包容」「女人應該持家」,以及「男人都愛玩」「男人都花心」……就好像,女人就應該守著一個人不離不棄,男人犯點錯卻都可以原諒。在這樣的教育之下,當然是的。不過具體的,還是要看人。感覺渣男比渣女多,可能是,有一些被渣女傷過的男人沒有吐槽,只是把眼淚留在了心裡:)在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下,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只能從一而終。女性接收到的教育就是夫君為天。其實哪個痴情種不希望一生一雙人,相對到白頭。只是那時男權社會裡的文化和思想特點,決定了沒有法律去規定一夫一妻。古往今來,女子能求得夫妻舉案齊眉何其困難,又有幾個能恩愛兩不疑。想來要是當時一妻多夫制的話,就會有無數悲戚的怨夫了吧。其實直到今天,都很難說是男人更無情還是女人更無義。總歸是一方可脫,一方不可脫罷了
我覺得這句詩簡直就是萬古不易的真理啊(個人觀點....)當然 在不同的人身上 會有不同的結果~~
其實真正要理解,就在於這個字耽,這個翻譯為沉迷於愛情,是不是完全可以呢。有個大家將這個字同枕,引申為上床,就好理解了。哎呀,女孩們,不要輕易和男子上床啊,男人上床快活後,就失去新鮮感,對你就沒有依靠,可以小三小四,但是對女的呢,有可能懷孕,你就無法拜託了。可能有人說,大不了墮胎啊,想想古代的衛生醫療條件,墮胎就是大出血,誰敢?還有人說,不墮胎也行,我獨自撫養,試想不說古代生產力底下,養自己都難,何況養小孩,就算現在社會,獨自撫養小孩的媽媽也是艱難重重。所以這不是男女平等的問題,是現實問題,於古代還是現在,都沒有變化。
我是女的,對於此詩深有體會,這句在歲月里流傳了千年的詩句來形容現在的我著實貼切。我越來越喜歡他,他卻離我越來越遠,似乎我就是那麼的可有可無。
反正我是反例的一方。
男女的區別決定了這個問題。
首先,男的思維傾向宏觀,女的傾向細微。對待感情也一樣,而越細緻的體會就導致越深刻的淪陷。
其次,男的邏輯強,女的感性多,明知愛已不可為,男的可以理智放手,女的寧願自欺欺人的維持。
最後,歷史開始男尊女卑時代以來,女性都處於弱勢地位,古有三妻四妾,現有小三小蜜,實際上確實是金錢在起一定作用。另外想說,《衛風·氓》是我記憶深刻的一篇古文,裡面女主角追求愛情的自由,為愛付出的真誠,以及最後「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決絕,都讓我推崇。
當今經濟獨立的女性,更有條件實現這種精神。當然還有很多特殊或普遍的原因,我們無法改變世界,只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我從進化論角度說一下吧。
先翻譯下這兩句:原文: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翻譯:男人沉浸戀愛里,可以擺脫出來。女人沉浸到戀愛里,就無法擺脫了。換句話說,雌性人類在發情期間(戀愛期間),對雄性人類非常依賴。而雄性人類在發情期間(戀愛期間)對雌性人類幾乎沒有依賴感。
下面說說為什麼。
眾所周知,人類是從古猿進化而來。在三十萬年前,現代智人走出非洲,從而步滿世界。我們所有地球人都是三十萬年前的那支智人的後代。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和其他生物一樣,都是以繁衍為生存和進化的第一要務。所有一切的行為都為基因流傳做服務。哺乳動物都有很長的妊娠期間。尤其人類,對於人類的體型來說,十個月的妊娠時間有點太久。在妊娠期間。雌性人類(或者說古猿)是很脆弱的。不僅生命很難保障。懷中的胎兒更是容易流產。在古代非洲大草原的環境下。一個單獨的雌性古猿個體想完成妊娠,產仔,撫養成年這個流程。可以說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事情。所以她們在這期間非常需要雄性的保護與照顧。然而雄性古猿又是那麼的不靠譜(為什麼,後文有說)。於是雌性只能自己想辦法。她們先在各種想和她們交配的雄性古猿中挑選,試探。在其中尋找最有能力(有錢?有事業心?)保護她們且更願意(有責任感)保護她們的雄性。一旦選的了交配對象後,雌性古猿就會對這個雄性不離不棄(其實是為了尋求保護,希望被不離不棄)。因為離開了雄性古猿,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帶著幼崽的雌性古猿很難生存下去的。換句話說,凡是在發情期間朝三暮四的雌性古猿由於沒有找到一個靠譜的雄性古猿保護她們,進而都沒有留下後代。於是雌性古猿在發情中一旦認定一個雄性古猿成為她的交配對象,便不離不棄就被寫在了基因里。
於是女人在戀愛中一旦選定一個男人成為她的人生伴侶便很難改變,就被寫在了基因里。當幼崽長大後。雌性古猿就不需要雄性的保護了。所以年紀越大的女性,或者說,有成年子嗣的女性。就越容易從男人的依靠中走出來。
相反,雄性古猿為了繁衍後代,需要和更多的雌性古猿交配。他們沒有保護幼崽的義務,只有責任。所以他們對雌性並沒有依賴性。很容易成為「不靠譜」的雄性,他們也很容易從戀愛中走出來。
根據上文所述,如果沒有雄性的保護,雌性不能單獨撫養幼崽。所以雖然雄性心裡想跟跟多的雌性交配,但是為了自己幼崽的存活率,他們還是要被迫的保護有他們後代的雌性。當然,這不妨礙他們朝三暮四,尋找其他的雌性交配。
綜上,我蠻喜歡詩經的。不僅朗朗上口,還能學到人生哲理和科學知識,真是一舉N得呀。以上妥妥的,沒毛病!
假話!
麻痹!不要信!我就曾經被這句話害苦過~雖然喜歡當初純真的自己,但更覺得那時的自己是被騙的
推薦閱讀:
※男生會因為什麼反感做別人的男閨蜜?
※該主動聯繫大十歲的相親男嗎?
※為什麼會因為談戀愛感到心累?怎樣避免?
※86大齡剩女,覺得活著了無生趣,但也沒有勇氣做什麼,該怎麼辦!?
※女生戀愛這件事是隨緣等待還是怎麼籌劃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