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豆瓣遊戲,以及對於國內遊戲領域有何影響?

豆瓣悄悄上線了遊戲標註功能:http://www.douban.com/game/explore 覆蓋平台從移動端、 PC 到這一世代的主機、掌機均有。包括之前 N64、DC 等老平台。

之前關於『豆瓣為什麼不推出「豆瓣遊戲」?』有不少討論。但是今天豆瓣的確推出了不少用戶期盼已久的「遊戲標註」功能,說這個不是為了打臉,而是強調在不同時間節點下豆瓣採取的不同策略。


早幹什麼去了,現在才出。


利益相關:遊戲設計師,希望普及遊戲文化,提高玩家審美。

-------------------------------------------------------------------------------------------------------------

對於豆瓣上線遊戲標註功能,我的評價是:做得好,雖然遲了些。

至於對國內遊戲領域的影響,我覺得從表象上來看是遊戲評價體系的建立,但從本質上來說,是大眾遊戲審美水平的提高

要對此進行詳述,可以分為評分和評論兩個方面來講。

評分:

近幾年當我想查看一個遊戲的評分來決定是否入坑的時候,首選項已經不再是Fami通和IGN,因為大家都說Fami通太水IGN收錢。我使用更多的是Metacritic. 因為它有媒體和評論人的加權平均分以及玩家的平均評分。在我看來,媒體與評論人評分無論如何都有個人審美傾向,而只要不是極小眾作品,大眾評分的平均值有更高的概率符合我的審美。但Metacritic用戶主要是還是歐美玩家,國產遊戲不用說,很多日本遊戲都因為沒有英文版導致缺失或者有條目沒評分。當我想查詢此類遊戲的時候,積累一定用戶評分後的豆瓣遊戲就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曾經聽人說國內不需要這樣的評分體系,因為國內玩家玩遊戲不花錢,沒有參照評分購買遊戲的需求。但現在看來,且不提國內日益增長的正版玩家群體,光是在一個遊戲里投入的龐大的時間成本,就足以讓遊戲評分體系的存在有了意義。

做個對比,國內的電影觀眾在一部電影上所需的投入只有2-3個小時,但理性觀眾大多還是會看一下豆瓣,IMDB評分再做決定。而很多遊戲通關動輒10小時以上,像老滾,猛漢之類的100小時也很正常,至於免費遊戲,如氪金手游們,做完教程體驗到核心玩法估計也一兩小時過去了,甚至被刷服抽卡打了雞血後一口氣玩了幾天才突然感到空虛,但這時想要抽身退出又開始捨不得賬號,時間和金錢(如果充了值的話)。有趣的是,許多會理性選擇電影的人,在選擇遊戲的時候往往只是「看到」就玩了(比如App Store排行榜),有點遊戲常識的可能會看一下廠商(比如哇卡婊出新作了,咦怎麼又是冷飯)。這種在選擇遊戲時的理性意識的缺失,有遊戲文化尚不普及的因素,但評分體系的不健全,想要理性選擇卻找不到門路顯然是主要原因。

我當然也知道評分對銷量的影響有時候並沒有那麼大,有的是豆瓣評分低票房高的電影。遊戲也一樣,使命召喚近幾年的作品Metacritic上user score低得發紅,銷量還不是秒殺絕大多數大作。但至少豆瓣這樣的評分體系讓大家意識到了「高票房」≠「高評價」,當玩家打開一款打榜的氪金手游的時候他至少意識到我玩這個就像去看好萊塢大片,就是圖個爽的,而這並不能代表」好遊戲「,有更高的人文藝術價值的遊戲是存在的。當初步有了理性選擇遊戲意識的玩家想進一步了解深入的時候,豆瓣「電影」條目旁邊觸手可及的「遊戲」就是最好的入口。

評論:

當我想檢索某款遊戲的中文評論的時候,找到的大多是貼吧和論壇的討論,沒有比較正規的文章,有的只是各大媒體的評測文。但評測僅僅是遊戲評論的一種,與影評做對比的話,評測就好像是那種過一遍劇本,表演,攝影,然後分別給出意見的影評。但我更想看到的是,是對作品的角色,心理,以及涉及的文化的探討,比如這樣的:

蝙蝠俠與小丑:同一硬幣的兩面? (蝙蝠俠:黑暗騎士 影評)

又或者是對故事做出不同的解讀,比如這樣的:

李安的隱喻森林與少年Pi的三個故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影評)

當然這樣的「同人創作」也喜聞樂見:

《山楂樹之戀》:潛藏在純愛背後的生化危機 (山楂樹之戀 影評)

(好吧我承認我是親王粉)

但在遊戲領域卻鮮少看到這樣的評論,就我個人所知,首推內褲門大人的:

旗艦評論——戰略航空軍元帥的旗艦 - 知乎專欄

深入淺出地分析了遊戲的設計,劇本,並對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有一定的介紹。遊戲圈內人士讀了可以幫助思考,啟發靈感,普通玩家讀了也可以增漲姿勢,對遊戲文化與設計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並可能由此激發出興趣,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哪怕不進入遊戲行業,也可以藉此成為具有更高遊戲審美水平的玩家。

但內褲門大人能覆蓋的遊戲作品和類型也只是少數,相信在其它類型上也存在和他一樣具有深度了解的玩家,但他們的文章可能藏在某論壇的角落,又或者是知乎「如何評價XXX遊戲」的某個答案,甚至始終沒有找到合適平台來一舒胸中磊塊。豆瓣遊戲條目的出現,就可以將之前失落的評論整合起來,並且為這些評論人未來一展才華提供了平台。

當這些遊戲評論的質量和數量有了一定積累後,產生的效應不可小覷。考慮到大多豆瓣用戶都有看完電影后閱讀影評深入思考了解更多相關知識的習慣,那麼在遊戲評論上他們也會抱有類似的期待。當他們標註某款遊戲後,十分自然地點開條目下的評論,讀到其它玩家高質量的遊戲評論後,他們獲得的不僅僅是相關知識,潛移默化之下,他們對遊戲這一媒體的看法也會改變。就好像剛剛接觸電影的小孩沖著名頭去看了黑暗騎士,只感到不明覺厲,在看完影評後才意識到原來電影可以有這樣的深度。那麼同理,沖著刺殺潛行的爽快感去玩了刺客信條的小孩,也可以通過讀評論了解到其背后豐富的歷史背景,從而意識到原來玩遊戲也是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與這樣的遊戲體驗相比,之前接觸的人民幣網遊,氪金手游是多麼的空虛。從此遊戲審美得到了提高,選擇的遊戲質量也相應提高,從遊戲中獲得的知識、體驗也更加豐富,之後他的經歷可能會改善身邊人對遊戲的看法,他貢獻的評論則會繼續影響新的用戶,如此種種,良性循環。

--------------------------------------------------------------------------------------------------------------------

對豆瓣遊戲的一些建議:

目前只有"想玩",」玩過「兩種標籤,覺得有些簡單。以本人為例,因為時間緊缺,但又需要跟上遊戲發展的潮流,許多遊戲都是淺嘗輒止,像龍騰世紀這樣需要投入上百小時的遊戲就有些有心無力。對於普通玩家來說,試玩幾小時就丟下的遊戲也不在少數,而基於豆瓣電影的邏輯,這種只是嘗試了一下的遊戲一般是不會標"玩過"的,但又沒有其他選項,只好不標。建議增加類似「通關」的選項,這樣只是嘗試的遊戲可以只標玩過。能夠在一個遊戲條目下標上通關,用戶也會有一種成就感。

我現在十分喜歡的一個網站是How long to beat? 可以查詢到遊戲的平均通關時間,並且有完美主義玩家,速通玩家等不同的分類。我覺得豆瓣也可以加入類似的功能,不僅豐富了遊戲條目的信息,也會對玩家的時間管理有所幫助。


豆瓣做這個遊戲條目還挺讓我震驚的,不過基本上朝著review everything方向上去了。如果沒有收入的壓力去冒險嘗試這個產品還是有挺大風險的,畢竟遊戲用戶和行為對豆瓣原有的文藝用戶和行為有著較大的區別(不要說豆瓣大了什麼鳥都有,電商多了我還煩呢)。不過這個商業模式的探索我看不到好的結果,遊戲除了自己研發就是分發或聯運了,指望遊戲廣告掙錢也不太可能,畢竟現在還不讓做呢。研發遊戲豆瓣就沒有這個基因,唯一可能的就是分發或聯運(360和陌陌分別靠這兩種方式掙錢)。比較懷疑的是豆瓣遊戲用戶的轉化率,低基數*低轉化率*低Arpu值=他就不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


豆瓣做的是生活發現的服務,現在大豆瓣APP用豆列來解決發現問題。

但是強發現的前提是收藏,強收藏的前提是整理,強整理的前提是內容結構化,高度內容結構化的一個通用解決方案是條目化。所以想更極致地驗證豆列的發現作用,需要把更多的內容條目化。

舉個例子,用豆列收藏電影,和用豆列收藏網頁,其中的區別你們感受一下。

所以不是什麼進軍遊戲行業,淡定。

然後條目化遊戲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會把更多的東西條目化。

我猜的。

祝豆廠越來越好!


從遠處說起,一會繞回來。

雖說我是做遊戲的,但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壓根不屬於這個行業。因為業內朋友坐在一起聊天是有一套話語體系的 ,這套話語體系通常離不開次日留存、ARPU 值等術語,而我常常跟不上節奏,倒不是說這東西很高深我搞不懂,而是我一直對此沒有太大的興趣。

我真正想做的是單機遊戲,原因很簡單,我自己喜歡這類遊戲。作為一個八零後,這種愛好在玩超級瑪麗、魂斗羅、淘金者的時候早已埋下,開始遊戲事業後接觸了各個平台上的單機遊戲,尤其是一些優秀的獨立遊戲後,更是覺得遊戲這門藝術有很大的創作空間,不應該局限在主流市場的約束里。這點我相信看答案的人里有很多是跟我一樣的。

但是想歸想,最終會放手去做的人很少。如果你問他們為什麼想做又不去做?大部分人的回答是:這個市場不靠譜,有條件的話倒是可以滿足一下情懷,商業項目還是算了。

我對此略有異議。

我不認為單機遊戲一定要和情懷扯上關係。好的單機遊戲,應該像網遊那樣明碼開價地賺錢。對賺錢的可能性,我比較樂觀。我始終認為國內的遊戲市場會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玩家群體越分越多,每種類型的遊戲都應該能找到自己的市場,單機遊戲也不例外。

豆瓣新增遊戲類別在我看來對於遊戲市場的多元化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多元化的市場得讓各種類型的消費者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並能方便地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這除了需要好的作品以外,還需要傳播和引導。

從電影、音樂、書籍等情況上來看,豆瓣用戶有相對鮮明的審美標準,且有不少意見領袖在為自己喜歡的東西發聲。這些意見領袖在傳播這件事上有著很大貢獻,對於同樣喜歡這些作品但又沒有太多時間去尋找和篩選的輕度用戶來說,這種傳播有很大的幫助。儘管很多人只是偶爾上線看看別人 The Binding of Issac 的心得,瀏覽一下 Year Walk 到底在說怎樣的一個故事,以及看看 Klei 新出的那個回合制的潛入遊戲到底好不好玩,但傳播和引導不就是這麼開始的么。

一種風氣的形成,總要有很多個起點,所以關於豆瓣新增遊戲類別這件事,我的評價是:做得好!

感謝豆瓣團隊。希望這個入口能早日給豆瓣帶來經濟收益。


其實豆瓣做這個並不晚啊, 現在主機遊戲解禁, 索尼和微軟的發行渠道非常成熟和國際化, 手游網遊團隊切換到主機市場上只是時間問題了, 再加上國人知識產權意識和消費意識的轉變, 個人非常看好未來主機遊戲市場, 這個時間點站坑剛剛好!

但說回豆瓣遊戲, 看了產品後, 我不覺得豆瓣能把這個欄目做好....

三個問題:

1. 遊戲缺乏imdb之於電影, ISBN之於圖書這類統一標識, 用戶添加不便是一方面, 技術上做條目的去重也有不小挑戰, 主機和PC屬於出版物, 相對還規範, 網遊/手游的條目數量多, 更新快, 做這方面的數據結構化屬於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我懷疑豆瓣的人是否有耐心持續做下去...

2. 國內遊戲用戶群劃分極其明顯, 主機和PC單機之間還好, 網遊/頁游和前者之間的交集少的可憐, 可比電影和劇集之間的差距大多了, 手機遊戲則是純粹的light向, 甚至他們是否是一個群體都是個疑問, 一個統一的平台妄圖一統遊戲玩家很可能兩邊都不討好....

3. 條目有了之後, 下一步該做什麼? 媒體? 社交? 攻略? light向的玩家是否需要這些呢? 如果鎖定core向的主機和PC單機玩家, 那麼就沒辦法迴避這些現實:

媒體: Fami通, IGN 和 Metacritic 基本已經足夠了, core向遊戲的特點是數量少, 增長慢. 每個月就那麼幾款大作, 玩家並不依賴媒體選擇遊戲, 圍繞新作的討論和評測帶不來多少粘性.

攻略: 主機玩家都在A9VG, PC單機分散在各大論壇如3DM, 這些論壇體驗其實很差, 但其優質內容貢獻者才是核心, 如何把他們搞到豆瓣上來?

社交: D7VG 已經做的風生水起了, 雖然局限於PS系玩家, 但同步PSN帳號的獎盃這個點抓的非常好, 聚集了一大批獎盃黨

總之, 遊戲領域, 小圈子太多, 之間差距極大, 總用戶其實並不多. 豆瓣這種輕公司, 肯定不可能深入某個圈子, 用通用的方式是解決不了這個行業的需求的...


1.如何評價豆瓣遊戲?

豆瓣終於是打算通過遊戲來變現了。互聯網變現大致上無非就兩種模式,一種是電商,一種是遊戲。而到了現在這個所謂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遊戲(主要是手游)已經被證明是最快速高效的流量變現方式,不然,大阿里怎麼都食言說要進軍手游業呢?

2.對於國內遊戲領域有何影響?

沒有任何影響,按照我個人的看法和理解,豆瓣現在搞遊戲,布局太晚太遲,國內遊戲業,端游這種社區較為封閉,而且基本上用戶都把握在廠商自己手裡,怎麼會白白將這些用戶拱手送出。至於頁游手游,大渠道手裡抓一大把用戶,為什麼要選擇你豆瓣。

我能想到唯一比較有可能的,也就是將來國內主機掌機市場慢慢起來,或許可以做個評分導購性質的(類似豆瓣讀書和豆瓣電影),也許可以發展獨立遊戲之類(類似豆瓣音樂人)。不過這部分市場有多大,就只能呵呵了。

——————————————————————————————————————————

當年和豆瓣一幫志同道合的友鄰,在阿爾法城內測期間,曾經搞過一條第九藝術街,也多次弄過豆瓣線上活動,呼籲大豆瓣弄個遊戲條目來。可惜大豆瓣始終不理會,即使那一幫子小眾核心用戶呼籲得多麼熱烈。

呼喊著豆瓣搞遊戲,都已經多少年了,天窗聯盟,著迷網,曾經都搞過類似的,但是始終火熱不起來。前面有問題豆瓣為什麼不推出「豆瓣遊戲」? - 豆瓣 有豆瓣的前工作人員說打臉的問題,並不是我們這些回答的人被打臉,而是豆瓣自己打自己臉。

回答這個問題,豆瓣為什麼不推出「豆瓣遊戲」? - 知乎用戶的回答別人公司老闆的決策,豈是吾等屁民能夠所揣測,所以說被打臉也是很正常。之前還不是有什麼分析吹產品經理之神張小龍,堅決要維護微信的用戶體驗,不會考慮打廣告之類的嗎?最後還不是打臉。

所以以上我所說的,你也別太相信就是啦

-----------------------------------------

更新一下,看到有其他的知友提到,豆瓣遊戲引入讀取用戶Steam,PSN,XBLA或其他遊戲數據的ID,顯示出他們的遊戲。這個明顯是不可能的,一旦都顯露無疑,你還叫用戶如何去裝逼。


說說我自己的觀點,希望拋磚引玉帶來更多好答案。

對於豆瓣來說:聚人氣再賺點錢

遊戲人群中那些主機玩家、PC 上的硬核玩家雖然數量少,但是討論氛圍還是不錯的,對於帶動豆瓣社區里遊戲領域話題、內容活躍度應該是有不小的幫助。另外豆瓣遊戲這種搜索入口型的產品,對於手游、頁游這種高消費的遊戲也有很大潛力去帶流量或者用戶,那麼將來的收入應該也比較樂觀。現在豆瓣東西就過得不錯對不對~

對於遊戲玩家說:終於能給朋友看我玩過的 700 多個大小遊戲了

至少玩家有了一個地方能統一標註 PC、移動、主機上的遊戲並分享了。不知道未來豆瓣能不能在功能上去接入 Xbox Live、PSN、Nintendo ID 以及 Steam ID,把遊戲相關的成就也綁定過來。如果能的話那就更好了。

至於是否有玩家願意在豆瓣遊戲的獨立頁面下發表攻略就不好說了,目前很多攻略還是在遊戲相關網戰或者論壇、貼吧里。但是討論我覺得還是會有一些的,活躍度就看豆瓣的運營了。

對於非遊戲玩家:咦,這遊戲似乎挺好玩

對遊戲不了解的用戶們以後會在豆瓣、微博等地方更多得發現遊戲玩家的分享和推薦,有助於安利非遊戲玩家了解遊戲,並且買買買。

對於遊戲行業:又進來個大戶

之前國內互聯網公司大都是在資本、產品層面進入遊戲領域,豆瓣遊戲更偏重於社交和媒體,而且也是影響力不小的大戶。遊戲行業從業者和公司怎麼用好豆瓣這個渠道,就看各自本事了,相信憑藉豆瓣的體量,還是會有一批人從中受益的。

總體來說我認為豆瓣遊戲把之前零散的條目變成一個集中的入口還是很好的,對玩家和從業者來說都有受益的一面。不過具體能發展成什麼樣子,就看豆瓣願意投入的精力了~


這個跟Steam根本不是一回事,無法比較...


講個故事。

老王最近很不爽。

問他為啥不爽,他說:「洗澡啊!人生大事!」

洗澡又怎麼讓他不爽了?

老王家附近有家澡堂子,開了十幾年了,老王每個星期雷打不動都要去兩次,周三一次,周日一次。

結果上個禮拜天,他哼著小曲兒拿著澡盆跑到門口,突然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跑錯地方了。

只見澡堂子門口換了個招牌,上面寫著「XX洗浴中心」,下面注了一行小字,「內有按摩」。

老王這下心裡像是炸開了鍋。

內有按摩?那是什麼玩意兒?

丫丫個呸,資本主義腐朽的那套居然敢跑到我心愛的澡堂子來了?

他怒氣沖沖地跑進去找售票員理論,說:自己洗了十幾年了,怎麼說變就變,一點招呼都不打,而且這按摩是個什麼狗屁玩意?

售票員用看著神經病的眼神看著他,沒跟他多說,只是叫他要麼洗要麼走。

老王心想,都來了,肯定要好好批判一下這腐朽的做派,於是簡單了洗完了就穿上那粗製濫造的浴袍,踏上二樓。

誰知見眼晃的都是大白腿,丫丫個呸,這麼行,太腐朽了!

老王頭都暈了,趕緊撤退回家,一路上逢著熟人就把澡堂子罵一通,發誓再也不去了。

過了幾天,熟人想洗澡了,又想起老王的話,心想這澡堂怕是不能去了,就打了個電話問老王:現在你洗澡在哪兒啊?

只聽那頭一聲慘叫,熟人嚇得趕緊掛了電話,心想是不是打錯了?

只見這頭老王放下電話,罵罵咧咧地說:小姑娘,你就不能下手輕點啊?啊,這還差不多。

——伴隨著敲背歡快的噼噼啪啪聲,老王舒服地哼出聲來。


這個以後能不問有何影響嗎?

中國的IT行業有影響嗎?製造業有影響嗎?不都是抄嗎?能有什麼影響?

一顆石子投入大海你要說有也有,要說沒有也沒有

不就是多一個人競爭么,能不能競爭也不知道呢


終於出了……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要是能做到豆瓣在電影領域一半的號召力,豆瓣就又要迎來春天了

分別說說挑戰和可能的收穫

====挑戰====

挑戰1:如何聚集大批高質量評論家

挑戰2:如何讓玩家放棄原有的遊戲媒體和網站

挑戰3:沒有了IMDb編碼,如何全面不遺漏得建立資料庫。用戶提交的話以什麼作為建立的標準

挑戰4:如果讓之前看書看電影的小清新們不覺得豆瓣變low了

====收穫====

收穫1:之前不玩豆瓣的目標群體大量進入豆瓣,會不會和小清新們產生化學反應,帶活豆瓣的各個板塊?

收穫2:之前電影的流量變現都爽的不要不要的,遊戲的流量變現的話…………


遊戲圈再有怎麼多人,也不能成為主流文化。

因為它沒有在大的文化圈裡佔得一席之地。

豆瓣雖然不能算最大眾的,但畢竟有用戶量在,對於電影、書籍方面有多年的經營經驗,想必對遊戲也不差。

但現在有幾個問題,寫給豆瓣工作人員,僅作建議:

1.對於手游和非正式遊戲的評判標準:現在市面上手游有幾十萬款,其中80%手游製作簡單,甚至是換皮抄襲。如何將如此規模龐大的遊戲數量分類好,是一個難題。現在剛剛內測就已經有一些誰都不知道的

一般來說國外網站對於手游的看法還是十分保守,例如VGC並不對手游的銷量做統計,IGN對於手游的評分也沒有主機遊戲多。

其實按照這一點來看,PC遊戲的添加也是要慎重,因為PC遊戲有很多MOD和同人,這些要統計的話不知浩瀚煙海。例如bangumi添加了很多紳士遊戲進去,而這些遊戲根本沒在市面上發售過。

2.條目審核機制:現在看豆瓣應該是將之前的「東西」搬運到遊戲條目中,其中就會有一些雷同的,虛假的條目存在。這些條目的清理,合併,需要有人來手動操作。

3.和市面遊戲的合作:這關乎盈利,但我個人並不希望豆瓣遊戲在盈利上會搞得像遊戲門戶網站一樣,每天頁面充斥著發碼、禮品卡、激活碼,這種網站我一般不去看的。

仍祝豆瓣遊戲越走越好,我會努力添加條目和寫評論的。


我感覺豆瓣遊戲最大好處將是國外廠商了解中國市場的一個很直接很客觀的入口!在此之前想要了解中國玩家的口味和關注趨勢基本上很難,因為沒有一個很客觀的機構去做國內用戶信息收集。希望豆瓣遊戲做到比肩IGN的影響力。這樣廠商出官方中文版的作品將越來越多!


聽說以前就有,遊戲在豆瓣,是屬於「東西」條目。

祝豆廠做好,有相關的PM看到我這帖回復,請加我微信聊聊。希望能和我這邊在弄的遊戲搜索引擎互動下:)


凡是有用戶量的平台完全都可以做一個遊戲頻道,移動遊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反面滿足用戶需求,一方面可以變現,何樂不為。 優酷,PPS,包括京東,淘寶都在做,豆瓣為什麼不能做。


這不非常好嗎,能對喜歡的遊戲評價,還能在買遊戲前看看評價,不用花冤枉錢了。

ps:主機玩家


處女座整理癖多年的心愿終於被滿足!可以和電影綜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 profile 了太棒!

跟比較專業的遊戲評測網站和平台比起來,豆瓣遊戲更能促進輕度玩家廣泛嘗試,use case 大致相當於豆瓣電影。

現在對豆瓣的期許就是完善開放 API。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只開放了那麼少,第三方的數據分析和插件可用數據太少,原生的又少又挫,心血來潮想自己寫的時候發現 API 實在是少的可憐。

——————————————————————————————

剛大半夜的 mark 了一晚上遊戲為數不多的友鄰都要被我刷屏了……時隔多年看到那些遊戲的名字和封面還是能想起無數個快樂或悲傷的夏天,感懷不止。這大概就是豆瓣遊戲作為條目化整理工具帶給我的意義吧,評測網站、遊戲社區什麼的是做不到的。


只能說該項目的產品經理並不是個Gamer ,至今都還沒有"在玩"這個功能。


抱歉,十一年豆瓣用戶,壓根不知道還有這功能。。。

哦,你說給遊戲打標籤和簡評么,

那也叫豆瓣遊戲。。。。?


推薦閱讀:

國內4-10人獨立遊戲團隊想要藉助steam平台存活,作品平均至少要賣到多少份?
手游的市場到底有多大啊?
國內的配音演員為何不像日本的配音演員有名?
怎麼看待 VR 遊戲在國內外的前景?
為毛國內那麼多開發者喜歡用虛幻或者Unity?

TAG:遊戲 | 產品設計 | 中國遊戲業 | 豆瓣 | 豆瓣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