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化應該在Camera Raw里還是在最後一步進行?
01-20
在看一些後期的書里有這麼兩條:
(1)在最後一步進行銳化。(2)對Raw銳化有更大的空間,而且對畫質的損傷更小。這兩句明顯有矛盾呀。另外在Lightroom里,應該也不是所有的操作都對raw進行的吧。
目前幾個回答都沒說到點子上,銳化改放在哪一步,要看軟體的編輯性質的。
一般原則來說,銳化是盡量放在最後做的,像PS里的銳化工具、銳化濾鏡等(大多數情況下是)破壞性編輯。
但是,camera raw這類軟體基本是非破壞性編輯的,主界面里做的操作(basic標籤和sharp標籤下的銳化)是沒有流程影響的。你可以任何時候開啟/修改。這也是camera raw這種用meta data來修圖的軟體的優勢。
需要注意的是camera raw在最後輸出(另存為其他格式/在ps里打開之類的)時,也有個銳化選項,這個選項是破壞性的,如果是輸出後還要在其他軟體里編輯,那就在最後再銳化。說實話沒看明白題主問題。
銳化的方法和用途分不開。圖片處理流程和用途決定了如何銳化。所以題中的說法不矛盾。建議修改補充問題後告訴俺一聲再繼續作答。--------------------------------------銳化分輸入銳化,輸出銳化,輸出還可以有多次銳化,每一步的作用都不同。
1. raw中需要簡單銳化(默認如lr已有設置),來回復反馬賽克運算帶來的模糊,恢復細節表現,為下一步處理帶來方便。1.5. 這個暫定1.5吧,因為在處理中可能有需要銳化的操作,強化一些局部。算做調色步驟。2. 當基本調色進行後進行輸出,要根據屏幕/列印/印刷等目的來進行銳化。之所以說RAW的銳化空間大,是因為相比於默認JPEG的默認那種較為粗糙的銳化,RAW可以做的更精細,為下一步調色和進一步銳化打下好基礎。不知題主是否明白了。最後一步修圖的一個原則既保持所有步驟的可逆性銳化這個過程是對圖像有一些破壞性的一般都放在最後一步當然世事無絕對 看你修啥圖了
爪機簡答,LR在輸出之前都是在對RAW做處理。其實第一點和第二點連起來看就行:「在對RAW文件處理時將銳化放在最後一步進行。
銳化的本質是高斯模糊,既然是種模糊,那麼不放在最後怎麼對得起照片呢。
竊以為題主引述的兩句話並不矛盾。
「對Raw銳化擁有更好的質量」是針對於從ACW進入PS之後的各濾鏡銳化而言,尤其是進入PS進行過解析度縮小的操作之後。
而「銳化應放到最後一步進行」這是對的,否則其他的調整操作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影響畫質。LR用得不多,不敢妄言是不是全針對RAW,但就ACW而言,所有操作均是針對RAW的。
因此,如果ACW不能完全滿足後期需要(LR估計也夠嗆),個人建議在所有步驟結束後進行銳化濾鏡操作,而如果在ACW里可以完成後期,RAW銳化顯然效果更好。
希望有幫助。題主單獨列出兩句話,就這兩句話談談個人的看法。
1、在最後一步進行銳化日常在輸出時,我會根據不同的用途,比如是屏幕顯示還是沖印?
對於屏幕顯示,還可以再細分,是放在手機等retina的屏幕上還是PC的顯示器上,屏幕尺寸是多大;對於沖印,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沖多大的片?用什麼相紙,是光面還是砂面。同一張照片,根據不同的用途,銳化程度是不同的。所以,無論處理什麼文件,在呈現在最終介質之前,需要銳化。2、對Raw銳化有更大的空間,而且對畫質的損傷更小
在處理Raw文件時,我會根據我所用的屏幕為基準,進行銳化。最終輸出會根據1所說在PS裡面或者Lr內輸出時調整銳化。具體對畫質的損傷,眼拙,小幅度銳化沒怎麼察覺到……關於銳化,曾看過Lynda上有講過,其中一個講師是Chris Orwig關於桌面列印的課程,內有涉及到銳化;另外一個貌似是講one on one系列的那傢伙講的一個專門關於銳化的課程推薦閱讀:
※這種清新風格的照片怎麼調出來的?
※膠捲相機,洗膠捲暗室用紅光,既然膠片對紅光不感光,紅色是怎麼照上去的?
※影視後期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Lightroom 5有哪些好用的預設?
TAG:AdobePhotoshop | 攝影 | 後期 | AdobeLightroom | 後期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