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亞裔在奧斯卡導演類獎項上頗有斬獲而表演類獎項卻收穫很少?


「亞裔」這個詞貌似有點糾結啊,但百科上說了,「亞裔」即「亞洲人的後裔」,不過「亞裔「也老是被用作」亞裔X國人「的縮寫。既然如此,也就不要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我直接以」亞洲「導演和」亞洲「演員的理解來回答好了,權當普及一下亞洲導演和演員在奧斯卡上的一些資料。(順便宣傳我的偶像!)

亞洲導演獲獎的就李安一支獨苗,三次提名,分別是2001年《卧虎藏龍》,2006年《斷背山》和2013年《少年派》,其中後兩次獲獎,都是英語片。

倒是亞洲導演第一次提名奧斯卡BD的是日本導演敕使河原宏,這個可能很少人知道。那是在遙遠的1966年,第38屆奧斯卡,敕使河原宏憑《砂之女》入圍,與大衛·里恩、施萊辛格、威廉·惠勒幾個大牛共同競爭,最後居然都輸給了《音樂之聲》的羅伯特·懷斯(簡直坑!)並且本片前一年獲得過奧外提名,輸給了德·西卡的《昨天今天明天》,沒想到過了一年卻捲土重來提名最佳導演,另外它在兩年前的第17屆戛納電影節拿了第二名的評審團特別獎(個人認為輸給《瑟堡的雨傘》並不令人信服)。

  • 敕使河原宏大家可能不太熟知,但作為我的偶像,我就多嘴幾句當做宣傳。他最早拍紀錄片出道,長片階段開始與日本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安部公房合作,前三部《陷阱》、《砂之女》、《他人之顏》都被了不起的DVD廠牌The Criterion Collection(簡稱CC)收錄,同時被CC收錄的還有雙碟裝的短片集和紀錄片《安東尼奧·高迪》。而在與安部公房合作的這段時間,影響最大質量最好的無疑是《砂之女》,一個荒誕而發人深省的故事,哲思深刻,手法先鋒,藉助沙丘這一天然的地質奇觀,畫面上做到了驚人的表現力,中間一段cult感十足「能劇」也是相當精彩,武滿徹的配樂更是遊魂般讓人不寒而慄。而在與安部公房的合作終結後,敕使河原宏回到了家族老本行——插花。他的父親敕使河原蒼風是著名插花流派「草月流」的創始人,他繼承了父親的插花學校,中間一直沒拍電影。(這裡多說一句,小林正樹的名作《切腹》片頭那遒勁的「切腹」二字就是出自敕使河原蒼風的手筆)等到1989年來拍《利休》的時候已經變得古雅而不先鋒了。對了,《砂之女》還是塔可夫斯基最愛的十部電影之一。

然後提名的就是1986年黑澤明的《亂》了,這個不用多說,而且根據老美對他們」黑澤天皇「的尊敬和喜愛程度,這個提名似乎來得晚了一些。之後除了李安好像也沒有別的提名過奧斯卡的亞洲導演。

但是演員,演員其實獲獎的數量和導演一樣,日本演員梅木三吉1958年的《櫻花戀》和柬埔寨演員武漢潤1985年的《戰火屠城》,都是配角。但是亞洲演員的提名要比導演還多:1958年日本演員早川雪洲(《桂河大橋》),1967年日本演員岩松信(《聖保羅號炮艇》),1985年日本演員森田則之(《龍威小子》)還有就是新世紀大家比較熟知的渡邊謙(2004年《最後的武士》)和菊地凜子(2007年《通天塔》),嗯,也都是日本人,以上也全都是配角。對了,章子怡06年有望成為中國乃至亞洲首位奧斯卡影后提名者(《藝妓回憶錄》),前哨提了包括金球英奧在內的一大堆,最後奧斯卡提名卻被擠落馬,而且那一年還是影后小年,不得不說十分遺憾啊。

至於原因的話,奧斯卡畢竟是老美的遊戲,李安兩次導演獎都是英語片,梅木三吉和吳漢潤獲配角獎也都不是本國電影。演員獎的那一長串提名更不用說了,電影沒一部是亞洲出品的。倒是李安《卧虎藏龍》、敕使河原宏《砂之女》和黑澤明的《亂》都是實打實的」外語片「,這種情況下能提名BD的確有點厲害,要知道其他外語片提名BD的包括了費里尼、伯格曼這些嚇人的名字,但是想拿獎的話,還是要質量與」天時地利人和「兼具啊,講外語的片子直接就缺了個」地利「的口,能提名都是」天時」、「人和「了。而且,參與美國製作電影的外國演員無論提名還是獲獎,難度都比導演要小,那一大串演員提名就是證據啊,不過不讓你演主角就是了,嗯,演了主角也不給你提……

所以說,呃,好像也沒什麼可總結的,就這些了,宣傳偶像的目的已經達到了。ヾ(*?ω?)ノ゜


推薦閱讀:

偏好投票制(Preferential Voting)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最適用於哪類場合?
如何評價美劇《宿敵:貝蒂和瓊》?
怎樣評價《愛樂之城》和《begin again 》取得的成績相差如此之大?
你心目中 2014 年公映的 10 佳電影是哪些?
為什麼好萊塢科幻和動畫類影片票房都不低,卻幾乎沒有幾部得過奧斯卡?

TAG:奧斯卡 | 導演 | 演員 | 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