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集合知乎大眾之力,論證出《水滸》到底有沒有羅貫中的份?

前幾天@肥肥貓提了個能否用大數據分析出水滸是否羅所做的問題?這問題揪心了很久。個人覺得憑一個人力量很難完成這種數據的龐大收集工作,所以提議我們感覺深刻的小說細節。集合兩人作品中各自對每個人神態、心裡、服飾、動作……羅的生平,施的生平。兩人各自性格,對忠義仁善的看法、各自成書時間差、兩人相交時間……等各種細節習慣,研究對比得出一個結論。


羅貫中與施耐庵二人的生平都極難考證,多存在筆記小說。明朝王道生《施耐庵墓誌》、陳廣德《施氏族譜序》《施氏族譜世系》、楊新《故處士施公墓志銘》還有《吳王張士誠載記》卷四附考引袁吉人編《耐庵小史》等關於施耐庵的材料與史書中年份地名多有矛盾之處,可信度非常之低。

羅貫中也是存在於諸多筆記小說之類,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與王圻《續文獻通考》都提到羅貫中是《水滸傳》作者,並對羅貫中口誅筆伐。王圻《稗史彙編》甚至還說羅貫中是有志圖王者,甚至在清代顧苓《塔影園集》卷四《跋水滸圖》還記載【羅貫中客霸府張士誠】——可能顧苓的說法是在王圻的說法上構建而成的?畢竟年代久遠。

所謂關於羅貫中生平的最信服材料無非是1931年發現的明藍格抄本《錄鬼簿續編》關於羅貫中的籍貫名號也不見得為真實,因為其所述如下:

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 《風雲會》 ( 趙太祖龍虎風雲會) 、 《蜚虎子》 ( 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 《連環諫》 ( 忠正孝子連環諫)

然而這個羅貫中似乎是個戲劇家,並不一定就是我們熟知的那位寫下《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小說家羅貫中,畢竟在小說創作如此有成就,為何在《錄鬼簿續編》中居然一篇小說作品未有提及呢?更何況小說家羅貫中是山東東原人(又一說杭州人),而不是山西太原人。小說家羅貫中名羅本或羅道本,《錄鬼簿續編》連戲劇家羅貫中的號湖海散人都寫出來,為何不寫出其名呢?

關於羅貫中與施耐庵的關係,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叢》卷四十一《庄岳委談下》談到施耐庵創作水滸,羅貫中創作了三國,這種說法是我們自小聽過最為廣泛的一種了。

世傳街談巷語,有所謂演義者,蓋尤在傳奇雜劇下。然元人武林施某所編《水滸傳》,特為盛行;世率以其鑿空無據,要不盡爾也。余偶閱一說序,稱施某嘗入市肆,閱故書,於敝楮中得宋張叔夜擒賊招語一通,備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潤飾成此編。其門人羅本亦效之為《三國志演義》,絕淺陋可嗤也。

不過胡應麟生活明朝嘉靖萬曆年間,且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提到:

謂耐庵『嘗入市肆閱故書,於敝楮中得宋張叔夜擒賊招語一通,備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潤飾成此編』。且雲『施某事見田叔禾《西湖志餘》』,而《志餘》中實無有,蓋誤記也。

不少學者包括胡適魯迅都認為施耐庵是一個【託名】——甚至有人認為施耐庵就是羅貫中本人。

——————————————————————————————————————

下面文字多引用整理自李孟儒《&<水滸傳&>作者為羅貫中考論》一文:

《水滸傳》已知版本就有一百三十多種,據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在諸多版本的【題】【序】中提到施耐庵、羅貫中的共有十一個版本,其中第四個版本【新刻出像京本忠義水滸傳十卷一百十五回】中析出了第五個版本即【漢宋奇書本】。

這十一個版本(序號2到12)中:

序號2到序號6這五個版本均只提到羅貫中一人,一處是「舊本羅貫中水滸傳二十卷」,一處是「東原羅貫中參訂」,一處是「中原貫中羅道本名卿父編輯」,兩處是「東原羅貫中編輯」;

序號7與序號8這兩個版本則是單獨提到施耐庵:分別是「錢塘施耐庵編輯」與「東都施耐庵撰」;

序號9到序號12這四個版本則是兩人都提到了,其中一處是「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三處是「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

序號7【明雄飛館合刻《英雄譜》本】中的【錢塘施耐庵編輯】則屬於【東原羅貫中編輯】之誤,因為後來的清朝刊刻本【二刻英雄譜之水滸傳】(即序號5)對此進行了糾正,仍為【東原羅貫中編輯】。

序號8【明崇禎舊刊貫華堂大字本】中,書前第四卷為【東都施耐庵序】,為金聖嘆所杜撰;之後刊刻者見其該序直接把題署刻為【東都施耐庵撰】,這也是所謂施耐庵為《水滸傳》作者的廣義流傳。

至於【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與【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兩個題署,【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該本已不見,見於高儒《百川書志》:

《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宋寇宋江三十六人之事,並從副百有八人,當世尚之。周草窗《癸辛雜誌》中具有百八人混名。

——卷六《史部?野史》

【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早於【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故而應該是由【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變化到後來的【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省去了【錢塘】這個籍貫,【的本】則改為【集撰】,【編次】改為【纂修】。嚴敦易先生認為,這並沒有什麼大差異,純是修辭上的改變罷了。

故而如何理解【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這一題署成為了【至今難斷的公案】。

雖然從字面理解似乎是【施耐庵做了水滸的底本,羅貫中進行了編輯工作】,然而嚴敦易先生則認為【的本】二字值得商榷:

1、他認為【的】不是語助詞,而應做形容詞理解。【的】字表現了的確的真的意思,【的本】即是真本。與之類似的還有,【足本】與【魁本】。【足本】是內容完全之本,【魁本】為首善之本。在【的本】之外,一定已經有【不的之本】存在。【施耐庵的本】,並不等於是《水滸傳》原始的唯一的本子,或是施耐庵著作或撰寫的本子,似當作施耐庵所流傳或所敷演的的確的真的本子解。施氏傳本大約是比較優美完整的,故特地稱曰【的本】。

2、施耐庵很有可能是一位說書人。【施耐庵的本】之下,續稱【羅貫中編次】,這是明白表示,羅貫中其人,就施氏的傳本加以編纂,也就是整理、潤飾、增訂及修改的意思;這和《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標署「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意義與形式,正都是一樣的。照題署的含義看起來,如果說題署是確指了《水滸傳》的作者,——或者應該說是《水滸傳》的整理、潤飾、增訂、及修改的加工編輯者,那是應當歸諸羅氏,而不能屬之於施氏的。

3、施氏所傳的原本,似可能是相當簡率甚至粗糙一些的初成型的東西,是講史時期剛剛融煉成功的產物,到了羅氏手裡,才成為章回小說的體制,並具現在的面貌。


「知乎大眾」怎麼樣且不管,我覺得題主可以了解一下《水滸傳》成書於明中葉說。畢竟迄今沒有任何可靠證據能夠證明百回本《水滸傳》文本在明初就已存在於世。


造出時光機就好了。

記住,不要戰鬥形態。


謝 @暗暗邀請。

你邀請我回答的兩個問題,我在這裡一併回答吧。

我之前並沒有去了解過四大名著的真實作者是誰,今天上網查了查,才知道原來四大名著的作者都存在爭議。

我找到一篇首都師範大學侯會教授的博客文章,這裡不貼原文了,直接附上鏈接吧:

http://houhui2013.blog.163.com/blog/static/21694907120131269320155/

——《水滸傳》作者到底是誰?

這篇文章沒有 @黃粱回答的那麼詳細,算是稍作一點補充吧。

侯會教授的文章尾段對《水滸傳》的真實作者是誰仍持懷疑態度。

所以我想,四大名著流傳到現在,早有胡適魯迅等文人對其作者進行考證,而目前廣為流傳、被大眾所接受的作者仍舊是曹雪芹、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所以除非另有切實可靠的證據(比如考古出土的完整的小說刻本,或者其他可靠的文獻資料提到了小說作者)出現,才能推翻現有認知,讓大眾接受新的作者名字。

最後點個題——所以這不是人多人少的問題,這是有沒有「可靠證據」的問題。


不能

論證 需要的是證據 基礎

姑且不說作為論證依據的孤本 藏本 知乎幾人能有

單是對水滸的發展 多少人了解全面

又有多少人明白哪個了解的全面

這個問題不是發動群眾能解決的


拋磚引玉提個思路。

有一種通過計算文字標點,語句長度來驗明作者是否同一人的方法,我們之前用來判斷過另一部名著。

如果我們能在某人A里找到另一個人的寫作習慣,再對比懷疑對象B的作品,或許可以發現蛛絲馬跡。


水滸三國不是同一路子。


書電視電影都看八百遍了 有必要較真么 好比 你娶了媳婦 人家陪你睡八百天了 你舒服夠了 在問 嗯 你媳婦是你丈母娘親生的么


這是現存最早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在嘉靖年間的序,蔣大器寫的,說:東原羅貫中,他根據《三國志》留心損益,有增有減。目之曰:《三國志通俗演義》。東原是哪兒?在現在那個省?山東。

具體看以下鏈接有視頻講解 羅貫中是什麼人


現在流行大數據,其實數據分析在作者分辨上有過精彩一筆。

一個人的寫作風格主要與虛詞的使用有關。有人將紅樓夢120回,每回的虛詞做統計,通過聚類分析,發現前80回的虛詞使用風格極為相似,由此判斷出自同一個人之手。後40回,無論如何聚不到一起,因此結論是:後40回不止高鄂一個作者。

水滸有沒有羅貫中的份呢?我想只要分析三國演義與水滸的虛詞風格就可以了。

不過根據自己閱讀的經驗,這兩本書風格差別還是蠻大的


這種事靠眾人大數據有用嗎?這種活得專家來做吧,而不是個技術含量不高的體力活。


這個,集合知乎大v不靠譜。不如集合盜墓賊大v,去挖遍那些古墓看看有沒有確鑿記載吧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國內的網路文學與日本輕小說?
漢語言文學界,哪些作品是舉世皆知的名著?
閱讀之於我們這些普通人,意義何在?
《三體》中,維德對程心的退讓合乎邏輯嗎?
網路文學中是否可能誕生經典文學?

TAG:歷史 | 文學 | 統計學 | 水滸傳書籍 | 四大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