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在磨墨時墨錠掉渣的問題?

平時練習都是用瓶裝墨汁,有時寫小幅作品並且需要突出墨色變化的時候也會用硯台磨墨寫,因為畢竟不常用,所以在磨墨時會出現墨錠掉渣的現象。覺得掉下來的墨渣扔了很浪費,但又沒辦法像整塊墨一樣用,請問大家平時都是怎麼處理的?


墨塊的龜裂不能說明墨本身的質量問題。

《故宮文物月刊》上曾記述過對墨的保養,所謂的蠟封法,就是將墨塊用融化後的蠟包起來,最外面再包緊一層紙,用掉一點就把紙和蠟割掉一點。原理上也就是隔絕空氣之用,不讓墨塊脫膠。所以如果不用蠟封,就用膠帶綁一圈也可以,但是有些好墨被綁的像二級傷殘一樣也是可憐,所以最好最好用完墨後裝小木匣子里,這樣其實基本可以避免脫膠龜裂的問題了。

順便說一下,磨墨也是講究方法的,剛開始墨的時候要畫小圈圈,不要過於用力,等磨的比較黏稠後,再加一點清水,畫大圈圈,此時可以稍用力。在這種事情上大力出不了奇蹟的,而且硯台也受不了啊……


看了一下圖片感覺兄這墨有點保存不妥敗膠的感覺,磨出來的墨也是像水墨無法相融,沒有那種發墨如油的感覺.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一次加的水太多了,墨處於浸泡狀態,不好的墨泡水之後墨口容易鬆軟,放干一段時間不用自然就開裂了,再此磨墨的時候由於水位比較高,一泡水就掉渣了. 建議買個水滴,先是三兩滴水,磨到濃時再陸續加水。 墨磨好之後擦乾磨口上的水,等徹底干後放回盒子保存.

由於比較少拍磨墨的圖片,不過剛好有一張墨的墨口圖片,兄可以參考下


1.墨質量差。2.一個方向按平畫圈。3.磨完就擦乾


竹節邊103天保九如卻不帶珠,估計是上墨的新墨吧,質量一般,這是其一。

墨錠磨完之後不要泡在墨汁里,乾濕變化後會導致裂開,此為二。

以上


出現這種問題,大概3個原因,1,墨錠品質的優劣,2,硯台的石質優劣和硯台開鋒,3研磨手法和速度,古人講研墨徐徐如病夫,

圖片的硯顏色看著像歙硯,墨錠的質量看著一般,建議買根藝粟齋或者又玄齋的墨試試,研墨速度不要太快,用完清洗硯台,加水最好用硯滴,一滴滴加,不要一開始加太多水,墨錠研磨後不要放在硯台,或者墨汁里,容易和硯台粘上,也會把墨泡裂,另附一張研磨完成的圖

最近試驗了下幾個一般的硯石(以上圖示). 個人觀點 :

墨只要不是太差的情況下,硯台的開鋒極其重要!因為現在的硯商和淘寶硯之類的基本都是機器拋光打出來的,而且後期基本都會上蠟或者塗油,以期獲得更好的賣相和遮掩瑕疵(如裂線和補膠),也有用砂紙打磨開鋒的這個就較機器的好一些,硯價格也相應高一些。

好點的開鋒是一些老藝人或者有傳承的治硯世家會有自己的獨門秘技的,手法和工具會有不同,常用的是砂紙或油石,曾聽一個朋友講廣東肇慶當地有老手藝人是用他們村附近河裡的一種石頭打磨,是古法傳的。現在的硯台大部分是以禮品和裝飾性為主要特點存在的,練字和畫畫也有不少不研磨的,畢竟有墨汁,更簡單。


用墨汁。。。。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丑書,怪書盛行???
怎樣才能練好毛筆字?
大學學書法專業的需要讀一些什麼樣的書?
毛筆的大小、尺寸怎樣區分,與所寫字體的關係是什麼?

TAG:書法 | 毛筆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