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華人多的城市,是否存在因來自某國內城市的人口眾多而劃分出的"唐人街「/「中國鎮」?

這幾天下本人來到洛杉磯玩,發現這裡除了「小東京」以外,另外還有一個「小大阪」。我知道洛杉磯「中國鎮」很多—Monterey Park, San Gabriel, Rowland Heights, etc。這些中國鎮有沒有按國內不同城市分布的,比方說「小北京」,「小上海」,「小四川」,「小台灣」?其他華人多的城市呢?比方說紐約,灣區,東南亞,新加坡。我知道傳統上,都該屬於「小廣東」,「小福建」(或者更具體,「小台山」)。希望大家能說說你的想法。是不是中國某省人到海外,喜歡和同省人在一起?


悉尼有。

由於歷史原因澳洲有幾波華人移民潮,分別是十九世紀大淘金時代,1975年白澳政策廢除以及80年代末的某政治風波。第一波主要來自廣東和福建沿海,第二波主要來自香港台灣,第三波則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再加上華人有習慣在靠近交通樞紐置業且扎堆居住的習慣,綜合以上幾個因素,出現了來自同一地區的華人湧進一個城鎮生活的情況。

澳洲華人佔澳洲總人口近4%,其中四分之三以上住在悉尼和墨爾本。換句話說,80萬澳洲華人中有超過60萬生活在墨爾本和悉尼,這龐大的人口基數為華人區的存在提供了條件。其中一大半是說不來中文的第二代、第三代,不過由於白澳政策廢除只有40年不到(也是由於這個政策,大淘金時代以後的中國人數量急劇減少),真正的華人移民潮是在80年代中葉以後才開始的,因此他們中大多數人仍是青壯年和學生,有許多仍然生活在父母所居住的物業下或附近。

正因此,悉尼地區出現了幾個比較大的華人區,分別是:

小香港 - Hurstville,主要人口是香港和廣東地區的移民

小上海 - Ashfield,主要來自於江浙滬一帶

北部華人區Chatswood,上海和廣東人蔘半。

其餘的還有Campsie,Castle Hill 之類。

如果按照地理分布,幾個分別都是建立在交通樞紐上或附近。比如Hurstville是南部悉尼第一大站,Chatswood是北悉尼的交通樞紐,Campsie則離內西區火車中轉地Burwood十分近等等。

以上幾個區除了Hurstville華人比例超過50%,其餘的華人比例也超過了驚人的25%。這些華人區建立起來以後,之後來的移民不少也會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問題移居過去。畢竟很多移民都是20多歲讀完本科來讀研究生 or 30歲左右移民來的,語言方面不說,生活習慣也是完全接受了中國的那一套,想再重新適應很難。

相比之下,澳洲有400萬英國出生的移民,注意,這是英國出生的移民,不包括第二代和第三代。哪怕不算上三代以內移居的英國人,其數量也遠遠超過算上第二和第三代的Chinese Australian,可和華人恰恰相反,他們生活得較十分分散。悉尼移民人口超過10%的社區中英國人佔了超過80%,但是沒有一個是占社區總人口數25%以上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澳洲本身就是傳承自英國的文化和語言,沒有華人移民這樣的cultural shock和language barriers。

這同樣也能解釋為什麼上海人喜歡扎堆到上海人多的地方,廣東人喜歡扎堆到廣東人多的地方。因為中國實在太大,每個地方有自己的文化,上海人自然喜歡到賣甜湯圓飯店居多的上海人區居住。同時,老上海人習慣用上海話交流,廣東人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廣東話,這個對於不是這些地方出生的華人移民來說也是有顧慮的。


曼谷的唐人街(Yaowarat)實際上是一個潮州話通行的區域,很多潮汕人(包含潮裔,上世紀移民和本世紀的都有)扎集在那區域經商,所以之前一直在想,稱"唐人街"到不如稱"潮州城"好了

另外近年來在曼谷匯狂(huay Kwang)區陸續出現一些麻辣燙,雲南米線等中國地方小吃店鋪,那區域有相當數量的四川,雲南等省份人口居住,稱迷你唐人街也不為過。


成都武侯祠附近,小西藏。


說說紐約吧。

紐約的華人聚集區主要分為三大塊:

曼哈頓下城 Chinatown

布魯克林八大道/十八大道

皇后區法拉盛免街

雖然在名稱上沒有體現,但是大家經常會這麼說:

曼哈頓都是廣東人

布魯克林八大道都是福州人

十八大道以前很多廣東人現在福建人越來越多了(來自樓下洗衣房老闆的抱怨)

法拉盛更多的是北方(東北)人。

其實這麼分類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個人認為最好的標準就在於看看這個區域飯店菜系屬於哪個省。

曼哈頓有紐約最好的燒雞燒鴨和廣東老火湯。

布魯克林八大道各種扁肉拌面佔據街道兩旁。路邊小店老闆都操著不漂準的普通話吆喝,感覺很像回到福建。路上基本見不到非華人。很多點都會打出幫忙抱小孩回國的招牌。這是因為非法移民在美國生出了公民卻沒時間親自照顧,也不能自己把小孩抱回國。在八大道華人飛龍超市如果能看到非中國人 我都會覺得很驚奇:這裡竟然有老外!

法拉盛屬於東北人和韓國人混居,所以東北亂燉煎餅果子真是一絕啊!

至於來自其他地方國人散落在各地,並沒有特別明顯的聚集區。

比如川菜館子在以上三個區都可以找到。

江浙菜在曼哈頓和法拉盛會有,而且竟然有外婆家哦!雖然裡面的菜色我在國內都沒見過。

我是不是歪樓了,歡迎指正討論紐約好吃的餐館!

以上。


溫哥華有。但是並不是市中心的china town,唐人街的中國移民都是老移民了,有的已經是第二第三代,而且普遍經濟狀況不是太好。加上因為政府把唐人街附近的一個公共圖書館改造成吸毒者注射中心後,唐人街附近就聚集大量的癮君子,經濟實力允許的老華人都搬家了。

華人新移民聚集在一個叫richmond的地方,華人比例記不清楚了,貌似60%?可能數據不對,但是基本上路上華人比老外多,不會英文在那邊生活毫無障礙,而且那邊的中餐館也是最地道的,也不乏很多高端中餐。前幾年出了一個事件,richmond的白人投訴華人歧視,因為有些店鋪招牌上甚至沒有英文只有中文。。。。怎麼講,總之richmond那一帶華裔富人云集,賓士寶馬是街車。

其實溫哥華其他地區華人也不少,走在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基本上不會英文的華人在當地生活還是方便的。當地白人對華人的印象就是有錢,但不守規矩。基本上警察攔下來飆車的富二代十有八九中國人。。。

另外抱團的問題。。。。歷史原因,唐人街的老移民通常是廣東香港那一帶,richmond新移民則是大陸居多,其實港澳也不少。

會講英文的家庭有時候會覺得華人社區語言環境太差,反而更傾向英文社區,所以傳統富人區的西溫溫西北溫等一些地方也有不少受過良好教育的華人家庭。

另外在一個印度人比較密集的surrey市也有一片台灣村,以台灣人為主。

講真話溫哥華的歧視不算嚴重,大部分所謂的歧視實際上是僱主不滿意你的英文水平,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華人移民重視融入當地的語言文化,我覺得這是一種積極趨勢。


巴黎的13區和Belleville,還有Temple-Arts-et-Métiers-Republique

13區主要是廣東、福建、越南、柬埔寨的老華僑,主要說粵語和閩南話,很多都是三代四代。Belleville就是一溫州村,一代二代占絕大多數。

Temple-Arts-et-Métiers-Republique據說是最古老的,不過感覺都是開餐館的,人也是國內過來的比較多,而且北方人佔大多數。


街和城都太局限了,美國應該再多加一個州-福州。。。


個人感覺,語言越自成體系的省的人越喜歡聚集在一起,團體感比較強。比如上海,廣東等等。我覺得這是有原因的語言上的相近有更多的話題和親近感。我是湖北人,我們那真是蛋疼,一個省里都語言不通,我們縣下屬的幾個鎮,每個鎮的方言都不一樣,所以根本不搞什麼聚會,而武漢是個例外。我室友是東北的,也不搞什麼老鄉聚會。有自成體系方言的省份比較喜歡搞小團體聚會。


是的,中國大多數城市都有小伊斯蘭聚集區~~~~~~


本人在納米比亞工作,非洲國家。絕對能體現出來題主所說的這種現象。 這個邊境小城就由幾個城市的分布區組成,我身在的Nam-Dan city(Namibia- Dandong )就全是丹東和小部分東北人。龍城(dragon city)也因香港人聚集被大家稱之為香港城。而中國城裡面則是上海人和南通人聚集。 晚上大家忙碌一天後都是回到各個小城中,一起說著家鄉話,打牌。如果不是有生意上的往來,基本很少會去其他」城」中拜訪。 東北人就是聚在一起打麻將扯牛皮。上海人和南通人除了打長牌也是一起打麻將。香港城很少去,也不太了解。如上述答案所說,就是因為語言和生活習慣,導致了大家沒法更簡單的交流,而分居成不同聚集區。


不是很懂你的問題,但是看了描述大概明白了。

我在美國就以美國為例子吧,把在美國的中國人大致分成兩種的話,一種是早期通過偷渡,結婚,避難的手段,80-90年代來到美國,通過同鄉拉幫結派,一帶多,在美國紮下根來的早期移民。比如在舊金山,紐約,華盛頓,波士頓這些地方,能看到很多很多的廣東人(台山人),香港人,福建人,大多不會講流利的普通話,也只能講有限的英語。他們必須在中國城的附近活動,也要不停的幹活。大多在餐館裡幹活,掙了一點辛苦錢之後可能會自己創業,大概也離不開中餐。他們的同鄉意識是很重的,因為這才是他們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唯一能夠熟悉的文化,語言,人際關係。這和生存息息相關。

至於通過學業工作來到美國的中國人,算是略為年輕的新生代,他們就不怎麼介意同鄉否了。只要是中國人,都能一起聚會聊天做朋友的。當然了,碰到老鄉就更好了。

可能在城市裡,尤其是在中國城裡看到的典型的中國人形象,都和在餐館幹活有關,所以覺得中國人都喜歡抱團吧。


我來紐約已經生活了快一年了,覺得這邊老一輩的移民一般以福建人和廣東人居多……包括我的房東就是福建人,只是因為年齡差距比較大平時交流的比較少……

而像我們這樣的留學生也是各個省市都有。我也遇到過幾個同省市的,但是並不是很多……總的來說,我們基本不會在意對方是來自什麼省的,在國內的時候會關注,可是來到國外反正大家都是中國人嘛。

也許飲食習慣會不同(比如我們省的人都不習慣吃辣可是我同學都吃的很辣),其它並沒覺得有任何的區別或障礙。


巴黎

Belleville是溫州人為主。

13區多是廣東人。


漢城家裡峰洞,中國延邊人、吉林人、東北人積聚區。


推薦閱讀:

華裔和其他少數族裔在美國大眾眼裡真的不一樣嗎?
為什麼國外csgo職業選手基本都紋身,dota2選手都不紋身,是什麼本質原因造成了這樣的表象?
如何評價墨爾本大學近日出現的歧視中國學生事件?
那些移民海外的人,春節或清明節要不要回來祭拜先人?
如何看待移民美國的華人,80%都是偷渡客和偷渡客的親屬?

TAG:洛杉磯LosAngeles | 地理 | 移民 | 海外華人 | 唐人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