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內很多互聯網公司紛紛「出海謀生」,比較成功的獵豹移動甚至上市了,其中有哪些經驗和教訓?

海外的互聯網公司越來越多,他們活的怎麼樣?


因為地域、語言、風俗和宗教的不同,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國外經常會遇到尷尬,先講兩個小故事。

一加手機在印度和歐洲市場比較受歡迎,但在火爆之前,劉作虎和他的團隊也遇到過意外。2014年夏天,一加在官網論壇發起了一個女士優先的優惠活動。然而,活動一發布就受到網友抵制,大罵一加性別歧視、侮辱女性,這讓劉作虎感到震驚,不得不馬上撤下活動並公開道歉。

360前副總裁李濤創建的手機用戶系統APUS在海外反響也不錯,但進入阿拉伯國家時,團隊遇到了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阿拉伯語是從右往左書寫,在Google Play的評分體系中,五星是評價最高的,但阿拉伯語國家一致認為一星是最高的,所以一旦覺得你的產品好,就會在下方評價「very good」,然後打一星。

一旦要做本地化,都不能避免會踩到這些坑。到了印度,當地把牛尊為「聖物」,遊戲裡面不能出現與牛有關的任何字眼;到了歐洲,因為不同宗教的新年不一樣,資訊類App不能隨便推送新年快樂。

事實上,上面提到的APUS和一加都算是幸運兒,更多的中國公司,在出海過程中遇到問題後還沒來得及反應,就已經倒下。

先來看看題主說到的獵豹移動。

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曾經一度把獵豹作為標杆。就好比大疆開創了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一樣,獵豹清理大師(clean master)幾乎是出海成功的操作樣板。

工具類產品由於功能單一,不用考慮國別差異和風俗習慣,因此一旦獲得Google Play推薦,很容易就在短時間內獲得海量用戶。但是很快行業人士發現,做工具類App沒有未來。自2015年半年報以來,獵豹移動增速不及華爾街預期,當前股價比起最高時已經跌去了近七成。

(獵豹移動上市以來股價走勢,圖表來源:CNNMoney)

對獵豹來說,難點就在於用戶變現和留存。清理大師很難有較大的營收,因為工具類的產品永遠是低頻,用戶很難每天都去打開軟體清理手機。在這種頻度下,通過App裡面的廣告位帶來的營收非常有限。同時,百度、360等公司也都在海外做了類似的工具,這讓獵豹面臨不少壓力。

獵豹發現了營收很難做之後,就去收廣告聯盟,但是這樣做利潤率也很低,還是得自己做產品。今年8月,獵豹收購了被稱作美國版「今日頭條」的News Republic。

News Republic)

實際上,為了增加用戶打開頻次,不僅僅是獵豹,包括APUS、今日頭條、赤子城移動等進軍海外也都往內容方面靠攏,而不僅僅只做一款很難找到存在感的工具。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本地化仍然是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在做內容這個方向上,海豚瀏覽器倒是考慮到了,但是卻毀在了一次失敗的賣身上。

楊永智6年前創辦的海豚瀏覽器曾經在海外市場表現出色,讓很多創業者羨慕不已。但在賣給暢遊後不久,他就離開了。因為時任暢遊CEO王滔離職,暢遊開始大幅縮減人力和開支,並進行戰略調整,對海豚瀏覽器的扶持承諾無法再做到。

與此同時,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內,海豚和王滔之後的暢遊管理層理念不同,他們希望在海外大舉投入,做今日頭條那樣的產品,但暢遊不認可,認為那是內容性很強的東西,不懂當地的文化,根本就不可能做成,需要有本地團隊。

收購它的暢遊則是敗在了海外用戶的不同習慣上。

暢遊當時想在東南亞複製91的成功,於是投入重金推廣安卓應用商店Mobogenie。2013年和2014年,Mobogenie投入了數億美元在印度和東南亞推廣。可惜的是,投入的重金卻沒有拯救業務。

與國內不同的是,海外用戶可以直接用Google play。當國內習慣使用第三方商店時,海外用戶甚至還不知道第三方應用商店的存在。說服一個海外用戶用一個他根本不了解的應用商店,成本會很高。無論是91還是暢遊的安卓應用商店,在海外做的都不成功。

Mobogenie)

2015年4月,暢遊宣布作價2.05億美元向第三方轉讓了三家子公司,這意味著,包括馬來西亞和英國等在內的海外市場不再受到暢遊重視。如今,暢遊已經很少再提出海布局。

有的失敗則是純粹選錯了市場、時機。小米和聯想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進軍巴西不滿1年,小米今年5月宣布改變巴西市場策略,短期之內不再發布新款手機,團隊也將返回中國。

實際上,巴西對於本國電子產品採取了極其嚴苛的貿易保護。外國手機廠商面臨極大的進入門檻,需要在巴西本地完成全散裝件組裝,才能避免高額的關稅。

稅收幾乎已經成了巴西市場的「攔路虎」,巴西聯邦、州和市三級政府所徵收的稅種目前超過100種。

但這並不是噩夢的全部,巴西生產規章和在線銷售的稅收政策不斷變化。小米總裁林斌透露,當地經濟波動太大,任何一家企業都沒法承受,整個巴西連續幾年負增長,經濟已經崩潰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貨幣貶值,巴西不像人民幣有時貶值百分之幾,他們可以貶值50%,比如今天這部手機賣1000,明天這1000就只值500了,很多企業都在裡面虧慘了,所以都沒法做。

聯想也在巴西遭遇了麻煩,還在財報中多次提到巴西市場經濟低迷拖累聯想整體財報表現。按照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陳旭東的說法,巴西市場跟20多年前的中國市場比較相近。

為了拓展巴西市場,聯想還制定了專門的戰略:併購了一家巴西公司CCE,投入運營了一個新的工廠。然而,這些並沒有見效。聯想在2012年以近7700萬美元收購的巴西消費電子產品公司CCE,三年後又拋售給了原先的東家。

不過,雖然小米和聯想在巴西紛紛碰壁,卻在印度市場表現良好:

根據 IDC 數據,今年第二季度,三星在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中的份額為 25.1% ,排名第二至第五位的分別是Micromax(12.9%)、聯想(7.8%)、Intex(7.1%)和Reliance
Jo(6.8%),當季紅米Note 3 是印度網上最暢銷的手機。10月19日,小米宣布在印度市場18天賣出手機100萬台。

by 王潘(想和他聊聊?關注騰訊科技微信公眾號"qqtech",回復「王潘」即可獲取郵箱和微信)


從去年下半年起,出海開始變為資本爭相關注的一個方向,前有海外數字營銷平台Mobvista以及Yeahmobi成功登陸新三板;後有APUS 15億美金估值、美國二手電筒商平台5miles融資3000W美金、http://Musical.ly 登上全美IOS總榜第一名等等,出海變成了資本和創業圈廣為關注的一個方向。本文將主要在「出海」火爆背後的原因、出海創業的主要類型、機遇和難點、以及目前的融資現狀幾個方面展開一個簡單的討論。

出海的動力之源:

1.國內互聯網流量枯竭

2015年的早期創投生態已經說明了一切,智能手機出貨量區域穩定,移動互聯網用戶紅利消失,大的流量平台(BAT)已經形成了碾壓式的壟斷優勢,流量獲取成本日漸升高,而免費和倒貼的模式在資本市場已降溫至冰點。而國內持續發展的創業氛圍讓很多有資源、有實力的創業者迅速瞄準了海外這一片廣闊的市場。

2.商業模式創新能力已經達到領先水平

中國的生態造成了競爭力極強的中國模式。目前,中國互聯網創新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過去的很多年我們在copy to china這件事上做的很成功,但是由於中國本土互聯網的激烈競爭,導致單純的copy模式往往不是最優解,最後在競爭中的勝者是將商業模式創新性地本土化的團隊和公司。

而當這種創新輸出到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時候,會比美國模式更加接地氣;比如在生活服務領域,百度在收購了巴西本土團購網站Peixe Urbano之後,將國內團購的經營模式,包括餐飲,電影團購等業務複製到了巴西之後,成功實現了快速增長,遠遠超過了Groupon在巴西的佔有率。

3.國內資本實力增強

根據倫敦諮詢公司Preqin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創業公司吸引了370億美元的投資,僅次於美國680億美元。中國企業對風險投資的吸引力逐步增加,從而導致更多中國的創業者和公司更有資金實力,可以去世界各地發揮自己的價值,實現夢想。

出海各個模式的機遇和難點:

借用孫正義的「時間機器」觀點,就是把比較發達市場的成熟業務複製到相對不成熟的地區,就好比坐上了時間機器,又重新擁有了幾年前的機會。中國的出海主要就是商業模式的出海。

出海的方向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類別工具、內容和電商。

1.工具類:格局已定,夾縫中尋找生存機會,變現成為重要瓶頸

工具類作為出海探索者掘金的第一個方向,已經趨於紅海。獵豹和APUS在海外的工具版圖已經基本定型,桌面,清理,安全等常規工具不再有早期創業者的機會。新的工具需要找到谷歌和其他大公司暫時不會做的方向,並且快速的獲得大量的流量。這是對創新力和執行力極大的考驗。

同時,工具類產品還面臨著嚴峻變現難題,流量分發平台基本壟斷了線上流量資源,小平台沒有議價能力,CPM價格很低,商業化路徑比較漫長。

2.內容/社區類:機遇與挑戰並存,門檻高,需要重度本地化運營

內容出海對中國公司來說最大的優勢團隊的運營能力極強,比如說http://musical.ly,短視頻類應用出海,在美國取得了APP STORE第一名的好成績,受到了資本的追捧。目前在世界各地,有著海外版的今日頭條,海外版的映克直播,等等。但凡,在中國被驗證過的內容/社區模式都有機會在海外生出一個本地版,低成本的洗劫一大批用戶。

這是極大的機遇,但是也有相對來說也有著很高的門檻。內容和社區類的項目最需要貼近local的文化,符合當地的國情,了解當地人的喜好。而大部分中國創業者在語言和本地化運營上沒有優勢,如果項目本身沒有很大的技術壁壘,很容易被當地的團隊複製超車。

但是在美國,內容/社區類的機會相對容易一些。原因如下,中國創業者比較熟悉美國文化;美國也有豐富的華人人才儲備,他們熟悉中美兩方的互聯網市場,了解怎樣和國內外的資本市場打交道。我有一個電商社區的客戶就屬於這樣的類型,既是矽谷創業者,又有很多美國的影視KOL資源,同時還和很多國內的電商公司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這樣的團隊會有先天的創業優勢。

3.電商類:萬事具備,風口來臨;電商能力成為重要篩選標準

國內優秀的電商模式、中國的生產力和供應鏈能力為出海電商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中國擁有淘寶、京東、唯品會、天貓、小紅書、美麗說、聚美、網紅、微商等等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商商業模式,和非常豐富的電商人才儲備,不管任何一種商業模式向複製到海外,我們都有豐富的運營經驗和技術實力。同時,中國國內的生產力和供應鏈能力在世界仍然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這也為我們的出口電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電商可以從這樣幾個維度來分類:B2B/B2C;出口至歐美/出口至欠發達地區。東南亞,尤其是印尼由於人口基數大,人均GDP高,成為了出海電商創業者第一批淘金的地方,目前無論是B2B還是B2C電商都已經有了不少成熟的player,俄羅斯電商也是2015年的小風口,各種中國模式的出海都已經有團隊在進行嘗試。今年非洲,巴基斯坦,中東等地區的電商也逐漸開始湧現。

對於發展中地區的出海電商,主要有以下幾個核心的制約因素:當地的消費力、市場天花板、物流、支付、政治環境等。創業者在選擇創業方向時也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如果人均GDP或者城市人均GDP達到3000美金左右,當地有相對健全的物流體系,極低的政治風險就有機會去做一些前期的嘗試。另外,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廣告投放價格/獲客成本來側面地觀察當地的互聯網發展程度。

值得注意的點是,電商模式不可以完全依賴「時間機器」理論對照中國模式,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去思考公司的發展方向,需要考慮到當地的線上線下消費生態。

面向歐美市場的出海電商主要集中在產品出國,比如wish;模式輸出,比如5miles;或者供應鏈整合的B2B模式。我服務過一家針對歐美市場的燈具出海電商,他們可以通過整合上游供應鏈壓縮20-30%的生產成本,又通過B2B電商直接銷往海外去掉30-40%的渠道和獲客成本,於是在一個千億級別的垂直電商領域有了自己的位置。

最後,基於自己了解和服務過的大量出海項目,主要總結了幾個融資方面的難點:

1. 投資人不了解當地情況,DD成本很高

投資人往往沒有很多海外的親身工作生活體驗,對當地的創業氛圍,商業環境都不夠了解。導致需要很大的成本進行DD,才能做出最終的投資決策。

我們建議的對策是:創始人需要在這些背景資料上做更多的功課,需要闡述清楚當地的人均GDP水平及增速,智能手機覆蓋情況,IT發展情況,物流倉儲基本情況,線上線下零售業的基本格局等等相關數據。

2. 接盤和退出問題

每一個財務投資人不得不考慮的事情就是項目的接盤和退出。而目前很多項目的盈利模式和市場天花板還是存疑的,並且很多海外地區沒有當地的資本市場,對企業的退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建議的對策是:多做一些數學題。認真計算自己的獲客成本,ARPU值;規劃自己未來的擴張版圖,從一個國家蔓延到一個區域,增加自己公司的核心價值。

3.本地化能力強的團隊更受資本市場青睞

這一點已經在文章中反覆被提到。投資人普遍認為,內容和電商都需要很強的本地化運營的能力。因此,如果創業者能夠快速組建起本地化的團隊,也將成為融資搶手點。

我們建議的對策是:團隊里補充當地的運營合伙人,讓Local帶領Local實現公司的運營目標。同時創始人要有強大的團隊組控能力。

中國模式全球化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就如同很多生於美國,火在美國的app,很多在流量來源里也只有30%-50%是來自美國本土。美國互聯網是創新力和影響力最強的國家,有著來自全球的豐富的人才儲備,所以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全球化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伴隨著中國互聯網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中國模式的全球化也走在路上。

本文重要備註:

1. 出海遊戲不在討論範疇之類


任何不在本地渠道平台下功夫,妄圖依賴本地渠道商的,都很難取得很大成績。任何忽視政治因素的投資都很有可能血本無歸。

巴西最近還會有工會組織的大鬥爭,俄羅斯估計會更慘。印度市場足夠龐大,但是印度市場的競爭可能目前海外市場最激烈的,印度的金融系統崩潰的可能性在美國加息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崩潰。埃及已經崩潰。

微信海外市場的表現差強人意與本地化落地地推的力度密切相關。

傳音海外市場的做法有很多值得借鑒的。華為今年年初的海外市場大規模的形象店和服務中心的建設必將在不久的未來顯現出效果。不過不明白為什麼華為的手機不打產品的嘜頭,只打華為標識。

海外大部分市場的渠道商經銷商,特別是新興市場中,按照我們中國人標準來看,大部分都是渣。華為遍布世界的各地分公司,與聯想遍布世界的經銷商,今天的發展結果的區別顯而易見。

一切貪圖省事省心的海外市場的開拓,都不會取得好成績。


IDG資本投資了一些出海方向的創業公司,包括在2017 BrandZ 中國出海品牌全球 30 強榜單排名第八的3C周邊品牌-Anker,東南亞最大的跨境電商- ezbuy,把義烏「搬」到中東的 Club Factory(原「爆款易」),還有音頻聚合類應用 CastBox——去年被評為 Google Play 2016年度全球最受歡迎應用第三,2017再獲提名。在「2017 IDG VIEW」 現場,他們分享了自己在出海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希望對你有幫助:)

===

CastBox 創始人兼CEO 王小雨:

出海還是有很多坑,尤其是因為出海都涉及到一個本地化的問題。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看,微觀上很多用戶行為不一樣。比如我之前在Google有一段時間是在愛爾蘭工作,當時他們過聖帕特里克節,整條街的男人都戴著綠帽子。我朋友說你帶我點禮物回來,我就給他寄了一個綠帽子,這個男生再也沒理我。

宏觀上也是有很多要注意的。有的團隊直接將國內的秀場模式copy到國外,但會發現比較難做起來。因為美國有無限資源,本質需求已經滿足了,包括打賞模式,國外的支付怎麼解決?所以這些不管從微觀和宏觀層面,都要慎重規劃和思考。

ezbuy 創始人兼CEO 何建:

我們做的是電商,假設有10個億GMV,5億的用戶。這些用戶是分布在很多個國家,還是5億都來自一個地方,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實際上我們在好幾個國家都有團隊,而且還做的比較深。關於本地化的團隊我覺得一定要辯證去看,本地團隊一定不能全是本地人,也一定不能全是中國人。

Club Factory 創始人兼CEO 樓云:

世界上的電商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已經有電商成熟體系的,比如說像美國、西歐,第二個是慢慢接受電商的,比如說東南亞、中東、印度等等。我覺得兩邊要做的事和不該做的事特別不一樣。

舉個例子,歐美的消費者特別理性,其實奢侈品品牌的主要購買者已經是亞洲人,美國人買的就比較少。從電商角度看,有一些做法在美國這種極度理性的市場,就會不大有成效。所以說在歐美賣東西要特彆強調性價比,賣得貴也OK,但是得提供相符的品質。

在發展中國家特別不一樣,基本都處於電商早期,還是教育市場的階段。在中國或者美國買東西,三天沒收到貨不會覺得你是騙子,但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沒有形成好的支付習慣,建立信任就變成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每個地方都不大一樣,要看懂當地市場才能把東西做好。

Anker 高級投資總監 黃海:

最近兩年很多人把我們歸結為跨境電商,但坦率來講,我們本質上更是一個產品品牌公司。所以,我們最想做的就是把產品質量做好,把所有資源投到產品研發、品控和供應鏈。

關於不能做的事,尤其是跨境方面,我們感受最深的其實就是不能違反規則。作為一個在線銷售平台、渠道,可能這個行業受的誘惑比較多,領域又處在紅利期,做一些眼前的事會得到好處,但一旦沿著這個思路下去,短期內賺錢,長期來看肯定不能做成一項真正的事業。

(除以上四家企業外,出海的小米、5miles、IGG天盟數碼、SheIn 等也是 IDG資本所投公司,關於出海更完整內容參見IDG資本公眾號文章:世界是平的、也是割裂的,但終歸是勤奮者的)


「出海謀生」最靠譜的方式是找尋需求方,滿足需求方,存活下來,以求發展壯大。下面是網路上的一篇文章,寫的比較中肯,舉的例子也恰好是獵豹移動,希望能給大家一定的啟發。

-----------------------------------------分割線-------------------------------------------------

在海外運營推廣產品,其實和國內本質上的區別不大,大致上也分為買量、手機預裝捆綁、口碑運營、市場宣傳幾種手段。

其中最不靠譜的方式當屬買量,通過數量繁多的流量聯盟那裡買來水平參差不齊的用戶數,趕在產品發布、版本更新、融資窗口期、財報發布前等時間節點,實現用戶數的火箭式上漲。

但是用戶數是來的快去的也快,就像夜空里轉眼即逝的焰火,只起到粉飾太平的作用,一言概之:然並卵。

這裡不妨以近幾年很出風頭的獵豹移動的數據為例,下圖是獵豹移動旗下Clean Master的用戶增長圖——很典型的暴漲之後暴跌的脈衝曲線。時間節點到來是瘋狂衝量,伴隨而來的就是用戶數退潮一般的下跌,或許這些數據只是為了「應景兒」的說服股東和華爾街的投資者們。

不靠譜的方式應該是手機預裝捆綁。這需要廠商去搞定不同地區的手機廠商和運營商,對於大多數互聯網公司來說,不比國內,難度太大,而且像獵豹移動Clean Master這種清理類的應用,大多數手機廠商自己一般不會考慮,除非砸大筆費用去做內置預裝,但顯然不如買量來得實惠。

靠譜的方式應當是口碑運營和市場宣傳,這不僅考驗產品自身品質,而且還考驗廠商根據用戶反饋更新迭代的能力。這種「厚積薄發」的生存之道,在短期內不會太有爆發性的表現,需要持續運營積累才能看到效果。·

再換個時間點來看,同樣如此。

與「脈衝式發展」對應的是「線性式發展」。一款用戶持續認可的產品,從它推出到成熟,它的軌跡一定是線性向上的,偶有爆發持續的時間也會比較長,不會驟然掉下來,而且即使用戶增長出現瓶頸甚至下滑,他的衰落曲線也會是線性的(如圖)。

內幕:剝開「脈衝式發展」的迷霧

「脈衝式發展」如此詭異,那麼它是如何實現的呢?關鍵詞:買量。這個在前面已經有過介紹就不在贅述。
比較有意思的是現在的買量也可以很人性化,不僅按時還可以按需採購,下面列舉地域類的流量來源,大致分為四大梯隊:

第一梯隊,歐洲和北美地區,用戶獲取成本最高,同時也最優質。

第二梯隊,日本、韓國,也包括中國,這幾年這幾個地區的用戶獲取成本在上升,快趕上歐美了。

第三梯隊,東南亞、拉美地區,這些地區也不均衡,比如印度在東南亞都算低成本地區。

第四梯隊,非洲,部分中東地區(戰亂國),這些地區的量比較少,單個用戶價值也很低,屬於乏人問津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而且就算同一個地區,也會存在流量優劣的差異,要獲得優質用戶,你付出的代價往往比一個垃圾用戶大的多。

筆者搜集了一下上述四個梯隊購買垃圾用戶和優質用戶的平均成本(App類,尤其是工具類),大家可以參考。如果是手游類的,大概成本要乘以2~3。

而這些垃圾用戶是怎麼來的呢?和國內的灰色推廣幾乎是一樣的。這樣來的用戶,來得快,跑得自然也快。

剖析:「脈衝式發展」的根源

在海外運營推廣產品,其實和國內本質上的區別不大,只是由於全球各個區域的環境不同而略有區別。但大致上也分為買量、手機預裝捆綁、口碑運營、市場宣傳幾種手段。而在這幾種手段中,最具可行性和操作難度最低的就是買量,其他三種則或多或少有各自的問題,起不到短平快拉升用戶的作用。

1、手機預裝捆綁。這需要廠商去搞定不同地區的手機廠商和運營商,對於大多數互聯網公司來說,不比國內,難度太大,而且像獵豹移動Clean Master這種清理類的應用,大多數手機廠商自己一般不會考慮,除非砸大筆費用去做內置預裝,但顯然不如買量來得實惠。

2、口碑運營。這需要產品能力做為基礎,產品本身品質要足夠硬,而且根據用戶反饋迭代的速度也要快,但起到的效果往往還不太有爆發性的表現,需要持續的運營積累才能看到效果。

3、市場宣傳。除了搞定媒體的難度太大外,投入產出比也是個問題,而且歐美媒體普遍對中國公司有偏見,比如很多美國媒體始終認為中國企業還是在做copy cat的事,中國企業崛起跟政府保護有必然關係,中國企業依靠的還是人口紅利,沒什麼核心技術。在這樣的輿論導向下,要做好市場宣傳,中國公司基本上耗不起。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明明知道是「脈衝曲線」,用戶會掉下來,獵豹移動這樣的上市公司還要買垃圾量呢?答案也很簡單,需要數據來說服股東和華爾街的投資者們。有興趣的人可以研究一下上面的曲線和獵豹移動近一年股價圖,大概能參透其中的玄機:

反思:中國公司出海的風口會不會被獵豹移動堵住?

中國公司出海,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開始於2011年左右,以手游公司為代表,掀起了第一波出海浪潮,彼時造就了一大波以海外市場為主的手游公司,如觸控科技、Tap4Fun、數字天空等。

而第二波浪潮則是2014年年底開始,中國互聯網市場增速變緩,未來海外市場發展是一個大趨勢。出海對於不斷壯大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來說是必然的選擇,海外市場的監管和法律更健全,對於出海企業會有一個更公平的環境,在格局層面找到新的需求定位,發現藍海;從產品層面做口碑,慢慢積累用戶。避免「脈衝式發展」的困局才能在海外做的更好,希望中國公司出海的風口不會被獵豹移動堵住。


一張圖如果沒說明白,可以關注專欄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nemoventures基本覆蓋你所有關於互聯網出海的問題 (O^~^O)


獵豹模式就是典型的騙股民、騙(小)投資人模式


海外市場從業者,簡單說下我知道的出海的企業取得一些成就吧。

獵豹最成功,旗下App總共在全球已經獲得了二三十億的下載,其中起家的清理大師在GP上顯示有5億以上的下載,去年發行的遊戲別踩白塊2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過免費下載榜第一。後面的滾動的天空也一直在下載榜前列,內容型產品live me是美國區直播App第一名。

智明新通最賺錢,旗下王牌遊戲cok在全球的暢銷榜前列都有一席之位。

其他的還有以做桌面App為主的Apus和solo都是獲得了上億的用戶,做輸入法的kika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去年得到了上億的融資。在印度做到國民級應用的茄子快傳,在泰國,越南做到暢銷榜第一的bigo live(直播App"好像是yy旗下的),還有在東南亞的暢銷榜前列的大部分遊戲的都是國內開發商做的

總結的說,就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只有兩個等級,美國和中國,以及其他國家。

當然現在出海競爭也比較激烈了,不好做啊。


中國,有著全世界最大的人口紅利。橫向看,中國有著不同行業不同需求的上網人群,縱向看,中國有著不同層次不同素質的網路用戶。在這樣的互聯網紅利的大背景下,中國幾乎是任何互聯網產品和互聯網模式的最好試金石。

所以,如果有些產品抱著「國內不行去國外試一試」的想法的話,那它註定會失敗。

除非這樣的公司拓展海外市場,是源於戰略、布局或者某些無法言語的原因。

除了獵豹,還有別的么?


美國大選英國退歐,看似危機四伏的歐美政壇其實為中國企業乃至中國提供了很多機遇。

脫歐和美國大選,政局不穩的受害者首當其衝即是傳統意義上的精英階層:紐約華爾街、矽谷、倫敦金融城等精英當時都是為留歐和希拉里竭力背書的。而給他們當頭一棒的正是反全球化和反精英的小中產和藍領階層。

川普當選第二天新能源等科技股領跌,這也預示著川普財政政策-戰略收縮:包括增大基礎設施開支和減稅政策、減少全球擴張經費、搞孤立主義、貿易壁壘,把省下來的錢對內搞經濟復甦,但同時也會失去巨大的海外利益。當然這樣受益的是藍領和小中產階級。傳統的精英和財團這些吃全球飯的,自然會深受其害。而英國在最高法對議院是否具備啟動50條脫歐投票權的最終判決下來之前,蘇格蘭又加入了征戰,退歐貌似要打一場持久戰。加上歐洲幾個國家明年的大選,2017 年的歐洲會繼續上演精彩的紙牌屋續集。

這一切都可以歸結為一句話: The markets hate uncertainty. 市場最討厭不確定性。

我們都知道真正的機遇其實都是在危機中潛伏,在歐美要花很大時間內耗解決政治、 分裂、 貿易、 移民等問題時,就是中國企業出海投資、收購、合作的最佳時期。歐美這些具備含金量的科技 、互聯網等企業也在尋找他們的下一個避風港,資本+科技可以逐步讓更多的中國企業過渡到以科技創新為增長的下一個十年。我相信中國也會抓住這個機遇成為本世紀真正的霸主。


太多的外國企業來中國開拓市場,很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能開拓國外市場。更希望中國的民族實業能做到那種長盛~~~by有初「光電腦」


8 @邵蘇 骰qu

@河森堡

0

古塔


為什麼要出國謀生呢?從追求利益的角度來說肯定國內環境體制等各個方面和國外存在某些差別,不過話說回來在哪混都不是好混的這個世界競爭特別大,還需增強自身實力。


那像直接撈直銷商城直接撈(zjlao.com)這樣的新B2C平台還有前途嗎?互聯網誰都想分一杯羹,競爭太激烈了。


區域特點咋啦-擋不住中國互聯網席捲全球的態勢~堅守在互聯網最底層


國內市場夠大了,先站穩再出去。對了,近期獵豹、人人之類的股價很低迷


在海外做生意首先要注意文化差異,再就是保護自己的權益。

一下的文章均摘選自《拆掉互聯網那堵牆》僅供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商業用途。

個性化問題:

  不要為了標新立異,選擇讓人看了會作惡的或有文化衝突的域名,比如你選擇「某某宗教+http://zhurou.com(豬肉的拼音)」,或選擇什麼 「http://JUNGUOZHUYI.com(軍國主義的拼音)」,這樣的域名雖然可能容易記得住,但用戶的第一感覺反應就很糟糕,對於你的企業或產品自然就延伸出很不好的感受,就違背的電商化的目的了。另外比如「666」在基督教徒心目中是邪惡、恐怖、魔鬼和反基督的象徵,那麼做外貿類的企業採用的域名就要慎加666了。當然類似的情況大家都可以想像得到,在選擇域名的時候要注意規避就是。  

後綴保護:

  忽視企業核心域名其他後綴的保護,一個有品牌或有實力的企業,應該除了.com的主流域名後綴之外的,其他次常用後綴盡量的整套保護,以便防止其他競爭對手或假冒者採用其他後綴的域名模仿,最終可能導致誤導客戶影響品牌。比如,我在做書生文化網的時候用的是http://booksir.com,但我會把http://booksir.net 、http://booksir.org 、http://booksir.com.cn 、 http://booksir.cn 都保護起來。


現在出海雖然有點晚,但是還有很多地區的市場可以開拓,而且前景非常廣闊!


市場很廣闊!


前景確實是蠻好的!


這是一種態度!


確實是這樣的。


別聽手機廠和這些沒人用的app廠商忽悠。

中興華為早就在國外混跡多年,也不見能有多好,利潤當然不錯,然而你說的這些是國企嗎?


推薦閱讀:

有沒有一款互聯網產品,能幫人養成好的工作和學習習慣?
如何將以下知識點串聯起來?(分組/電路交換、光/電/數字/模擬信號、各種信道復用、乙太網/傳輸網)
互聯網的閉環到底是什麼?
國內互聯網巨頭BOSS都是男人,且形象光輝,他們沒有七情六慾嗎?
國內有哪些大數據公司?

TAG:互聯網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