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常聽人說,做人要中庸。自己也查了一些資料,大致看了下中庸這本書。但是對中庸的具體概念依然雲里霧裡。

所以想請大家具體幫我解釋一下,中庸到底指什麼?最好能有些例子。

謝謝啦~~~?(? ???ω??? ?)?


《中庸》里沒有直接對「中庸」定義,卻對「中和」進行了說明。「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為了屏蔽「中」字不同含義的干擾,故先只探究一下「喜怒哀樂之未發」為何物。「喜怒哀樂」不僅可以理解為表現在體貌上,展示於外的情感流露,也可以理解為內心的種種情感。放在具體的語境上,這兩種理解都是可以的。以一種表裡的路徑來理解,「喜怒哀樂」只能理解為「已發」,「已發」才有「未發」,那「已發」就應是諸般情感的流露,「未發」就應是潛藏在內心的情感。還應有一種事物性解讀的路徑,「喜怒哀樂」作為蘊藏於內心的情感,它具有「發」與「不發」的性質,「喜怒哀樂之未發」即描述的是諸種情感所處的「未發」狀態,其實質還是內心的情感。綜合兩種路徑,殊途同歸,「未發」即應指內心的「喜怒哀樂」的情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關注的是「中」的含義。從動物性的角度來看,「喜怒哀樂」是人自然情感的流露,方有方發,無須遮掩,而「未發」似乎展示了一種理性的壓抑,「喜怒哀樂之未發」則表達了一種感性與理性的矛盾,體現了動物性與人性的內在衝突。「中」正是對這一衝突的闡釋,這是一種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壓抑而蓄勢的狀態。朱子以為「中」字應理解為「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模稜兩可,不但不可感,而且其所指也不應是「未發」,而是「已發」。所以,「中」應該理解為一種矛盾的平衡牽制狀態,這也是儒家重要的內在修養功夫,是行道之本。《中庸》里也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同樣的方法,屏蔽「和」字不同意義的的干擾,「發而皆中節」的「發」應是表現於外的情感態度,引申為對外的行為。這裡的「中」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的「中」不一樣,後者描述了一種狀態,而前者宜理解為一個朝目的性的行為動詞,這個「目的」就是「節」,儒家的「節」具有「善」的規定性。「中節」也就是面朝著「善」,以「善」為方向的行動,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和」,這樣做社會也會無往而不利,即是所謂的「天下之達道也」。按照上面的分析,「中和」其實就是儒家內外修養的功夫。

這裡,筆者提出了一種關於「中庸」的解釋,「中」字兼含上文中的兩層含義,一是一種平衡狀態,二是一種向善的目的性行為。「庸」字取「用」的意思。「中庸」即以「中」為用,心行兼顧。朱子以「平常」釋「庸」,程子以「不易」解「庸」,他們都對「庸」做了質的規定性,在豐富「中庸」內涵的同時,也有助於對文章的詮釋進行發揮。

「中庸」為君子所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君子以「中」為用,能夠時時刻刻堅守「中」道,不僅修養內心,還會堅持依守著正道前行,以善為燈,「居易以俟命」,而小人卻沒有標準,無所敬畏,「行險以徼幸」。再分析一下「中」的內涵,發現它沒有具體明確的規定性,而是都偏重一種理想結果的描述,至於達成目標所需的具體行為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論語》中講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作為至高的道德,它不是不能做到的,應該說是很難做到並堅持的。孔子也曾說「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他稱讚顏回,「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而一旦做到了「中庸」,「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比較認同李偉軍的回答,但是由於太專業,大多數人都還是觸摸不到「中」的含意。

不如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的意思來中一中,現在禪修、瑜伽、冥想風行,倒是給理解提供了一些基礎,雖然引申往往偏頗,但只要是認真的,總還是比不懂強。

喜怒哀樂之未發類似於佛教中「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是人類有別於動物的智慧所可能探究到的生命本源。比如孔子說蘭花「蘭生於深林,不因無人而不芳」,蘭本身具有芳香因子的本能,是謂「中」,時節到了,自然芳香四溢,是謂「庸」。

比如人明白了「善良、美麗、真實」是令人內心愉悅、舒適的本能,這是真理,謂之中。然後在一生中可能歷盡打擊和磨難,他妥協、變態,但最後發現慾望並不能導致實質性的愉悅和舒適、平靜和穩定,回頭一看,還是真善美讓人開心,他一定會在某個角落或者很中心的位置安放真善美,這是很自然的利己行為,是為自己好的天性,這是「中」。至此,外界的衝擊怎麼能動搖這個利己的好觀念,他對外反應出來的就是信心、善意、寬容、愉悅等等正能量的東西,這就是「庸」。

人的一生很累,很變態,活的憋屈,很煩,所以更願意回到中庸去看看。現在禪修、瑜伽、國學、冥想會這麼普及,雖然商業推動是更直接的原因,但還是蘊含著很強大的中庸本能的。

本來中庸是我們的天性,用佛教的話說是被客塵蒙蔽了,試過冥想、禪定的人應該能感知到生命原始的力量,很清新,很清醒,依稀能看到一點我們內心中庸的天性。

這是不專業的回答,但是自心而出的,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中庸章句,可以一讀。聖賢解聖賢,大概非聖賢也能體悟一二。


「中」者,人生而得自於天,具眾理而應萬物之至善本性。

其發則為中節之「和」,「和」者,無悖於理故無乖戾之稱。

「中庸」者,「用中和」之義,為儒者之至德。

「中」本為人生而具有之性,「和」則是此性自然之發,依此解則「中和」應為人人能為,「中庸」應為人人先天具有之德行,何須再來強調?

蓋人性雖本中本善,奈何尚有人慾之私及惡俗染習,使人先天具有之「中」性隱蔽不顯,則其所發亦不能為中節之「和」,故須後天修養功夫來發明此至善「中」性,以使個人所發皆「和」,此即是「致中和」,待能重得本性之中,並能發而皆和,則謂之「中庸」。

至於如何達到?儒家一切典籍儘是在說這個事。如孔子傳授顏淵之「克己復禮」,如《大學》之「三綱八目」,如橫渠之「大其心」,如明道之「識仁」「定性」,如伊川之「致知在格物,涵養須用敬」,如朱子之「居敬窮理」「存天理滅人慾」,如象山之「發明本心」,如陽明之「致良知」。

欲致力於此道者,但擇最合己意者,詳加研習,儘力踐履而已,或可僥倖得之,畢竟千年來,能達「中庸」者不過寥寥數人,如在《中庸》文本中,只有堯、舜、禹、文王、周公、顏淵等人被認為具有「中庸」之德。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51976/answer/66454291


傳統文化,尤其是儒道思想是不能用西方文化中的概念來理解的,需要自身的理解,前兩天看了句話,說的很清楚,「這是技術性的,不是學術性的」,意思就是說,需要自身的閱歷,即自己去「悟」。

《中庸》這本書,第二章到第十九章是孔夫子的原話,其餘有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加的,也有說是漢代人後編的,其中有句「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從這點考慮,估計是漢代人編的。

雖然歷史久遠,內容晦澀,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宋明理學家都對《中庸》有過介紹,晦奄先生的《四書章句集注》,陽明先生的《傳習錄》都可以作為參考。

今人看《中庸》有一點困難是對辭彙含義的誤解,《中庸》開篇第一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的「命,性,道,教」都是儒家的專用名詞,有特殊的含義,這就是所謂的「此乃學者不可不察」。

這是大體介紹,關於含義,以後繼續。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所肯定的最高德行。「中」指言行沒有過或不及的狀態或標準。凡事都有某種限度,超過和達不到這個限度都是不好的。「庸」包含兩個相關的含義:其一指平常,其二指恆常。「中」只有在平常日用之中才能恆常不易。「中庸」即指在人倫日用中始終遵循、符合無過無不及的標準。

選自《中華思想文化術語1》


中庸就是合理的意思。


慢慢的品味那杯苦澀的茶。


推薦閱讀:

《中庸》書中的道理有幾成可執行性?
如何看待中國人的中庸之道?
如果蘇格拉底會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否能免於被處死呢?
中庸是什麼樣的概念?具體怎麼做才算是中庸?

TAG:做人 | 中庸 | 古文 | 為人處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