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個梁山泊,靠什麼維持十萬軍馬?
01-20
搶。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明白梁山財政制度沿革,大體可以分三個階段。 王倫時期,山寨人口少,領導人也沒有雄心,和官府關係微妙,互不侵犯各自範圍,總的說來財政壓力不大,基本靠打劫、開黑店等傳統手段就可以維持。 晁天王時期,領導層大換血,兼并其他山頭,山寨財政頓時吃緊。好在各大頭領都是發過橫財的,加上粗放式的管理,大家的日子還算快活。 到了宋江正式主持工作,既要在軍事上有所作為,又要搞統一戰線(樊樓計劃),舊有的財政制度終於不堪重負,到了必須改革的地步。
宋江出身胥吏,本身就精通搜刮之道,晁蓋等人招他上山,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幫忙打理山寨財政問題,吳用這種村學和阮氏兄弟這些泥腿子哪裡懂什麼度支之道。
等到宋江自己當了老大,逐漸用鐵面孔目這些熟悉體制制度的人代替劉唐之流,放手改革山寨財政制度,具體措施如下:盤活山寨資產,改革原本用來打探消息的酒店貨棧等資產管理體制,實行店長負責制,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經營多元化。例如宋萬的山前酒店,從簡單的黑店兼人肉包子鋪發展成主營旅店,兼營飲食、大保健、藥品(蒙汗、嬌聲顫)銷售、勞務中介等業務的綜合性商社。這類商社由山寨投資商社統一管理,遍布山東各州府,給山寨帶來了巨額利潤。保護費制度改革,梁山勢力範圍內的居民一直都要交保護費,但王倫晁蓋時期保護費政策變化無常,大家苦不堪言。宋江規定,今後以勞務形式向山寨繳納保護費,這個政策得到極大擁護,山寨也得以徵調大量勞動力修建基礎設施。改革過路費政策,降低過路費標準,規定過往商販值百抽一,憑繳費文書可平安過境,不再重複收費。這一政策大受歡迎,比起某些山寨層層關卡,梁山簡直成了行商樂土,過路客商數量從此激增。成立山寨後勤商社,統一負責山寨物資供應,糧食、鹽、布等日常生活必須品實行山寨專營,寓稅於貨,既拔了鵝毛,還不讓鵝叫。經宋江一番整頓,山寨財政狀況有了很大改善,養得起兵,打得起仗,樊樓工作也開展的有模有樣,眾頭領都心悅誠服。唯獨劉唐等晁系舊將不滿自己日益邊緣化的境況,放出謠言說山寨後勤、投資兩商社存在利益輸送,好事者又八卦出實際控制人宋清地位不高如何執掌兩大商社,又說朱貴宋萬這些王倫舊人投靠宋清云云,一時眾議紛紛,當然這都是後話了。靠祝英台啊
章回體小說的數字都是虛數,隨便一個山頭都有十萬百萬軍馬,說白了那時候創業跟現在創業都一樣,拉個團隊拉個VC就估值十億了,陣前吶喊要給小弟分一億牛肉,做不到大不了開個認慫會,我堂堂及時雨宋公明認慫怎麼了,梁山泊都是玩出來。
搶
靠施耐庵的筆。10萬兵馬是個什麼概念啊,就算10個梁山泊也養不了10萬兵馬.
靠什麼?靠樹(TREE)新(NEW)風(BEE)
你確定梁山泊很小?
梁山好漢,個個武藝高強,能以一當十。
一百單八將,更是天罡地煞,能以一抵百。所以,折算下來,十萬兵馬,其實只有不到一萬人。。。。。。。我擦!前年去過梁山縣!上去過…去了才知道什麼是演繹……太坑人了………最好別去還存留一點想像……
豬呀羊呀,送到哪裡去呀~
宣和元年,宋江等36人聚眾起義,縱橫數州縣,朝廷招安未果,宣和三年,海州知州募千餘死士設伏,五月,宋江人等登陸中伏,兵敗被俘,起義遂被鎮壓。
梁山泊在史書上基本就是這麼回事。
千餘人伏擊就能搞定的起義軍,應該是個什麼規模?
古代要是長期作戰,通常後勤人員不會比戰鬥人員數量少,否則連吃飯問題都搞不定,更別說打仗了,這還只是官方部隊有東西往前線運,至於宋江他們。。。
按照史書具體描寫的尿性,應該是以戰養戰的路子,這能支撐多少人,能支撐多久?
實際上梁山泊就是一夥有點影響力有點組織的大型流寇,跟同時代的方臘起義比起來根本不知道差了多少個等級。朝廷開始都懶得花心思特地去鎮壓,打算招安了事,後來逼急了一鎮壓就沒了。
而方臘起義朝廷鎮壓也才用了十萬精兵。要是梁山就有十萬人,北宋應該提前好幾年就完蛋了。首先梁山伯不小,應該比祝英台大,不是,梁山泊不小,而且水產豐富,周圍耕地也不少,我姥姥家就在那,最近的東平府也是個富裕的地方。其次,十萬不準吧
基本靠一(CHUI)支(NIU)筆(BI)
古代寫書基本沒有譜。
說梁山八百里水泊。如果認真的去數八百里,會發現那是西起新鄉,東到淄博,北到德州,南到徐州那麼大的一塊地方。靠擴大梁山泊
主要是靠融資,從天使輪到A,B,C輪,還有ipo具體來講是這樣的找來投資商,和他說我們很有前途啊,你現在投資,日後我們打下江山,你不是收益大大的。然後用拿到的錢糧招兵買馬(擴大公司規模)。等過了C輪,眼看ipo(坐江山)有望了,宋江宣布公司被收購,帶著套現跑了(招安)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