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最後兩句為什麼不能顛倒?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最後兩句為什麼不能顛倒 可從押韻,情節,人物心理變化等方面分析
這問題問的太好了!親一下題主。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詩,唐詩是古詩詞意境的巔峰,而我把這首詩定為唐詩意境第一。
與「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相比無差,而回味無窮更勝之。一直想講講它的妙處,看到推送這個問題,不睡覺也要答一波。
先說結論,不可以顛倒。
就不談韻律格式以及邏輯等旁枝末節問題,只從意境來看。
我們逐句來看
松下問童子(話說我小時候以為松下是個日本人,賈島寫的松下先生與童子的對話,沒毛病。)
這句為起,一句詩交待出地點、人物。所營造的畫面很小,我們用鏡頭來看,可以說只有一個點。一棵松樹,兩個人。
言師採藥去
此句為承,交待出對話內容和對話原因。這句所捕獲的鏡頭擴大,有了隱者的行徑方向。
隨手所指,往遠而去。即以點化為線。只在此山中
此句為轉,依舊是對話內容。此句所捕獲的鏡頭再次擴大,鏡頭隨著童子手指採藥的方向而走,往高而仰,是一座山。
即以線化為面。雲深不知處
此句為合,結束對話也結束全詩。鏡頭擴大到天際,更高更遠目極之處,山聳入雲、雲深無盡。
鏡頭捕獲到的依舊是畫面,留白意象卻是天地之間,九霄雲外。即以面化為無限。
起承轉合,一氣呵成。三句為蓄勢,鎖定人物、地點、事情、界限,最後一句自然而來,突破以上實寫之界限。意境頓出,無窮無盡。
有的詩句,所營造的意境,是極致的動態之美,你感官直接接收到那個意象美感,眼前彷彿就出現那個畫面,會觸動你心弦。
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有的詩句,所營造的意境是巧妙之美,富有哲理的自然與生活現象,細緻觀察,捕捉到片刻間的美妙。細細品來,越發有味。
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的詩句,所營造的意境並無直接的視覺衝擊,需要你自身感受過過那種自然現象之美妙、或者突然看到這種畫面想起這句詩,才會拍案叫絕,回味無窮。
如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有的詩句,所營造的意境是生活之詩意,寫景寫人,合二為一,物我兩忘。需要你想像出情景,滋味自在心中。
如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而有兩首詩,它的意境不在某句詩內,而是整體蓄勢所烘托出的境界。
沒有視覺衝擊美感,亦無法親自經歷的同感,只有無窮無盡的意境,天人合一,越想越妙。《江雪》放眼就是無限天地,從高遠來寫,逐句削減,拉近鏡頭。
起句抹掉千山飛鳥自然萬物,承句抹掉萬徑人跡世間煙火。天地之間盡茫茫一片,僅剩老翁孤舟蓑笠,寒江釣雪。這種做的是減法,句子乾脆利落,如刀削成。萬物茫茫皆不見,天地惟餘一釣翁。類似的寫法你還可以從「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中看到。
《尋隱者不遇》同為絕頂神作,用的卻是加法,從低處近處來寫,逐句放大,鏡頭拉遠。如上所述,隱者蹤跡由一顆松樹擴散到山海雲霄。
松下山中更雲深,隱者縹緲天地間。
這兩首都是無窮無盡的意境,《江雪》把鏡頭封死,寒酷冰冷、孤傲卓絕之意透紙而出,感同身受。
《尋隱者不遇》把鏡頭留白,未聞聲貌、未著一字而世外高人、絕塵脫俗之態盡出,隱者姿態與高山深雲合一。這種詩,你看一眼就絕不會忘一字、錯一句。
《江雪》鍊字精絕到令人髮指。短短二十個字,他把一切都寫完了。你加也加不得,減也減不得。
僅有可改動的三個活字「絕」、「滅」、「釣」更是冰冷入三分,讓人生寒,不敢有替代之意。評曰:小李飛刀,例不虛發;雕琢極致,無懈可擊。
《尋隱者不遇》完全與江雪相反,似毫無鍊字、無雕琢。平鋪直述,水到渠成。
你稍微動一下就會顯得刻意、落俗。尾句畫龍點睛,縹緲而去。只可鑒賞,模仿不來。評曰: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盡去雕飾,渾然天成。
所以,你把「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位置顛倒,本是用「只在」來烘托「雲深」、用「此山中」來變幻「不知處」。你反而把天外隱者又拉回到山中來了。「雲深不知處」又談何不知處?意境盡失,不可為,不可為。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雲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拋開韻腳什麼的技術層面不說,這兩首詩的差別在哪裡?
差別在於意境和格局。原詩收在不知處,收在了空,收在了遙遠,收在了想像。
改後收在此山中,落在了實處,收在了一個具象的實體。原詩大有空靈禪意,意境飄渺。改後就是一個敘事的大俗詩。品格一下從天上掉到了泥地里。
唐朝佛教興盛,賈島的佛教修養很高,這首詩句式肯定是推敲過的。之所以這麼有名,傳頌至今就是因為意向高遠,引人遐思。
另有一首柳宗元的詩,大有禪意。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些詩不是簡單的寫景和記事,之所以感染力強大,是因為意境高。謝邀。就我而言非常喜歡回答這類問題。
言歸正傳:
為什麼最後兩句不能顛倒,起因有四:
首先翻譯一下該詩句即可知道大意:在松樹下問小朋友,小朋友說師父老人家採藥去了,就在這座山裡,可是山太高,雲太密,樹林太深,不知道他去哪裡了呀!
情節:
從翻譯而來的意思,想必你就會明白,小朋友不可能說「……師父老人家採藥去了,山太高,雲太密,樹林太深,不知道他去哪裡了,反正就在這座山裡。」這是現代社會不良少年的口吻,而眾所周知古代的學童基本上都是知書達理,熟讀四書五經,不可能會這樣沒禮貌的回答。
人物心理變化:
賈島:唉,今天閑來無事,去找一找我仰慕的大師聊聊天,吹吹牛……
童子:咦,怎麼有個老翁在這裡,算了,先不管他,這有顆松樹,那我就在這裡涼快會兒吧……
賈島:哈,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松樹下有個學童嗎,嘿嘿,問一問他,想必就能知道大師在哪了。
童子:哦,看他穿著打扮非富即貴,有可能是師父的好基友,有可能也是一個很厲害的老學究呢,我可要客氣點,萬一人高興,隨便指點我幾下,未來說不定也能成為大學問家,然後去村口的小私塾做個先生,這樣也就有個身份跟隔壁村的李小花交代了,讓她把女兒宋小鵝嫁給我。可是我只知道師父採藥去了,其餘的不知道呀!但是好不容易碰上一個名人,我總覺得應該多說幾句話,哎……有了,就告訴他,師父就在這座山上,但是這山很高,雲很密,樹林很深。
賈島:呵,不愧是大師的學童,簡單三句話就把所有事情都交代了下來,這學童背後的蒼松就如同大師的風骨,這山間的雲就如同大師的神秘,不行,我一定要把這件事做個記錄。
童子:哇,好誇張啊,這個人,竟然隨身帶著紙和筆,他竟然現在要寫字,不行,我要看看去!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童子:我好像要出名了!這是童子因興奮暈倒前最後一個想法!
押韻:
這首詩不存在押不押韻。
總結:
為什麼不能顛倒,其實說簡單點,就是邏輯,無論寫詩寫歌寫論文,都存在邏輯,作者只是把正常的邏輯關係寫出來,使大家能夠看得明白!
這不是一首描述性的詩歌,分析意象什麼的,靶心就偏了。這首詩巧就巧在故事情節的構思上,最後兩句,則構成了情節和敘述者心情的搖擺。
言師採藥去,訪者就很失望了,看來今天是要撲個空了。
只在此山中,又劃定了一個範圍,訪者不禁又燃起希望,似乎循著他的道,就能追上他似的。
雲深不知處,又生生將燃起的希望搗碎:原來終究還是尋不著啊。
尋不著才叫隱者呢,尋得找還怎麼能叫隱者呢。
又,這首詩的好,就在於明白如話,又意蘊無窮。意蘊剛才分析了,明白如話就在於,原本訪者和童子的對話,就應該是這樣的:
你師傅呢?
採藥去了。去哪兒採藥了呀?喏,就在這座山裡。哦,山裡哪裡呀?我也不知道。
稀里糊塗的,懵懵懂懂的,一知半解的童子,才有趣呢。就像寫《秋聲賦》的歐陽修,發了一大堆感嘆,又是草木無情,又是何恨秋聲,結果童子呢?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
頓時,整個高亢起來的情緒緩和下來了,然後只聽到四壁蟲聲唧唧。從最開始的聽到聲音而想到秋天,到最後的蟲聲的呼應,才算一個閉合的環。而童子,就是幫助把整個情緒帶回原點的緩衝帶。
如果童子說,
啊,您說的真是太好了呀!我也覺得,秋天真的是太肅殺啦!
那情緒就會疲軟,力道收束不住,反而顯得不足了。這也是沒有搖擺之故。有收有放,才有張力,詩、文、小說,都是如此。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類似於一種開放式結尾,可以將境界升華。雲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則對讀者的想像力做出了限制,效果就沒那麼好了。
對調之後就不押韻了。
沒有一個回答答到點上。最後兩句不能顛倒的原因跟原文關係不大,那些扯上下文的、意境的都是強答。
那麼為什麼不能顛倒呢?因為不押韻啊!
「去」和「處」雖然在現代漢語不押韻,但是在古漢語是押韻的,都是壓類似於u的仄音。這個問題在唐詩不是很常見,因為一是,唐韻已經有很大部分和現代漢語音韻是重合的;二是,唐詩押平聲居多,押仄聲很少。因此這是一個例外。如果讀者上溯古詩十九首、漢樂府這樣的古詩,就會發現很多這樣的例子。 舉個例子:舊題蘇李詩之一的《上山采蘼蕪》。- 按照古音「去」、「處」押韻。
- 這首是本身也是一個仄韻詩。
- 兩句相承,起到一個反差,人們先是得知就在附近,而後卻因為涉深險而不知具體位置。
感覺像是作業。
簡言之,這是點染之法。類似於先畫朵花,然後再旁邊加幾隻蝴蝶,化實為虛,化將盡而為不盡。這種手法在詩詞中和在國畫中用得都很多。比如: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無奈雲沉雨散,憑闌干、東風淚眼。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庭院。何處是京華?暮雲遮。
也有相反的筆法,化虛為實,猛然打斷,不留餘地,就像奔流的水忽然被一塊巨石阻斷。典型的如: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開放式結局,引人遐思:「不知道在哪裡,山高雲闊,你自己去找找吧」
同類型結局參考沈從文《翠翠》:「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我是這麽理解的:首句一個「松」字,二句一個「師」字,兩個都是小意象,點明地點和人物,整首詩的基本架構有了;三句一個「山」字,四句一個「雲」字,意境不斷擴大昇華,層次逐步加深。
比如你去找一個朋友,但是他不在家,他媽媽給你說「他剛才出門玩去了,但是不知道去哪了」,還是會說「不知道去哪兒了,他出門玩去了」?或者如下「阿姨,松下在不在啊?」「哦,他不在。」「那他幹嘛去了」「玩去了」「去哪兒玩去了?」「世界那麼大,我也不知道啊」難道你會問「那松下去哪裡了?」「我不知道啊」「那他幹嘛去了」完了,想一下我們平時怎麼說話的
倒過來讀好賤啊哈哈說的是我知道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而且平仄也不合適
謝邀因為這是童子的回答「我只知道師傅在這座山裡,可因『雲深』所以也不知道具體在何處。」這樣是不是更有邏輯性呢?個人陋見。
任何一首可以千古傳唱的古體詩詞,都不能換位。甚至連換一個字都幾乎不可能。
三方面原因。
1.古體詩詞在鍊字方面,是不遜於Ai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這是真的。會寫詩的人,都有共鳴。2.古體詩詞的平仄規律,是具備呼吸特性的,簡單來說,好詩會呼吸,大神作品如音樂,神作像電影,超神作還會打電話,666,加上瘋狂刷火箭。。。
賈島這首,是無限接近超神作的。 至於為什麼這樣,你用一秒兩個字甚至更慢的速度大聲念聲聲慢那段疊字就知道了。你會發現,你不管怎樣念,你呼吸是有節點的,越投入感情,越符合女生抽泣的特徵。想哭,但是不能發聲大哭。。。這就是超神作的力量。3.古體詩詞的邏輯性。
賈島這首除了問答邏輯外,還有視角邏輯。即每一句視角越來越遠。松下,近景採藥去,走遠此山中,遠景不知處,超視距。。。類似的還有鵝鵝鵝,兩個黃鸝,故人西辭黃鶴樓等無數名篇。
有一種說法叫古體詩自毛爺爺而絕。
現代詩人為何自毛爺爺後就都寫不出名篇,原因就在這裡。。。一不鍊字,二無平仄,三無邏輯。所以大半都是狗屁。這是一首古風絕句。
所以平仄方面很自由。但這不代表就沒有平仄了。至少二四句的尾字必須是一致的,也就是他們要麼都是平聲要麼都是仄聲。
所以就這一點就限制了它不能互換。其次,還是要押韻的呀!古韻裡面『處』『去』是押韻的。
以上兩點保證了它音韻上有詩的美感,如果三四句倒置則完全沒有了古詩的韻律和美感了。然後,詩歌的靈魂還是在於『真』,詩的美在於『自然,』所以花間集那種雕樑畫棟的詩詞為人看輕就在於過度雕飾而忘了本心和自然,乍讀一首半首尚覺美麗,幾首讀下來就味同嚼蠟令人昏昏欲睡了。因為它們往往失了詩之魂靈。 返回來談本詩,漢語在敘述一個地方的時候總是從大到小的,詩中童子的語言正是如此,如果倒置那就違反了基本規矩,會非常的不自然。當然,那樣也就不是詩了。(這裡敘述的有問題,不充分,手機,路上,天寒,暫且如此) 隨園詩話里記載袁枚家梅花一夜盛開,其家僕喜曰:梅有一身花了!袁枚喜此句清新采入自己詩中。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首詩如此素淡而韻味悠遠,恰恰也是作者欣喜於從童子那裡偶得的佳句呢!這種欣喜這種偶然迸發的靈感的火花才是詩的靈魂,應當細細品味其中的玄妙才是。如問題所言胡亂編排,那不就成了成語焚琴煮鶴的真實寫照了么?感謝抬愛。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雲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如果不考慮平仄和押韻,我認為後一聯可以顛倒。並且不影響內容和理解。
推薦閱讀:
※有一句七言古詩,最後三個字的首字母是zzz,哪位大神知道?
※大家覺得古人中誰的文筆好呢?
※古詩里的字古音今音不同,那麼用普通話讀詩,基本都是錯的,還有什麼意義?
※請問有什麼較好的詩評書籍和古詩詞賞析的書籍?
※「遠上寒山石徑斜」中「斜」字應讀作「xié」還是「xi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