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助餐廳很少能通過連鎖做大?
本問題源自小馬宋,我也特別感興趣,在網上找了好久也沒有什麼覺得不錯的答案,特來我乎跪求大神。
我們。。。
吃倒閉過一家自助火鍋。。。因為要悶聲發大財啊,自助餐廳為了控制成本和利潤,食材往往採購有問題。小餐廳也就罷了,幹嘛要做大,樹大招風坐等工商部門上來檢查?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吧,
不是自助餐廳很少通過連鎖做大。而是自助餐這個品類在萎靡。
自助餐這個品類,本質上都是用二等的食材做出一等的品相,通過視覺上的豐盛感和美感,先飽消費者的眼福,再飽消費者口福,通過價格定位,來倒逼企業產品結構。通過客群基數人流量大來分攤運營成本,和採購成本。
本質上來說,自助餐這種商業模式還是一場商家和消費者人性慾望的心理博弈。既要讓消費者通過眼睛上到心理上,感覺超值和覺得佔到便宜,實際上又要讓他很容易就吃飽並且不能浪費。
這個品類衰落的本質原因是品類屬性。它是把各種品類彙集一起,核心優勢是產品多,選擇性多,花固定的錢能吃到很多種東西。
隨著消費升級,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崛起,消費者對美食的需求,已經不是吃飽吃多了,是吃好,吃精緻,吃健康,吃營養,有趣,好玩,好看等情感需求。
這代年輕人從一出身就直接上升到馬斯洛需求的第三層次。
他們選擇一家餐廳的購買理由不再是吃到扶牆出了,是沖著你什麼做的好而來。而這種人均幾十塊錢的自助餐從食材到烹飪技法到用餐體驗,都無法和一些小而美的餐廳比。
小而美單品店聚焦,他們能從產品、技術、食材、體驗等各種細節做到極致,給年輕一代消費者更極致的體驗,能夠提供比自助餐更好的價值。所以單品店這些年一直在蠶食自助餐這個品類的市場,蠶食自助餐品類的年輕客戶。
一句話解釋就是自助餐不好做了,重資產,重投入,並且盈利能力較差,回報周期長,優勝劣汰是市場規則,包括自助餐的抗把子,金錢豹都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了。
我的專欄里寫過倆篇自助餐破局的文章,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關注一下。
http://mp.weixin.qq.com/s/7CMyuDoy71TFPiHnvdBLQQ不知道多大算大,我知道的最大的,前幾天朋友圈看到剛剛開了第60家店.
也是加盟為主的.
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最主要還是自助餐不是很賺錢吧.營銷空間比較小.體現在:
1.客單價固定,所以通過客單價的營銷是不存在的,比如各種優惠券對於自助餐廳都很難操作,對於自助餐廳來說,優惠券往往就等於直接減利潤.
2.翻台率低.吃自助餐的食客抱有"歇一會兒接著吃"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吧.高峰時段很難翻台.如果客流多了起來,排隊的人也很痛苦.餐廳也接待不過來.真出現一個非常火爆的自助餐,也很難接待那麼多人啊.
3.很多人提到的,特色產品不好打造.自助餐的菜品會有很多,自然就不好凸顯某一款產品,我提到那個自助餐就是以披薩為主打產品的,起碼自己還有點"內功",很多自助烤肉這種店,食客自己來烹飪,做特色產品更難了.
我看來,連鎖餐飲品牌,應該是先有"品牌"後有店,而不是開店感覺不錯發展成大連鎖.
這個有"品牌"可以是一開始就是以一個成熟的公司在運營,合理的計劃,也可以是一個有想法的人,本身就不滿足於做一家店,早早開始規劃.這種人在一開始就不太會選擇自助餐這種條條框框比較多的方式,才造成了目前這種情況.
因為「扶牆進,扶牆出」的人太多啦——
連鎖餐廳一般是有核心拳頭產品的,而且是易於標準化能夠全國複製的。這樣容易形成品牌凝聚力。自助餐本身就是一個很分散的方式,一大堆菜色給你自己選,而且不同的地方,食材不一樣,要統一管理成本太高。所以連鎖的意義不大。
但是連鎖的自助烤肉,燒烤,火鍋已經出現了。算小嘗試吧。
連鎖自助……比格披薩算嗎?
連鎖做大的,基本上都是有固定的拳頭產品。
而自助餐廳太大而全了,反而稀釋了精準客戶的需求,因而在原料控制和供應上反而操作性不強。
任何行業想要做大就要有一個標準,而這個標準很難滿足。在該連鎖的任何一家店都要是一個品質一個味道是很難的,原材料來源就是個大問題。
首先,自助餐廳菜品難有特色,難以形成品牌效應。如果是火鍋,只能在鍋底味道上做差異化功夫。還有就是,競爭越來越激烈,現在的自助火鍋飲料酒水都用的品牌類。如果菜品豐富質量也不錯,利潤就很低了。我們這兒,做得好的叫傻兒火鍋,大概48元一位。菜品和飲料,以及鍋底,都很不錯。開這樣的店子,位置要選好,菜品品種和質量也要有檔次些,鍋底決定了食客的主要體驗,更不能差。價格可以在38到到68之間,每差距10元,檔次明顯不同。如果做自助餐的翻台率不高,難以有好的利潤。
問題不成立,有連鎖自助餐廳。 如四海一家。
推薦閱讀:
※想開個寵物店有沒可能成功
※能比較下海底撈和小肥羊嗎?
※網吧為什麼沒有全國連鎖的?
※是什麼樣的經營模式使得外婆家,綠茶,白鹿等餐廳能應對超負荷人流?
※如何評價多家「錢櫃KTV」在北京的門店將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