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攝影技術發展會不會超過單反?

手機的攝影技術在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之下,會不會接近或者超過入門單反,比如D30之類的


光學原理上的短板可不是技術改進可以彌補的,數字變焦無論如何都是比不過光學變焦的。智能手機外觀設計和便攜性還是要擺在第一位,不然無法被大眾消費者接受。先要消費者接受,能很好的取代前代產品,才有資格談顛覆。即使能勉強塞進APS-C畫幅,也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象徵性產品而已,難以成為市場主流(據說大法的曲面CMOS可以極大減小攝像頭模組的厚度,技術上我不了解,拭目以待)。

個人覺得,手機最好還是發揮手機本來應有的優勢,在對焦和全自動模式演算法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舉起來就拍,塞進口袋就走,不要給用戶費那麼大功夫來手動調節參數,讓對畫質有較高要求的用戶選擇便攜相機才是正道。


來來,告訴你怕了索尼哥上個月在photokina上發布了款安卓手機叫CM1。

這貨叼在哪兒呢,它裡面被塞進去了一顆1英寸大的2000萬像素CMOS,看這個指標猜也猜到是索尼大法用在RX100iii上的那個背照式一寸底了。

那麼,讓我來當一次鍵盤攝影師。

目前CM1沒有發售所以DxO上沒有他的感測器測試,沒事兒,用同款CMOS的RX100iii的數據也能說明問題,當然了,怕了索尼哥和索尼哥對這塊底的調教也許會影響到CM1和RX100iii感測器跑分導致結果有差別,但肯定差的不大,另外,一個手機沒多大存儲空間,而且這手機好像沒配專門的圖像處理晶元,都交給高通驍龍801了,所以估計它的RAW也是12bit的,總而言之RX100iii的感測器評分能給CM1做一個很大的參考。

你說的D30太久遠了,DxO上都沒數據,換個30D吧,比D30新出幾年,肯定比D30強不少,同場加映一個牙膏廠祖傳CMOS的代表作,60D。

於是:

你看,30D被CM1吊打了哦~

今年新研發出來的CMOS比十年前的老CCD強是意料之中,但即使是與60D上這塊牙膏廠目前佔有率最多的祖傳底相比,CM1的感測器性能也是以微弱優勢勝出哦~佳能這塊18MP的底大概能和IMX071並列成為目前出廠量最大的兩塊APSC CMOS,也就是說CM1在感測器性能上*可能會*壓得過現在市面上一半左右的入門單反哦~

(這裡不討論DxO的演算法是不是佳能黑)

CM1還有顆等效28 2.8的松徠小定焦加持,畫質肯定不會差。60D套個等效到C畫幅上28mm 2.8的鏡頭(比如16-35)說不定還真打不過CM1,當然了,CM1隻是定焦,同焦段能越級比一比。除了上拍月亮下攝細胞的小米,真要比什麼長焦超廣微距大光圈的,*短時間內*無法有手機在長焦超廣微距大光圈這些項目中超越最入門的DSLR,人可換鏡系統就是靠這個吃飯的。說塞不進APSC的大哥們,一寸都塞進去了APSC還遠嗎?


同價位的筆記本電腦能超過台式機么?手機和單反也是同理,尺寸決定素質


萬眾矚目的iPhone 6即將發布,但是攝像頭傳言仍然只有800萬像素。在競爭對手進化到1300萬、1600萬、甚至2070萬的時候,蘋果堅持了800萬像素但是增加單位像素麵積,降低噪點,提升夜拍水平。

不過,蘋果並不是永遠只打算提供800萬像素的照片,在不久前蘋果申請的一項名為「Super-resolutionbased on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的專利中,提到了採用多張合成來生成超像素圖片。雖然OPPO早就拿出來了1300萬合成到5000萬像素的Find 7,但是只有蘋果使用了某項技術,這項技術才會在業內迅速普及,提升我們的體驗。但是,蘋果的方案是否就是最佳呢?智能手機攝像頭未來會如何發展呢?

一、蘋果的攝像頭技術路線手機拍照技術發展已經很久,目前已經很成熟。

我們看一下歷代iPhone的攝像頭,從200萬、320萬的FSI,到500萬、800萬的BSI。然後是像素數不變,把CMOS的單位像素麵積從1.4um提升到1.5um(iPhone 6的消息是可能進一步提升到1.75um)。

對拍照效果而言,在鏡頭品質和ISP處理水平不成為瓶頸的情況下。單位像素麵積越大,噪點越少,暗光下表現越好。而像素數越高,圖像的解析力更好,細節更多。因為智能手機厚度有限,CMOS總面積不能過大,兩者就構成了矛盾。同樣是1/3寸,1300萬像素的三星S4細節比iPhone 5s好,而800萬的iPhone 5s暗光和噪點比三星S4好。而蘋果目前想出來的超像素方案可以找到更好的平衡點。通過拍攝多張合成的方式,把一塊1 /3寸的CMOS利用多次,可以生成超像素的圖片。在細節上超過1300萬甚至2000萬的攝像頭,而在噪點和暗光上儘可能保持原有的水平。

實際上,這個方案等於通過高速計算增加了CMOS的面積提升細節。OPPO Find7的5000萬和1300萬模式對比,細節進步明顯(一加手機也用了多幀合成,但是像素保持1300萬,增加的信息用於降低噪點)。蘋果在圖形上的積累遠超過OPPO,如果採用類似的技術,效果應該也不會令人失望。

二、 諾基亞的方案蘋果的辦法不錯,但是否就是最佳的方案呢?

這裡我們要提到另外一個手機拍照的巨人——諾基亞。

蘋果從一開始就考慮手機的厚度和美觀,在攝像頭盡量不突出的情況下來考慮提升畫質。而諾基亞從一開始就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所以諾基亞能提供出畫質更好的方案。既然手機CMOS面積小影響畫質,那麼我就增加厚度,加大面積。在單位像素麵積和像素數互相矛盾,那麼我就在必要時把多個像素合成一個來用。這個思路出來的產品是諾基亞808,1/1.2寸的CMOS面積至今都是手機中最大的。強光下3800萬保證細節,弱光下只用500萬、甚至300萬,單位像素麵積達到3um以上,大幅提升畫質,降低噪點。雖然和蘋果的技術路線不同,但是諾基亞用更「硬」的辦法解決了細節與畫質之間的矛盾。

三、完美的組合

能不能把這些技術結合一下呢?既然追求畫質就需要足夠大的攝像頭,那麼不妨把攝像頭做大做厚。因為現在手機都是大屏幕,攝像頭凸出只要加以裝飾並不會難看。

既然iPhone 6的攝像頭也凸出了,再凸一點又何妨呢?攝像頭凸起,我們把CMOS做到1寸左右是可以。如果用以前流行800萬的1/3.2寸BSI規格計算,就是把9片做到一起,CMOS面積做到1/1.06寸,像素做到7200萬。單位像素麵積1.4um。

只使用諾基亞的過採樣技術,這塊CMOS可以出7200萬的超高像素照片,也可以出800萬像素,單位像素麵積達到4.2um的高品質照片。如果把過採樣技術與超像素結合起來,多幀合成,那麼就可以把這個1/1.06寸的CMOS利用多次。如果用於降噪,可以拍攝出純凈度極高、畫質超一流的的800萬像素照片。如果用於提升細節,可以拍出像素過億,細節超過普通單反的照片。

現在的智能手機淘汰了DC,未來的智能手機能不能淘汰微單和全畫幅以下的單反呢?我們拭目以待。


以iPhone為例,其攝像頭有如下軟硬體支持:

- 雙核64位CPU,1GB內存

- Unix內核的完整操作系統

- 高級圖像演算法,以及開放的軟體SDK

- 光學和軟體防抖

在感光元件的尺寸無法與單反匹敵的情況下,與之競爭的資本很簡單:靠演算法暴力頂。CMOS感光範圍小導致曝光難以控制?沒關係,連拍三張曝光不同的照片然後用演算法合成。抓拍怎麼提高?很簡單,高速連拍然後演算法挑一張最好的給你。沒大鏡頭怎麼拍廣角?Panorama來幫你,你自個轉一圈,演算法自動幫你把圖拼起來。Google新出的Photo Sphere甚至可以做到Google街景車上那個攝影球360度拍攝的效果。至於App Store上面大把各種奇葩的照片軟體就不提了,那算是「改圖」,不算攝影的真諦(雖然本座認為在全數碼攝影的今天,原圖/後期製作的區分已經很模糊了)。

和智能手機相比,專業照相機的軟硬體幾乎還處於原始時代。在入門級市場,單反的競爭力很蒼白,因為入門級拍攝者的手動控制水平無法和經過高度優化的軟體演算法匹敵。好用、便宜,永遠是大眾級市場的贏家。


有一種東西叫做鏡頭群


個人覺得不行,最起碼目前10年內不行,色彩上可能可以做得到但是焦距這點就真的沒辦法超越光學變焦了,要知道很多好的照片都是因為焦距選得獨到,這不是手機的智能聚焦可以做到的


完全沒有必要和可能。


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的單反肯定會消失,東西都會變得小巧精細,不過還需要時間。


推薦閱讀:

有哪些做圖標重繪的國內團隊?
為什麼沈勁說小米的模式不能複製?
大數據應用除了在體育項目中,還有哪些切身感受得到的應用案例?
在美國生活,有哪些必不可少的 App?
小米在前期是如何積累用戶的?

TAG:移動互聯網 | 手機 | 單反相機 | 攝影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