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悲劇?

是安娜咎由自取嗎?還是卡列寧?或者是教科書上說的社會黑暗?


社會的訓誡是暫時的,托爾斯泰感興趣的是人類永恆的道德標準。他所要真正傳達的道德寓意是:愛情不能僅僅是肉慾的,因為那樣的話愛情就成了完全的自我中心主義,而自我中心帶來的是毀滅而不是創造。因此這樣的愛情是有罪的。托爾斯泰為了儘可能更清楚、更藝術地闡明這一觀點,他刻畫了一系列特別的藝術形象,而且把兩個愛情故事並排敘述,進行了生動的對比:伏倫斯基-安娜這對肉體情慾之愛;列文-吉蒂的愛情,用托爾斯泰描述的原話來說是真正的、基督教精神的愛情,四速的情慾仍在,但在責任、溫情、真誠、天倫之樂的純潔氣氛之中達到平衡與和諧的境界。

以上摘自納博科夫的《俄羅斯文學講稿》。

從創作意圖來看,托爾斯泰安排了安娜最後的卧軌自殺在一定程度上是對開篇關於家庭幸福問題討論的回答。但是從人心的角度來看,安娜的死到底能不能夠避免?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

在遇到伏倫斯基的時候她掙扎,最終發現喚醒了內心深處真實的自己。回到彼得堡之後,見到丈夫,真實自我的聲音被放大,最終使她拋下丈夫孩子。與伏倫斯基開始新生活的時候她又開始疑心猜測,她也嘗試著做一些事情來分散注意,但最終沒有成功,反而變得有些神經質。

其實,每一個有感情的人都會或多或少經歷與安娜類似的內心活動:發現自己時的內心悸動,陷入愛情時的無法自拔,嫉妒猜疑時的盲目與極端。安娜正是一步步把自己的心放大,把自我放大,最終整個人變得極端而又神經質。從這個角度來看,安娜的死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令人非常感動的一點是,她自始至終保持著的純潔的道德感,以及對於家庭的責任,以及對愛情的信仰。

在讀到安娜赴死之前的意識流那一段,我的心也跟著怦怦直跳,眼睛濕了好幾次,覺得這就是我啊。當和愛人之間產生不可衝破的隔閡時,每個人都是盲目的,脆弱的。所以安娜的死我們沒有必要歇斯底里地一味批評社會的黑暗,這樣文學就只能成為歷史的註腳。也沒有必要去指責安娜太作,一直認為安娜的作也最富有人性味,也正是每個人面對愛情、面對生活的正常反應。一位俄國文學教授說過,最能考驗人性的是愛情。活在當今,我們沒有太多類似捨身取義的考驗道德的機會,但是每個人都會面臨愛情,考驗我們道德的也是愛情,在愛情里我們會經歷一些屬於人的最原本的感情。

所以,愛能讓人生,也能讓人死,只有內心情感的平衡調和,才能使得愛情不致成為走向死亡的推手。


安娜試圖擺脫種種束縛,去自由地追求愛情,實際上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過程。作為個體的人剛剛誕生的時候,是自由的,但人的價值實現需要藉助於社會的力量,或者說藉助對象化,即自身價值的實現以對對象的依附為前提且自身所實現的價值物化在對象之中。而社會又是灰暗的,社會存在是異乎於己的、與己相對立的的,在這種對社會的對象化中個體自身反而成為了腐朽事物的附庸,使個體受到異化。對於安娜來說其所依附的,正是它所面對的整個上流社會,這個社會包含眾多貴族,包含了卡列寧,甚至包含了弗龍斯基。了安娜想要衝破這種附庸的狀態,真正實現自我,實現人格的獨立。但是對她而言,脫離了外物人自身的價值又難以實現,這便與其自我實現的理想產生了巨大的衝突,這也是其悲劇的一個重要根源。

安娜選擇的方式是與這個社會對抗,但她個體的微弱力量完全實現不了這一點,反而被對手不斷玩弄。而安娜所寄予無限幻想的弗龍斯基,實際上也是這個龐大的社會系統的一環,當安娜認識到這一點時,她與社會的對抗徹底激化,最終演變成了自殺的行為。安娜的自殺是個體與社會對抗的失敗,但從另一方面來講,也是安娜另一種方式的自我實現,通過死亡這一最徹底的方式擺脫束縛,像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那樣完成自我價值、尊嚴與理想的救贖,實現某種意義上的永恆。

另外,針對這部小說整體而言,安娜並不是唯一的主人公。安娜的死與列文的生形成了對照,安娜的命運是在與上流社會的對抗中噴涌而出,而列文則採取了一種非對抗的內省方式,即通過改造自己內心並試圖回歸下層擺脫上流社會的方式來實現自我,這也是托爾斯泰本人選擇的方式(前一種是普希金選擇的方式?)。但富有悲劇意味的是,這種方式實際上也無法使人獲得解脫,托爾斯泰最後仍然要面對那個逃不過的上流社會,面對家庭的危機。最終,這種方式不可避免地走向對抗,而托爾斯泰也在那場驚世駭俗的離家出走中完結了自己的偉大生命,不由令人唏噓流淚。由此看出,安娜的悲劇實際上包含了一種西西弗式的宿命意味:人在面對自我的異化時,如果選擇屈從,那麼就會喪失自我的價值;如果選擇相反的道路,那麼也終將面對無限的痛苦與犧牲。正因如此,安娜的悲劇成為了一個具有超越時空的生命力的話題,而這個人物形象、這部小說、這位作者也獲得了不朽的魅力。


首先,安娜的悲劇是一個社會悲劇。虛偽邪惡的上流社會和傳統的倫理道德扼殺了安娜的生命。安娜的個性解放的要求和貴族社會道德準則發生了衝突。

其次,安娜把她的幸福的希望寄托在花花公子渥倫斯基身上,是造成她悲劇的直接原因。他投入的愛情遠遠不如安娜。

最後,安娜自身的矛盾因素,她背叛上流社會但又不甘心失去在其中的地位,以渥倫斯基的愛情為唯一的價值存在,又時時擔心渥倫斯基拋棄自己另結新歡。


女人,美,情慾,個人自由,終究是道德的死敵,所以托爾斯泰殺死了安娜。


感覺安娜有點自私,什麼都想擁有,既想擁有自由的生活、愛情,又思念放不下兒子,還不忍心傷害自己的丈夫,卻在對沃倫斯基說著我把一切都給你了,每個人都在一步步退讓,只有安娜在步步緊逼,滿足自己內心的矛盾,最後在一點一點中將沃倫斯基的愛消耗殆盡,自己也失望喪命。追求內心的自己是要付出代價的,我們不可能做到事事完美,最難的不是轟轟烈烈的追求本身,而是在得到之後歸於平淡,如何維護好來之不易的自由愛情。


這個話題應該對照安娜的不幸和列文的幸運來講!

安娜的不幸

安娜從一開始就是不幸的,少女時期受包辦婚姻的影響,懵懵懂懂地嫁給比自己大20歲的卡列寧,早已不惑之年的卡列寧遊走官場,不善言辭表達。這樣的婚姻,令她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以為這就是全部的生活。「無知者無罪無憂傷」,然而從她遇見弗龍斯基開始,她漸漸變得「有知」了,像一隻在牢籠中沉睡許久突然蘇醒的獅子,她要面對自己真實愛的體驗,和追求愛與自由的權利,但所有無聲或有聲的抗爭,對她而言,皆是徒勞。

她佯裝蒙住雙眼繼續盤桓於上流社會,但在一次宴請之後,她終於意識到,她騙不了自己。上流社會的婦女,要麼被壓抑自我、忍辱負重如多莉,要麼虛偽墮落、放浪形骸如貝特西。當她選擇做自己,徹底違背上流社會的意願時,她便只有淪為一個「自知的罪人」。

然而,真誠地選擇自己的追求了,結局就一定會好嗎?19世紀的安娜,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自由獨立的人,她在經濟、生活上不得不依靠卡列寧;等到失去了一切,就唯有依靠弗龍斯基。她所有的熱情、鬥爭、反抗,終究是無力的,當她連弗龍斯基的愛情也失去,再無所依附時,所有的深情,必將以死來句讀。

....

她自知,卻不明白愛情,愛情是興奮劑,會失效、會過期。於是喪失了獨立性的她,變得偏執而瘋狂。但在弗龍斯基眼中,愛情大抵是「我什麼都可以為她犧牲,就是不能犧牲男子漢的獨立性。」

安娜說,你最重要,沒有之一。

弗龍斯基說,你是我許多重要的人與事之一。

這樣的分歧和裂縫,就像無意撕開的紙,明明只是一角,卻終於變得無法粘合了。

故事發生在19世紀,正是新興資產階級追求個性解放,力圖衝破強大的貴族思想道德藩籬的時期,然而當時資產階級力量終究弱小,安娜的兩段家庭愛情悲劇迥然不同,頗有象徵意味。

而在如今來看,也實在有警醒的意義。無意間想到一篇關於獨居的文,說是不論什麼時候,都該讓自己有事可做,心有所系,比方一個人,不如養只貓。不要虛無到無所依,也不要將所有的心思寄於一處,生命不該太輕,也不該讓它不堪重負。

列文的幸運

同安娜相似的是,列文也追求真正的愛,他收穫的幸福最初卻是痛苦。他的愛太軟弱又太小心翼翼,但又似礦底里的燈,微弱的一點兒光躲躲閃閃,卻在關鍵時能點燃整個人的希望,成為堅持到最後的那根稻草。

愛情上如此,工作上也如此。被基蒂所拒後,他終日彷徨。儘管他始終在心中要求自己,把經歷和心思放在工作上:進行農業改革。並在生活中奮力探索和追求自己理想的路。但由於階級所限,他終於無法認識到資本主義取代封建農奴的歷史必然性,改革失敗,他依然彷徨而無所適從。

想送列文一句話: 所有的喜歡,藏在心裡的,都會從眼睛裡跑出來呀

儘管軟弱,又始終在探索,他依然是頑固堅強的。再次與基蒂相遇,讓他堅信了他對她的愛,並真正地表達出來,共入婚姻殿堂。那時列文的眼中,婚姻是嚴肅的,他把基蒂看作是他所愛的唯一女性,並對婚姻充滿遐想。

但現實終究與想像不同,不同的性格,瑣碎的家長里短,令二人常常拌嘴吵架,但經過一番痛苦的二人因為珍惜彼此,吵架之後便坦誠相釋、和好如初。從不信教的列文,也漸漸在生與愛的困惑之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歸宿,可謂真正的幸福了。

小說中同樣表現的一對青年夫婦,可算作列文的家庭的縮影,所謂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

幸與不幸,彼此之間。同樣是基於愛情,而安娜的婚姻、家庭一再支離破碎,列文與基蒂卻愈加牢固;同樣是忠於內心,而安娜為慾望而活,列文卻一直追尋著靈魂的安寧和精神的富足。大概這是托爾斯泰要說的了:幸福,不去追求內心所愛不行,不去履行契約和責任同樣不行。

人終其一生都在探求真的意義,在平衡木上搖搖晃晃,總是一不小心就墜入深淵吧?

想隨波逐流又怕心有不甘終成平庸,想忠於自我又怕脫離人群太顯孤獨。

既不能自取滅亡,便只有在平衡木上搖搖晃晃著了。或許在這一搖一擺之中,終於能找到真的意義吧,如同列文。畢竟人從不完美,幸福的意義,大概就是要縫縫補補出一個完整的自己來。


難道只有我一人覺得安娜是陷在猜疑嫉妒中無法自拔導致的死亡么


安娜的悲劇體現:

1 被嫁給卡列寧

2 被情人拋棄,得不到名分

3 社會不許離婚自由

4 感情失敗,自殺

我覺得原因是多方面的,個人,他人,社會,如果一些原因不存在,結局也不一樣,也不是說社會婚姻自由了,她就幸福了


這是個講述了上流社會中一名少婦出軌跟了一名她愛的男子私奔的故事,我倒覺得這個故事的三觀某些點讓人深思,這一點在奇葩說里也有提到過,就是:當你的真命天子出現的時候,你要不要跟你的現任分開,去追尋真愛呢?電影告訴我們的答案好像是:要去追尋,但是你要為你的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這是很公平的。不要覺得說,一個女人追求自己的幸福有什麼錯,的確安娜有著權利,我也很佩服她的勇氣,但是被主流社會排擠,得不到別人的祝福,只是自己靠自己強大的勇氣和信念強撐著,當然撐不了多久,結果不言而喻。

看到網上很多網友強行洗白的,我只能說,也許是我們看的角度不同吧,我是覺得身為人母,要盡到其做母親的責任,身為人妻,也要對丈夫忠誠,如果但凡遇到自己的真愛,就義無反顧的去追求,那麼不僅少了祝福的愛情不會幸福,完全憑愛來生活的愛人,也走不遠。


安娜這是要用個體和一整個社會階層默許的規則抗衡和決裂啊,更何況這個階層還是佔有絕對優勢的貴族階層。

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里蓋茨比執意要讓Daisy對Tom說她不愛他一樣。Daisy可以和gatsby私奔,可以和他一次又一次幽會,因為這些都不足以構成破壞上流社會規則的因素,而gatsby要求的則是讓Daisy和以Tom為代表的舊貴族資產階級決裂啊,這就導致Daisy猶豫不決最終還是捨不得打破這一規則釀成了蓋茨比的悲劇。

貼幾張截圖


安娜的悲劇是女人生存價值的悲劇。

你說她追求自我也好,說她作也好,本質上她既不偉大,也不奇葩,她就是一個普通女人。一個普通女人想要什麼?麵包和愛情。確切地說,是咬著麵包,覺得這麵包甜美如蜜。如果女性能割裂一部分對愛情持續性的需求,又能自產麵包,至少不會複製安娜的命運,當然這是以削弱女性對情感需求高這個天然屬性為代價的。

安娜把自身的幸福砝碼壓在卡列寧或渥倫斯基身上,她的結局非死即傷。


觀後感


第一次讀安娜的時候,我並沒有覺得卡列寧有任何可惡之處,大概是當是十來歲也沒辦法深刻理解那種特定社會環境下貴族階層的社會屬性所帶來的壓抑感。安娜的家庭確實有托爾斯泰所謂的一千個家庭的不幸都是各不一樣的那種特定的不幸,而安娜的悲劇某種程度上我倒以為也有安娜自己的選擇。當然,這也建立在我曾經居然覺得她和卡列寧的結合併沒有多麼的不幸的基礎上。大概是我的理解完全脫離了作者的本意吧。


生之歌

廣義上說,這是第一部完整讀完的經典,帶著憧憬、希冀、驚喜、惶恐、倦怠與慵懶。卷已畢,人仍留。留下的是生之美,死之悲(也不失為另一種「美」),及生活予我們的無盡遐思與深沉之味。

一面我們浸身於作者為我們創造的「真實世界」——為之悲,之喜,為之手舞,也依舊足蹈。彷彿他就是我們,我們亦為他。我們忘卻自我,沉浸在那個永不沉落的王國,浸沒在夕陽、鮮艷的黃昏。安娜卧軌自殺的剎那,我們不禁一慟揪心,油然生出苦痛,恨自己不能在千鈞一髮之際,拽她一把;當吉娣抱著孩子,他朝我們淘氣地咯咯笑,我們又不禁感慨起生命的美好與美妙來……我們醉心於此,情不能已。一面莫名地感傷流淚,一面又不禁暗自歡喜——純凈如初來乍到的孩子。

無疑,不管在人物塑造、情節構造,抑或環境烘托、主旨意趣的表現上,老托的藝術加工力、感染力都非常人所能媲美與超越。其間,總有無數時刻在想,倘我再多活十輩子,或許對於文字的把握,也不如老托的千分之一。他對人物內心富於變化的情感的把握與刻畫,都十分到位,就像一台機器——絲毫不差地,將針腳投入進適當的洞眼(而這洞眼也不過根針的粗細)。他心思細膩,如微風中颯颯灑落的春雨,與此同時,你又不得不感嘆他那超人的洞察力與想像力。

把握住「愛情——生命」這條主旋律,似乎對小說的解讀便更精準些。(以下全部立足於私人的情感體驗)。一邊是安娜與沃倫斯基的愛情步調,一邊是吉娣與列文的愛情主旋,這兩條線,貫穿始終。從文字里,他們的生活中,我們感受到了生的脆弱、堅強與偉大,希望與絕望的交織錯橫,理性與感性的積極對峙、抗衡,善與惡的水乳交融……而這些人物也總是富於情感上的變化,上一秒是欣喜熱切,下一秒就可能被魔鬼附身——變得自私而冷漠。而恰因這些對立的矛盾,人物才因此變得更加豐滿,複雜,有血有肉,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而非一座被空架的機器,成為一件「玲瓏剔透」的多面體,圓型人物,而非扁型,他們立即就變得可感而可知了。這正是藝術加工的絕妙之處,使人歡喜讓人憂,縱人瘋狂,又終歸寂寥。拴住你冰冷的心,將之焐熱,又終使之冷卻冰凍——於此,體會寂靜沉思之美。

我們同情安娜,就像同情自己一樣。同情她一片情深,卻在「嫉妒」與「懷疑」的火焰里,烈火焚身。「嫉妒」就像蛇蠍,如夏娃的「禁果」,狠命地攫住她的心,而她的命運悲劇,也從此開啟。又或者,打從開始她就在上演一出無情的命運悲劇。卧軌前,她是否也在後悔,曾呻吟?是否也曾,因腦中閃過沃倫英俊的面龐而遲疑、困惑而退縮?當「死」成為她生的唯一出口,成為她報復沃倫,報復卡列寧,報復這個殘酷世界的唯一武器,是否也曾在你的心裡喚起一絲悲憫、痛苦與暢快?她是可悲的,可悲的是她對沃倫,感情日復一日地愈加濃烈,卻諱莫如深。彷彿非要用厚重的紗布將自己的心包裹,那愛情才依舊顯得純凈。她對沃倫的愛像流水,在分流的交叉口,噴薄而出,洞口在無限擴大,泉水洶湧的一發不可收拾。除以死,來祭奠自己的「真心」,別無他法,她被逼瘋了!失了腦袋。

她一面恨他,一面又愛的轟轟烈烈,死去活來。她恨自己本葆有的一切都被之無情摧毀。想見卻不得見的可愛的兒子,曾藏在世人眼裡的無限讚美與欽羨……瞬間覆滅全無。她親手葬送了這一切。她恨他時有的懦弱,一心醉於虛妄的上流社會的交際,恨他對她開始漸漸表現出冷淡、漠不關心與無情。她開始猜忌、埋怨起來,可愈是恨他就愛他更深,愈覺得他愈加不可割離。越愛他,她就愈開始恨自己,恨這個世界,恨這一切的一切。

與此同時,我們又不經開始感嘆安娜的勇敢,赤誠與美好來。為了一份真正的愛情,去爭取,去抗爭、抗衡,拋棄一切,捨棄一切,只為自己而活。若沒有這份熱血,這般的激情,她生命的新鮮血液便被凝住,也就生不如死。拋開道德倫理的譴責,我們不得不折服於她的勇敢與堅毅,她對於愛情的追求比任何人都來得更為「血腥」偉大與堅強。至此一個富有生氣,雄雄勃發的女性形象於腦中成型。彷彿她是個領袖,一個新的開創者。誠然在某些方面,她必須被予以譴責。但無論如何,她都將自己活脫脫地活成了一個最鮮活的模樣。

與其說,安娜對沃倫的愛如噴薄而出的烈流,不如說沃倫於安娜的愛,是逐漸緊縮匯聚的,像被縛上了一道束口。儘管他還愛她,卻不再像當初那般濃烈,彷彿只為維持一種秩序,不願去打破,只為遵守某項制度,木偶般的「執行」和守護。他無法騙瞞自己的心,她毀了的一切,除卻他們的愛情,對她的愛里也摻雜恨的成份。他開始逃避,開始變得冷淡。總覺那是一份冷暴力,硬生生地將安娜推向死亡之路。對此,我們無權多加指責。因為愛情的保鮮期本就不會那麼久遠,因此隨之而來的任何矛盾,都能夠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只能說,他們時運不濟,沒能挨過不可避免的「愛情之癢」。

但另一面,我們又要讚歎他的勇氣與愛情的真摯。也歡欣痛苦,掙扎、果斷過……至少,在安娜放棄一切選擇和他私奔時,他是勇敢而敢於承擔責任的,而非選擇當一個逃兵。理性之外,我們看到了愛情最強大的魔力,我們歡欣鼓舞,又期待他們一生一世,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但事與願違,他們就像是兩股水流,交織交纏,彼此交融在一起,又最終分道揚鑣。或者,「死」是她存在的唯一可能與必然,她用鮮血洗滌我們的內心。

老托以奇妙的筆觸與情節設置,牽引我們,領我們一路向前探尋。歡歡笑笑生生死死,有淚有笑,有震顫也有平淡。我們一面同情安娜的可憐的人生悲劇,一面又讚歎她對愛情的執著守候與勇氣;一面讚歎沃倫愛的真心誠摯,愛情的純凈之美,一面又忍不住「謾罵」指責他的「不公」、卑微與粗糲;一面吟詠吉娣的勇敢溫柔,善良大方,對於真愛的奮力追求——閃爍著的女性光芒,一面又體悟到女人心思的變幻莫測與「貪婪」;一面譏笑卡列寧的可笑木訥——像機器一般的冰冷,毫無半點溫情,另一面又不禁同情起他那不幸的處境。

而列文呢?他則像是作者的一面鏡子,折射出生命的多維視角。不管是在哲學、心理上的概論,抑或政治、改革上的觀點,作者都托他之口,引出二三。因此,他在小說中的形象才變得如此多維而立體,貌似是局內人,卻擁有「局外人」的身份。作者托他之口,大片大片地陳述自己對當時俄國社會的一些改革,所持的態度與看法。一面又借他,宣揚自己對於改革的政策思想,略顯累贅。如此一來,文本雖變得立體多維,富有時代的氣息,但藝術感染力卻被削減。

老托就像是一位「情感大師」,絲毫不差地掌控著小說中每一個人的心理狀態,與之身份地位、現實處境完美契合。他對於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的描寫及刻畫,無疑,為我們展現出一個「新世界」,使我們又一次體驗到了「生之樂趣」,一種超乎所有的,前所未有的感動,美妙與新奇。

他就像活在他們心裡的「寄生蟲」,準確無誤地侵噬著他們每一點的痛處,每一處的幸福。同時,更為讀者提供了一次新的閱讀、情感、生活體驗。在那裡——一個新的「感情王國」,我們得以忘卻自己,成為每一個他,每一個自己。於他之眼,細膩地體悟出世間的真情百態,揭去層層神秘的面紗,我們體悟到——「美」與「丑」,「善」與「惡」,「罪」與「罰」的二元對立,從而使生命顯得更為熠熠閃光。


男的不夠勇敢啊,不夠愛她啊,不像你自己是反封建的偉大女性啊。唉,不知道這個可怎麼辦呢……

在這種情況下,人不想好後路就把事給昭告天下可怎麼行呢……你可靠這個上流社會活著呢……人不可以被感性沖昏頭腦啊……鬥爭也要講究策略啊……

男的一開始根本沒想太多,反正弄不好他隨時撤退……一點貼心的感覺都沒有……整個就是一個不可靠的感覺……反正女的出事了肯定指望不上……

結果真的是這樣……

我覺得不如做一輩子情人呢……這樣反而彼此的感覺不會變淡……

因為你愛的那個人不夠偉大,不夠勇敢啊。你不明白嗎……

你是女主角,他可不是男主角啊……玩玩算了……註定杯具……

又不是白瑞德……科科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起了15年看完蘇菲瑪索版電影的感慨之語。如下:結局慘烈得令人心生悲憫,過程動人也唏噓。安娜不值得歌頌,卻沒法不同情。她在錯誤的時間做了場年輕時未曾經歷的愛情美夢。和渥倫斯基像兩個任性的孩子,不管不顧不計後果,歇斯底里地相愛,傷人傷己。


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敘述了兩個女人的悲劇

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劇在於一開始對於愛情過分嚮往,後來對沃洛斯基的失望,這與她自己本身的多疑和不自信也有極大的關係。給人的感覺就是偷來的快樂終究不會長久,你總是擔心什麼時候會失去它,但其實一切只不過是你的多疑而已。而沃洛斯基對安娜的感情可謂是盡到了一個男人該盡的責任,但是他太自私,他只看到了他自己,卻不曾關心安娜的內心。雖然他曾經為安娜放棄了軍官,軍隊,糧食,財富,地位。但他終究還是為了這些東西向自己的母親妥協。

安娜之死始於對愛情的絕望和對現實的不可控而面相軌道自盡的。(此舉與卧軌有很大的不同,卧軌顯得更加懦弱,面相軌道自盡寫出了她的勇氣也寫出了對這一生的絕望)雖然影片後面沃洛斯基不斷懺悔,但安娜自殺前他不乏不耐煩,得到的便不再珍惜。只能說安娜的悲劇是不可控的,如果她不自盡,他們的愛情也不會如以前般溫暖了。

另一大悲劇就是基蒂的愛情,由於沃洛斯基的緣故她跑到德國去做醫護人員,在那裡傷員,其他醫護者治癒了她的心靈,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不要活在虛榮心裡爭取他人的讚美」這句話,基蒂畢竟一開始太希望有一段令所有人羨慕的婚姻,可是沃洛斯基缺愛上了安娜。

後來她和一位喜歡她卻又總是覺得自己配不上他的男人結了婚,他們有了孩子,有了生活,但兩個人並不快樂,只是互相尊重知道最後。看起來美好,我總覺得是煎熬。

我個人認為本書最可怕的人設就是安娜的前夫阿列克謝,這個人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做的一切決定都是有目的的,都是為了面子。我不否認他愛過安娜,不過這種男人真的太可怕了,總有一種道德綁架的感覺,說起來很大度,一切隨你但是不要做出一些讓我有失顏面的事情。就和《我的前半生》裡面的老金很相似,是個好人,但是總給人一種奇怪的氣息。看起來是個很好的伴侶,可他又有幾分是愛著安娜的呢?

本來有幾幅圖要附上,不知道為什麼今天附不上了。


和《霍亂時期的愛情》里的女主一樣擁有一個完美的丈夫,但是安娜渴望她想要的愛情,順其自然的出軌並且離開家庭。曾經警告情人不要忽視她的感受,最後真的卧軌自殺。

這本書顛覆了我對女性的認識,你們真是可怕。如果愛情是自由的,那麼出軌應該是符合人性的。西方小說中真的很難找到一場持久又唯一的愛情,因為他們一衝動就不顧一切。都說愛情不是衝動,是克制。到底是愛情至上還是幸福至上?幸福就意味著善意的謊言,不惜一切代價的守護。


愛情像鬼,一直是傳說


太過感性的安娜,在那樣的環境,悲劇無可避免!


其實我一直覺得卡列寧是愛著安娜的。

愛情是一種衝動和衝動過後慣性,是餘音繚繞,連綿不絕。

因為它太純潔了

所以更容易被污染

因為它太精準了

所以更容易被遺忘

充斥著謊言

充斥著私心

充斥著不安全感的愛情

究竟能夠走多遠

火車呼嘯而過的那一刻 斷裂的骨骼 噴湧的血漿 讓周圍沸騰了 而安娜的內心 一定是寧靜的

打破的平衡 利用死亡重建起來了……(轉)


全文有兩條線。一條是安娜的愛情,另一條是列文的幸福生活。為什麼西方評論家認為這部小說只是3/4部呢,就是安娜這條線不寫三偽文學,且反三偽文學的力度很大,而列文那條線,力度不大。安娜的死是這部小說的一個高潮。個性和社會之間永恆的矛盾,情慾和愛情的永恆矛盾,托爾斯泰剔除三偽文學成分,竭力把小說寫純,安娜的愛情也一樣,安娜極力追求絕對純真的愛情,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托爾斯泰觸及了人類的幾個根本性問題。


我看電影的時候想起了馬蓉。。。。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 「生命是一場虛空,死亡是唯一的真相。」?
《戰爭與和平》哪個譯本最佳?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寧到底哪裡壞?
為什麼說《戰爭與和平》是偉大的小說?

TAG:文學 | 俄羅斯 | 列夫·托爾斯泰 | 俄羅斯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