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古詩衰落的現象?

今天看羅志田的《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讀到百年前的學者們爭論是否廢除中國文字,突然想到古詩,覺得古詩是世界上任何語言都做不到的藝術。文字究竟是純粹的工具,以方便為首要的標準還是文化的載體,脫離了簡單的工具性呢?白話文取代文言文,而古詩似乎也走向衰落,這種藝術形式的漸漸隱退是不是很可惜呢。


謝邀。

王國維先生有一句話解釋得很清楚了:

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於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於此。故謂文學後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說固無以易也。


其實如果加入新的概念、意向、典故,古詩還是可以寫出一些新的東西的。也就是在『內容』上下功夫,伴隨著語言發音的變化、世界其他文化的辭彙的加入,還是有些空間的——也就是說沒有到『寫完』的地步。

可是畢竟寫古詩需要更多地知識和練習,比起白話文寫作它的寫作群體肯定是少多了。再者,既然是古詩,就有些古老的韻味,能否真的適宜現代氛圍是一個需要克服的問題。一個不小心就變成了惡搞打油詩。

要把古詩寫出『新』意但又不失去原有韻味,對作者的綜合素養有不低的要求。語言、節奏、表達方式上古人可能都已經玩遍了;只能寄希望於新的辭彙、內容、典故、意象、情感可以舊瓶裝新酒

或許我們可以按照普通話發音的節奏,重新定義五言七言等的平仄,只在對仗、字數上沿襲舊制。

不過這樣一來的話,也就不是原來的古詩了。應該說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敘述風格吧。現在畢竟是白話文的天下了。多學些古今中外的文學樣式,把玩文字作為個人樂趣倒也不錯。不必把問題弄得太重。


現在不止只有古詩衰落了,連八九十年代興盛的現代詩歌都漸漸退出文學的第一戰線,小說反而有古代的底層文學、較低俗文學一躍成當今文壇的主流。古詩的衰落,究竟是文學發展的必然?還是文學的一種退步?我們現在還無從得知。但是古詩卻實實在在的漸漸地退出了我們的視野(除了一些少數的詩人憑藉雅興寫幾首賞玩無其他),古詩的衰落有很多原因,在此筆者試著分析:

首先何為詩《毛詩序》如是寫道,"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行於言。

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見詩歌是來抒發內心的情感、志向(當然這也不是說古代人人人都是如此,也只是限於上層社會)。眾所周知,古代社會教育史比較重視詩歌教育的,古代的啟蒙書籍中就有《千家詩》《訓蒙詩》《小學詩札》,可知兒童教育從小就學習詩歌,潛移默化,對詩歌有一定的熟悉感,當他們大了一點時還學習一些全唐詩、音韻格律,有句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古代的教育已經為古詩寫作奠定了身後的基礎,以至於讀書再不怎麼好的,也會根據記憶和所學的死知識做一兩首詩出來。反觀我們現代的教育,小學學的是什麼呢,拼音、文字、數學加減乘除,詩歌已經從我們的教材中踢出去了了(有少數的詩歌作為課文),更別談什麼音韻格律,可能第一批接受這樣的教育的人還能從家裡面的人那裡學習一些古詩的音韻格律什麼的了,可是時間的推移,以前教育中學習過這些專業知識的人漸漸少了,我們也就無從得知這些了,漸漸地我們不懂什麼《平水韻》什麼十八韻,什麼平仄,更別談作詩了。

其次新文化運動,大力推行白話文,引導社會拋棄古詩古文,說更加平民化的白話文,當時的大多數文人也拋棄古文古詩寫作大量寫作現代詩歌,白話散文,小說,同時大量用白話文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當然也有林琴南這樣的人堅守古文),於是乎市面上到處都是白話文文學作品,而且出版商也更加喜歡出版白話文作品,這樣誰還會去大量寫著社會不贊同的古詩古文呢?(寫古詩的也有但是都是極少數的人的極少數作品),詩歌是植根社會的文學形式,連這種社會基礎都沒有了,談何發展?跟別談現在,社會都習慣了白話文,那個作家願意主攻古詩寫作呢?

再者以往詩歌中很多幾乎是永恆的主題,如今已不復存在,或者已經達不到當初那種動天地、泣鬼神,迴腸盪氣,纏綿俳側的程度了。再這麼寫,讀者不僅會毫無興緻,反感厭惡,當作無病呻吟,匪夷所思,甚至會當作人格分裂,精神失常。而真正的原因,居然是社會的變遷、科學的發達和技術的進步。比如以前比較多的思鄉主題的詩歌,把那種思鄉的情感寫得哀婉纏綿、讓讀者幾乎淚灑,但是我們現在卻不會了,以前一年半載的路程現在可以短時間就到了,再遠的家鄉坐飛機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思鄉的話,買票回家唄,就算不能夠馬上回家,互聯網時代,馬上也可以見到親人。誰還去磨磨蹭蹭的醞釀情感寫幾句古詩呢?不但別人不會看還會蔑視說一句「矯情」。古詩的土壤已經慢慢的被「壓縮到無立錐之地」了,古詩的衰落也就不會大驚小怪了。

再者由於社會的發展變化迅速,傳統的文體、包括詩詞曲在內,往往無法確切地表達現代社會的內容的原因。由於押韻或字數的限制,不少現代辭彙無法運用,或者根本找不到對應的辭彙。二十多年前,胡道靜先生為新編的《松江縣誌》寫序,是典雅的文言文,但先師季龍(譚其驤)先生看後,卻對文中的稱謂提出異議,因為胡先生稱縣長為「邑侯」,對縣委書記就直接用了「書記」。先師以為,如果此文放在稱「邑侯」的年代,「書記」的功能和地位至多只等於秘書長,連放在「邑侯」的前面也沒有資格。但要為今天的縣委書記在古代社會找一個相應的名稱,無論如何都會不倫不類,因為古代根本沒有這樣一類的地方長官。前些年有人編《新三字經》,要將歷史續寫至當今,但限於每句三字的格式,連「改革開放」也只分得為兩句。

還有,記得宋人曾說過唐朝人已經將詩歌寫盡了,所以導致宋朝詞特別發達,而詩反而退居二線,宋朝尚如此,何況我們現在。古人已經將能寫的都用古詩寫盡,我們如今再怎麼努力寫詩終究是徒勞。

最後說一點自己個人感覺,我也喜歡古詩,很想學會古詩,但是沒有基礎,寫作一首古詩要花費多少時間去翻閱工具書,並且還寫的不咋樣,但是我還是一直很喜歡它。所以對於古詩,我們可以把它作為自己的一種愛好就好。

觀點拙劣勿噴!


怒極而答。

除了文學發展的自身原因,還有時代因素。在印刷術出現和改良普及之前,早期詩歌的載體和傳播無外乎民間抄本,風月場所歌妓吟唱,書畫,題寫,少有自費出版大量發行。這種技術條件下,只有值得記住的作品才能被保存。

南宋以後印刷業的發達,以及明朝科舉八股取士,讓詩詞歌賦成為歪門邪道片長薄技,非仕途經濟之學,士人既不被鼓勵,詩歌普遍水準下降也不足為奇。那些投考無門長年中不了舉又識兩個字的秀才們,除了寫點狗屁不通的打油詩怪政府怨社會拉低同時代整體詩歌創作水平,就是深入民間搞戲劇小說去了,再或者保不準哪天喝的暈忽忽的嘴一擦就反了他娘的。

所以,當年北大招生要是出點寫打油詩的題目,只要會寫點「分田分地真忙」水平的統統招了去,別去做圖書管理員,以後當教授,或者考兩筆書法、藝術簽名,世界不就太平了么?


表示發完對那個張佳瑋的回復才看到樓主的問題內容。表達衝動消了不少,表示能反一下名人是多麼帶勁。(「那個」張佳瑋(以前我常看《世界博覽》,後面的專欄,作者就是你吧?咳咳~~~,也沒什麼大感受。怎麼一下這麼近了。你得考慮下那些在農村的學校閱覽室里瞪大雙眼讀著你的外國遊歷浮現連篇的少年他們未來的感受啊)哈哈!)

好。

樓主的問題,一看就比較難以回答。我不是什麼專業人士,對古詩也只是一點校園積累。(不過最近起了興趣,發現幼年時期那些古詩對我現在思維方式產生很大影響)。作為一個只是比較喜歡想想卻什麼也不做的人。我也說一點自己的隨想。

「古詩是世界上任何語言都做不到的藝術 」。我們的文字本身就是獨一無二的。古人在文字基礎上發明的古詩當然也是獨特的。在早就滿含詩意的原始人終於發明了象形文字並用他表達時,我們的語言習慣,或者說語言稟賦就長成成形了,那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古詩自然不出意外地出現了。這其中根本原因,應該說是華夏土地的孕育的,這山河的景象孕育了我們的詩性的形態。而詩意肯定早於文字的,比方說,少兒語言能力薄弱而詩意無限,只是說不出來,這個大家都還有記憶么?那麼原始人也不差。所以文字本身的誕生就含有華夏兒女性靈。而文字使用愈發熟練以後,文字本身的存在又對人們心靈產生了影響。所以,呃。。我覺得語言就是這樣。 我們的文字那種圖像式的形態特點產生的詩那種具體逼真,意象式的效果自然有它自己的能力特長么。比方說什麼意境深遠含蓄,飄渺雋永,美感無限啦(省略N字)我也很喜歡,那種意象化的美感體驗,古詩最高。

「文字究竟是純粹的工具 。。。還是。。。」 首先呢,文字是什麼這種定義呢本來就是沒唯一答案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你可以這樣看也可以那樣看,都是它的不同側面特徵。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是無關的。古典時期的人總是很虔誠的,憧憬永恆啊什麼什麼的。所以總想把一切東西聯繫在一起。其實人們說的兩樣東西有聯繫,只是一樣東西對別的東西某些方面產生了影響,(比方說文字已經在文化載體上有意義了,就不能只是說它是工具了;氫氣碰氧氣變水了;教堂的高窗產生的光效果和朝聖人的精神剛好非常契合;嗒嗒嗒嗒。。),而人們總是太感性了,想太多,覺得這個世界是聯繫在一體的,我不是反對感性。但唯一可確定的明明只有我們生活在這個有重力,有大氣的物質世界嘛。

「古詩這種藝術形式衰落可惜么」 首先我不確定」古詩這種藝術形式「具體指什麼,是」形式「?我們平時看一些專業書也經常遇到這個詞語,我也沒弄明白。不過總體感覺它指的是一種技術性的,物質性的,規律性的東西。那麼這點來看,古詩是必然衰落了。想想那些在現代人看來生澀的詞語,一些音律的套路,對聯式什麼的。現代人寫詩再追求這些東西當然顯得做作沒有意義。因為我覺得那是古人對文字興趣的一種體現,這個有點像米開朗基羅(我不確定)喜歡雕刻最後娶雕塑美人作心愛的異性一樣吧,就是專力於一物的虔誠心靈。而且古人的藝術表達手段不是太多,有才情的人就在文字中發展了它。而現代人各個方面就完全不是這樣了。所以,就形式而言,衰落沒什麼可惜的。

但古詩還有很多東西,一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就飽含多麼飽滿的浪漫的想像。

一句」河漢縱且橫,北斗橫復直「就有多麼微妙的心靈。」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多麼真誠感人。。。。

如果衰落了古詩,那麼好多古人的美麗情懷,美麗心靈就遺失了。古詩里飽含的磅礴的想像,很有藝術的東西也是燦爛的遺產,給小孩讀讀多啟發心靈啊!!!

最後表一首暑假的某個月圓之夜寫的,(那兩天在家沒事幹,看到一篇《木蘭辭》,覺得太好了,幼年看語文書上的古詩時的感覺一下又湧上記憶,於是抄了兩天古詩。)

很初級吧應該。寫的是晚飯後在農村老家小路上乘涼的情景。

夜風

夜風吹野樹, 月游銀紗中。

腳踏車路遙, 乘個好涼秋!

看來吃了點心後表達慾望還是好強大啊。。。。。。。。

ps。我最得意的是把腳踏車寫了進去,還和最後一句雙關了一下(可能不明顯)。至少不用像一些人還得寫什麼綺窗,雕車寶馬,老驥,車轍了。

可能專業人士看來這首詩有點幼稚打油,還不符合音律,反正自娛自樂嘛。。。


古詩存在的基礎被削弱,不可避免的衰落。除了嘆息,無能為力


古詩被統治者拋棄後,重新回到民間,受眾卻越來越小。小說始終不為統治者看好,然而它在民間卻像星星之火,已是燎原之勢。古詩創作者根本不顧及讀者的感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把玩著嚴格格律,從不考慮市場需要。古詩改革是必須的,格律解放是必須的。只有改革才能賦予詩歌新的生命力,重新為大眾所接受。上得了檯面,下得了市井,雅俗共賞的作品才是出路。


過快的生活節奏必然會使人減少對生活細節的情趣體驗. 所有古代文化表達方式都會在現代衰落, 跟古詩本身無關, 因為現代人找不到傳統文化生活中的細節了, 產生不了共鳴的東西, 自然而然的會衰落.

但不用悲哀, 因為這種衰落本身不可阻擋, 另外, 即使衰落, 仍然可以在一部分人心中留下, 總有人嚮往這樣的體驗, 只是, 這從大受眾變成了小圈子, 甚至於越來越小, 比如我, 已經小到連圈子都沒有, 但我仍然可以從中得到難以名狀的快感.

留下幾首, 裝好逼, 轉身走人

&<無題&>

草場風野馳馬車

雄關戰火奪山河

男兒不恥讀聖賢

萬里沙場祭鐵戈

&<春日賦&>

才去春風萬事佳

草色碧水游閑鴨

往日愁苦換顏色

去年舊燕新歸家

&<人間&>

車馬蕭蕭不停閑

行人急色過路前

我輩繁複人間事

豈如去年春歸燕

思去過往無成事

可笑匹夫我自憐

不得一日看風雨

聽鼓應官轉蓬邊

他日我朝歸野去

山林水土閑作田

&<雨&>

一點一滴一注花

化作珠璣千萬家

墜入人間清朦霧

織成江南一片紗

&<青青兼草&>

青青兼草

側側落芳

花盡春去

以為夏傷

灼灼千言

筆墨鋪張

青青兼草

側側落芳

心作愁腸

淚浸巾衫

洋洋千言

落筆無方

青青兼草

側側落芳

力同心竭

心隨情傷

摯摯千言

散落水中央

&<愁>

無端惆悵驅城郊

荒野曠原盡蕭條

寒風長發生凌亂

落日孤雲述寂寥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是從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就註定了古詩的衰落。

應該說了大部份人已經失去了對文言的駕馭能力。而古詩這種文體,又必須是是有強大的文言文能力做保障的。

其二,現代化的生活已經失去了古詩所要求的情感環境。比如,古代交通通訊極不便利,親朋好友送別之後可能很久都再也聯繫不到,所以古人才對離別有如此的強烈感情。而現代,世界變成一個地球村,人與人不再為離別如此感傷,因為現代的通訊多種渠道都能聯繫到你想聯繫的人。

其三,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文體。古詩興盛於唐,宋流行詞,元又出現曲,明清更為流行小說。文學發展的趨勢就是從繁到簡,某種意義上說,古詩的衰落是一種世界潮流。

但是,我們也應該繼續保護古詩。這時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更多的年輕人瞭解,學習古詩知識,可以不會寫,但絕對不能不知道。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九州縹緲錄》影視化?
如何評價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如何評價 2016 年 10 月新番《3 月的獅子》?
如何評價3月3日〈四大名助〉中女子苦惱姐姐不讓孩子接受現代應試教育?
你如何評價《蠟筆小新》?

TAG:文化 | 古詩詞 | 如何看待評價X |